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市场经济与道德辩证

时间:2022-03-01 12:46:00

导语:剖析市场经济与道德辩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剖析市场经济与道德辩证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辩证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主要指上层建筑在服务于经济基础时,积极的进步的上层建筑能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上层建筑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哲学范畴中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道德是哲学范畴中的上层建筑,而且是观念上层建筑。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之间也存在着这样一种辩证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l、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起新的道德规范的产生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转向市场,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供求变化、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来引导市场主体去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以及消费什么怎样消费,从而使种经济资源在各个领域、部门、行业、企业之间合理流动,产生最大最优效率。我国的市场经济除了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就是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含义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利用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和引导经济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证市场经济的性质永远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发展,让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都进人市场,通过平等竞争来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性作用。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并通过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政治保证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防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偏离正确的航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我国经济基础的一项重大变革、发展,它必将对思想道德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它必将引起全社会思想道德观念的变革和发展。它必将促使一系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思想道德观念诞生。市场经济的到来引起了人们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使人与人之间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在计划体制下,我们虽然也强调人们地位的平等性,但由于人们总是依附于某个单位、某个组织或固定于地域之上,形成了事实上的主从关系、附属关系、等级关系,真正平等关系无法实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不再有这些依附关系。人们处于经常地流动之中,具有自主性、流动性,从而使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因此,不平等地位条件下产生的一系列具有依附性、服从性甚至掺杂个人利益的道德规范就失去了作用。平等地位条件下产生的新的道德关系将发生重大作用。如诚信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自由意志、平等观念、公平意识、权利与义务观念、协作观念、竞争意识、自卫意识、自强意识、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守法意识。这一系列新的道德规范对现代社会发生着重大的积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对此进行大力地宣传,使其得到弘扬。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一些消极的落后的不健康的道德观念也会伴随而生,如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腐化、商业欺诈、假冒伪劣、以次充好、损公肥私、欺行霸市、背信弃义等,这些消极的道德观念,它侵蚀人的心灵,误导人的行为,一定要对它进行控制和封杀,防止其蔓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社会主义道德的约束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道德,对作为经济基础的市场经济有着重大的反作用。一般来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能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思想保证和动力支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必然受道德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如为顾客服务的意识,市场信誉的建立,产品质量的保证,文明经商、礼貌待客的作风,都要由道德规范加以约束。要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正常,需要采用政治的、经济的、法制的、道德的多种手段。道德作为一种手段,对于市场经济来讲是必不可少的,有着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对进人市场的全体人员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素质,使全民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的法则,自觉抵制各种不道德的行为,另一方面,对市场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不道德行为施加舆论上的压力,施加道义上的谴责,以期纠正风气。离开道德的规范,仅靠法律的手段,是永远无法净化市场环境的。道德正是在法律不及的地方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社会主义道德的约束。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道德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道德发展创造物质基础,促进道德观念的变化和发展;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它通过人们精神的振奋、素质的提高和工作态度的改善,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离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的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产生的新的道德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社会已转变为一种契约社会,社会的政治生活契约化,经济生活契约化,社会关系契约化。契约化社会带来的是道德观念的转变,人与人之间、人与单位之间,都以契约的形式来规范各自的行为,契约决定双方的主体地位的平等性,决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契约社会中,法律只是作为不履行的一种救济手段。这就完全改变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着的人与人之间的主从关系、附属关系和等级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处于经常地变动之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不再具有依附性,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因此,不平等地位条件下产生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代之而起的是平等地位条件下产生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规范。具体来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起的新的道德规范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平等观念: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自然人或法人都有订约的主体资格和权利,自然人不因社会地位高低而有贵贱之分,法人也不因财产多寡而有区别。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任何个人和团体包括国家机关,都应是在平等对待的原则中进行,都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都应履行自身的职责(或义务)。

2、自由意志观念:在经济活动中,订约主体的行为是一种主观自愿的行为,人人都有订约或不订约的自由和权利,任何个人、组织或权利部门都不得通威胁、利诱或行政手段强迫他人实施或不实施某行为,不得剥夺他人订约的权利和履约的义务。

