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消费国际化研究

时间:2022-10-30 10:37:53

导语:流通消费国际化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流通消费国际化研究

摘要:自贸区战略的实施加速了流通消费国际化的进程,但学术界对流通消费国际化标准却关注不足。本文对流通消费国际化的内涵以及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选取影响流通消费国际化的相关因素建立理论模型,使得流通消费国际化的指标能够量化和横向对比。文章运用流通消费国际化指标体系,定性分析了我国自贸区内流通消费国际化的现状,认为仍然面临着流通市场化程度较低,生产、流通、消费三者的对接不紧密,相关政策制度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流通国际化;消费国际化;自贸区

问题的提出

为了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新一轮的开放,党的十七大把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这是综合考虑我国当前国内外环境、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要求。自2013年9月国务院批复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以来,2015年4月又设立了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到2017年3月陆续批复成立了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七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区试点以对外商限制少、优惠多、开放度高为特点,推动了包括流通业在内的当地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河南自贸区在获批时,国家就赋予了它“探索以促进流通消费国际化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的责任和功能(张珂珂,2017)。为什么流通消费国际化这个问题十分重要?这主要是长期以来,我国流通和消费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是分割的,没有充分释放服务业及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增长潜力。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流通消费国际化能够对本国的市场化进程以及生产水平起到可观影响,并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刘东明,2007)。以贸易便利化为目标之一的自贸区战略在实施过程中,自然承担起推动流通消费国际化的责任。由于自贸区的战略实施不久,现有文献对这一问题鲜有系统讨论,本文尝试讨论流通消费国际化的指标体系,分析自贸区战略对流通消费国际化的促进及存在问题,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流通消费国际化的标准探讨

