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供应链金融实践的机遇

时间:2022-04-26 04:25:43

导语:浅论供应链金融实践的机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论供应链金融实践的机遇

由于在供应链金融中信息捆绑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影响,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上下游节点企业的融资方案的介入,使得银行可以获得更大的直接和派生利益。比如,在一些交易过程中,运用信息捆绑技术控制信贷资金的流向,使得企业必须在银行开设结算银行账号,而该账号的资金沉淀可为银行带来丰厚的回报。另外,由于供应链金融中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整合,使得其吸引效应显著。供应链企业是一个协作性很强的组织,因此不同节点企业的运作情况可能关系到其他相关节点的财务状况,因此必须进行系统性分析。供应链金融体系的多边谈判和内在约束机制,缩减了企业产品开发的单位成本通过多边谈判等取得优势,核心企业将在供应链的交易谈判中获得攫夺优势的地位,所以一旦核心企业选择了某系列金融产品,上下游企业将随之选择该产品。在实际情况中,一些非核心企业成员也非常乐意接受这种模式,因为核心企业在选择该金融产品的同时一般都会依托其自身的条件与银行达成许多优惠政策,而其成员企业可以分享其优惠政策,使得获得更大的收益。同时,由于信用捆绑技术的应用,使得银行能够防止客户群体的流失。比如在企业的交易过程中,核心企业要求其上下游企业排他性的接受自己选择银行授信。这样,在整个供应链完整的前提下,银行可以防止客户群体的流失。

目前,我国的产业链经济发展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产业集群的地域分布以沿海的广东、浙江和江苏等省份为主。浙江全省各地都分布着大量的产业集群,它们以民营企业为主,各自构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广东的产业集群则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江苏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这两个省份的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国际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有关,其主导性核心企业一般是跨国公司,而且往往只涵盖产业链的制造环节。产业集群的很大一部分的中小企业,企业对整条供应链在降低生产成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链的核心企业,这些企业通常是大企业靠自身的销售渠道和技术优势,成为供应链管理,但整个供应链的成本优势,往往需要依赖的核心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游和下游的支持中小型企业。以咱们温州打火机行业为例,同样的打火机,温州企业的销售价格是日本或韩国企业的十分之一。原因是除了中国元素、温州低成本的存在大量的专业打火机外部件的生产企业。例如,一个更轻的特殊螺丝,经过专业化企业努力,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从5分钱到5厘钱的钱。产业集群中供应链管理成本较高,亟须建立协调上下游企业的有效支持服务系统。尽管分工降低了整体供应链的生产成本,但是,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分布到多个企业来完成也相应地提高了协调成本,特别是企业之间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协调成本。目前,各级地方政府的一个基本策略是产业集群向园区集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协调成本的下降,但是,要真正显著地降低供应链管理成本,必须依赖于建立起高效的信息交换平台、物流平台和融资结算平台等支持服务系统。而这三方面目前仍然是我国各个区域性产业集群的一大软肋。我国国内产业发展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方向,这决定了中小企业自主工业生产能力,是非常困难的到达它的进入门槛。他们生活方式开始通常是作为一个大型企业的渠道合作伙伴或供应链成员。对前文的观点进行总结可以得出,商业性银行等金融机构综合运用各种金融产品,依托于供应链的实体交易过程,通过交易过程中的期权或货权的抵押,实现为供应链上下游节点企业的融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整个供应链融资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降低供应链整体的融资难的现状,并不断降低融资成本。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大中型企业进行贸易和生产大部分是依托于大型企业的,其资金的增值直接与大企业的信用水平息息相关。因此,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应该和大企业的融资风险相持平。从有利于商业性银行的视角来看,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新的风险控制技术和交易模式,它可以改变中小企业融资不可行的现状,从而使中小企业的融资得以实现:为了改善信贷委托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引入两个变量:核心企业和物流监督合作方。通过信息捆绑技术,使得供应链核心企业能够把整个供应链链条的运作整合,从而降低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通过立足核心企业的“团购”式销售模式,中小企业融资中成本——收益不对称的问题得以解决。而新兴市场国家却存在明显的信贷不匹配现象:银行所接受的担保物73%是土地和建筑等不动产,广大中小企业却普遍欠缺不动产担保资源,而更多拥有的是动产和债权。在我国,这一信贷不匹配现象同样存在。不过以动产或债权作为抵押物的融资产品在国内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从中小企业角度来看,它们也非常欢迎商业银行能够更多地接受动产和债权作为融资担保。总之,通过供应链金融管理的实践,不仅解决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问题,而且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本文作者:杨海明工作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