3、公平(公正)观念:给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提供平等的竞争条件和平等的竞争机会,要使所有的竞争者处于同一起跑线,不能有特权或其他外部因素介人其中,要通过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在这里,公平(公正)强调的是条件和环境的平等,不是结果的平等。强调结果上的平等是一种平均主义思想,这是市场经济不能接受的思想。

4、竞争观念: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参与竞争的主体,都受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影响,经营者不断地更新产品、降低成本,占领市场。那些品种得不到更新和质量得不到提高的产品,就会被市场淘汰。每一个市场主体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提高效率,不断地进取,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不是尔虞我诈,不是大鱼吃小鱼,不是损人利己,不是不择手段地置对手于死地,而是在竞争中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5、协作观念:市场经济也是一种协作经济。市场体之间除了是竞争对手之外,还是协作的伙伴,任何一个市场主体,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都必须与其他主体进行合作,相互支援帮助,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在协作中共同发展。

6、信用观念: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重合同、守信用是一条最基本的道德规则。在这里,信用观念是指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数量、质量、规格、时间、地点等内容去践约,严格按照承诺去履行自己的义务,不能违背合同,不能弃置承诺。市场中的所有主体都必须立信用观念,不讲信用,就是对市场经济的破坏。

7、利益观念:市场经济是以对利益的追求驱动力的经济活动。市场主体的任何一次活动,首要考虑的是能带来多大的物质利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成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抽掉物质利益也就失去了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强调利益观念,但更注重集体主义原则,反对把个人利益推向极端,既强调社会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也强调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既不能为追求个人利益而忘掉集体利益,也不能只强调集体利益而忽略个人利益。在这里,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一种辩证的统一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道德观念,除了上述所列之外,还有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奉献精神、自强意识、守法意识等等,这里不一一述之。我们一定要对这些新的道德规范进行大力的宣传,深人人心,使其内化为人的行为,得到弘扬。

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德治国,就是要建立一套能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前发展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时代前进了,社会进步了,时代将内容赋予社会道德,新的道德规范在市场经济中诞生。我们应建立一套能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前发展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一新的道德体系,它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道德体系相区别,它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道德思想和行为。我们认为,在新的社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中,如下的一些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1、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任何时代的道德规范体系中都有一个核心问题,在中国古代,周公强调以“德”为核心,孔子强调以“仁”为核心,孟子强调以“仁义”为核心,西汉时期以“孝”为核心,南宋时期以“天理”为核心。在西方道德思想中,则以“善”、“自由”、“正义”等为道德的核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道德的核心是同志提出的“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们仍然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道德规范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它强调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它要求在人际关系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每个人都要尊重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它主张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反对只顾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而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行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社会一切道德要求的最根本的出发点,离开了这个最根本的出发点,就不可能存在良好道德的行为。因此,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我们应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核心,其它任何道德都以此为标准,都由它来衍生和评判。

2、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的原则就是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甚至牺牲个人利益来维护集体利益。这里要说明的是,在集体主义原则中,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集体主义不是抹杀和限制个人利益,而是强调个人利益的集体性,认为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不仅不会妨碍个人利益,而且要保证个人利益的实现,只有个人的价值、尊严得到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了保证,个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集体才有更强大的生命力。集体主义既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同时也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结合,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利益的真正实现。只有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才反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才反对损害集体利益而获取个人利益的行为。

3、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内容。

第一,五个基本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中,以“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以及“仁、义、礼、智、信”等为基本道德规范,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以“自由”、“平等”、“博爱”等为基本道德规范。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该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五个方面作为基本道德规范。

第二,三大领域的道德规范。

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称为社会公德,具体包括如下内容:文明礼貌、平等待人、相互尊重、以礼待人、举止大方、谈吐文雅、互敬互爱、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互相帮助、扶正祛邪、保持公共卫生、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职业领域的道德规范称为职业道德,具体要求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忠于职守,热爱本职,热忱服务,文明生产,讲究质量,注重信誉,钻研业务,提高技能,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积极进取,勇于竞争,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互助互爱,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等。家庭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称为家庭美德,具体要求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第三,二十字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为二十个字,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