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服装业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04-09 11:26:00
导语:提升服装业的对策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河北是服装产业大省之一,但不是服装强省。当前,面对河北服装产业集群建设滞后、品牌建树不利、人才匮乏、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引导功能不足等情况下,如何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提升行业能力,是政府和企业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因此,相关产业提升策略的研究,势在必行。
关键词:服装产业行业提升
0引言
服装产业作为河北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在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应优化结构,重点发展,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事实上,以贴牌加工为主的河北服装产业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加快服装大省向服装强省的跨越是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1河北服装行业的现状
作为北方的服装大省,近十年间河北服装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全省服装企业已发展到4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80万人,并初步形成了容城服装、辛集皮衣、宁晋牛仔、安新羽绒、清河羊绒和卓达服装产业园这六大区域性服装产业集群。另外肃宁、枣强、青县、磁县等服装集群加工地也渐具规模。即使这样,位居中国服装产量前10名的河北,其年产值却与同样排在前十位的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相差悬殊。
另外,河北省目前只有“雪驰”、“大羽”、“鸣鹿”等寥寥几个中国名牌和“比琦”、“伴纵”等10多个省名牌而已。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河北服装行业没有一个享誉全国的服装名牌,是和其服装大省极不相称的。现在虽然80%以上的企业从原来单一的外贸出口发展为多渠道、多口岸经营,但知名品牌少,品牌附加值低,“十个企业八个贴”依然是河北服装产业的现状。
当前,河北省在政府层面上正大力实施以依托服装产业集群的壮大来做强河北服装产业的发展策略。其模式就是通过借鉴南方服装产业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大力打造服装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升级,形成区域优势,构筑“河北服装圈”,实现产业提升。事实上,河北服装产业集群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要实现服装产业的提升,必须突破发展瓶颈,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2河北服装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服装产业集群整体水平低,缺乏竞争优势河北的服装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水平低,大多处于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目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已公布的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名录中服装类的河北仅2家,分别是宁晋休闲服装名城和清河羊绒纺织名城,这同广东20家、浙江10家、江苏9家、福建4家有很大差距。并且,在现有产业集群中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缺乏规模和质量效益型的龙头企业,和其他地区相比没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在2005-2008年,连续三年公布的中国服装行业竞争力前10强企业名单中,没有一家河北企业。
2.2产业集群内产业链短,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国内一些具有优势的服装产业集群,已形成从设计、原料生产、配件、机器设备供应、服装加工、销售、再到消费者手中完整的产业链条。现今河北的产业集群中大多是众多生产同样产品企业的简单集中,产品雷同,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大量“小而全”的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并危及集群自我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2.3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产业配套不完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原因,多数产业集群尚未形成集群应有的创新机制,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人才、资本和体制环境。多数企业没有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弱,大多停留在低水平的往返式生产上,抗风险能力较差。而且,企业与学校、科研机构的联系不紧密,获取和吸收新技术的能力弱,得不到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智力资源,创新能力匮乏。
2.4品牌建设相对落后河北服装行业以初级加工和贴牌加工出口为主,技术含量和自主品牌比重很低,品牌建设相对落后,这点从目前仅有“雪驰”、“大羽”、“鸣鹿”等少数国内知名品牌就可充分看出。自有品牌的缺乏让企业失去了对营销渠道的控制力和市场议价能力。一般贴牌加工出口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只能获得利润的10%,品牌商则占据利润的50%。这种贴牌模式,为河北服装产业带来的只是整个服装产业链条中利润最薄弱的部分,而依靠品牌效应所带来的高附加的利润部分的缺失制约了河北服装行业的发展和壮大。河北服装行业产业提升的策略。
