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消费市场可持续性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6-03 03:27:08

导语:乡村消费市场可持续性分析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乡村消费市场可持续性分析及对策

2011年,邢台市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69元,同比增长38.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总量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从消费支出结构来看(见图2),食品消费支出1472元,同比增长34.1%;医疗保健支出237元,同比增长89.6%;交通与通讯支出增长428元,同比增长60.9%;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99元,同比增长110.6%。同时,反映农村贫困程度的主要指标———恩格尔系数在2008年创出新高后稳步下降。2011年,邢台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1%,较2008年下降2.2个百分点。

农民消费层次提升,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农民消费已由最初的“吃饱、穿暖”的基本生存消费需要逐渐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的转变。经对邢台辖内16个县800户农民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现在农村家庭中电视、洗衣机等日常家用电器的家庭普及率已达70%以上,摩托车、电动车、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交通、通讯设备的家庭普及率已达80%以上;冰箱、空调、热水器等享受型电器的家庭普及率近15%,购买汽车的家庭普及率近2%。同时,在居住质量、居住条件方面,均有明显改观,尤其是单门独户年轻人家庭拥有两层农村小楼房比例高达90%以上,农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农民消费融资倾向增强,消费信贷逐年增长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农民生活消费的市场化进程,目前农民融资意识增强,消费行为由完全自主积累性消费逐步向融资借贷型消费转变,尤其是受成本不断增长影响,拟消费对象支出金额增大,而自身积累不足的情况下,如,购置经营性汽车、助学贷款、建造住房等,部分农民采用向银行融资方式,以获得用于消费支出的资金。近年来,邢台市金融机构农户消费贷款总量呈增长态势,主要是由农行、农村信用社两家涉农机构投放,且以中长期贷款为主。截至2012年9月末,邢台市金融机构农户消费贷款余额9.2亿元,较年初增加2.4亿元,其中,中长期农户消费贷款9亿元,较年初增加2.4亿元。

农村消费动力不足,消费需求可持续性乏力

尽管近年来农村消费状况出现改观,但是,受制于历史积存问题及当前形势新变化等影响,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农村消费市场表现出农村有效消费需求不足、进一步扩大消费难度加大的迹象。

(一)农村消费收入偏低,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份额低2011年末,邢台市总人口737万人,农业人口占82.6%,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人口大市。608万的农村人口中,农村劳动力为298万人,据对邢台辖内16个县800户农民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在52.5%左右,打工的劳动力占到24%,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占到23.5%。打工或者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在本地的占到9成以上,因此农村人口收入偏低。受消费观念和收入能力影响,农村无力承接发生的大量消费,形成消费断层,造成农村消费数量占比与人口总量份额的不相匹配。2011年末,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23.9%。

(二)农村地区谨慎性储蓄动机强,即期主动消费倾向缺乏理论上,居民消费能力取决于其所拥有的财产实力,尤其是金融资产的多少。而邢台市农村地区银行储蓄却始终处于高位,动用银行存款用于享受消费的需求极低。2011年9月末,邢台市农村地区储蓄存款余额1300.9亿元,其中一年以上农村定期储蓄占72.3%,绝大部分的金融资源长期滞留在银行。据近期对800户的农村居民问卷调查显示,农民虽然有很强的储蓄要求,但并不是为了获取利息收益,而是以备不时之需,应付未来的医疗、养老、建房、子女教育等重大事项的大额开支,农民的即期收入无法及时应付大规模的开支;同时,调查发现,农民有限的收入除投入农业生产外,可用于生活消费的很少,平时日常生活开支仅局限于手头零用钱,其他享受型的主动消费意愿极低。

(三)农民当前增收难度加大,削弱持续消费能力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从邢台市辖内农民收入来源来看,70%~90%的农民家庭收入来源于务农务工收入,而鉴于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农民增收难度明显加大。一是外出务工劳务收入减少。据对800户的农村居民问卷调查显示:邢台市务工人员以在本地打工为主,以建筑、纺织、餐饮等行业为主。受房地产开发进度趋缓,及外需疲软、出口订单减少、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尽管日均工资有所增加,但工作量却较2010年度、2011年度平均减少近两成,实际收入总体下降,工作岗位难找,消费能力受到削弱。二是通胀因素对消费制约作用持续发酵。近两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攀升,物价上涨幅度较大,农资价格等农业生产成本及日用生活成本明显上升,加上住房、医疗、教育等消费刚性增长,农民购买力分流呈上升趋势,从而抑制消费增长。

