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生态经济区构建及规划研究
时间:2022-03-19 04:16:00
导语:中原生态经济区构建及规划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经济区的也叫“经济圈”,是指以中心区域辐射范围为界限的经济地区,是生产地域综合体。各个经济区形成的基础和过程不同,界限与范围不同,内外部关系不同,运行机制、管理系统和阶段不同。经济区按其规模可分为小经济区、省内经济区、省级经济区和大经济区,确定经济区的标准和范围不是绝对的。中原经济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结合部,区域内汇集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城市,是一个重要城市群落,最初由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区十三市组成的跨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狭义的“中原经济区”仅仅指河南省。“大中原经济区”范围扩展涉及河南省、湖北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山西省、安徽省等7省28城市,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国家粮食安全重点区,正积极发展先进的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新型城镇化,落实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使中原经济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极。生态经济区由最初的经济区、综合经济区实证研究发展而来。A.Soria(1882)的“带形区域”设想、E.Howard(1898)的“经济区域和卫星城镇”、LeCorbusier(1930)的“光明城”、F.Wri【ght(1945)的“广亩城”对经济区规划注入了丰富的绿色生态内容。McHarg(1969)的(DesignwithNature>)提出区域生态规划的基本思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了“人和生物圈计划”(MAB)国际性研究计划,接近生态经济区的内涵『1l。
Yanitsky提出了生态城(ecopolis)的思想,US—IndigoDevelopment提出生态经济区概念的雏形,ErnestLowes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生态经济区概念的学者,Cote、Hall、Lowe、Moran、Holmes提出生态经济区是寻求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目前针对生态经济区的研究,主要代表性人物有EmcatLowe、罗斯托、筱原三代平等。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理论与方法大多是沿用自然经济区实证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引。AvoHumbofd和Hommver开始对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的早期探索,JHehtesrton指出进行全球生态区域划分的必要性,CMertima首次以生物作为自然分区的依据,VDokuhcaev在自然地带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态区(eco—region)的概念,R.Bailye提出了生态区域的等级系统,Wikne提出了第一个加拿大全国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方案。竺可祯于1931年发表了“中国气候区域论”标志着我国现代自然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的开始『3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杨勤业、李双成、李红、王如松、张重阳、许信旺探讨了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的原则和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的方法。虽然目前学界各抒己见,没有关于生态经济区统一的定义,但生态经济区强调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强调相互合作与整体利益;强调系统思想的重要性;强调资源的节约和共用;强调可持续发展,这些观念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策是相一致的。生态经济区研究目的在于阐明单元内部各组分之间和单元间的相互关系,为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产力合理布局、环境保护和国土综合治理等决策提供战略科学依据。基于此,我们提出中原生态经济区的概念。中原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与规划在于确立中原经济区的生态化发展方向,明确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发展道路,在产业布局等方面应有利于本地资源、人口比较优势的发挥,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的开发程度和未来的发展潜力。随着中部地区对可持续发展的越来越重视,生态经济区建设与规划的实践会越来越多,碰到的问题会越来越复杂,必须在宏观制定的科学政策的指导下,制定出适合其发展的政策,才能促使中原经济区健康快速发展。
二、中原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与调控
以河南省为龙头的中原经济区是一个内外需的交汇焦点集,对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第一个人口超亿的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区的重心,生产总值和粮食生产连续4年增长,这种增长仍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如图1所示)。中原经济区要紧抓经济结构转型新机遇,从中谋求发展新支点和新动力,以实现中原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基于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状况,生态化发展方向必须成为规划和建设的重点,这就必须以工业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社会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对工业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及社会生态系统进行三维一体的规划。工业生态系统的核心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构建企业生态链网,使物质、能源、信息、水等能循环有效利用,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51。景观生态系统规划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对经济区包括板块、廊道、基质和缘等四类的景观要素进行生态化规划,以实现景观格局的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系统规划以社会生态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社区文化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有机地结合,引导市民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从消费型向持续发展型转变,形成提倡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如图2所示)。
中原经济区环绕中部、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刚好在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最具活力经济区与西部开发板块的聚集区的中间位置,充分发挥各具特色的试验区、示范区、产业带和发展圈相互支撑和补充,结合板块互动、联动、齐动等,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借国家中原经济区新政策,将有力地撬动中部崛起之重力。2008年,中原经济区中的河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为14.4:56.9:28.6。全省有色工业中,电解铝、氧化铝、钼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化工212业中,煤炭加工转化能力、甲醇生产能力均居全国首位;金刚石和超薄电子玻璃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装备制造业中,大型水泥设备、大型农机、输变电设备、煤矿机械等产品竞争力提高;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中,宇通客车、中轴、远东传动轴、中原内配、淅川减震器、新航集团等企业行业地位提升;新型干法水泥、钢铁板材、中高档纸等产品比重大幅提高。高技术产业中,超硬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竞争能力。但采掘工业、资源加工和农产品初级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0%,在全国产量排名靠前的工业产品主要是铝、纱、煤、水泥等初级产品。
