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资源竞争策略制定研究论文
时间:2022-12-31 03:35:00
导语:剖析资源竞争策略制定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将竞争战略理论层面上的资源问题研究归结为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并在综述了众多学者关于资源概念界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该理论的发展按照演进的时间顺序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阶段(NDT)、资源基础观念(RBV)和资源基础模式(RBM)阶段、资源基础理论(RBT)阶段和知识基础理论(KBT)阶段,同时概括性地介绍了各个阶段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最后,作者对该理论的发展过程及趋势做了简要的评论和展望。
关键词:资源竞争战略;资源要素;理论演进;述评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资源开始走进竞争战略理论研究的视野,但直至90年代初,资源要素伴随着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深入才逐渐发展成为竞争战略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点。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和其他竞争战略理论流派相比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以资源要素为企业竞争战略研究的逻辑重心;二是以资源要素为连结企业竞争优势与成长决策的纽带。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演进,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不仅为竞争战略理论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而且已经发展成为当今竞争战略理论中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一个重要流派。
一、资源概念的界定
早期学者只是将一些有形的战略性资源作为决定竞争地位的源泉,货币资金通常被视为用途最为广泛的资源,但这时的资源概念尚未与竞争战略理论建立起内在的联系。Penrose(1959)在竞争战略层面上对资源问题的研究首次架起了资源与竞争战略理论联系的桥梁,他提出的“企业竞争优势来自该企业所特有的异质性资源(HeterogeneousResources)而非与其它企业相近的同质性资源(HomogeneousResources)”的观点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在战略管理范畴中界定资源概念的起点。循着Penrose的研究轨迹,Wernerfelt(1984)对资源概念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把资源定义为“任何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给定企业的力量或弱点的东西。更为正式地说,一个企业的资源可以被定义为企业所永久性拥有的资产”,其所界定的资源包括品牌、内部的技术知识、高技能的雇员、贸易联系、机器、高效的程序、资本等等。随着资源在竞争战略中重要性的不断提升,许多学者开始对资源概念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发掘。Barney(1991)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之所以能持久,是因为企业拥有异质性以及不可移动性的资源,他认为企业的资源如果能够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符合五个条件,即:(1)有价值的;(2)稀缺的;(3)不能完全模仿的;(4)难以替代的;(5)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为企业所取得。在这五个特征中,Barney对“不能完全模仿”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指出,企业的一些资源之所以难以为外界所模仿,是由于以下三种原因中的一种或多种原因在发挥作用:(1)企业获取某种资源的技能依赖于一些“独特的历史条件”;(2)企业所拥有的一些资源与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具有“因果关系的模糊性”;(3)能够为企业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些资源具有“社会复杂性”。在对资源概念做了上述条件限定和成因归纳的基础上,Barney将包括资产、能力、组织程序、企业特性、信息和知识等在内的企业资源分为三类:(1)物质资源,如厂房设备等;(2)人力资源,如经验、判断能力、天资、洞察力、关系及培训体系等;(3)组织资源,如正式的报告结构,正式与非正式的计划、控制与合作系统,集团间企业内、企业间及其与环境的非正式关系等。Barney定义的资源是一个集合概念,他对资源内涵的界定主要是依据两个基本假设,即异质性假设(heterogeneity)和非完全流动性假设(non-wholeliquidity),他认为企业资源就是“一个企业所控制的并使其能够制定和执行改进效率和效能之战略的所有的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性、信息、知识等等”,“用传统战略分析的话来说,企业资源是企业在实施其战略时可资利用的力量”。Barney对资源的定义是相当广泛的,外延非常之宽,在实证上很难对它进行操作化,这也使得在运用该理论来进行经验分析时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Barney认为,具有异质性和非完全流动性特征的资源使得不同的企业之间可能会长期存在差异,而那些长期占有这类资源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持久的超额利润和竞争优势。在Barney定义的资源概念的基础上,Peteraf(1993)进一步概括出了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的四个条件:(1)企业的异质性。这意味着某些企业所拥有的高效资源供给有限,至少其供给不可能快速扩大,所以,这些企业可以因拥有对这些资源的“垄断”而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租金。(2)对竞争的事后限制。即当一个企业获得优势地位并因此而赢得租金之后,存在某些力量限制对这种租金的竞争,而两个关键因素是难以模仿和替代的。(3)不完全流动性。不完全流动的资源会保留在企业中,而企业会分享由这种资源带来竞争优势时所产生的“租金”。(4)对竞争的事前限制。如果具有同样资源禀赋的一批企业预见到它们通过某种定位选择可以获得难以模仿的资源地位,那么所有这些企业都会加入这种定位的激烈竞争,最后使预期的回报被竞争耗尽。