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分析论文

时间:2022-01-10 08:14:00

导语:产业集群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产业集群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产业集群市场细分受托品牌小公司

论文摘要:欧钻珠宝(深圳)有限公司是由以色列著名的钻石公司Dalumi集团在深圳成立的外商独资企业。随着中国珠宝产业的完全开放,钻石行业世界领先的Dalumi集团为充分发挥向下游珠宝行业扩张的潜力,利用与香港比邻的深圳珠宝产业已经形成明显的产业聚集的机会,于2003年底在深圳创立欧钻珠宝公司。公司从钻石首饰制造开始,逐步发展为包括钻石首饰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的综合性的钻石首饰企业。经过几年快速,曲折的成长,这个年轻的企业现在正面临如何充分利用环境的机会和自身的优势,来完成集团公司在整个钻石产业链世界领先的使命。

本文综合运用现代管理理论,通过介绍中国珠宝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影响珠宝行业发展的宏观因素,及珠宝产业链和深圳的产业集群发展,通过SWOT分析,结合自身的特点,确立差别化的战略。其中包括:创新的经营理念来扩展产品的市场空间;针对多层次的心理细分市场的采用受托品牌策略;市场营销的4P策略;灵活的小公司运营策略;配合相应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从而系统地阐述了了欧钻珠宝公司企业战略命题的三个方面即:做什么,怎么做和谁来做的问题。

1.总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珠宝行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新中国的珠宝行业作为一个产业主要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封闭的阶段:贵金属全面管制,承袭传统工艺,计划经济体制。

其中解放初期到1966年,主要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由公私合营转变过来的小规模工厂,以传统工艺向国营大百货商店供货。

1966-1980年代初:由于,珠宝首饰被当成资本主义的奢侈品,几年之内工厂关门,人员流失,技术停滞。后期,为挣取外汇,珠宝首饰行业以工艺美术品厂的形式得以少量恢复。主要向香港,东南亚出口。

半开放阶段:贵金属管制放宽,开始引进国外生产工艺和技术,由于金银制品许可证制度存在,珠宝行业进入门槛很高,市场竞争不充分。

1982年随着改革开放,国务院批准恢复恢复黄金首饰内销权,贵金属在有管制的条件下开始流通,各大城市纷纷开设黄金首饰零售店。1986年开始掀起黄金购买热潮。国内一些地质矿产企业产业转型进入珠宝行业。同时深圳等沿海地区引进一大批珠宝合资企业和来料加工加工企业。1993年以后宝石市场开始空前活跃。珠宝行业出现转型分化。原有国有企业及合资企业每况愈下,而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异军突起。

开放阶段:贵金属管制取消,国内产工艺和技术日趋成熟,行业进入壁垒降低,逐步走向完全市场竞争。

2003年5月取消了经营金银制品许可证制度,以自然人的身份就可以注册经营生产加工批发珠宝首饰行业。标志着我国珠宝产业完全开放,内地珠宝首饰的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已经全面开放为的市场机制管理。

由此可见珠宝行业在中国虽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但是从生产及技术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意义的珠宝产业仅二十余年的历史。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我国珠宝市场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才几年,可以说是刚刚开始。中国内地珠宝首饰加工生产企业,由20世纪80年代初几十家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家;珠宝玉石销售企业,从最初不过几百家发展到2万多家1。目前,中国内地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钻石加工中心,最大的珠宝首饰的制造加工基地之一,钻石首饰加工水平与国际市场接近。但内地珠宝首饰企业生产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加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质量不稳定,缺乏真正具有号召力的品牌。可以说,按从业人员数量和产出数量来看,我国理所当然已成为珠宝产业大国;但从产业链分工所处的位置,从珠宝文化和品牌建设来看,我国离成为珠宝产业强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珠宝产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分化,整合阶段。行业主要竞争参与者可分为三大类企业:外资和港资企业;内地国企或上市公司;民营企业。三大类企业各有其特点和优劣势,谁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充分利用发展机遇,谁就能成为这个产业的强者,因此珠宝产业企业的战略研究不论对哪个类型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在目前珠宝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和分化加剧的阶段;只有正确的战略定位才能找到生存的空间;只有正确的战略决策才能掌握快速发展的机会。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欧钻珠宝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以一个典型的外资珠宝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环境分析;产业分析;企业自身特点分析,得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包括中国市场策略;运营策略;人力资源策略,构成企业全面的企业战略。回答了企业战略关于做什么,如何做和谁来做三个层面的命题求解。

欧钻珠宝公司的母公司拥有钻石产业的完整产业链和全球的产业布局,因此研究其中国发展战略时一定要从母公司整体的角度和全球的角度,考虑其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战略。这样才使得战略更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这也是本文有相当的内容论述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原因之一。

1.2.2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除应用经典的战略研究理论;即PEST模型分析;五力模型分析;SWOT分析等等方法外。

产业和行业发展类比的思想和方法也贯穿整个篇幅,因为这种思想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合理预见产业发展方向和未来,使得战略研究更具动态性和超前性。这是本文的一个小的创新和亮点。

这种思想方法可以作合理预见是基于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技术,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借鉴由于产业本身的特点有时间梯度,但是其效果是一致的。如:信息技术的创新大部分首先是源于信息产业本身;而后应用于大规模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然后向小规模制造业和传统手工业扩散,虽然应用时间有前后,但对产业提升的效果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各个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过程由于受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国文化,社会结构和民众心理特点等影响,也有时间梯度,但其过程有共同特点。如,钟表;玩具;电子;汽车等产业依次向中国转移。首先是外资利用中国的劳动力优势进行简单的生产加工;然后试水于中国的潜在市场;并逐步将采购,研发等的运营中心向中国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国国内的竞争对手也积极互动应对。外资企业在中国成长的过程,同时培养了他们的中国竞争对手,使得中国迅速成为这些产业的制造中心和重要市场。

2.影响珠宝行业的宏观因素分析

2.1政治和法律因素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对外贸易增长迅猛,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贸易顺差增大,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促使国家鼓励藏富于民。以贵金属和宝石为原料的珠宝产品也由限制消费,逐渐放开,变为鼓励消费。

珠宝产业是工艺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附加值均比一般行业高;低污染、低能耗,对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没有破坏性;珠宝产业也是文化密集型产业,珠宝具有奢侈品属性,其文化附加值高过许多产业。符合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资源短缺的国情。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颁布相关标准,设立相应的机构,以及通过税收,海关积极配合来规范引导和鼓励珠宝产业的发展。通过以下事件可以看出国家对珠宝行业的引导和鼓励:

