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区域经济资本流动特点浅析论文
时间:2022-01-05 03:56:00
导语:探究区域经济资本流动特点浅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以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以实证方法发现后危机背景下我国资金流动具有顺向流动、规模增加、速度加快、流动障碍减小等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特点产生的影响。
对一个国家区域资金流动特点及影响的研究意义重大,在后危机背景下这个问题变得尤为重要,以往学者对资本在区域间流动的研究着重于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着重于后危机背景下资本在区域间流动特点及其对国家整体经济结构及增长质量影响的研究。
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一)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1.新古典增长理论。以索罗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在边际报酬递减、要素自由流动及技术既定等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经济增长通过资本劳动比率调整机制将最终趋于稳定状态。经济增长的稳定状态在现代区域经济收敛理论中被表述为区域收敛性(convergence)。
2.基于新增长理论的β收敛与δ收敛。基于新增长理论的β收敛与δ收敛由Barro和Sala-I-Martin提出,β收敛指出了一个经济系统内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人均产出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具体为: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较低的经济系统,人均产出增长率趋向于比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较高的经济系统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即系统内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负相关。δ收敛是指不同经济系统间人均收入的离差随时间推移而趋于下降的现象。
进一步研究还发现β收敛是δ收敛的必要条件,绝对收敛只分别存在于富裕国家集团内部或贫穷国家集团内部,不存在于分属不同(俱乐部)的国家之间,对110个包括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检验,仅发现了控制其他变量时的条件收敛现象。
3.资本流动是β收敛的重要因素,同样条件下资本流动性强的国家具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Rain和Yuen利用外债和GDP比率指标代表资本流动性,对资本流动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发现:资本流动性是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增长趋于收敛的重要因素,如果对资本流动性条件加以限制,就一定会导致不同国家经济增长趋于发散,Edwars(2001)的实证研究认为,在控制其他变量时,资本流动性强的国家比限制资本流动的国家具有更高的增长率。
4.资本流向是区域发散的重要因素,资本自由流动本身并不会纠正区域发散趋势。新经济地理理论中区域发散(divergence)理论认为:运输成本、聚集经济、规模经济递增收益、外部性、人力资本、技术扩散等是影响区域之间经济增长趋异或发散的重要因素。该理论认为,企业投资的区位选择往往具有集中的趋势,企业通过产业聚集获得递增收益,因此,资本流动并非总是从资本富裕区域流向稀缺区域,资本流动方向会受到产业聚集和外部性所形成的递增收益的影响。
(二)资本流动的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研究也注意到了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下几方面:
1.资本流动导致地区差距的影响因素。从要素禀赋条件如人口增长率、人力资本比重、固定资本形成比率、基础设施投资比率、要素利用程度及利用效率如就业率、劳动生产率、投资效率,改革开放制度条件如劳动力市场完善程度、对外开放程度、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程度,企业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寻求导致地区差距的影响因素以及扭转差距扩大趋势的对策(王绍光、胡鞍钢等,1999)。豆建民(2005)对中国国内资本流动性进行总体检验,并计量国内资本的总体流动方向,考察了这种资本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他认为,国内资本的跨省流动性在1992-1993年较差,之后逐渐增强,国内资本的跨省流向总体上是流向增长较慢的省份,国内资本的这种流向以及流动程度不断增强,促使各省之间的增长率差异显著下降。
2.资本存量配置变化情况。龚六堂和谢丹阳通过计量各省份资本存量的边际生产率差异水平,发现各省之间年资本存量的配置有效性逐年增加,之后处于稳定水平。
后危机背景下资本流动特点
资本流动主要受到储蓄、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故本文把储蓄、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资金流动观测的重要指标,文中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一)危机前后各区域储蓄变化情况
图1是1992-2008年东、中、西部地区储蓄额占全国储蓄额的比重,从图1中曲线变化可见:
1.东部地区从1992年至2006年存款占同期全国储蓄总量的绝大部分,且比重一直呈缓慢的上升趋势,从1992年的60.6%上升到2006年的65.4%,14年增幅4.5%,年均增幅0.32%。2006年金融危机后这一比重呈较快的下降趋势,由2006年的65.4%降为2008年的63.9%,两年降幅1.5%,年均降幅0.75%,是危机前年均变化幅度的2.34倍。
2.中部地区储蓄余额占全国同期存款余额的比重从1992年到2005年基本稳定在19%-20%,2006年起这一比重开始下降,从2005年的19%降为2008年的15.2%,降幅相对较大。
3.西部地区储蓄余额占全国存款余额的比重相对较小,并且这一比重在金融危机前后变化不大。
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对东、中部储蓄影响比较大,这缘于东、中部外向型经济结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影响到企业、个人的储蓄。
(二)危机前后各区域贷款余额比重的变化
图2是1992-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贷款余额比重的变化,从图2中可见:
1.东部地区从1992-2006年贷款余额占同期全国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一比重从1992年54.7%上升到2006年65.5%,2007年达到65.6%随后降为2008年的61.3%,降幅比较明显。
2.中部地区贷款余额占同期全国余额的比重从1992年以来基本呈下降趋势,这一比重从1992年的25.7%降为2006年的18%,2008年这一比重下降为14.4%,降幅较大。
3.西部地区贷款余额占同期全国余额的比重从1992年以来也呈下降趋势,从1992年的20.2%降为2006年的16.5%,2007-2008年这一比重分别为16.5%和17%,可见金融危机对西部贷款余额影响不大,这一方面源于西部地区相对而言非外向型的经济结构,另一方面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经济政策的倾斜有关。
(三)危机前后各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变化
图3是1995-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变化,从图3中可见:
1.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占全国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绝对大的比重,1995-2006年这一比重基本稳定在70%以上,金融危机之后这一比重迅速下降,2007-2008年这一比重分别为68.6%和43.5%,降幅非常明显。
2.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12.5%上升为2005年的20.6%,金融危机之后这一比重上升更加明显,2008年这一比重上升为21.9%,接近同期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50%。
3.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较小,2005年前这一比重基本稳定在12%左右,2006-2007年这一比分别为8.1%和10.7%,2008年这一比重迅速增长为19.9%,增幅非常大,这与国家同期经济刺激政策有关。
结论
金融危机后我国资本流动跨区域流动加快,东部地区储蓄、贷款与固定资产投资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资本流动呈现明显的顺向流动特点。资本正从经济比较发达、经济增长较快的东部地区向中部、西部转移,尤其是向西部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资本这种顺向流动的趋势,将使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更加均衡。
金融危机后,国内资本跨区域流动速度加快,流动规模迅速增加。这种状况一方面源于资本要求更高的回报率,另一方面和我国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尤其是发展西部的有关政策有关。上述两个方面的效果必将使中、西部经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参考文献:
1.王绍光,胡鞍钢.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
3.龚六堂,谢丹阳.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04(1)
- 上一篇:改进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综述论文
- 下一篇:市政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综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