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经济的成因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13 09:42:00
导语:贫困经济的成因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纵观历史上所发生的区域性贫困问题,可以看出,贫困的形成与五种再生产受阻呈正相关。⑴,自然再生产受阻,其含义是指人们所选择的是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对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方便,且没有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与改造自然活动而得到改善,反而更趋于恶化。人们进行社会经济活动最基本的自然资源越来越贫乏,生态环境遭受着破坏。。⑵,经济再生产受阻,其含义是指生产条件不断恶化,生产规模无力扩大,财力得不到积累,技术无从提高,生产单位难以维持。⑶,社会关系再生产受阻,其含义是指经济生活中各种适应生产发展的关系得不到塑造,必要的社会经济组织无法存在或运转,正常的经济秩序不能维持,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受到破坏。⑷,人口——劳动力再生产受阻,其含义是指人口增长数量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数量不相适应,劳动力质量不能提高,甚至产生下降趋势。医疗、教育都未能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⑸,精神再生产受阻,其含义是指劳动者精神状态不能支持正常的经济活动,对科学的认识不能随着时代的推移而提高,适应经济发展的社会心理得不到形成完善。
一、自然再生产受阻
我国有占几乎占国土面积一半的地方都存在着自然条件恶劣的状况。有遭受风沙、盐碱、内涝危害的平原贫困地区;有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地表植被难以扩展的的黄土高原贫困区;有极端缺水,生存条件困难的沙漠干旱贫困区;有山高坡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广大山区;有交通堵塞、土地稀缺。一眼望去大片石山的西南大石山区;有地势高,气候寒冷,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高寒山区。这些地区对人类的物质生活造成很大的制约,直接造成生产生活的成本高,效率低,社会经济落后。
为了在这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生存发展,当地各族群众祖祖辈辈与大自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积累了不少经验,在局部地区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人口增多,这些本来自然资源贫乏的地方自然承载的负荷越来越重;许多向自然界索取生存条件的做法,可以取得一时之效,却使长远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后果被积聚起来。例如,草原过度放牧,看来牧业生产可以一时上去,却引起草原退化,以后牧业就将一蹶不振。至今,正当这些贫困地区的人民大力发展经济之时,自然条件却今不如昔,日趋恶劣。不是使经济发展成果被抵消,就是使许多经济发展活动无法进行。
在过去的建设年代,贫困地区盲目搞土地开发,有的将祖辈传统的耕作方式拿来在新的时代“发扬光大”,填湖围垦、烧荒种植、毁林开荒、堵沟造田,造成地质地貌紊乱,植被遭受严重破坏,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厉害,以致地力衰竭,有的土地沙化。这些做法,今天仍然在局部地方在新的条件下继续,急于致富,短期行为,反科学地安排山水路田,种种倾向都还存在。许多过去土层肥厚的土地,变成岩石现露的山地。许多乡村山林过伐,或只伐不种,到处出现秃山废岭。不少贫困地方尽管地处偏僻,森林复盖率却不到两位百分数。贵州省惠水县打引乡50年代还是虎豹出没之地,在大办钢铁后,特别近年人口增加,毁林开荒,全乡的山坡基本上被剃了光头,达到一亩的林带已难见,林业几乎为空白(注:九十年代初的情况)。这样的环境条件如何脱贫呢?
生态环境的恶化,一是给人留下贫瘠的土地,水、土壤、肥均不保,粮食低产。二是导致自然灾害频繁,洪涝、旱灾、冰雹、虫灾接连不断,农业生产几乎每年都受自然灾害侵袭。人们辛勤的劳动成果惨遭洗劫。往往一场暴雨,就给河两岸的土地以毁灭性破坏,有的甚至永远难恢复原貌。生态脆弱的环境可以支持一定水平的人口极其相关的人类活动,但一旦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就会引致贫困的增长。
二、经济再生产受阻
经济再生产受阻的直接原因是贫困地区的生产落后,生产要素难以积累,生产规模难以在量上扩大,产品更难以在质上提高。
贫困地区多半生产结构单一。农业地区的生产项目长期以来几乎只限于农业,农业的绝大部分是为自己提供口粮的种植业,由于没有商品,也就谈不上货币收入,资金奇缺。不能否认群众在政府领导下努力发展多种经营、商品生产,但正由于成效不大,贫困就未曾摆脱。
就是在粮食生产方面,也是技术十分落后,产量很低。特别落后的地方,还采用原始的人拉犁或人挖地的耕作方式,粗耕粗种。由于经济困难,很多农户长年不施用化肥、农药。一些地方甚至未意识到人粪尿和草木灰对种植的必要性,更不懂绿肥。作物靠天下雨,无自流灌溉。对旱地,还有很多地方沿用刀耕火种方式,一面破坏植被,一面靠自然再生肥力。土地利用草案,复种、间作都不重视,也不去搞冬种。由于穷,许多农户缺乏耕牛,劳动的强度大增,而劳动效率大降。上面来推广了水稻杂优品种,却未按科学方法种植,而是按原始方法来种植,结果不但良种未能使产量有较大增长,反而增加了对科学的不信任。