2000年1月取消白银的管制,白银可以自由买卖,无需申请《金银经营许可证》。

2000年10月上海钻石交易所成立。

2002年1月1日,我国政府进一步调整了钻石交易税收政策,取消了毛钻的进口关税,并且将加工贸易的钻石由出口退税改为实行钻石加工出口足额退税。这些政策极大地鼓励了国内外投资商投资钻石加工业的热情。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运营。

2003年1月8日,上海检验检疫局驻上海钻石交易所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内地全面启动阻断“滴血钻石”的联合国金伯利(Kimberley)进程。是上海口岸惟一承担金伯利进程的毛坯钻石检验鉴定和验证工作的政府机构,办事处除负责对一般贸易项下毛坯钻石进出口的查验和进口验证、出口签证外,还承担加工贸易项下毛坯钻石的查验和验证、签证工作。

2003年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新公布26个停止执行的行政审批项目,其中有关珠宝首饰的项目如下:黄金收购许可,黄金制品生产、加工、批发业务审批,黄金供应审批,黄金制品零售业务核准,白银进口(境)审批。这是继黄金交易所成立以后黄金市场开放的又一重大举措。在上述审批制度被取消之后,除黄金进出口和储备权,央行实际上已经全面下放黄金管理权。

2003年5月取消了经营金银制品许可证制度。

2003年7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进行铂金品种的试交易,参加试交易的会员范围限于目前上海黄金交易108家会员及其客户,进口铂金卖出方仅限中博世金公司一家。

200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并颁布实施了有关钻石质量鉴定的新国家标准,即钻石分级国家标准。新标准与国际标准更为接近,对规范钻石市场交易,透明钻石商品价格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改善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也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2004年1月1日,《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第一阶段实施,大部份原产香港的珠宝首饰均可以零关税进入内地市场,有助于港商顺利开拓内地珠宝首饰市场。

2004年《钻石加工贸易单耗标准》已在专家审定会上正式通过。该标准对规范、完善海关和外经贸管理部门对钻石加工贸易单耗的审批、备案、核销,对创造一个公平、公开、透明的钻石加工贸易环境,促进钻石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税收优惠政策有:钻石从境外直接进入交易所,不征收进口环节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钻石在交易所内交易,不征收增值税;国内钻石进入交易所,可享受出口退税。上海钻石交易所的钻石出口不退税。钻石从上海钻石交易所进入国内市场,免征进口关税,照章征收17%进口环节增值税2。钻石进口环节、生产环节的消费税后移至零售环节,并对未镶嵌的成品钻和钻石饰品的消费税减按5%税率征收2。对进口铂金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通过黄金交易所销售的铂金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铂金首饰消费税的征收环节由现在在生产环节和进口环节征收改为在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税率调整为5%2

黄金生产和经营单位销售黄金(不包括标准黄金)和黄金矿砂,免征增值税;进口黄金和黄金矿砂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黄金交易所会员以及备案的客户,通过黄金交易所进行标准黄金交易,未发生实物交割的,免征增值税;出口黄金饰品,对黄金原料部分不予退税,只对加工增值部分退税。

相对于入世前中国对成品珠宝的进口关税高达40%2多,中国将降低贵重珠宝及原料的进口关税,其中,宝石、半宝石等的关税将逐步降为零。

我国政府为了促进钻石加工在中国的发展,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较为优惠的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等部门对钻石加工贸易企业简化审批手续,国家海关则对加工贸易企业实行一种特殊的保税监管模式。经批准后,加工贸易企业可在关境内的任何地方投资建厂。加工企业享受料件进口暂不征税,成品出口按单耗核销的保税优惠待遇。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科学管理,创造了更利于钻石加工贸易健康发展的环境,这使得我国钻石产业发展迅猛,从业人员迅速增多、加工水平快速提高、加工量增加较快,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钻石切磨、加工基地。

以上事例说明国家在不断加大对珠宝产业发展的支持和引导。政府在不断改善对钻石和珠宝加工贸易的政策环境,我国钻石加工业和珠宝产业的发展前景看好。

2.2经济因素分析

2.2.1宏观经济环境

由于珠宝属于奢侈品,因此宏观经济环境对珠宝的影响主要在需求方面,市场方面的影响。从珠宝市场来看中国人口基数庞大,潜在消费能力巨大。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人民消费水平提高以及珠宝文化的推广和普及,这些潜在珠宝消费能力正逐步转变为现实购买力。

中国近几年中国的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维持在10%左右的高位增长。虽然目前的奢侈品市场年销售额20亿美元,占整个国际市场的12%,但是其每年高达20%到30%的增长率却是全球最高的,据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最新报告估计显示中国奢侈品品市场2015年有望达到115亿美元,占世界奢侈品品市场的30%3。相应的中国内地珠宝市场的增长也不例外。

2006年中国珠宝首饰市场零售规模达到1600亿元,珠宝首饰制造业销售收入427.4亿元,珠宝首饰制造和零售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中宝协保守预计2010中年珠宝首饰的市场零售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珠宝首饰加工和消费中心,成为世界最大的珠宝首饰市场。从历年我国珠宝首饰市场规模(图2.1)4,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珠宝市场规模增长在15%-30%之间,远高于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处于高速成长期。

2.2.2微观经济环境

由于珠宝终端市场分布很广,非近距离销售产品,企业所在地的地方和区域人均收入,消费者偏好,储蓄,就业等微观经济环境只对区域市场有影响。但是珠宝生产企业对所在地的产业环境有较大的依赖性,因而有明显产业集群的趋势,因此对珠宝企业微观经济环境的研究主要是产业环境的研究。

中国内地钻石加工业已经形成了规模化发展,广州番禺、从化和上海、青岛等集聚优势日益显著。集群内各加工企业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互为发展的条件和动力,彼此促进,形成了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中国内地珠宝首饰加工企业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山东省、上海市、福建省、浙江省。目前,广东省居全国珠宝首饰生产量和出口量的首位,其中又以深圳和番禺为主要生产地。

有关珠宝行业产业集群的分析将在《珠宝行业的产业分析》一章中更进一步地分析。

2.3社会和文化因素分析

内地每年约有1,000万对新人结婚,婚庆消费总额达2,500亿元5。根据戴比尔斯钻石推广中心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调查显示,每对新人平均钻饰消费为5,820元,北京婚庆市场仅首饰消费一项就达10亿元以上,婚庆珠宝市场潜力巨大。2003年内地钻石首饰实际消费量已达到12.35亿美元,成为亚洲最大的钻石消费国,业内专家预测,2010年钻石的国内销售额将达到18亿美元2。

