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
时间:2022-04-01 08:20:50
导语:金融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金融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根据经济学理论,凡是金融业发达的地方,经济也发达,反过来,经济发达的地方,金融业也发达,两者形成了互为补充的局面。一些专家则发现,凡是金融业发达的地方,居民消费结构、消费规模、消费品级也越高。于是,人们开始关注起金融业发展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而金融的发展也伴随着金融的集聚,会对一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金融系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实践中,关于金融业集聚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研究却并未受到重视。对于政府而言,如果一个地方金融业集聚能够对居民消费升级产生积极作用,则应该鼓励金融业的集聚(由零散的金融业向中心城市或区域进行集聚),如果不利于居民消费升级,则应该合理引导金融业态的布局扩散。显然,理清金融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不仅能够帮助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一定的依据,也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寻求消费拉动寻找到合适的动力。
金融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影响效应文献述评
关于金融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的相关文献相对较少,现有的研究更多地局限于金融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普遍观点认为,金融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大,特别是银行的发展,给居民提供了获取利息收入而增加财富,方便居民获得贷款,从而有利于居民消费。盘和林(2018)研究了消费金融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作用机制,提出应该扩大消费金融的规模,来促进消费规模的扩大,进而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步伐。钱箐旎(2018)则认为,当前我国面临投资和出口乏力的背景下,通过扩大金融支持消费来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大有可为。王平和王琴梅(2018)从消费金融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视角分析了消费金融促进城镇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并提出了如何通过消费金融的扩大来进一步推动消费金融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带动作用。潘锡泉(2016)则从更加宽泛和更加细化的金融发展视角,研究了金融发展对金砖国家之间贸易发展和消费的影响,认为金融发展深度和金融机构优化对贸易发展和消费具有促进作用,而银行业和证券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对消费促进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从金融集聚的视角,研究金融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相对较少,但也存在一些零星的研究,抑或是从侧面研究金融集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譬如,孙晶和李涵硕(2012)研究了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而从宏观描述性的角度略微提到了金融集聚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居民消费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余泳泽、宣烨和沈扬扬(2013)则研究了金融集聚对工业效率提升的空间外溢效应,提到了空间外溢效应中对消费的影响。也有少许研究分析了金融发展对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影响差异性,譬如,肖利平和洪艳(2017)利用我国2003-2014年的宏观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发现金融发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东部地区的促进效应要大于中西部地区。比较典型的研究金融集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的文献主要有:董秀良、满媛媛、王轶群(2019)研究了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马建辉(2018)则引入房价中介变量,分析了金融集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金融集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非线性效益,当房价低于某一门槛时,金融集聚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超于该门槛则变为抑制效应,而随着超越门槛值的房价越高,突破第二门槛之后,这种抑制效应就会越强。总体而言,关于金融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较少,尤其是研究不同金融业集聚水平对消费升级的影响方面。同时,关于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这些文献更多地是着眼于银行视角为主,研究也更多地着眼于宏观描述性为主,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渠道),更缺乏实证研究进行验证。
金融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理论分析
金融集聚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金融集聚主要通过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需求,以及收入增长预期效应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机制促进消费升级、金融消费信贷发展降低流动性约束,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竞争加剧来降低金融资源获取成本来影响居民消费,传递到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具体影响传导机制如图1所示。经济发展的收入增长渠道。金融的天职是服务实体经济,作为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的中介,金融集聚能够为资金供需双方架构起桥梁,更加方便有效地为城乡居民融资主体提供金融资源供给,降低消费者融资成本,实现金融资本的有效配置,提高社会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居民消费者)获得金融资本的能力,从而促进投资和经济的增长,继而实现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而收入水平的增长是促进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质量提升的最关键因素。