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经济发展问题以及思路

时间:2022-11-25 03:37:00

导语:能源经济发展问题以及思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能源经济发展问题以及思路

一、能源经济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能源短缺

进入本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能源尤其是石油的需求也激增。尽管中国是世界第五大原油生产国,但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中国在2003年因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9%,进而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每天消费石油近546万桶。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还是一个单纯的石油出口国,然而在1993年,形势发生了逆转,从此便不断增加对原油供货的依赖,以使自己的经济正常运行。如果假设对石油的需求的年增长率为12.8%,那么到2020年,中国经济就可能需要消费石油4亿吨。仅这些数字就足以描述出经济学家们所说的中国能源短缺问题。

(二)能源效率低、资源耗费大

从改革开放到“九五”期末,中国的能源效率随着经济增长开始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仍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更值得注意的是,“十五”期间,中国能源利用率由过去的持续上升转为下降,能源效率低下问题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中国在“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单位GDP能源消费降低20%的目标。然而,2006年上半年的实际情况是:GDP增长10.9%的同时,煤、电同比分别增长了12.8%和12%,能源消耗增长仍然快于经济增长,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若2006年全年单位GDP能源消耗高于2005年,意味着“十一五”期间单位GDP降低20%的目标必须在4年内完成,每年要降低5.4%。“十一五”期间中国各主要行业节能降耗形势不容乐观,完成节能降耗20%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三)能源结构问题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的历史和现实表明,能源结构优质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发达国家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之高引人注目。与世界发达国家之能源格局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的能源结构和消费结构不甚合理,未能充分实现结构优化。中国油气资源储量和消费量均低,对比世界能源消费的潮流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之路,石油、天然气的大幅度进口不可避免。由于技术落后等原因,中国水力资源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短期内成效不会太大。而中国的核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也落后于世界水平。

(四)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环境影响问题

中国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了环境污染严重、效率低下、终端服务落后以及能源技术水平差等问题。由煤炭使用造成的当地、区域和全球环境问题严重阻挠了未来发展,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致命缺陷之一。据统计,中国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占GDP总量的3.5%~7.7%,中国经历了先破坏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耗竭后节约的黑色发展之路。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已经成为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能源经济发展的出路对策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目前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实现,是以消耗当期世界资源量的70%为代价的。事实证明,这种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协调、低效率的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我国资源短缺、环境脆弱的基本特点,寻求比发达国家消耗更少的资源、对环境影响更小的代价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获得较高生活质量的道路,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性互动。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资源节约型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自上世纪90年代在全球兴起以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为人们所接受。循环经济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和产生废物的各个环节循环利用能源,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经济“高开发→低利用→高排放”特征的新的经济形态,它强调构筑“工业食物链”,通过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无害化及再生的方式,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出“低开发→高利用→低排放”的特征。10多年前,循环经济的概念被提出,到上个世纪末,经济发达国家已逐步将其发展为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形成为国家的法律制度。目前,我国也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建立循环经济型发展模式,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将发挥巨大效力。

(二)构建新的产业体系与发展模式

确立优先发展的产业。现在能源资源富足地区,所建立的产业,不能再是初级能源资源产品输出型,而应该是尖端技术效益型。如,煤炭资源富足地区,不能再是简单的采煤卖煤,而应把煤电一体化、电解铝、硅铁、硅钙、煤化工、煤转油等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使其成为我国高载能产品的生产基地。同时,大力开发水电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现在世界各国都采取优先开发水电的政策,许多国家的电力工业中水电开发占据很大的比重。

(三)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

我们应加快国内天然气、水电、核电等优质一次能源的发展速度。继续优化能源结构,以满足市场对优质能源的需求。应确立向科技要能源的思想,大力推广运用先进能源技术。以易造成高污染的能源、新能源为能源技术创新重点。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其在世界竞争中的优势,极其重视能源技术政策问题。我国能源结构与世界其他国家显著不同,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主要位置,传统的煤炭开发对自然界造成严重的污染。煤炭是可以洁净利用的能源,若全面采用燃烧前的煤炭加工和转化、煤炭燃烧、燃烧后的烟气净化等洁净煤技术,每年可以减少上千万吨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6000亿元;同时通过洁净煤技术,以弥补液体燃料的短缺,弥补石油资源不足的问题。传统的能源开发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使我国能源利用效益低,单位产品的能耗水平较高,目前我国8个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总量的73%。按此推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的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因此,要通过大力推广运用先进能源技术,节约大量能源,实现向技术要能源的战略目标。

(四)推广节能技术和加强节能管理

在过去20年里,我国通过生产环节的节能技术改造,加强节能管理,结构节能的效果显著,取得了GDP翻2番而能源消费仅翻1番的成就。200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4.8亿吨标准煤,按环比节能量计算,1981年~2002年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近12.6亿吨标准煤,实现了我国经济增长所需能源一半靠开发,一半靠节约的目标。尽管在提高能效和节能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目前的能源效率只有33%左右的水平,约比发达国家低8~10个百分点,节能潜力巨大。为此,要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严格的节约能源制度和措施,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面实施节能优先的能源发展战略。对公众来说,养成节能的生活习惯非常必要,在转变生活方式方面,我们应该向生活已经非常优裕但却崇尚节能的西欧发达国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