目前国内首饰女性占据饰品消费市场的最大份额。而内地女性饰品拥有率不足5%,而相比之远低于其它国家和地区,世界各地女性首饰拥有率(如图2.2所示)。专家预计,随着内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民收入的高速增长,女性对饰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到2010年中国的女性饰品拥有率将由现在的5%增加到55%以上4。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

SHAPE\*MERGEFORMAT

图2.2世界各地女性的首饰拥有率

除了女士喜爱钻饰外,近年内地男士佩戴钻石首饰亦已成为一种时尚。国内流行的男性钻饰主要是线条简单大方,图案多为带有硬性条纹或菱形抽象立体图形。品种方面以戒指为主,并开始发展至袖口、胸针、领带夹、皮带扣等系列。戴比尔斯的调查报告显示,在30-44岁的中国男士中,有67%的男士希望拥有钻石;有69%的男士认为钻石虽然昂贵但值得拥有;有63%的男士认为钻石是个人品位的最好表达;而有43%的人觉得钻石是成就的象征。除此之外,有51%的男士希望购买钻石,而且有许多男士已经进入了购买过程,但目前市场上呈现出男士饰品品种的开发和款式设计远远没有跟上消费的节拍的现状,男士钻石市场亟待开发,市场潜力不容忽视2。

公主型钻石成为钻石市场销售的流行走势。2003年公主型钻石需求明显增长,顾客一般多选购重10分-50分,I-L色级公主型钻石,主要需求来自于上海、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开放城市。根据专家预测,公主型钻石产品将在全国推展、流行。

18K金饰让时尚人士趋之若鹜。由于18K金除了K黄金、K白金之外,还有玫瑰金、粉红金、青金、紫金、三色金等丰富多彩的样貌,加上各种时尚的造型设计,深得消费者的芳心。

“白色”珠宝首饰在内地甚为流行,特别是铂金和钻石的销售,每年都有较大升幅。据香港贸易发展局2002年所做的调查,铂金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首饰材料,其次是钻石和黄金。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和广州的受访者都喜欢以黄金作首饰材料,而且喜欢程度甚于钻石。但在上海大连和成都,受访者则钟爱钻石,对黄金反映一般。

随着“白色”珠宝的兴起,白银首饰也开始流行。白银的流行部份原因是价格较便宜,因此白银首饰的消费者以青年人居多。较普通的产品在数十元至一二百元便能买到。银饰品主要作为潮流产品,因此款式设计就特别讲究。

内地珠宝首饰的消费群体已形成了多层次、多品种的市场需求。高档珠宝在保值和装饰两方面都出类拔萃,精心设计与完美雕琢,再加上独一无二的款式,使它们继续成为富裕阶层竞相追逐的宠物;中档珠宝是中产阶级物有所值的最好选择;而低档珠宝则以其天然的本质缤纷的色彩和搭配,满足了少女和工薪层女性的需要,极具发展潜力

中国人向来喜欢黄金首饰,除了购买传统的项链、戒指及手链外,一些纯金小摆设如磨砂或空心的生肖型等饰物,也颇受欢迎。

中国黄金报和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开展的2003年黄金珠宝首饰消费调查表明,消费者在购买珠宝首饰时最为看重和关注的是“款式”,该选项比例达到74.6%;其次是饰品的质量,该选项比例达到52.8%;排在第三位的是饰品的价格,该比例达到51.9%9,可见珠宝首饰的款式在消费中的重要地位。

2.4技术因素分析

首饰行业生产主要是手工工艺,中国人特有的勤奋和心灵手巧,加上经过近20年的开放,不断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整体上首饰手工工艺基本上接近国际水准。并且已经有一批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使得我国成了为世界首饰生产大国。

另一方面,国内从业人员平均素质低,缺少受过系统教育的综合性人才。国内受过系统珠宝教育的专业人才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国珠宝专业高等教育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目前设有珠宝专业的大学仅有:中国地质大学,桂林工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大专学校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每年大学毕业生不到2千人。中专,职高类有深圳市技师学院;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福州育达中等职业中专等。这些设有珠宝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开设的专业主要集中在珠宝设计,珠宝鉴定和市场营销等方向。有设立贵金属材料专业课程的大学仅有同济大学。

由于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局限,缺少系统的基本的理论指导,缺少逻辑思维,对数字化,程序化管理难以接受,甚至反感。如:铸造工人不知道什么是金相图,合金成分与材料性能关系;电金工人不知道有关工序的各个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计算,完全靠从师傅那里学习来的操作技术和经验积累。企业主动的,内生性的技术改造很少,技术改造主要出于两种外部压力:一是市场客户要求;另一是设备供应商推动。缺少内生型的创新动力使得整个行业技术进步缓慢。并且很多工人将技术它当成个人资本,保守,不对外传。正是由于这种保守和封闭的风气,学徒学习出师的周期很长,手艺和敬业程度一代比一代退化。

也同样由于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局限,行业内部人员与其他行业缺少交流,管理人员也是近亲繁殖。但是本身学识和和见识的局限,基本只能依靠经验管理,行事保守,不易接受新生事物,缺少管理创新。即使在外资企业也是主要依靠师徒关系,经理,主管对下属控制力强,因此,往往成为上下沟通的唯一渠道,实际也是上下沟通的一道瓶颈和屏障,使高层管理者看不到基层的准确的情况,并过度依赖中层。实际上这种管理结构已经成为外资企业在大陆发展的一个普遍的局限。

而设计和营销上,尽管在国内市场上不断推出各种概念和手段,也还热闹哄哄,但是由于缺少高端的综合人才和文化底蕴,很少有创新的设计理念,系统的运销战略。设计和营销上基本还是处于学习和模仿阶段。

由于缺少大型机构或政府的投入来对首饰材料和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在首饰材料和设备方面则与国际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如首饰材料:铸造合金;焊料;贵金属电镀液以及首饰设备:真空铸造设备;离心铸造设备;快速成型设备等主要依赖从日本,德国和意大利进口。就连日常用的国产工具的与进口的工具也存在相当大的质量差距。

2.5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珠宝产业的原材料如贵金属,宝石(钻石,翡翠,红蓝宝石等)在我国的储量不丰富。特别是宝石资源主要依赖进口。深圳便利的通关条件,发达的资讯和物流,旺盛的人气,使深圳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中国珠宝产业的中心。

深圳的珠宝产业迅速发展的得益于比邻香港这个国际珠宝中心的地理优势,每年在香港举行的三次国际珠宝(其中六月的香港珠宝展是世界上最大的),使得深圳能够在技术和设计上紧跟国际潮流回溯;市场方面能靠近国际市场。