金融集聚在有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够为居民消费者提供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满足居民对闲置资金的投资利用,帮助居民进一步增加财富,刺激居民消费,从而实现对居民消费升级的推动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收入增长和需求创造渠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大量的金融资金支持,而金融集聚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促进产业结构从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产业主体借助于金融资源对产业的投入,能够促进劳动、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并应用于产业中,通过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效,实现生产要素向效益好的产业流动,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时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高级化的产业结构又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和更高收入水平的岗位,增加居民的收入水平必然会引发居民从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向购买更高层次的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转型,减少对基本生存型消费品的支出,对个性化、智能化等高端消费品需求的支出增加,继而改变居民消费结构,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收入增长预期效应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机制促进消费升级渠道。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集聚之后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自然就能够提高居民的收入增长预期,通过金融业的集聚,金融机构能够为居民提供多种银行理财、基金、保险产品等,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为居民提供了除基本的社会保障以外的更多保障,降低了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降低了预防性储蓄的需求。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居民对储蓄性货币需求的减少,会促使居民大量的消费,继而能够促进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大和对高质量消费品的追求,带动居民消费升级。消费信贷发展降低流动性约束渠道。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金融业集聚为居民消费开辟了新的渠道。金融业集聚促进大量各种各样、品种丰富的金融创新产品出现,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信用体系逐步完善起来的背景下,消费信贷、信用贷款等变得日益普通化,满足了市场上各类融资主体对资金的需求,促进了居民的提前消费,帮助降低了原先由于流动性约束而无法进行消费的限制,激活了居民的消费动力,释放了居民的消费活力,继而为居民消费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助推力。竞争加剧降低金融中介成本渠道。金融业集聚加剧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金融机构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往往会通过降低金融中介服务成本,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譬如:银行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等方式。由于金融业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集聚使得市场上各类金融服务供给者处于同城竞争,金融业的竞争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金融机构自身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服务的动力,降低了金融中介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使得居民能够更容易获得金融资源,降低了居民流动性约束,为居民提前释放消费铺垫了基础。
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计。下面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不同业态金融对居民消费升级的作用效应,检验金融集聚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实证研究的样本时间为2014-2018年,样本区域为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其中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大类不同类别金融业加以区分,并根据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域情差异性,采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研究。 (1)consumeit表示居民消费升级变量。模型中包含三个不同业态金融集聚的变量:bankit表示银行业集聚水平,stockit证券业集聚水平,insuranceit表示保险业集聚水平。controlit表示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一些控制变量,μit为误差项,α、β1、β2、β3、γ为待估计参数。(二)变量与数据来源说明。居民消费升级(consumeit):由于当前人民收入和支出渠道较多,可计算的、不可计算的交叉存在,在这种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根据统计数据得出的恩格尔系数显然很难真实反映出居民消费升级情况。为了验证本文所选消费升级变量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同时也对纳入恩格尔系数衡量的居民消费升级变量进行研究,以作为稳健性检验。由于统计局缺乏对各省区市恩格尔系数的统计,因此,各省区市恩格尔系数计算采用各省区市居民食品类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列予以近似代替,作者根据各省区市统计局提供的食品类消费支出和总消费支出,自行测算各省区市恩格尔系数。将七大类消费支出根据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的特点来划分,将享受型消费支出和发展型消费支出(主要包括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教育文化娱乐和服务消费支出)与全部消费支出的比例来衡量居民消费升级情况。一般而言,享受型消费支出和发展型消费支出的占比越高,越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居民消费升级情况较好。银行业集聚水平(bankit):银行业集聚水平采用该省区市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衡量: (2)其中,n、N表示银行数量,MSk表示第k家银行所占的市场份额,参照现有文献的做法(Demirgüç-Kunt等,2004),取n=3,也即以最大3家银行年末存贷款余额占该省区市银行业存贷款余额的比例予以衡量,该占比越高,表明该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越好,金融集聚水平也就越高。数据来自于各地人民银行的金融业统计数据。同样,证券业集聚水平(stockit)和保险业集聚水平(insuranceit)也采用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来反映。证券业集聚水平则采用该省份上市公司市值占全国上市公司市值的比例予以简单衡量,上市公司市值数据均根据各上市公司年报进行整理,而保险业集聚水平则采用各省份前三大保险公司规模(投保额)占该省区市保险公司规模(投保额)的比例衡量,数据来自于各省份历年的保险统计数据。