因此,当一个企业采取某种战略来获取或发展高效资源时,执行这种战略存在着使其他企业难以采取同样战略的成本(包括对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总之,Peteraf认为,资源必须满足这四个条件才能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随着对企业资源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资源概念的外延也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Oliver(1997)提出了“企业内部稀缺的生产流程、商誉、专利、专有技术以及和客户、社区乃至政府这样的制度参与者形成的制度资本都是资源”的观点;Helfat和Raubitschek(2000)进一步扩大了资源的外延,他们将对知识的管理也划入企业战略性资源之列,认为“导致企业竞争优劣差异的根本源泉是企业的组织能力与企业特定资产互动过程中积累的核心知识,企业中具有内生性的知识和能力也是一种企业资源”。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竞争战略中资源概念的界定主要是依据上述Barney归纳出的资源的四个标准和Peteraf提出的资源的四个条件展开的。资源概念是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的基石,伴随着资源概念的演进,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已经将对企业资源的界定拓展到了包括能力、组织以及信息和知识在内的所有资源层面。
二、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的演进
Barney等人在竞争战略理论框架下对资源概念的界定使竞争战略理论的逻辑重心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资源从此成为企业竞争战略分析的重要基础和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为和其他竞争战略理论相区别,我们将以资源要素为逻辑重心的竞争战略理论定义为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的实质就是以企业为分析单位,着眼于分析企业拥有的各项资源,以企业内部资源为竞争战略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通过不断地获取和积累独特的异质资源借以达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竞争战略目标。
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是在许多研究者们不懈的努力下发展起来的,其在发展中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演进过程。按照该理论发展的时间顺序,我们将其演进过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即20世纪60年代Penrose的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阶段(NDT);20世纪80年代Wernerfelt的资源基础观念(RBV)和Barney的资源基础模式(RBM)阶段;20世纪90年代Grant等人的资源基础理论(RBT)阶段;21世纪初的Harry等人的知识基础理论(KBT)阶段。
1.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NDT)阶段
Penrose(1959)在其所著的《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用经济学原理探讨了企业资源与企业成长间的关系,提出了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使其对竞争战略中资源要素的研究不再只是观念上的讨论而具有了理论上的支撑。在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中,Penrose认为公司成长的主要原因是“组织剩余”(organizationalslack)存在着不完全市场,而“组织剩余”为发挥其经济效率而改变公司规模。在该理论中,Penrose同时认为,企业的“成长”是极为自然的现象,如同有机体一般,她将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认为企业成长的源泉来自企业的内部资源,是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构筑了企业绩效和发展方向的坚实基础。她还认为,企业成长的主因是“组织剩余”。企业的生产要素是一种动态的组合过程,它会随着时间或学习而有剩余,此概念也是资源异质性假设的先导来源。她在深入分析了作为企业成长基础的企业资源的突出特征和功能后,强调资源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Penrose认为生产性服务的异质性赋予每个企业以独具的特征,而每个企业扩张的方向必然受到所“继承的”(Inherited)资源的制约。因此,企业倾向于围绕着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进行竞争和扩张。她所认为的企业是战略资源的集合体,可以说,企业是战略资源集合体的观点将目标集中在资源禀赋和要素市场上,强调要素市场而不是产品市场形成了决定企业成功的环境,企业能否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在“有缺陷的“和“不完全的”要素市场中获取并开发战略资源的能力,由于要素市场是有缺陷的和不完全的,在获取、模仿、替代战略资源和投入要素方面就存在进入障碍,这些障碍阻止了竞争者获得和复制企业战略资源的可能,由此造成了企业相互之间占有资源的异质性,并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成为可能。Penrose(1959)的观点引发了学者们开始重视资源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尤其体现在对无形资源和资源特性等方面的研究之中。
2.资源基础观念(RBV)和资源基础模式(RBM)阶段
进入20世纪70年代,许多学者在战略管理方面的研究开始关注于对共同战略模式的寻找上,使得在战略层面上对资源问题的研究陷入沉寂。Wernerfelt(1984)与Barney(1986)等学者在研究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时,发现企业可由本身资源与能力的累积培养,形成长期且持续的竞争优势,[2][7]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被学术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被称之为“在一个非常重要领域所做出的开创性的研究成果”。[8]至此,对战略中资源问题的研究重归活跃,综合经济学严密性与管理学现实性的资源基础观念(RBV)和资源基础模式(RBM)开始在企业竞争战略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