严格意义上讲,流通国际化和消费国际化是一个带有较明显中国特色的问题。原因在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内国外市场本身就是高度一体化的。因此,英文文献很少讨论这个问题,主要是中文文献在讨论。目前,学术界对流通国际化和消费国际化的标准并没有统一完整的定义,更没有对流通消费国际化标准的探讨,学者更多的是聚焦在流通国际化或者消费国际化的单一方面。本部分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尝试讨论流通消费国际化的标准。(一)流通国际化。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流通国际化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开始的(马非,2006)。随着21世纪自贸区市场体系的兴起,乔世政(2015)又分析认为在上海自贸区建设与发展的背景下,自贸区对周边流通业发展产生一定的溢出效应。自贸区使国内与国外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使得区内的实体商品、虚拟商品、金融资本等相结合。因此,现在所说的流通国际化不但是商品的国际化,还包括资本的国际化,且在不断完善中。而对于流通国际化的具体内容,学术界衡量流通国际化程度高低的标准有两方面,一是把流通量多少作为衡量流通国际化的标准之一,二是把国际间商品流通的市场化和专业化程度作为衡量流通国际化的标准之一。这两个标准并不是单独的衡量标准,而是互相联系。仅仅从跨国商品流通量较大并不能说这个国家或者地区流通国际化的程度一定高,而流通市场化程度的高低也不能直接用于衡量流通国际化程度的高低。通常,学者把两者放在一起去衡量流通国际化程度。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流通量的大小和流通市场化程度是流通国际化的先决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本文认为,流通市场化程度主要反映一国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程度。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受计划经济体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一般会流通市场化程度较低(刘东明,2013)。流通市场化应该是衡量流通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例如,市场巨大的发达国家,拥有自由完善的贸易机制,由于国内流通产业竞争力较强,导致外国流通业和商品较少进入本国,但通常仍然倾向于认为本国流通国际化程度较高,原因在于虽然该国的外国流通企业和产品进入国内的量较少,但该国的市场是开放的、完善的,且自由度较高,本国流通业竞争力强,因而同样认为该国的流通国际化水平较高。而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一国对流通业的控制问题。如果理所当然认为流通国际化水平的高低是流通市场化程度和流通量的乘积,而忽略了对本国流通业的控制程度,其结果就会造成偏误。如一个开放的小国,流通市场化程度很高,但本国流通业的利润大部分控制在别的国家或者地区手中,该国的流通国际化程度高低就值得商榷,笔者倾向于认为该地区流通国际化程度仍然不高,原因在于该国的本土流通业在国内没有竞争力,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会导致流通国内化。由此分析,本文认为流通国际化至少要满足三个标准:流通市场化程度、流通量的大小、流通业竞争力。(二)消费国际化。同样的,在学术界对消费国际化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学者认为消费国际化是开放条件下一国居民自由选择商品或服务的程度和选择消费档次和数量的状况,即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刘东明,2007)。消费国际化是建立在流通国际化的基础上的,流通国际化为消费国际化提供了便利条件,是消费国际化的前提,而居民需求的消费国际化又能促进流通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两者不可能互相分离而单独存在,消费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实际上是一国流通国际化程度高低的一种体现(刘东明,2007)。AnwarS.T和AlmasL.K通过调查国内外零售商的零售国际化和消费方式,发现自1990年以来由于消费需求和不断增长的世界市场,零售国际化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是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的文化壁垒、法规和多样化的消费模式,消费国际化进程缓慢。什么因素能够影响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消费国际化水平呢?RiccardoDeBonis和AndreaSilvestrini(2012)通过用家庭财务和实际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进行了新的估计,研究结果显示:家庭财富和实际收入对消费都有积极影响。但总的来说,居民收入属于高资产的影响比实体低资产的影响要大。首先来说,居民收入水平决定了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低收入的居民消费水平无法在很大程度上为消费国际化提供物质基础,消费国际化是应该建立在一个地区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层面上的。居民的基本消费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能更多地追求高质量的消费水平。消费国际化成为高质量消费水平的典型代表。其次,全体居民的收入分布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消费国际化的程度。换句话说,反映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在一定程度上与消费国际化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基尼系数越大,表示居民的收入越不平等,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导致消费国际化水平越低,所以基尼系数与消费国际化的程度成反比例关系。直观来看,一国居民消费国外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可以直接反映该国消费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刘东明,2007)。这里的消费国外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不仅仅包括一国居民在境内消费的国外商品和服务数量,同时也应该包括一国居民在境外消费的国外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三)流通消费国际化及其指标构建。在流通国际化和消费国际化联系日趋紧密的信息化浪潮中,单纯衡量流通国际化或者消费国际化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流通消费一体化的发展需要,所以探究更为意义完整的指标很有必要。但何为流通消费国际化呢?学术界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的讨论。但是,家庭消费、流通产业规模、经营效率和产业环境存在着长期的平衡。通过扩大流通产业规模,提高经营效率,改善产业环境,可显著促进居民消费(WangSJ,ZhouM,Zeng-ChuoSI,etal,2013)。促进消费与流通渠道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改革消费体制,提升消费能力,调整消费政策,夯实消费基础,改变消费观念,优化消费环境,研究消费周期,培育消费热点,可以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进而促进流通业的发展(丁俊发,2012)。由此可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流通国际化与消费国际化结合势在必行。本文认为,将流通国际化和消费国际化的简单加总或者加权加总不足以反映流通消费国际化的程度。流通消费国际化强调的重点应该是流通和消费体系的一体化,流通和消费不再是单独的一部分,而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流通消费国际化应该是在开放经济体系下,一国商品和服务经过流通业的传递,进入到居民的消费视野中,居民进行消费的全过程和制度环境。在这里,流通消费国际化有两个侧重点,一个侧重点是流通消费是一个全过程,另一个侧重点是流通消费国际化不是单单指消费国外的商品和服务,同时也包括流通和消费的外部制度环境。衡量流通消费国际化的指标应该从流通国际化和消费国际化着手。衡量流通国际化的主要指标有制度环境、商品和服务的流通数量、流通业竞争力。而衡量消费国际化的指标主要有居民的收入水平、基尼系数、消费国外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以及本国居民面临的消费环境。制度环境无疑是衡量流通国际化和消费国际化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流通消费国际化的决定因素。在设定流通消费国际化的指标体系时,不得不考虑“催化剂”信息化对流通消费国际化的影响。信息化不仅仅促进了流通国际化,也促进了消费国际化,但信息化对两者的供献不能简单将两者相加,信息化对流通国际化和消费国际化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关系。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改善民生和提高流通消费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达到0.756,比2011年增长8.78%。31个省份信息化建设继续以较快速度发展,但存在显著的不均衡问题(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2014)。在目前评价流通国际化和消费国际化的指标体系中,大部分指标设定并不是遵循可量化的原则,但合理对评级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将有助于对不同区域的流通消费国际化水平进行横向比较。通过上述的分析本文认为流通消费国际化的指标体系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性因素:反映一国制度环境的市场化指数;反映一国信息化程度的社会信息化指数;反映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反映居民收入水平的人均GDP;本国居民消费国际旅游服务数量;本国居民消费国外商品和服务数量和本国居民消费总量之比;本国对外贸易数量,包括进口和出口;本国流通业产业竞争力,可以由本国企业在国外的跨国公司规模衡量。(1)其中,CI表示流通消费国际化水平,ρ表示社会信息化指数,M表示市场化指数,IM为进口规模,EX为出口规模,K为一国企业在国外的跨国公司规模,GDP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G表示基尼系数(见表1)。在该评价指标体系中,流通消费国际化水平和本国流通行业的行业竞争力成正比,和本国对外贸易规模成正比,和本国的市场化指数成正比,和基尼系数成反比,和人均GDP成正比,与信息化程度成正比。但指标体系仍然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该指标只能准确反映流通消费国际化和部分指标的符号关系,不能准确反映流通消费国际化和指标间的数量关系。限于数据和篇幅的原因,本文仅尝试用2007-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去评估指标体系间的数量关系。表2中的社会信息化指数来自《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市场化指数来自樊纲等编写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后求取全国平均值,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人均国民收入、对外投资总额、基尼系数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将表2中相关数据用到模型(1)中,可以得出我国流通消费国际化水平变化的情况。结果显示:在2008年流通消费国际化水平明显下降,这可能是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造成流通消费水平下降,金融危机以后该指标逐年增长,可能是危机后我国采取宽松的财政政策、减轻税负、促进对外贸易、加大资本投入等措施,刺激经济复苏,促进流通消费国际化水平提高。我国流通国际化以改革开放为起点,以正式加入WTO为转折点(马非,2006)。加入WTO后,我国流通国际化水平逐渐增强,流通国际化刺激消费的多元化,消费的多元化进而产生消费国际化。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流通和消费的一体化引导着流通消费国际化的产生。虽然在我国大开放的背景下,流通消费国际化的水平在逐步上升,但其国际化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那么,在自贸区背景下,流通消费国际化状况如何呢?下面做进一步探讨。