控制变量(controlit):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因素很多,特别需要关注的则是收入因素(incomeit),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人力资本因素(capitalit)。从前述理论分析可知,居民收入水平越高,居民对消费的需求越大,对消费的品质也越高,必然会对居民消费升级产生正向的积极效应。本文采用各省区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居民收入情况,为降低异方差现象,对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取对数处理。人力资本采用就业人员中高中(中专、职高)文化程度就业人员占比来衡量每个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各地区就业人员数据来自于《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区的历年统计年鉴。(三)实证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采用stata 15.0软件,并针对模型采取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检验,最后得到模型估计方法为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比较合理,且各数据统计量较为显著,异方差和内生性均能得到较合理的控制。实证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表1金融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实证估计结果可知,总体而言,金融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是存在一定影响效应的,但是不同类型金融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性:1.银行业集聚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以恩格尔系数衡量的居民消费升级稳健性检验也佐证了该结论。这表明金融集聚通过银行业渠道的传递影响机制较为明显。结合前面的理论分析,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银行业不断集聚,可以增强一个区域的资本造血、信贷供给、产业结构优化能力,增强居民对收入的预期,从而刺激消费增长。通过银行渠道,可以为居民积累更多财富,于是有助于产生财富效应,同时银行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可以引导居民通过消费性金融渠道来增加对相应产品的消费。同时,银行信贷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大力扶持,普遍提升了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为居民参与更多高品质消费创造了更多前提。2.与银行业态不同,证券业金融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却存在负向的溢出效应。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证券市场的发展容易让居民产生投机行为,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股票、债券等证券中去,于是实际在手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就相应减少,进而会降低实物商品和服务等的消费热情,尤其是对通信、娱乐、文体、健康等享受型或者发展型消费的热情可能会下降。另一方面,我国证券市场仍然是一个不够成熟的资本市场,居民通过股票市场获取财富效应的概率并不高,且由于股票市场的剧烈震荡,对于我国以居民散户为主体的股票市场而言,基本上都无法获得财富效应,反而会遭受股票市场的剧烈震荡而深深被套牢在资本市场中,对居民消费不仅没有产生正向的促进效应,反而起到了抑制消费的作用,进而也抑制了消费升级。3.保险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则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从我国实际来看,保险业的服务与消费相关的领域基本上都是属于大额支出的消费,尤其是高端消费,包括教育、医疗、文体等,但是对于生存型消费的服务范围较狭窄。随着居民对保险意识的增强,以及保险对居民日常保障作用的日益体现,降低了居民为了防范可能发生的生病,养老等预防性动机的货币需求,激发了居民的消费活力和动力,使得保险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也产生了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4.居民收入和人力资本因素也是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因素,且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升级的最主要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则决定了居民的消费品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也不容小觑。
其一,根据理论机制,金融集聚能够通过经济发展的收入增长渠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收入增长和需求创造渠道、收入增长预期效应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机制促进消费升级渠道、消费信贷发展降低流动性约束渠道,以及竞争加剧降低金融中介成本渠道对居民消费升级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二,根据实证结果,总体上金融集聚能够对居民消费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但具体而言,不同类型的金融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其中,银行业和保险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正向溢出效应,而证券业的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不仅不能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反而会产生负向的抑制效应,最主要的根源在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圈钱效应”容易引发居民消费热情的降低,同时证券市场机制的不成熟,以散户为主体的消费者群体不仅不能获取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反而由于股票市场的剧烈震荡导致原本的财富被套牢而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能够获取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群体则基本已经完成消费升级,最终导致证券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带来负向的抑制效应。其三,比较三种业态金融集聚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可以发现,保险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程度较银行业集聚来说要小很多,而证券业态的集聚事实上容易引起居民对消费热情的降低,这也说明了当前我国的消费金融市场仍然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服务体系,但是保险业对消费的拉动力略显不足。相反,证券业的集聚更容易带来资本汇聚效应,会降低居民的消费热情,进而对消费升级产生抑制效应。所以,在当前急需培育消费经济,焕发内需增长点的倡导下,应进一步优化业态功能,除了银行业以外,国家应重视对证券和保险业态的培育,进一步丰富消费性金融产品,一方面通过多业态金融服务共同刺激消费升级,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投机行为,引导资本不断优化配置。
作者:张汨红 单位:郑州西亚斯学院
- 上一篇:消费市场兴旺与居民增收互动性研究
- 下一篇:零售类上市公司并购效应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