2009年,河南工业增加值前6位的行业分别为:建材、煤炭、农副食品、钢铁、有色冶炼、电力等。而湖北汽车2]2业增加值占其规模以上工业的18.2%。安徽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汽车、通用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2.4%(见表1)。河南省第三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2008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84.11亿元,年均增11.2%;旅游业接待海外游客数量104.36万人次,旅游创汇3.7亿美元;但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的39.1%;河南省是29_3%,大幅度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无法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的70%相比。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及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544.35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45.8%。而信息软件业、保险、房地产等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比重较低,信息传输、机服务和软件业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4.5%,金融保险业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5.7%,房地产业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9.4%。1990年河南省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29.6%;2009年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29.1%。河南省产业布局应体现区域化,重在建立健全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新机制,破解县区发展不平衡、产业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等现象,发展现代产业,呈现出“产业板块”特色。
基于以上产业结构分析,河南应当以产业布局为动力,把工业、农业、旅游业、物流业、服务业的空间物化,其中,物理空间作为生态经济区的活动平台,建设重点聚焦于空间功能研究、空间结构设计、空间形态研究、空间要素布置、空间层次分析,构建产业空间的布局、绿地空间的布局、居住空间的布局等,把握中原生态经济区空间发展的内在关系。依托本省优势矿产资源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围绕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和城镇体系,在企业、园区和区域三个层次结合结构升级发展工农业复合型循环经济模式,提高主要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资源产出率、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初步建立八大工业行业、五大循环链、循环经济型农业、循环经济新兴产业等;完善机制、资金、政策、技术等循环经济保障措施;形成以生态城乡和绿色消费为特点的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008年,全省212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3.8%,污水集中处理率68.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9.5%。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平均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达到89.3%。
中原经济区生态化发展要综合规划,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统筹兼顾城市化、32业化,涉及到产业系统、交换系统、社会网络、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各种基础设施的物质空间环境的建设,通过物质条件的创造,为形成物质、能源、信息的循环型网络,规范中原经济区内人的行为及营造经济区生态文化等。中原生态经济区的环境优化就是对以下三方面的优化:其一,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及规模等发展规划以及以之相适应的土地使用、交通组织、设施配置与建筑设计等物质环境的建设;其二,经济区产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以及包括制度建设等的各种支持系统等内部软环境;其三,经济区外部大环境,即影响生态型经济区的社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可以通过优化机制构建生态型经济区的环境系统。
中原经济区生态化发展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的协同,通过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的变革来培育的一种新的生活世界观和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身心、自我与他者、世俗生存与精神信仰的和谐,是生态经济区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天、地、人、神共在的生态价值和谐观,实现自然、世俗生存活动、超越性精神信仰三者的动态平衡,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身心和谐、感性与理性的和谐,克服欲望泛滥、自我孤立、信仰缺失、生存意义平面化等人类精神方面的危机,转化、升华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巨大凝聚力和内驱力,挥发出浓郁的中原时代气息。
三、中原生态经济区管理的政策创新
中原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依据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根据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状态与趋势,适时的评价其运行状况要,评价内容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资源利用与更新的关系、生态压力与生态适宜容量的关系等等,评价目的在于保障中原经济区和谐、高效、安全、持续发展。为了突出中原经济区的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生态恢复和生态管理的特点,评价体系应当构建系统层、状态层、指标层三个递进的层次指标体系,对中原生态经济区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环境压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实现绩效管理。中原生态经济区的健康运行必须借助于系统的政策管理,坚持信用集聚资金、创新振兴信心、环境影响效果、服务创造佳绩的信念,构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管理体系(如图3所示)。其一,中原经济发展政策。对污染物排放配额分配、闭路循环、资源再生、非物质化生产、绿色奖赏、环境税费等方面予以支持,按市场规律实现物料的循环使用。其二,环境综合治理政策。集成中原经济区能源流、水流、物质流、废物流以及信息流,通过制定一系列有利于物质流动和循环利用的政策,及时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支持信息,加强对地质灾害治理,提高城镇化水平。其三,循环经济发展政策。综合评估中原经济区的水资源、大气、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以及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源,建立适应于中原经济区建设项目、融资、经济发展、建设规模、环境和技术方面的政策指导。其四,生态产业网络发展政策。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配制从事生态产业网络管理和协调工作的组织,增加适合生态产业网络发展的功能单位,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生态产业网络。
总之,中原生态经济区是一项复杂的巨系统工程,在中原经济区的空间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辩证的理清中原经济区的组成要素之间关系,应当对中原经济区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注重理论的时间效应和社会效应,通过对现场观测和问卷评价的分析,以理论研究成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实践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将中原经济区的空间研究放在系统的结构之下,以系统论观点为指导,通过对总体与局部、外部与内部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研究,达到对中原经济区的全面认识,来研究其建设内容、政策体系与管理模式。
- 上一篇:房管局全年工作打算
- 下一篇:经管局党政领导班子履职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