而目前深圳珠宝产业的发展已经使深圳的珠宝产业产生了产业集群效应。深圳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黄金珠宝首饰制造生产基地和贸易集散地,同时也是全国性的珠宝首饰行业国际信息中心和物料采购中心。奠定了深圳珠宝业在全国的绝对“龙头老大”地位。深圳国际珠宝展开展三年来每年以400个展位的速度递增,现在已成为内地最大规模的国际珠宝专业展览会。这点将在下一章的《珠宝行业的产业分析》中进一步阐述。

3.珠宝行业的产业分析

3.1珠宝行业产业链分析

3.1.1珠宝产业产品分布

根据2006年中国宝玉石协会调查报告的珠宝企业经营产品分布(图3.1),可以看出,珠宝行业产业按主要原材料细分,52%的珠宝企业的主打产品是钻石首饰,37%是金饰品,产品多元化依然是珠宝市场的现状。钻石首饰依然是珠宝市场的主流产品。金饰品虽然近年来有款式陈旧、工艺落后等问题,但消费份额依然可观,仍然可视为我国主流珠宝产品。

欧钻珠宝的产品K金,铂金镶钻石首饰处在珠宝产业的主流市场上。进一步通过钻石首饰产业链和黄金首饰产业链分析,可以更明确欧钻珠宝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图3.1珠宝企业经营产品分布

3.1.2钻石及钻石镶嵌首饰产业链

在论述钻石及镶嵌首饰产业链之前首先必须介绍戴比尔斯(DeBeers)。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除了戴比尔斯(DeBeers)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够担当起“帝国”这两个字:这个全球最大的钻石开采和销售企业,曾经一度控制着全球90%的钻坯市场。世界上唯有戴比尔斯作为垄断企业能垄断一个行业百年之久,并成为一个行业的规则制定者。

自1888年创立以来,戴比尔斯就是全球最大的钻石开采和销售企业,并不断并购新的钻矿。同时,戴比尔斯的另外一个策略就是购买任何市场上可以买得到的钻坯——即被开采出来尚未经过打磨的钻石。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全球90%左右的钻坯都是由戴比尔斯下属的中央销售组织(CSO)所销售。“垄断是暴利的唯一源泉”。在过去一百年里,高度垄断给戴比尔斯带来的是对于全球钻石价格的实际操控能力,当然还有丰厚的利润。每当出现一些小公司企图跳开中央销售组织,出售自己开采的钻坯,戴比尔斯就会要求中央统售机构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储备,人为造成钻石价格下跌,直至对方无力承受而被迫屈服。

直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不断发现新的钻矿,这些钻矿无论从规模还是出货量都毫不逊于戴比尔斯现有的钻矿,帝国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到现在世界上有一半左右钻石由戴比尔斯(DeBeers)集团经由其下属企业DTC(国际钻石商贸公司DiamondTradingCompany)提供。戴比尔斯实际拥有钻石行业的钻石毛坯定价权。由于欧盟的反垄断要求,戴比尔斯自2006年开始逐年削减对钻石毛坯生产大国俄罗斯的订单。这使得戴比尔斯不得不寻求新的定位。长期以来,它一直是作为唯一的钻坯供应商出现在市场上,现在,它希望自己成为最佳供应商10。

为了维护世界钻石市场的秩序,DTC的钻石毛坯只限于向其指定的看货商(Signholder)配售。2004年DTC共有全球看货商84家4,基本都是行业的精英。这些看货商也由于拥有这种稀缺的资源,其利润分割高于仅有镶嵌和零售资格的企业。欧钻珠宝的母公司Dalumi集团便是DTC全球看货商之一。

目前中国大陆本土企业还没有一家有看货商资格。但一些具有看货商资格的厂商如欧陆之星,周大福、华比钻石、AMC等都已进入中国市场。

上海钻石交易所自2002年6月1日起成为中国一般贸易钻石进出口以及加工贸易中转内销的进出口毛坯钻石交易的唯一合法通道。上海钻石交易所现有会员112家,其中77家海外会员来自比利时、以色列、印度、美国、南非、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35家内地会员皆系知名企业。Dalumi集团也是上海钻石交易所海外会员之一。钻石交易所虽然是零关税的保税区,但由于从钻石交易所流入到国内市场需要征收进项抵扣税额不甚明朗的增值税,造成从其他渠道流入国内的灰色钻石很多。

钻石加工和镶嵌企业获得的是品牌附加价值。深圳也有大量的加工企业获得镶嵌加工利润,但主要的原料进口,产品外销,和国内消费市场几乎是隔绝的。

钻石零售行业200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630亿美元,增长6.8%,以美元计增长8.7%,其中中国大陆增长11%。2005年大陆消费钻石达300亿元2。我国几乎所有钻石来自进口。

中国钻石及钻石镶嵌首饰产业链结构图(图3.2)4,可以看出中国目前钻石及钻石镶嵌首饰产业链主要结构。

从世界范围来看,钻石产业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趋势,据宝石与珠宝出口促进理事会报告显示,钻石加工格局将发生变化:到2015年,印度的份额将从57%下降为49%;而中国将增长至21.3%。其中9%的钻石将由钻石开采国在当地进行加工,安哥拉、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等将成为新兴的盈利中心。四分五裂的钻石供应格局和钻石珠宝的缓慢增长将使钻石原石业对需求表现得更为敏感。可能对行业造成影响的情况如下:开采国鼓励当地加工,并在抛光业中占有一定份额;供应源四分五裂导致原石供应增长;珠宝价值链上的合并加剧;现存的行业中心将淡出,出现新的中心;合成钻石及非贵重金属作为替代物占取珍贵珠宝市场的一定份额;素金首饰需求下降;中国和印度这类新崛起的大规模零售市场的组织化与联合化;珠宝产品在奢侈品竞争中胜出。预计全世界珠宝行业有潜力实现超越2300亿美元的增长。行业规模达到2015年的2800亿美元。最高的增长率可望达到6.7%的峰值。同时将从其他奢侈品市场夺取一定份额。

3.1.3黄金首饰产业链

由于黄金首先是一种世界硬通货,它的价值不光是由资源的稀缺性和生产成本决定。黄金价格的形成和供给是各国的货币政策博弈的结果。在整个产业链上,当黄金价格上涨,截取利润最丰厚的是资源拥有者----黄金生产企业。