Wernerfelt借鉴了Penrose的观点,明确提出了“资源基础观念”(RBV)一词,视企业为一有形与无形资源的独特组合而非产品市场的活动,认为从以“资源”代替“产品”的角度来进行企业战略决策的思考对企业而言将更有意义。RBV不是简单地通过企业的生产和市场活动来分析企业,而是进一步分析支撑企业活动的有形和无形资源来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RBV认为应从企业内部资源来考察企业的竞争优势。RBV认为,企业是一组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任何企业都拥有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资源——无论它是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还是企业的组织能力,这些资源决定企业的效率和成效,拥有最佳、最适当资源的企业比竞争对手表现得更佳或成本更低,从而获得成功。企业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自身构建、培育和拥有的特殊资源。RBV的代表人物Barney指出,所谓一个企业具有竞争优势,是指当这个企业实行了一种有价值的、具有创造性的战略,而他的竞争对手或潜在竞争对手却不能立即实行这种战略。因此,资源异质性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条件之一,具有异质性的资源不可完全流动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而资源的隔离机制是其具有不可完全流动性的重要原因。企业正是依靠自身特殊的资源的积累和培养,形成持续竞争优势。Wernerfelt的“资源基础观念”(RBV)开创性地将人们习惯的企业战略思考角度由“产品”观念转变为“资源”观念,此种转变将战略制定的基础由外部的“产业结构分析”,逐步转移到“内在资源分析”的资源基础观念上,并开始使人们相信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资源的拥有量及资源的使用效率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在这之后,许多学者将这一观点应用于企业战略研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因此,该观点被一些学者看成是联系企业资源和外部环境的桥梁。
Barney(1986)在探讨企业的竞争优势时,发现企业可由本身的资源的积累与培养,形成长期且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并将其称之为“资源基础模式”(RBM)。Barney在文中指出,如果战略资源在所有相互竞争的企业中均匀分布而且高度流动的话,企业就不可能预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某些企业之所以能在产品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就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不完全竞争的战略要素市场获得低价高产出的战略资源。尽管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生成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相比较而言,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战略资源更为重要。虽然每个企业都拥有或控制某些资源,但只是其中的战略资源才能够在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并为竞争优势可持续性创造做出显著贡献。RBM的观点认为,某种既定环境对身处其中的所有企业该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影响,导致企业之间竞争战略绩效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运作效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资源都能够对持续竞争优势产生作用,而只是其中的战略资源才能够胜任这种角色。所以,RBM将企业战略资源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内在基础之一。Barney的“资源基础模式”强调企业对战略性资源的控制对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具有根本意义,认为获得稀缺的战略性资源是解决企业如何获得竞争优势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3.资源基础理论(RBT)阶段
随着资源基础观念(RBV)和资源基础模式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重视,基于战略层面的资源研究逐渐成为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一个焦点,这为资源基础观念向资源基础理论过渡提供了条件。Grant(1991)在研究中指出,探讨竞争战略与资源的关系应主要从公司战略和事业部战略两个层面进行,在公司战略层面,主要是探讨资源要素在对企业地理边界的决定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事业部战略层面,主要是探讨资源要素与竞争和利润之间的关系。[9]在提出上述研究观点的同时,Grant科学地归纳了学者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将其称之为资源基础理论(RBT)。
Grant(1991)认为,资源基础理论主张“内部审视”(Introspective)的重要性,认为企业内部资源会引导企业战略的发展方向,并成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9]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之后,一些学者试图将企业资源的内部分析与产业环境的外部分析结合起来,以进一步丰富和巩固资源基础理论(DavidCollisandCynthinA.Montgomery,1995),他们提出的主要观点是,每个企业都是独特的资源集合体,资源差异性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他们还认为,通过产业环境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进行企业资源的不可模仿性评估、持久性评估、占有性评估、替代性评估及竞争优势评估是战略制定的必要环节,产业机遇和企业资源的现有状况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基础。[10]此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近来出现的战略领导理论和战略决策理论等研究领域也都可以认为是资源基础理论发展的产物。