畜牧生产,养猪不搞圈养,生猪很多都是只看见一个骨架子的“袖珍猪”。由于野交乱配,牲畜品种退化。牲畜的防治率低,有的村几乎为零。
在非农产业方面,原来贫困地区墟镇上并不算很差的手工业,现在越来越失去了市场,却又无能力发展机器工业。哪怕是乡镇企业所采用的简陋初级的机器生产。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建立最适宜于当地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及其相应的社会关系。从我国各地的贫困地区来看,适宜于当地生产力水平的社会关系具体类型是不同的。有的地方需要充分调动个体的经济积极性,不能搞“捆在一起的贫困”;有的地方个体经济主动性尚未发育出来,不能随便拆散集体的架子,而是要在集体框架内逐步培育个体的经济能力;有的地方一旦个体经济的局面已形成,为适应市场上的商品竞争,应及时引导当地建立某种适合的合作关系,以提高生产的社会化水平。然而,这里说的正确原则,并非都成为现实。体制变动经过科学论证、试点并合理铺开的情况实属罕见,远远差于一个工程项目。常常听到的是“下错药方”的经济体制“改革”,正确的社会关系再生产建立不起来。
八十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是以发展商品市场经济为方向的,发展商品生产为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开辟了现实之路。但是,如果缺少配套措施,深厚的贫困对这样的生产关系推进会造成极大的困难。具体有:⑴,发展商品交换的困难。相当多贫困地区地处偏僻,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集市很难繁荣。商业网点少,商品成交额少。由于居住分散,信息不灵,交通不便,产品难以实现其价值。在价格上,凡贫困乡村所产的农产品,在本地的价格均比外面低几成;外面的商品运到贫困乡村,价格又贵几成。农户两头吃亏,穷上加穷。⑵,信用处于瘫痪。一些贫困地区过去还有信用事业,后来年复一年,贷款户欠贷越来越严重,数额越来越大,拖欠贷款的农户比例越来越大。信用社,银行已难以开展工作。许多贷款的农户,借钱发展生产后本来有些收入,一碰上婚丧嫁娶、治病、入学等,就又拖欠下来,有的拖欠10年至20年。这些情况积累下来,金融机构贷款能力越来越低,农户申请贷款越来越难,信用的规模、作用越来越小。相反,农民生产上对借入资金的依赖越来越强。有的户连购一只鸡、一头猪的本钱都没有,脱贫的步子根本迈不开。
扶贫是政府行为,即使一般地方发展经济,也需要有民间与政府的合作关系与配合关系。但在政府效能不高的贫困地区,行政工作松散,干部能力欠缺。尤其在地广人稀,山高路阻的边远山区,政府及其职能机构离农民关系疏远,社会经济发展性不成合力。更多的县乡政府财力极为薄弱,无力履行正常的经济职能。
十多年的扶贫工作,竟然产生了劫贫机制。主要表现在:现有的扶贫政策压不倒追求收入利润的市场目标,扶贫政策遭冲击,被淡化,常见的有:①扶贫资金发放给农户,要偿还,要担保。贫困户偿还能力令人怀疑,更找不到担保,又没有资产抵押,无法取得扶贫贷款,发展生产的起码条件不具备,看不到脱贫的前景。②扶贫工作中有平价供应种子、地膜、化肥的环节,但往往不及时到位,或无故转为议价,甚至有的供应单位欺负农民文化水平低,将单子上的“公斤”按“市斤”供应,农民种粮成本不断增大。③扶贫物资是国家按照计划内的最低价格优惠分配给贫困地区的,政策性强,但提供物资的农资公司、石油公司对这些指标往往不认帐,仍按市场价格出售,扶贫物资供应成了空头优惠。④在有意出台扶贫政策的同时,县乡政府及有关机构感到太穷,收入太少,于是在收税(农林特产税、营业税等)收费(工商管理费)这些方面,过去一切有利于贫困群众的规定都被取消,得不到扶贫实惠的群众只要进入市场,日子比过去还难过。
四、人口——劳动力再生产受阻
贫困地区这类再生产受阻发生在四方面。
1,无论在经济上、观念上、生活追求上,都难以形成节制生育的社会机制。贫困状态下的农户把劳动力的简单增殖视为脱贫的出路。小孩出生后,生活条件难以保障他生长成人,家长只好采取多生育以增大保险系数的策略。经济社会关系的不发达导致每个家庭都把人口增殖当成在社会上立足、互助以及生活乐趣的来源。
2,生活贫困直接夺走了当地群众最起码的劳动力再生产条件。一者,医疗卫生条件很差。从供给方面看,卫生院设备差,资金缺,药品少,待遇低,治疗困难;许许多多病人得不到应有的治疗。从需求方面看,患病者就医路途远,山路难,许多人无钱治病,能拖就拖;并非不治之症,仅由于缺钱而不医、不医好,造成死亡的情况屡见不鲜。弃医求巫、拜神祭鬼的更为数不少。迫于贫困,群众患病后重新请“魔公”驱鬼叫魂送菩萨。不少地方长期存在着严重的地方病,造成许多聋哑呆痴、矮小瘫痪的残疾人。二者,教育状况落后。从施教方面看,学校校舍差,设备差,师资少,待遇低。贫苦学生欠交学费严重,学校几乎不能进行正常的活动。教师在生活上、工作上状况极为艰苦。从就学方面看,教学环境太差。有的学生上学路途遥远,难以坚持。大量学生家庭支付不起学费、书本费。
3,妇女在人口——劳动力再生产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后代素质的决定因素。她们的生育条件关系到小孩的身体健康状况。她们又是孩子启蒙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许多贫困地区妇女正常的生育条件得不到保障;在超负荷的劳动重压下丧失了许多生活权利与机会,成为贫困与陋传统的牺牲者。她们在贫困人群中素质更低下,也就对幼儿成了蒙昧观念的传播者。