上海黄金交易所2002年10月30日正式运营,终结了人民银行统购统售黄金的时代。国家对黄金市场的管理不再统购统售,买卖交易统一纳入全国的交易系统,实行规范化管理和操作。交易所现有会员108家,其中商业银行13家、产金单位24家、用金单位61家、冶炼单位8家、造币单位2家,会员分散在全国26个省。据初步统计,会员单位中年产金量约占全国的75%;用金量占全国的80%;冶炼能力占全国的90%。

黄金首饰生产企业都只是黄金价格的接受者,原材料供应方面没有哪家企业有资源优势。各企业差别只是在资金实力不一样,对金价波动风险的承受能力不一样。由于竞争的结果,各企业加工的毛利率对各加工企业基本一致。因此企业利润的差别主要来自运营效率的差别。

影响终端市场上销售价格和销量的主要因素是品牌附加价值和创新设计。2005年中国自产黄金225吨,消费者消费黄金饰品274吨4。中国深圳的大量加工企业的加工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由于缺乏研发能力,缺乏品牌,很少能获取品牌附加值。

从中国黄金饰品产业链结构图(图3.3)4,可以看出中国黄金饰品产业链的结构。

3.2国内首饰行业的竞争形势

目前我国珠宝产业竞争的参与者可以分为三大类企业,他们分别是外资和港资企业;内地国企或上市公司;民营企业。他们的基本特点和状况如下:

1)外资和港资企业:

长处:经济实力雄厚,拥有宝石资源,开拓市场的国际视野,运作规范。

短处:对国内的文化和制度不熟悉,成本相对高。

特点:攻势凌厉,正处于在中国这个新开放的市场进行产业布局或扩张阶段。面临如何适应或利用中国现有的产业环境。

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国际珠宝巨头抢滩。由于中国的首饰市场尚未有效整合,随着内地加入世贸后,对于黄金珠宝市场开放,世界各大珠宝品牌都觊觎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全球最大的钻石经销商戴比尔斯、有150多年历史的法国著名珠宝钟表巨头卡地亚,大溪地珍珠国际宣传协会以及香港知名珠宝首饰品牌周大福,谢瑞麟等国际珠宝巨头,纷纷先后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通过几年来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跨国珠宝业的巨头开始在内地加速建设销售网络。例如香港新世界集团公司,1995年创办武汉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从1995至2001年底才发展了2家连锁店,而自2002年初,连锁金店的发展驶入“快车道”,不到2年的时间又在武汉各高档百货商场开办了4家连锁金店。由美国著名钻石品牌─GALACE(钻石星纪)投资的亚洲规模最大的专业钻旗舰店2004年10月落户北京金源时代购物中心,该旗舰店将西方钻饰规模化、专业化的业态模式引入中国,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提供贵宾式的服务,让消费者们耳目一新。国际权威钻石机构法国的HIERSUN第四家零售旗舰店─上海恒信钻石宫殿于2004年11月9日在上海中信泰富广场落成,自此,HIERSUN已先后在北京、沈阳、哈尔滨、上海开设了4家恒信钻石宫殿。随着国外品牌陆续登陆中国市场,从已经在境内扩张的主要珠宝商的拓展计划(表3.1)4可以看到中外商家在首饰消费品领域将会展开一场激烈的竞争。

其中攻势最强大的周大福是国内布点最多,销售额最大的外资品牌首饰,已经宣布从2006年开始进行二三线城市的扩张。而具有DTC看货商资格的欧陆之星在2006年初收购通灵翠钻85%股权,并宣布扩张速度将达到每年120家。

2)内地国企或上市公司;

长处:经济实力雄厚,通常有一定规模的销售网络,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人才优势。

短处:体制不灵活,缺少激励,

特点:长期依赖特许经营的优势刚刚丧失,正处痛苦的转型阶段,感觉竞争压力大,分化严重。

内地老牌国营企业在销售网路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一些大的珠宝企业,销售网络遍及全国,触角深入到全国各地的批发和零售市场,营销模式多样,既有连锁经营的专卖店,又有大型百货商场的专柜。

3)民营企业;

长处:适应性强,经营灵活多变,家族经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短处:单打独斗,个体实力单薄,方向感不强,管理混乱。

特点:面对一个刚刚开放的产业蜂拥而入,感觉机会丛生而又力不从心。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

市场营销方面,众多规模不大的珠宝民营企业反而成为了市场中的主角,但往往采取互相压价,打折送礼、抽奖等简单的市场促销手段。现时,内地也有一些珠宝民营企业也开始注重打造品牌,在深圳许多酒店都可以看到本土珠宝企业的耀眼品牌广告,深圳福麒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更是请来包括环球小姐、澳门小姐、马来西亚小姐、新加坡小姐等在内的“美女”造势,希望通过“美丽经济”、诚信经营打造本土珠宝品牌。

总体来看,国内首饰行业目前市场集中度非常低,缺乏在全国具有领导地位的企业和品牌。内地珠宝企业相对国际珠宝巨头大多数规模较小,缺少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综合实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国内企业各地方品牌仅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相对规模较大的仅上海的品牌首饰老凤祥,老庙黄金和亚一金店发展较好。

3.3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珠宝行业的参与者的背景可以看到珠宝产业潜在竞争者有三种:

原料厂商:珠宝产业的原材料如贵金属,宝石(钻石,翡翠,红蓝宝石等)都是稀有资源,资源的拥有者或垄断者为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有向产业下端延伸的强烈动机。特别在我国。较早期国有珠宝企业大多属于地矿部。最早开设珠宝专业的大学也就是中国地质大学。

奢侈品厂商:因为珠宝消费是一种奢侈品消费,因此所有奢侈品商家都可以认为是珠宝产品的潜在竞争者。通常奢侈品行业的厂商在其它奢侈品行业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后,都会向珠宝产业发展,来扩大品牌的产品线。

珠宝行业产业的从业人员:由于珠宝制造的投入不大,更多地依赖于个人技术。因此从事行业多年的从业人员积累一定的资源后,很多都有强烈的创业欲望。香港四大珠宝品牌和现在国内大量的民营制造企业大部分是这样的背景。

2003年5月取消了经营金银制品许可证制度,以自然人的身份就可以注册经营生产加工批发珠宝首饰行业,为想进军内地珠宝市场的商家提供了便利。内地珠宝首饰的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已成为全面的市场管理。各路潜在竞争者蜂拥而上,Dalumi成立的欧钻珠宝就是其中之一,直接进入珠宝行业竞争,类似于90年代初的家电行业。大量的中小珠宝企业的过渡竞争。经过几年的分化,一些企业已经被淘汰,而另一些企业也开始向专业化发展,以图在产业链某一点上寻求生存空间。

