稻田养鱼生态经济效益的探析

时间:2022-01-11 02:46:33

导语:稻田养鱼生态经济效益的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稻田养鱼生态经济效益的探析

稻田养鱼是我国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经典稻田农作技术,将稻田种植与鱼类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机地结合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并通过对稻田合理的改造及资源利用,在达到改善生态效益的同时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结合云南省盐津县落雁乡稻田养鱼产业生态经济效益展开探析

1云南省盐津县落雁乡概述

落雁乡位于云南省盐津县北部,地处县域腹心地带,距县城17km。辖5村1社区,171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5783户26578人,其中农业人口4783户22388人,国土面积130km2,耕地面积0.28万hm2,稻田面积0.10万hm2,最高海拔1384m,最低海拔360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盐津县适宜发展稻田养鱼的最佳乡之一,适宜养鱼田块600.00hm2以上。落雁乡在稻田养鱼过程中,首先使用稻田养鱼不占耕地,并且可以一田多用,通过人为控制建立起稻鱼共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其次,鱼在这个系统中具有耘田除草、吃虫、防病、增肥和加速肥分解的功能;第三,养鱼稻田由于化肥、农药用量相应减少,特别是高产田块,少施或几乎不施化肥、农药,有效地促进了生态平衡和生态良性循环;第四,鱼在稻田中还可以吃掉钉螺等,减少了疟疾病、丝虫病和血吸虫病对人类的危害。稻田养鱼技术真可谓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晶,在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2稻田养鱼生态经济效益

2.1生态效益

稻田养鱼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在稻田这个共生系统中水稻与鱼类共同生活其中,水稻是主体,而鱼类则是依附于稻田生活。鱼类在活动过程中翻动土壤、吃掉虫子,改善田间透风通光,减少病害发生,而且鱼类残余饲料、粪便可以为与水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水稻的产量。水稻与鱼类之间逐渐形成一个互相依存、互生互惠的生态系统。通过实践证明,稻田养鱼杀虫的效果非常明显,泥苞虫、稻飞虱、叶婵虫等水田害虫都可以被鱼类吃掉。同时,稻田养鱼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虫害的发生,在稻田养鱼系统中,鱼类可以捕食水田中的纹枯病菌核、菌丝等减少病菌侵染的来源。其中,以纹枯病为例,纹枯病多从水稻的基部叶鞘开始,鱼类会争食病斑的易腐烂叶鞘从根本上截断病源。同时,稻田养鱼可以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结构及土壤通气条件。鱼类通过打破土壤胶泥层的覆盖封固,增大土壤孔间隙,利于肥料和氧气渗入土壤层,提高肥效,对改善土壤水、肥和气等状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经济效益

稻田养鱼作为一种传统典稻田农作技术,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防止虫害及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有巨大的作用。其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可以节约耕地扩大再生产,可以通过综合利用稻田空间进行立体开发,通过将种稻与养鱼有机结合来减少占田挖鱼塘面积,在稳定粮食种植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因单一种粮效益不高而导致撂荒耕地等现象发生。在种植稻田的过程中稻田里会不可避免地长出许多杂草,而这些杂草可以为一些草食性的鱼类提供天然的饵料,并且鱼类在稻田自由活动中产生的残余杂食及一些粪便可以起到保田造肥的作用;同时,有利于稻禾有效分蘖增多和谷粒饱满。并且在稻田养殖鱼类两三年后完全不需要施化肥就可以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定,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粮食产量。稻田养鱼工程建设可以使稻田的进排水渠、田埂等得到永久性修固,农户可以不用每年都维护田埂;鱼在稻田中觅食活动可疏松稻田泥土,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可以避免浪费人力去耕地,且由于草食性鱼类是以稻田杂草为食,可以避免浪费人工薅秧除草,可以为农户减少一定的人力、物力等成本投入。落雁乡在发展稻田养鱼产业后,提高了落雁乡的知名度,加快了落雁乡的产业发展步伐,同时解决了3000人的就业问题。此外,落雁乡通过利用稻鱼共生文化发展旅游产业,开发休闲山庄、农家乐等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所以,发展稻田养鱼在节约成本、提高粮食产量、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促进经济效益提高以及缓解就业压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结语

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农业发展扶持力度的加大,我国农业发展迈入了一个新时期。稻田养鱼作为我国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经典稻田农作技术,在调节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稻田养鱼技术的发展推进了落雁乡小康社会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有着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葛真东 单位:云南省盐津县落雁乡农业综合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