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教与市场经济关系思考
时间:2022-03-12 09:35:18
导语:中国科教与市场经济关系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科学技术是国家强盛的关键,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中华民族只有发展好科技教育,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市场经济长久、稳定、强健发展。当然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会反过来影响科技和教育。因而,正确厘清科教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规避可能的风险,是促进科教发展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科学;教育;市场经济;发展
一、科学技术是国家强盛的关键
日本学习西方的文化和工业建设,在近代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国,其科技教育的发达也成就了日本今天的经济实力(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科学不是某种单一的集合体独立地确保事实的陈述,而是系统地、有组织地关于某一领域的思考”。近代中国也有有志之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因为封建制度的原因,并未能改变当时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以史为鉴,不难得出,学好科技文化是关乎整个国家强盛与否的关键因素。很多年前,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就提出:“经济发展的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经济便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虽然中国经济建设成绩的取得也付出了很多其他的代价,但是不得不承认科技依然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不得忽视的中坚力量。随着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人工生产开始逐步由机器完成,这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特别是近些年来,高科技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使用比例逐步提高,高性能的人工智能逐步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更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甚至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事物直接由实验室创造出来,然后进一步转化为新的生产工艺和工具,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部分。不难发现,现在很多新兴工业都是建立在科技研发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的,如核能产业,太阳能产业,电子计算机产业,半导体产业,新兴材料科学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等。科学技术当之无愧地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成为强国之关键。“据统计,发达国家科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二十世纪初5%~20%,中叶50%,80年代已达到60%~80%,今天部分领域已高达90%以上,”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科技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所占的重要作用。
二、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
邓小平提出“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基础在教育”。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公民的平均文化程度逐渐提高,文盲比重迅速下降,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数目也是稳健增加。国家层次重视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关键。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还不是一个人才强国,把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才能显现。中国在教育上的投入也是可喜的,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实行全面九年制义务教育,使得每个孩子最少能够获得初中文凭;选择进入中等职业学院学习的学生,国家每年还要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在高等教育上,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了“985”、“211”工程,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一批国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并且在高等院校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奖助体系,保证家庭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当前中国教育是处在一个变革期,从应试教育体制向素质教育改变。曾经长时间的应试教育导致中国科研人员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科技的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的基石,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知识的标准是不变的”,在既定的知识标准之下,随着多样化办学的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可以实践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作为科技知识的载体,也一定会越来越具备国际竞争力。科技现代化以及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要靠人来完成。高质量的教育是高素质人才资本的根本保证。科技进步离不开教育。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教育越来越成为评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
三、科技和教育对我国市场经济的作用
“随着公民主体意识的觉醒,他们广泛地有意识地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伴随“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兴起,国内的创新创业热情高涨,这基于一定的物质和人才基础。自恢复高考以来,中国已经培养出一大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这些人才具备应该有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创业的能力。与此同时,高校的扩招为市场提供更多优秀的劳动力,在市场的配置下,人才资源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目前,影响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知识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它的特点在于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的信息积累,利用知识创新的优势,弥补资源、资本的劣势,并直接成为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在人才密集型企业,大量的工作需要高素质科研和管理人员,而这些企业的兴办是离不开人才支撑的,没有充足的人才后备力量就难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科技直接化成生产力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兴产业创造的财富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了科技和人才的力量,我国的市场经济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忽略效率和环境的粗犷增长,而是“建立科学的进入和退出机制”,追求更为科学合理、可持续、高效的发展模式。加速深化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结合,是完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我国必须重视产研结合,把知识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并不断优化人才结构,让我国的市场经济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推进科技进步,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并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高校还承担着孵化科研成果,使之产业化的重任。这种产学研相结合,使得高校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大力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把学习引进和自主开发结合起来,只有拥有自己的科学技术,市场经济才能拥有优势。
四、市场对科技和教育的影响
科技和教育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市场也对科技和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反作用。一方面是市场对科技的影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新的需求,而市场上的需求是一只巨大的无形的手,其必然会推动科研人员在这方面的投入,从而间接推进更多的科技创新来弥补这一块市场的欠缺。以居家机器人为例,现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趋于严重,市场对居家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居家机器人方面的科研团队也越来越多,相关产品也陆续推出。这就是市场对科技作用的一个重要反映。另一方面是市场对教育的影响。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院校是公办的,而且行政化体制也是诟病很多。很多学者专家认为,中国院校的行政化体制是影响我国院校缺乏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要原因。这方面的论述不无道理,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主要科研资金来源于国家。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团体会遇到很多实际的问题需要专业的科研人员去探索解决,这势必会加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支持和投入,这也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景象。美国很多顶尖大学都是民办的,民办大学不存在行政化的现象,科研人员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针对性的高效率的进行研发和研究,这就提高了科研效率,快速将知识转化为市场生产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达到一种良性的循环,教育促成科技,科技推动市场经济,市场进一步反推教育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市场与科技教育的结合体制将更趋完善与成熟,更多的市场资源以合理合法的形式参与到国家的科技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中。相信在未来,我国会成为一个科技大国,人才教育强国,而这些也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繁荣,同时市场对科技教育的反作用也越来越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杨修志.当代知识论在科学理解问题上的反思[J].科技管理研究,2016(23).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
[3]刘震宇.试论邓小平关于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结合的思想[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04).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3.
[5]杨修志.论布莱克对怀疑主义难题的回应———一种建立在语境主义基础上的新摩尔主义[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6(04).
[6]宋香丽,曹顺仙.网络舆情社会影响力多维度诠释[J].河南社会科学,2014(07).
[7]乔永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作者:陈跃文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
- 上一篇:大数据统计分析经济管理探析
- 下一篇:建设工程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