可以说潜在竞争者的威胁基本已经释放,目前处于产业链重组阶段。

3.4客户(购买者)的竞争

对终端客户而言,有几种力量的平衡决定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因为珠宝消费是一种奢侈品消费,大多数属于情感消费,对价格不敏感,因此议价能力弱。

大多数消费者对珠宝认识不深,并不“识宝”,因此可以说没有议价能力。同样的原因也导致其对商家信心不足而盲目杀价或者放弃购买。

对于国内的消费者,由于过分强调首饰的保值或投资价值,因而对价钱很敏感,以致国内有些首饰定价以原材料价加成的方式。这种误导使得首饰的艺术价值和品牌价值难以通过价格表现出来。现有竞争者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现有的市场上对市场份额的争夺上,习惯上他们使用价格竞争的武器使得消费者有较强的议价力量。这种因素使得杂牌产品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事实上,在中国消费者不成熟的情况下,大多数消费者对于珠宝这种情感消费的商品和具有奢侈品的特性的商品,他们的决策往往不是议价,而更多是决定买与不买。因此在中国市场上的品牌塑造,长期来说,不是能否取得品牌附加价值的问题,而是一个在产业链上定位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企业在中国市场有没有生存空间的问题。

3.5供应商竞争

珠宝产业的原材料,宝石(钻石,翡翠,红蓝宝石等)是稀有资源,资源的拥有者或垄断者有很强的话语权,欧钻珠宝在这方面有很强的优势。

贵金属材料具有硬通货的特点,价格全球公开,不管供应商还是厂商都没有谈判的能力。但贵金属的价格波动会严重影响整个行业的市场形势。这一点在《钻石及钻石镶嵌首饰产业链》和《黄金首饰产业链》中已有详细的论述。

3.6替代品的威胁

珠宝首饰的替代品可以从几个层面上理解:

第一个层面是:所有奢侈品都可以认为是珠宝产品的替代品。

第二个层面是:特定的首饰产品类别,其他类别的首饰产品都可以认为是替代品。

第三个层面是:针对特定的天然宝石的人工替代品。例如:钻石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被仿制,最早的仿制品是玻璃制成的,这种仿制品用肉眼就能直接分辨出来;到了80年代,出现了立方氧化锆仿制品,也就是常听到的“水钻”、“俄罗斯钻石”,这种模仿品肉眼已经很难分辨出,必须用专业的钻石热导仪鉴定;近几年,出现了高科技的合成碳化硅仿制品,又称莫桑钻,这种合成碳化硅假冒的钻石,其光泽、硬度及透明度几乎可以乱真,连一些鉴定机构的专家和专业仪器都很难检验出来。个别不法经销商正是利用这种超级假钻,误导和欺骗消费者,让消费者误以为占便宜而购买,但是其价值却不值真钻石的十分之一。

科学家对人工合成钻石的努力也从来没有放弃过,目前在这个领域领先的有戴比尔斯(DeBeers)集团;美国GE公司和俄罗斯,只是现在大颗粒钻石合成甚至比天然钻石的成本更高,钻石合成主要是经济性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人工合成钻石一方面给定了钻石价格的上限,另一方面,如工艺技术突破使得合成成本大幅降低,可能会使行业崩盘。作为行业的领导者戴比尔斯(DeBeers)集团已经声称掌握了区分合成钻石和天然钻石的技术,利用情感因素和心理因素来维持天然钻石的市场。

从替代品的威胁来看,钻石首饰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行业。一方面:钻石的高贵全依赖于他的稀缺性和千百年来建立的钻石文化和依附于钻石的传奇,以及戴比尔斯(DeBeers)集团的悉心维护。随着戴比尔斯的垄断地位下降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长远来看,钻石的价值是否会一直坚挺,有很大的疑问。另一方面,各种替代品以及仿冒品对钻石首饰经营者有很大的干扰,以假乱真的仿冒品使消费者对钻石消费不得不小心翼翼。因此在中国市场无品牌的厂商最后必定会沦为专业的加工厂或被淘汰,弱小品牌生存空间愈来愈小。最终,国内的钻石首饰是少数寡头竞争的结局。这一点给欧钻珠宝很大的压力。

3.7深圳黄金珠宝首饰产业状况

3.7.1深圳黄金珠宝首饰产业的发展与现状

从深圳珠宝业的发展可以看到深圳这座城市的魅力。深圳虽然没有任何发展珠宝首饰工业的自然资源,但是,深圳开放政策、区位地理优势、资金优势和灵活的企业机制,这一切“内引外联”,不仅引进了传统技术,还带来了最新的工艺和快捷的市场信息。从1981年至今,深圳黄金珠宝首饰产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时期(1981-1988)为起步阶段的特点是:企业规模小数量少,产品以足金饰品为主,生产技术较落后,而且以“三来一补”企业为主。

1981年12月,香港诚志高珠宝有限公司投资引进设备与深圳医料综合厂合作建立了首家“三来一补”企业---东方首饰来料加工厂,投资总额为380万元人民币,职工50余人,生产加工足金饰品。1982年,东方首饰厂生产、加工金饰品15308件,总产值14.87万元,当年实现利税2.7万元,出口创汇35.46万港元。6

1983年1月,由人民银行深圳特区分行申报的第一家金店,深圳旅游服务公司金行正式开张营业。

1984年12月,经原轻工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深圳首家定点生产经营金饰品的国有内联企业--艺华公司成立。成为国家在深圳的第一家对国内生产、经营黄金饰品的定点企业,是年,深圳市东方首饰厂建成投产,全市的珠宝金行发展到约10家。

1985-1987年,深圳黄金首饰市场持续看旺。到1987年底,“三来一补”企业增至7家。

第二个时期(1989-1996)是深圳黄金珠宝首饰行业的迅速发展时期,的特点是:企业数量增加、规模迅速扩大,生产的工艺和技术大幅度地提高。1989年5月,市政府把金银珠宝首饰业定位为出口创汇支柱行业,加强了支持。同时,拥有《金银经营许可证》的国有、内联企业迅速增加,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而且民营企业异军突起,给行业发展增添了活力。1993年,有的公司率先引进了铂金铸造设备,率先开始了铂金饰品的生产。

1989-1990年,是深圳珠宝首饰行业发展的重要年份。国内市场金银首饰供应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深圳制造"的珠宝销遍全国各地,只要有珠宝卖的城市,都有深圳珠宝的踪迹。然而,那时深圳的珠宝界却便寻不得一只“领头羊”。当时行行行珠宝已经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他们首开中国珠宝首饰业先河,耗费巨资请来知名节目主持人孟广美做其品牌形象代言人,而后又在媒体刊登形象广告,宣传品牌特色。真正从制造走向销售,直接面向市场,打造自身品牌。