资源基础理论将竞争战略理论研究的焦点和核心从研究企业外部环境中行业结构对公司竞争行为和竞争战略的影响逐渐转移到研究组织内部的资源、能力对企业建立和维持竞争优势的作用上,认为企业在资源方面的差异是企业获利能力不同的重要原因,并将企业独特的异质资源指向了更加抽象的知识和能力。资源基础理论完成这一转变的深刻意义在于,随着企业竞争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竞争优势的创造和维持也变得更加困难,因此,人们必须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研究竞争优势的产生和维持,资源基础理论的出现无疑是适应了实践中提出的这一理论要求。
4.知识基础理论(KBT)阶段
在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过程中,Conner和Prahalad(1996)都特别强调了学习行为对知识转化为资源的重要性,并对知识资源如何转变为企业竞争优势有过专门的阐述。[11]他们认为,企业的知识,尤其是企业独特的生产性知识、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符合Barney(1991)提出的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因此,知识是一种资源,并认为知识资源主要包括技术和行为两个层面,每个层面都包含着一个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和传递的过程。其中,技术主要是指对知识本身整理、管理和传递的技术;行为主要是指对知识学习产生影响的组织内人员的行为、组织整体的行为以及组织间的关系行为。理论界通常将企业知识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理论观点称之为知识基础理论(KBT)。
事实上,资源观的学者们对知识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较为广泛接受的观点认为知识包括信息和技术。其中信息就是一旦抽象掉语言表述上的语法差异,就可以不失完整性地进行转移的知识,包括事实、公理和象征等;而技术则是确保人们顺利有效地进行工作所积累的技巧及专长。知识基础理论认为,在组织中存在着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组织像个体一样拥有知识,它由生产技术知识和组织制度知识构成。生产技术知识包括:(1)技术,它是不可交流的,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获得;(2)生产操作的工程技术原则、劳动对象的性质及工作任务的性质等,这些可交流,但经济上并不适宜这样做;(3)通用技术知识,这是指可以交流的知识。制度知识是指协调参与生产过程的人的知识,包括:(1)不可交流的默契和直觉;(2)可交流的规则及正式约束。企业拥有知识且有能力学习,并将知识和经历储存在“组织记忆”之中,其外在的表现就是明晰的和默会性的“惯例”。企业知识可以共享,但这不是个体知识的简单叠加,只有个人的知识被充分共享的情况下才能形成企业知识。知识基础理论是目前竞争战略理论研究的焦点之一,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目前正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Helena、Erkko和Harry(2001)在研究中将与个人的观念、洞察力和经验等联系在一起,无法直接通过语言来表达的知识界定为默会知识,认为默会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主要区别在于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对信息的编码化,以文字、数据、公式、图表、图案、报告等形式出现,而默会知识则不能,因此,默会知识更难于获取、转移和储存。[12]他们认为,企业的默会知识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社会资本,尤其是社会资本中的非正式网络联系。这一观点凸现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企业只有拥有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企业所必需的默会知识才有可能通过某种熟知和易于接收的方式连通并传递至企业内部,直至被吸收为企业内的默会知识。[12]
在对Conner(1996)提出的知识基础观点的研究中,李维安等(2002)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企业要达到理想的知识学习行为,实现理想的知识管理目标,存在着三个组织行为层面的基本难题,即知识的外延化(知识的价值实现途径)、人力资本产权(知识的个人独占与组织共享)和知识隐含性(转换障碍与竞争壁垒)。[13]企业只有克服了上述存在于组织行为层面的三个基本难题,才能顺利地完成知识的资源化过程。
既有文献对知识资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其中,联合国经合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对知识资源的分类较为权威,该书将知识资源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知识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通常被近似地称之为信息。第二类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是指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这类知识的生产是专门研究机构如实验室和大学完成的。第三类是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是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如企业发展和保存于其内部的诀窍和专有技术。第四类是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是指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这一点在社会高度分工的经济中显得尤为重要,这类知识比任何其他科学的知识都更隐藏于企业内部。
知识基础理论使竞争战略理论对企业资源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到了企业的社会资本层次。
三、评论与展望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嬗变和演进,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不仅为战略管理理论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而且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该理论将人们对竞争优势源泉的搜寻从企业外部转移到企业内部,从而使企业管理者把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考集中于企业自身的力量上,进而识别出能够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并从资源的角度做出企业的竞争战略决策。
