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调控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08 11:41:00
导语:政府调控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大主流经济学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充分领会和认识政府干预与自由市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加合理的经济政策,进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建议一直是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从早期的重农学派、重商主义到后来的新古典学派,它们都基于当时期生产力条件及经济学理论水平,深入思考着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些探索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资本主义社会在20世纪曾两次陷入困境,30年代的大萧条和70年代的滞胀问题分别在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得到了缓解,促成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也说明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和正确性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只有立足于自身国情,充分借鉴各种理论的合理之处才是正确的选择。
政府的干预和对经济的调控是必需的,为了克服市场失灵,政府要有所作为。市场的作用是巨大和不可抗拒的,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因拒绝市场而使自己发生剧变和解体,我国由于发展市场而使面临崩溃的经济走向新生和发展,无不表明市场的作用是不能代替的。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讲,市场失灵,为政府进行某种形式的干预提供了空间,或者说,凡是市场可能失灵的地方,都是政府应当监管干预的地方。
中国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我国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除了彼此所赖以存在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本制度不同以外,在运行机制方面基本上都是相通和相似的。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说过:“在当今社会,如果没有政府的作用,那么要形成错综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网络是不可想象的”。
宏观调控目标决定了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政策的经常使用被认为会对市场机制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宏观调控最好坚持“单一目标”即“稳定物价水平”。然而,大多数西方国家在实际政策操作中,除了物价水平目标以外,还有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强调的“稳定增长”目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里,西方国家还有“充分就业”目标,以及“平衡国际收支”目标。
而且在最近的十几年里,西方国家已经不再把“平衡国际收支”当作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目标,反而把“资本市场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新目标。在中国,鉴于宏观调控政策要兼顾稳定与增长、发展与改革、开放与转型等方面的综合效应,因此其宏观目标是多重的。除了西方国家强调的“经济稳定”目标以外,还需要包括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所不可缺少的“促进发展”和“协调平等”目标。
为了有效地制定和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应当遵循一定的法律和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方针、基本方式、职权和职责,使政府该管的必须管起来,而且要管好,不该管的不必且不得插手。2.规定宏观调控的程序。3.设定宏观调控方式方法。把税收调控、信贷调控、预算调控、投资指南、计划指导、外贸协调、产业导向和环境保护等纳入法制的轨道。4.明确界定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人在宏观调控方面的失职行为及其法律责任。5.明确在市场失效的情况下政府的经济职能。面对市场失效造成的经济波动与危机,政府必须即刻采取应急措施。在市场体制下,市场的自我调节是经济体制的主导,市场主体应当享有充分的自由竞争权力,市场机制才会充分发挥其作用。直接的政府管制至少存在以下缺陷:1.直接的政府管制以行政权力代替市场机制,以政府决策代替市场搏弈,限制了竞争,扼杀了市场活力,很容易侵犯市场主体的权利。由于市场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很多方面的政府管制完全成为多余。放松管制往往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大规模的放松管制的改革,放松管制改革每年大约为美国带来358亿到462亿美元的收益。2.直接的政府管制很难实现预期的目标。由于政府理性的有限性、信息偏在、政策递减效应、法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政府管制往往于事无补,达不到预期目的,事实上经常起了相反的作用。例如,中国民航总局近年来三令五申禁止机票打折,目的是希望各航空公司能扭亏为盈。结果是:实施禁折令以来,空座率大幅度上升,航运能力严重放空,大量飞机闲置。3.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的政府管制经常成为特定利益集团、阶层所购买的“商品”,成为他们取得垄断利益的保护伞。因此,管制政策总是为适应特定群体对资源的需求而不是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制订的,借公共利益、整体利益之名行局部利益、个体利益之实。公务员之家
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本着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具体情况,确定干预的程度和范围。比如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出现了反凯恩主义的思潮和行动,但在90年代的“明显的恢复凯恩主义的气息”之后,随着通货膨胀威胁的减少,随着紧缩阴影的降临,随着高失业困扰着全球许多国家,凯恩斯主义的复活不大已经暗潮涌动。哈佛大学经济学家也指出:如果失业率达到8%,凯恩斯主义就可能抬头。这表明无论是控制通货、解决通货紧缩还是实现充分就业,都免不了国家干预,足见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不可避免的。
基于以上的论述,现阶段我国的改革进度趋势是从计划转向市场,从封闭转向开放。由于个体创新的新科技革命成为国际发展的推动力以及我们自身涉足市场经济时间并不久经验不够丰富的现实,决定了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怎样进一步放松市场管制,释放经济个体。而在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下,保留适当的国家干预政策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这种干预必须建立在对市场尊重的基础之上,任何背离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干预,只能阻碍乃至破坏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国富: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和地区差距走势[J].经济问题探索,2005,2
[2]顾海兵:当前市场机制认识上的几大误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2
[3]曲延芬:市场机制的完善是国家干预的前提[J].经济经纬,2004,5
- 上一篇: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的完善措施论文
- 下一篇: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防范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