君安的连锁加盟体系建立了,黄金大厦开业了,中港国际珠宝交易中心落成了,周大福珠宝中国运营总部也落在了深圳。

第三个时期(1997至今)是深圳黄金珠宝首饰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时期。的特点是:上规模的企业迅速成长,著名和驰名品牌大量涌现,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电脑设计、快速成型、激光焊接、激光铸模、网络技术及计算机管理的普及,使深圳市的黄金珠宝首饰的生产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并奠定了其在国内黄金珠宝首饰业的龙头地位,深圳有望在15年内发展成为世界珠宝中心之一。

到2003年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业共有企业950多家,各类型企业分布如图3.4。

图3.42003年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业企业分类

据深圳珠宝行业协会统计,截止到2004年底,已经拥有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黄金珠宝企业千余家,珠宝品牌200多个,从业人员12万人,加工的黄金珠宝首饰多达2600多万件加工总值约430亿元,占国内珠宝市场份额的70%以上。全行业珠宝首饰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约占全国的36%,其铂金、黄金、钻石用量分别占上海三大交易所全年成交量的90%7。深圳黄金珠宝生产加工的规模、技术、资金、工艺、产品等均领先国内同行。目前深圳珠宝行业拥有的16个“中国名牌”,其中14个在罗湖。集聚地内诸如雅诺信珠宝、吉盟珠宝、甘露珠宝、安盛华珠宝、翠绿珠宝等大中型黄金珠宝企业开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2006年深圳黄金珠宝首饰业的生产加工工业总值达800亿元。

3.7.2深圳珠宝产业集群介绍产业集群分析的目的一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二是为适应产业集聚的需要。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是20世纪60年代后世界工业经济发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深圳的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形成了产业集聚。

深圳的黄金珠宝首饰行业的集聚表现在:整个珠宝产业链,除了上游的原料依靠进口、主要的机器设备进口外,其余都能在行业集聚群中配套,而且还有与行业配套的其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如珠宝首饰陈列所需的设计、器材、灯光等,珠宝首饰的包装材料,以及珠宝首饰的检验等。从产业集聚的更高要求看,还需要有教育、科研的配套,要有政府的支持,有行业协会的服务等,这些条件在深圳也基本具备,形成了深圳黄金珠宝首饰行业的集聚。

深圳市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位于罗湖区水贝——万山工业区,总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是利用老工业区改造的产业集聚基地,深圳罗湖现在已经有1260多家珠宝企业,在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水贝项链街区)内就有628家。在该产业基地珠宝产业集聚的表现在:产业上中下游的企业集中配套,形成良好的互动的局面,如专业的机器设备、配件、辅料、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的集中,产品生产的集中,以及销售渠道的集中等。集聚地内不仅有专业生产型和销售型企业,还有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研发、设计机构等,此特别是设立了珠宝检测中心,细化的专业分工协作已经形成综合优势。通过产品结构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逐步形成了竞争、合作与互动的联结模式,通过要素配置的最优化实现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市场引导和规模发展。产业集聚基地的集聚效应已经凸显出来。该基地总产值将达到400亿元,利税60亿元左右。8

深圳黄金珠宝首饰行业集聚的原因可以归结为:

1.深圳是我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区,为企业的成立和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创业和创新的文化。这种创新文化表现在开拓、创新、永不言败上。在创新文化的培育下,深圳成为创业的沃土,也是创业家的乐园。在这里涌现出了许多创业者,包括黄金珠宝首饰行业中的创业者,他们经过艰苦的创业,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活动,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也使大批珠宝首饰企业落户深圳。

3.比较宽松的融资环境。对于资金密集型的珠宝首饰行业来说,宽松的融资环境,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深圳还有比较完善的中介机构和各种社会化的服务机构,企业能很快在深圳找到相应的配套和服务,这种环境使得企业能迅速地发展与壮大。

4.政府政策的支持。能够在政府和行业之间达成共识,从而加快行业的发展。深圳市政府把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定为重点支持的传统行业之一,政府支持建立行业的集聚基地和研发中心,为行业的发展和提高提供新的平台。

5.已经培养出大批珠宝首饰行业的劳动大军,他们掌握了珠宝首饰加工的工艺和技术,也培养了一批行业发展需要的设计人才和管理人才,他们可以在行业内自由流动,成为行业发展的基础

6.特殊的地理位置,紧靠香港这个国际上著名的黄金珠宝首饰的集散地,可以从香港学到国际流行的设计风格,学到新的工艺和技术,还可以通过每年香港的国际珠宝展,了解国际上珠宝首饰的新潮流。

3.7.3深圳珠宝产业集群特点分析

深圳的黄金珠宝首饰产业集群有许多的特点:

特点一:深圳的黄金珠宝首饰企业,规模还不够大,除外商投资企业外,民营企业基本上还都是家族式的管理,这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需要引入社会资本和外部人力资源。行业集聚有赖于地区的创新体系的建立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企业与地区创新的互动中,进一步提高行业集聚的水平和效益,但深圳企业目前的产权结构和管理模式,不能适应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没有形成企业之间技术、管理的交流,从而影响行业总体创新能力的提高,更会影响行业总体水平的提升。

特点二: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水平还比较低,不能形成合力,所以离真正的行业集聚还有一段距离。如,还没有形成行业中的核心企业,也没有一大批专业化生产的企业为核心企业配套,缺少企业之间的联合。企业的同质化现象普遍,没有拉开档次,大家在一个层面上竞争,这种现象从战略角度来说是很不好的。每个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自己的战略管理,找到自己企业的发展目标,要有与别的企业不同的发展战略,才能使企业得到长远的发展。

特点三: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技术先进的加工设备制造,是珠宝首饰行业发展的瓶颈,是行业技术进步的关键,是中国从黄金珠宝首饰生产、消费大国变成黄金珠宝首饰强国的关键。

特点四: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面对国际上其他国家加快发展珠宝首饰行业的措施,我国还缺少对策,也没有形成强大的呼声,还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虽然在2004年中国九大珠宝首饰品牌中深圳有四个,但著名品牌数量少,而且还没有在消费者中形成巨大的影响。

从黄金首饰供应链分析,除了黄金原料以外,在生产纯金链条时所用的织链机主要来自国外,而且集中在意大利和日本,其他生产所用的工具、包装材料、辅料等,深圳可以自己配套,而且黄金首饰的生产主要由深圳完成。黄金首饰的批发绝大部分由深圳的企业自己完成,零售环节也可以完成相当大的部分。