3.1以市场促产业,提升专业市场功能认真落实中共河北省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中的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集群的政策,塑造集群经济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和市场主体。纵观国内外,构建专业的市场体系,是服装集群迈向更高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专业市场的建设,使市场日益成为促进产业集群地发展的原材料中心、产品交易的物流中心、品牌展示中心和信息交换中心。目前,河北省内的各产业集群地的专业市场大多类似产品的批零中心,功能较单一。而拓展市场功能、分类搭建实体市场、创建线上市场等来满足当前企业订单式交易、电子商务以及小批量多品牌的采购变化等快速反应的市场机制,成为专业市场的发展方向。同时,可借专业市场的平台建设,整合集群内资源,开阔企业视野,实现产业发展和市场效益的双赢。3.2加强产业集群的配套产业建设,完善产业链条,打造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是当前各服装产业集群的共同点。目前在位的服装企业,无论大小、设备、产品档次等,大多拥有自己完整的服装加工环节的生产链条,而没有形成更为细致的集群内分工,这就造成了集群内大量“小而全”的企业的产品雷同和恶性竞争。以“中国羊毛衫名镇”濮院针织产业集群为例,其产业园区的企业以生产羊毛衫、针织服装为主,辅之以毛纺、印染、缩绒、后整理等企业,形成纺纱、编织、印染、后整理、辅料生产、包装、机械制造、检验检测、科技服务、物流配送一条龙配套的产业链,集中体现了国内毛衫业的先进水平,成为我国针织产业集聚度高、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条紧密的毛针织服装特色产业基地。可见加快服装集群中产业链条建设,将集群内企业按照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分工协作,发展包括纺织、印染、服装制造和加工、定型包装、批发零售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是集群的壮大之路。
另外,河北服装产业集群中缺乏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以及作为行业标杆对产业集群的形象提升作用。未来3-5年中各产业集群打造龙头企业将是产业提升的必要举措。政府要支持企业通过购并、联合等形式,发展大公司、大集团,创几个全国叫得响的龙头企业。
3.3实施品牌战略,做强区位品牌,做响企业品牌以我国服装业发达的广东、江浙等地而言,其服装产业的崛起和壮大,都借助了品牌的力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打造了杉杉、雅戈尔、七匹狼、美特斯邦威等名牌,也打造了虎门时装、杭派女装、宁波男装、温州休闲装等区域性的著名服装产业基地。当前的河北服装业,品牌意识依然不强,树品牌的力度不够。这一点在面对金融危机时,市场劣势尤显。没有知名企业品牌,只能赚取微薄的利润,只能在市场的风浪中漂浮,抗风险能力薄弱;没有知名区域品牌,只能企业自身闯商海,没有集团优势和行业协作。河北服装行业的产业提升,必须在“树品牌,促发展”的大旗下,深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一方面做强区域品牌,进一步提升龙头产品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地位,大力开创各类产品品牌,使区域品牌内涵更丰富、形象更丰满、产品更有竞争力;另一方面作响企业品牌,加快实施对服装企业在科技创新、创品牌、招商环境方面的扶持配套政策,在服装企业中培育发展一批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
3.4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作用,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加强政府对服装产业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应在税收、资金、土地、人才、技改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特别要逐步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制,保证服装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要。另外,政府应具有服务意识,切实从企业需求出发,在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市场功能、发展配套服务产业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
积极推动服装行业协会建设。借鉴广东、江浙等地建立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方法,负责行业指导和监督。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产业自律和组织管理功能,增强服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集体行动”能力,树立整个产业集群的整体形象,提高行业竞争力。同时,加强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搭建平台,如举办服装节、服博会、组团参展等活动,助力企业提高自身形象和扩大知名度;另外,推进协会在行业自律、政策研究、信息传递、技术交流、专业培训、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等方面的协调作用,协助企业和各界的沟通,加强开放合作,减少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障碍及不稳定因素,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条件。
3.5推动产业创新,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应大力培养服装企业的创新能力,吸纳优秀人才,强化科技效应,提升产业水平。一方面,企业在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培训员工,提高个人技能的同时,积极加强企业家们个人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进而带动整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吸纳人才,积极开发新产品,推进新的绩效管理、营销理念的实施,以科研投入来促进企业的产业创新;另一方面,加强集群内各企业同学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交流与合作,获得技术协作和智力支持。在这一点上,河北的服装企业显得先天不足。从目前河北的六大服装产业集群来看,仅卓达一家有地缘优势依托高校,其余产业集群在地域上都与相关科研院所有一定地域间隔。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在推动产业创新,促进产学研结合上应更加具有主动性,主动联系科研院所、主动招聘科研人才、主动寻求智力支持等。此外,河北各服装企业大多集中在县级市县,本身不具备大中城市的人才优势和吸引力,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人才吸纳策略和激励机制,提高待遇、扶持培养,做好人才招得来、留得住、干劲足的工作,让人才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力军。
(本文为河北省社科联2008年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0803051)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报告(2007).
[3]陈树津.建设新型产业集群[J].中国纺织.2008.9.
[4]樊丽淑,俞心怡.提升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4.
- 上一篇:中国木薯市场战略分析
- 下一篇:全球危机对中国货运业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