我国自贸区流通消费国际化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现状。将我国流通消费国际化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消费国际化坐标轴中作对比,不难发现,我国流通消费国际化是以改革开放为起点,以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关系为转折点,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为发展点。自贸区的成立带来了许多政策优惠,产生了溢出效应,在“1+3+7”式的自贸区发展模式下,有利于流通消费国际化水平的提高。虽然由于11个自贸区相关数据难以获取无法根据上面提出的模型进行量化分析,但在流通消费国际化的标准下,仍然可以用流通消费国际化指标体系中的八个关键因素和其衡量模型来定性分析我国自贸区内流通消费的发展情况。自贸区内的市场自由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制度创新,交通便捷节约大量运输成本,使得物流运输业得到快速发展。区内的保税区、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刺内,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刺激了民族企业技术的创新改革,增加了国内企业的相对竞争力,从而稳定了国内企业竞争的信心,流通业的竞争力有所增强。另外,自贸区内高度开放的市场中,在消费者消费多元化的驱使下会刺激对外国商品的消费。自贸区内还建立跨境电商示范区,促进我国电商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零售商拓展其销售模式,刺激居民消费。(二)存在的问题。毫无疑问,自贸区战略的实施加速了该地区流通消费国际化的进程。但用流通消费国际化指标与西方发达国家较成熟自贸区相比,我国自贸区内流通消费国际化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流通市场化程度仍然较低。虽然自我国进入自贸区时代,市场的自由开放度有所提高,流通市场化度增加。但是对于我国这个发展中大国,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仍然较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例如,在上海自贸区内有许多优惠政策,但是2013、2014公布的负面清单过长,政策管制没有减弱,开放度不足,对外商的入驻形成阻碍。生产、流通、消费三者的对接不紧密。自贸区的保税仓库虽然把生产、销售、流通环节连接到一起,但是这种体系不成熟。目前我国流通业还处于传统运输阶段,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削弱了流通连接生产、消费的粘合力。流通消费过程中政策制度有待完善。在我国自贸区内,政府出台的政策有滞后性,不能灵活应变。诸如流通消费量大,且流通环节使用大量的封装胶带,使用后又不能得到合理的处理,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环保意识薄弱。另外,在行政审批环节,政府有的审批过严,有的过松,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匀。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依据对现有文献的梳理,通过对流通国际化和消费国际化在我国的实践总结,界定了流通国际化和消费国际化的理论内涵与标准的评价体系。并进一步得出,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中,流通和消费紧密联系,融为一体,形成流通消费国际化的理论体系。流通消费国际化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对不同区域流通国际化的横向比较,选取8个影响流通消费国际化的关键因素,对流通消费国际化的指标体系做了简单的计量模型并选取2007-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量化分析。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本文将流通消费国际化的指标体系用在我国当下最热门的自由贸易区,并分析自贸区内的流通和消费水平。在自贸区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区内的流通消费国际化存在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完善区内流通业市场化政策。在自贸区内,要把流通业市场化发展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加强对它的重视度,再次加大深度的简政放权的范围,缩减负面清单的长度,提高市场开放度。建立多式联运的国际物流中心。流通是生产、消费的连接纽带,完善流通中环节的运行机制,是生产、流通、消费三者有效对接的关键所在。构建内捷外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陆海空三条运输主线的对接,尤其是对航空港输运的建设。对当前的物流环节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打造多式联运的国际物流中心。完善法律制度的建设。对流通平行进口环节,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保证厂商间的公平竞争。对流通消费过程中的各项材料使用做出合理的使用量规定,节约资源,减少环境负担。还要合理审批政策,做出最高效的决策,解决现实问题。建立引领流通消费国际化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探索促进生产消费、生活消费便利化新机制,创新流通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建设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交易、大宗商品贸易和期货交割、国际贸易金融等综合运营平台。

作者:杨波 段赛丽  单位: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