虽然近年来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该理论至今仍未具备完整而稳定的思想体系和连贯而整合的理论架构,实证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研究成果仍较为缺乏,对理论中某些基础的概念和重要的观点仍存在较大争议,可以说其目前尚处于发展之中。具体来说,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理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忽视了交易费用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认为,在交易中不存在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交易控制行为,也就是说不存在租金耗散问题,更不存在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价值问题。没有考虑交易成本就意味着企业的战略没有考虑诸如中间商的选择、供应链上的关系、稳定关系合同等企业战略行为对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更不存在设计利于交易成本节约的组织结构提升竞争优势的问题,而这些又是战略管理的基本问题。
2.理论视野受到资源内生效率假设的局限
尽管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强调企业是一个资源的集合体,资源具有异质性特征,但它将企业功能仅限于新古典经济学所定义的生产功能,即将企业视为资源转化为产品的转换器。因此,在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中,竞争优势的来源仅限于企业所控制的资源内生效率,企业对资源组织管理与控制的效率未被纳入其理论视野。
3.对战略过程的理解不够完整
从本质上说,战略过程就是企业持续地创造价值、保护其创造的价值与尽力地去掠取其他公司所创造价值的过程。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一般将企业因异质性资源内生效率的差异而产生的李嘉图租金看作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认为价值保护主要是通过设立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障碍来实现的;认为掠取他人价值的主要方法是模仿。这一理解没有考虑到企业家精神和市场非均衡等因素对战略过程的影响。
尽管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尚存在着诸多有待进一步验证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但其创建的新的战略思维方式和新的战略分析方法无疑为企业对竞争优势根源的探索开辟了一个新的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相信随着对成功企业依赖资源的识别、资源活动创造顾客价值的机理和基于资源的产业隔离机制的生成等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和成熟,该理论在完善自身和贡献实践两个方面都必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PenroseE.T.TheTheoryoftheGrowthoftheFirm[M].NewYork:JohnWiley,1959.
[2]WernelfeltB.Aresource-BasedViewoftheFirm[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5(l),pp.171-180,1984.
[3]Barney,J.B.FirmResourcesandSustainedCompetitiveAdvantage[J].JournalofManagement,1991,17:99-120.
[4]PeterafM.A.TheCornerstonesofCompetitiveAdvantage:AResource-BasedView[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4(3),PP.179-191,1993.
[5]ChristineOliver.SustainableCompetitiveAdvantage:CombininginstitutionalandResourceBasedView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7(18):697-713.
[6]HelfatC.E,RaubitschekR.S.Productsequencingco——evolutionofknowledgecapabilitiesandproduct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0(21):961-979.
[7]BarneyJ.B.StrategicFactorMarket:Expectation,Luck,andBusinessStrategy[J].ManagementScience,Vol.42,PP.1231-1241,1986.
[8]petitiveorganizationalbehavior:Towardanorganizationallybasedtheoryofcompetitiveadvantage[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5(Winter),1995.
[9]GrantR.M.TheResource-BasedTheoryofCompetitiveAdvantage:ImplicationsforStrategyFormulation[J].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Vol.33,Iss.3,spring,pp.114-135,1991.
[10]DavidJ.Collis,petingonresources:Strategyinthe1990s[J].HarvardBusinessReview,73(July-August),1995.
[11]ConnerKR,PrahaladCK.Aresource-basedtheoryofthefirm:Knowledgeversusopportunism[J].OrganizationScience,1996,7(5):477-501.
[12]HelenaYli-renko,ErkkoAutio&HarryJ.Sapienza.SocialCapital,Knowledgecquisition,andKnowledgeExploitation[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1,(22):587-613.
[13]李维安.企业活力塑造的核心[J].南开管理评论,2002,(4).
- 上一篇:环京津体育旅游产业前景试析论文
- 下一篇:贫困地区基金运作机制探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