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市场经济制度下加强药品引进管理

时间:2022-03-01 01:11:00

导语:小议市场经济制度下加强药品引进管理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议市场经济制度下加强药品引进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与完善,昔日药品流通的三级调拨和批发格局已从形式和内容发生较大变化。药厂生产的药品可通过各种渠道直销医疗单位和药品经营网点,尤其做新药推销更是“超常规”发展。这对于活跃和繁荣医药市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药品价格、方便医疗一单位和患者、推广使用新药无疑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药品推销队伍异军突起,推销商、厂商如雨后春笋无序增长与竞争,影响着药品的正常流通,干扰了医疗单位的正常秩序。

1.药品推销队伍的现状和问题

1.1推销人员成份复杂可谓“百花齐放”。工、农、商、学、兵、政、党等人士共参与,医药、工商、税务、物价、工会、妇联、计划生育等部门齐上阵。他们所持有的证件多是由厂方提供一套“三证”复印件(合格证、许可证、营业执照),再加上聘书,办一个临时工作证即可,据了解这当中绝大多数推销人员未通过资格审查和上岗培训。

1.2推销员素质低、专业知识差绝大多数药厂只要求应聘人员提供学历或职称证书复印件,而规模不大的小厂只要能为其推销药品,便可为推销员办理一切手续。因此,这类人员对药学、医学及药品法规知识非常匾乏,有的连自己所推销的药品名称都认写困难,属于哪类新药也不知晓,更谈不上正确介绍药物的成份、药理作用、主要用途及毒副反应等。

1.3推稍手段五花八门有的通过召开所谓新药新闻会推销药品;有的堂而皇之直接深人门诊和病房接触大夫做“人的工作”;也有的通过赠送礼品或直接给大夫提取“开方费”,以达到销之目的。

1.4价格混乱扰乱市场一是由于推销渠道不同造成价格悬殊;二是推销手段不同造成价格差异;三是定价标准不同,造成同一品种因产地不同而价格不一。

1.5改头换面,老药变成“新药”有的药厂由于受利益的驱动,本身无新药研制和生产,将老药改头换面,或者改变剂型,或者复方制剂增加某种成份,即作为新药投向市场,推向医院。

2.我院对新药推销商所采取的对策我院系二甲综合医院,具有一定规模,为了整顿和规范推销商的商业行为,加强对新药流通环节的管理,为病人提供安全、合理、经济、有效的药品,我院于今年七月份出台了《新药引进审批管理办法》,使医院在新药引进工作中做到选择有原则.审批有手续,采购有计划,使用有反馈。避免过去新药中请盲目性,采购随意性,使用泛滥性。同时,有效遏制了推销商‘’满天飞”“游击战”的现象。具体做法是:

2.1建立健全新药审批机构

医院成立药事委员会领导下的新药引进审批小组,医务科长任组长,成员主要由药剂科高、中级职称专业人员组成,日常工作在药剂科。小组定期学习药政法规及文件,掌握新药信息动态,讨论和解决新药采购、供应、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2.2规范新药引进审批程序

凡来我院推销新药的推销商,首先到药剂科领取一份“新药引进申请登记表”,填好后连同新药有关资料、“三证”复印件、药品价格批文等交药审小组秘书统一管理,进行分类,适时召开新药审批会.通过后由药审小组在登记表签署意见推荐到有关临床科室。科室讨论后填写“新特药品购人申请表”,经科主任签名,交药审小组秘书报请药事委员会最后审定,药剂科根据批准数量安排采购。

2.3选择合法药品供应商

我院自1993年规定,药品原则上不从药厂直购,必须从取得“三证”的合法国家二级医药批发部门进货。因此,对于审批同意进院的新药也一律从与我院签订业务合同的医药公司(站)中购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与从未取得“三证”非法从事药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发生任何业务关系,从而净化了我院药品进货渠道。

2.4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我院在药品采购工作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坚持“质量第一、价格合理、让利公开、送货及时”的十六字方针,本着质量效益的原则,花最少的钱购买最适当、最安全、最有效的药品,对违反《药品管理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厂商,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在我院的推销权。同时,对有上述行为的医务人员,医院将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从而,规范了我院药品购销行为,维护了我院正常的工作和医疗秩序。

2.5定期评估新药

对已经在我院临床试用的新药,达到半年时间后,要求由使用科室填写“新特药品使用信息反馈报告表”,交至药审小组,对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客观评估,以决定是否停购、再购或进人我院基本药目。这样一来,使新药审批、采购、验收、使用等环节都渗透了制约机制,推动着我院药品管理工作沿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