4,长期的经济贫困严重压抑了社会主体——人的发展进步,人在生理上、精神上的再生产都得不到发展。表现为:——文化素质差,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文盲比重很大。分散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即使读过几年小学,但由于客观环境造成见识太少,不懂汉语,交往面窄,文化素质还不如发达地区农村的文盲。——身体素质差,有的乡镇病残、痴呆者占人口的比例令人吃惊,对社区造成极其沉重的负担。其原因主要是后天的生活、医疗条件造成。或者幼儿时得病未及时治好,或者母亲怀孕时劳累过度、生育时饮食、卫生不当而致残。一般的贫困农民,即使身体还算健全,也由于长期辛劳,心理压力沉重,营养不良,加上很少与外界接触,没有娱乐,造成面部表情呆滞,语言木讷,处事呆板,智力不高,思想迟钝。有的从小生理心理发育不良,成年后呆傻,劳动能力十分低下。
五、精神再生产受阻
从思想观念看,贫困地区许多人一生都是近距离交往,受不到外部世界各种文明信息的冲击感染,不知世界进入什么时代。长年生活没有变化,易养成人的惰性,缺少改变落后的壮志。本来有的地方还有土山,可发展多种种植经营,但嫌麻烦不愿干。据研究社会学的资料表明,许多到集市上的男女青年既不关心市场价格与商品行情,也不探听经济文化信息,他们场场赶集的唯一目的,就是去寻找爱情。由于商品意识差,不要说开发经营,就是有现成的产品也不会及时转化为价值,家里养的小牛,宁可变老,也不找机会卖掉变成货币。在有的民族风俗中,如嗜酒,老人过世砍牛,都加重了贫困。
落后的生活习俗一直延续,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云贵部分民族地区有“人无厕所猪无圈”的习俗,一方面断绝了农家肥的来源,又使牲畜养不好,使农业生产水平极为落后(对比来看,发达地区农业在几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已经懂得施用农家肥);一方面造成村里卫生恶劣,每入村寨,屎尿横流,遇雨则有大面积污染,使水源不洁,这是发生疾病多的重要原因。这种陋俗,解放以来历经四十几年坚不改进,真不知这个漫长岁月中当地党政教育部门为何能容忍至今。
迷信与宗教阻碍社会进步。经济文化的落后使群众处于蒙昧状态,为原始宗教的信仰和传播提供了土壤。南方主要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以祭鬼为主,现实生活中用驱鬼、敬鬼、祭鬼来解决实际问题,就成了迷信。它使人们丧失真正解决问题的机会,堵塞了进行努力的途径,还使人处于昏糊、麻醉的精神状态中,遗害无穷。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使后代得不到起码的科学启蒙。
六、贫困经济分析后的启示
以上分析启发我们,贫困经济的存在不仅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仅是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解决的问题,更是一个生态——经济——社会三维系统的稳定发展问题。不治理消除贫困经济,不但影响这一代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实现小康,而且还会影响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从贫困经济的成因也启示我们,治理贫困经济,既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也是一个在某种自然环境下社会总体变化的问题。即它是一种以发展经济为前提,从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发展与全面进步为内容,以贫困人口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社会根本变迁。因此,必须从五种再生产共同着手来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为此,我国实施反贫困工程的总体目标,可以从五种再生产来规划:⑴,在自然再生产方面,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有效维护与合理开发自然资源,逐步改变恶劣的自然条件,形成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⑵,经济再生产方面,逐步发展商品生产,积累财力,增强当地群众的市场经营能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培育合格的市场经济主体。⑶,社会关系再生产方面,营造适应市场经济的两个经济关系层次:一是政府与经济主体(包括农户、社区集体、企业)在经济发展上的合理扶助、指导——配合、自主的关系,二是各种经济当事人之间(包括农户与集体、农户与公司)分工、合作、交易的正常关系。⑷,人口——劳动力再生产方面,创造条件有效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显著改进医疗卫生与教育条件,提高当地的人口——劳动力素质。⑸,精神再生产,抓好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塑造有利于群众身心健康的乡镇文化,扶起贫困户发展向上的志气,相信科学的态度,敢于竞争的心理状态。
- 上一篇:煤矿机关践行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 下一篇:所有制的对立研究论文
精品范文
10贫困生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