(四)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侵蚀农民消费信心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形式主要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合作医疗保险、农村“五保”,保障项目和保障标准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而且也严重滞后于城镇,农民养老仍主要以家庭保障为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偏低、供给严重不足问题十分突出。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例,邢台城镇地区最低收入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收入低于280元,而农村地区纳入低保人员为1608元/人/年,相比之下,农村地区低保水平仅占城镇低保水平的47.9%,低于城镇低保人员1752元/人/年。据市民政局统计,截至2012年9月末,邢台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1.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7.2%,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能力仍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因此,农村所处低水平、低覆盖面的保障状态,致使农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学的社会保障模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也难以消除农民即期或提前消费的后顾之忧。

(五)农村消费环境落后,阻碍农民正常消费需求在多年来“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思路下,造成“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变化翻天覆地,而偏远乡村破落依旧”的局面,农村消费环境差已成为制约农村消费的重要因素。据对800户的农村居民问卷调查显示: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薄弱不仅影响其农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增加农产品商品化难度,而且阻碍耐用消费品从城市向农村市场的转移传递,制约着农村消费水平的提升。二是流通方式落后。当前,农村消费市场仍以“杂货店”传统方式为主,极少数连锁、超市等现代流通方式在集镇营业,但其服务对象的辐射面受到与乡村距离的制约。三是农村消费安全问题严峻。假农药、假种子、假化肥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同时,农民缺乏有效的维权途径,严重挫伤农民消费的积极性,阻碍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

(六)农民消费信贷结构单一,难以缓解农民消费约束据辖内农行、农信联社等金融机构反馈,除生源地助学贷款外,只有经营汽车消费或在城镇购房时,农民才有可能获得消费信贷的授信。但因经营汽车抵押物的高风险和不确定性,辖内个别农信联社已停止办理该项业务。而能促进消费和提前消费的信用卡,农民因不具有相应的资质条件,难以拥有一卡,以信用卡透支消费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同时,在农村地区,由于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其生产经营性信贷需求、消费信贷需求相对较少,加之农民利用现代金融服务的能力较低,消费方式更多停留在自主积累性消费,因此,短期内,单纯依靠金融供给层面的改进,还不能有效缓解农民消费约束,对促进和拉动农村消费影响有限。

改善农村发展基础环境,促进农村消费潜力释放

(一)培育农村经济发展基础,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切实发展好农村经济,是提高农民实际购买力、持续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基础。为此,一是引导农民发展农村特色种植、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劳务经济,为农民寻找更多的经营投资机会;积极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密集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社会就业岗位供给;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就近转移就业,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同时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各项技能培训和农村职业教育,增强农民素质和就业本领。四是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发挥城市和工业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就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配套改革,消除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体制性障碍。

(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构建鼓励消费长效机制只有尽快扩大农村保障项目、提高农民整体保障水平,才能充分消除农民生活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民即期消费信心,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一是中央政府应增大新农合的财政投入力度。当前中央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出,总体定位为“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力度较小,应将国家经济发展成果和福祉惠及于农民,提高农民保障标准,并确保所有人都能享受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二是多方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可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发行国债和社会保障彩票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短缺问题。三是要坚持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惠及每个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改变当前以家庭保障为主的农民养老方式,提高农民整体保障水平。

(三)培育新型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改善和营造舒适便捷的农村消费环境,改善农村消费品市场功能,将有利于农村消费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一是加快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消费品进入农村市场创造条件,扩大农民的消费形式和消费内容。二是积极发展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建立新型的农村流通业态和经营模式,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引入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利用连锁网络为农村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加大农村市场规划和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商业、餐饮业、现代服务业等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便利消费条件。三是坚决打击各种坑农行为,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市场,切实保护农民消费权益;加强售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解决农民消费中的各种担忧,为农民购物营造“方便、实惠、安全”的消费环境。

(四)塑造活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激发农民消费信贷需求开发与农民特点相容的金融创新产品,塑造更具活力和韧性的金融服务机制,提高广大农民,尤其是新生代年轻农民利用现代金融服务的能力,从长远看,将对农民消费行为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一是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支持农民生产性投资行为,提高其经营性收入来影响未来的消费。二是制定针对新型消费热点的信贷政策,延长还款期限,扩大信贷范围,降低首付比例,促进农民商品消费从自我积累型向信贷支持型转化,推动潜在需求变为有效需求,促使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农民通过分期付款提前实现消费愿望。三是提供更多资产保值增值的手段和工具,增加安全系数较高、适合农民的金融投资方式,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扩大信贷消费能力。四是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进一步拓宽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提供风险保障,减少农村消费的后顾之忧。

作者:杜玉申雒晓冬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