尽管深圳的珠宝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是绝大多数企业产品附加值不高,高级专业人才比重过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从事简单的生产、加工贸易,同质化竞争问题严重,仍处于劳动力密集的粗放型发展阶段。正如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刘山恩在深圳举行的中国珠宝国际论坛上提出,深圳黄金珠宝首饰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突破三大瓶颈:形成核心竞争力,整合企业结构,改制家族企业。

从以上分析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1.深圳已经使自己的黄金珠宝首饰行业融入了全球这个行业的价值链,并且取得了非常重要的地位。2.也可以说,深圳的这个行业还没有完全融入全球的价值链。因为深圳的黄金珠宝首饰产品,除了来料加工企业的产品出口,以及少数企业直接接受国外订单和接受委托加工外,还没有自己品牌的产品出口,我们还没有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我们的产品只在国内市场上经受考验,还没有真正接受国际市场的考验,需要不断努力,争取真正融入到全球的价值链中。在中国加入WTO后,如果我们不能真正进入世界的产业链,就会面临竞争力削弱的危险。

通过深圳珠宝产业聚集的分析,可以看到Dalumi集团公司对欧钻珠宝公司的选址布局是深思熟虑的。在深圳珠宝行业迫切需要完全融入全球的价值链的过程中,欧钻珠宝作为Dalumi集团公司的产业延伸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大量的发展机会。这些发展机会又需要欧钻珠宝公司真正融入深圳的珠宝产业环境才能不断地挖掘和充分地掌握。

4欧钻珠宝公司内部介绍和SWOT分析

4.1欧钻珠宝公司背景介绍

欧钻珠宝公司(EuropeanJewelleryManufacturersLtd)的母公司Dalumi公司成立于1960年,公司以创业者AshaDalumi先生的家族姓氏命名。

1989年,Dalumi家族的第二代进入公司管理层,年轻人的加入加速了Dalumi公司的钻石业务更进一步的发展。

1993年,Dalumi成为全球最大钻石毛胚供货商DTC的看货商,以此奠定了其在以色列钻石加工业的重要地位。

1995年荣列以色列5个卓越钻石生产供应商之一。

1995-1998年期间多次获得以色列卓越出口商称号;

2000年起,Dalumi迈开了进军亚洲市场的第一步,首先选择在香港成立钻石贸易公司。

2001年,Dalumi成为以色列钻石出口日本的卓越出口商;同年申请加入上海钻石交易所,成立了多乐美(上海)钻石有限公司,成为上海钻石交易所的首批会员,并已取得钻石进出口经营权和一般纳税人的资格。

2003年欧钻珠宝(DalumiJewelleryManufacturersLtd)在深圳设立珠宝加工厂。

2004年初在意大利协同著名的零售商举办的大型钻石品牌推广活动中获得极大的成功。

2005年荣获日本政府颁发的优秀进口商。

2006年Dalumi公司开始在珠海开发区投资自建厂房,准备在中国设立钻石加工厂;同时向产业前端延伸,在钻石的主要产地博茨瓦纳配合当地政府建立钻石加工厂,以期在钻石原产地取得钻石资源。

现在Dalumi公司在美国、香港、日本、比利时、西班牙、法国、中国等地都设有分公司,供应各种规格的成品钻石,包括各种切工,从0.10-10克拉都一应俱全。

另外,Dalumi公司还协同著名的零售商推广钻石品牌,主要有高档、中档、婚庆等三个概念,Dalumi的婚庆系例推广极富浪漫情趣,中档市场则以设计概念为重,以独特的理念开拓高端市场。其中一个推广概念是73刻面八角形切割的钻石,在大钻石腰部刻手写体字等。

4.2公司主要产品结构及市场状况

欧钻珠宝公司主要产品为钻石镶嵌珠宝,主要市场在主要市场为美國,日本,法國,比利時,西班牙,以色列,香港,中國大陆,台灣,泰國,貨品分銷于歐洲和亞洲超過350間商舖。目前,中国大陆销售量不到10%。产品主要为品牌客户如Carrefour代工,少量以自有品牌面向批发商,无直接终端店。其客户来源主要为向集团公司购买钻石的品牌珠宝商,并通过参加珠宝展开拓客户,客户类别有,珠宝批发商,网络直销商,品牌珠宝经销商。

4.3公司营销队伍和技术力量

欧钻珠宝公司在香港有七人的营销团队;在深圳有三人的营销团队;在上海有两人的营销团队。可以看出公司的主要营销力量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市场。现在公司已经注意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加大了开发中国市场的力度。

公司研发团队在香港有3人,深圳有10人。香港和深圳的研发部实际是一个整体在运作,负责公司规划的产品和客户委托钻石的产品设计。配备有12人的银板部,负责将设计师的理念转化为银版。通常产品从开始设计到生产出货周期为两个月。

从人员配置和技术力量来看,研发部力量较强大,比如,産品發展部經理Morna曾榮獲由香港政府贊助主辦的2006國際珠寶設計創意大賽並获优异奖,该大赛有來自於全球各地多達800個的設計産品進行參賽,最終只有30個作品获奖,证明公司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在香港以至全世界属上等水平。

目前公司总共开发款式总数达:11,849件款式,設計产品系列数:14大系列。并且开发的能力为每年2000个左右的款式和3-5个系列的产品。

2006年研发部还成立了JewelCAD設計小组隊.將設計圖電腦化,并引进树脂版快速成型机,使得产品开发能力大大加强,并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周期。

4.4欧钻珠宝的企业使命,远景和企业理念价值观

欧钻珠宝公司的母公司Dalumi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清晰的方向,并将这个方向清除地表述于企业的使命,远景和理念,价值观。具体表述如下:

我们的使命是,在钻石与珠宝行业,从毛坯到已切割钻石及珠宝制造,我们继续并加强全球领先地位.

我们力争成为战略客户的第一选择.

我们致力于业务不断成长并保持个性化的服务.

对于我们的客户

钻石客户:在已切割钻石的供应上,我们承诺为客户保证稳定而一致的货源;我们更为客户提供创新市场营销工具及全套支持服务,令客户在其各自市场内获得竞争优势.

珠宝客户:我们承诺为客户提供一系列全面及高效的内部解决方案,包括创新的设计,富有灵感的概念及高品质的制造工艺.

企业理念价值观:

我们重视和尊重每一位员工及每一个合作伙伴.

我们提倡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并关注我们所处的团体.

我们以长远为目标,发展与员工和战略伙伴的持久关系.

我们选择以下价值观以激励我们的职业人生:

诚实与正直

专业与卓越

个人责任感

团队精神与合作

集团公司定义的企业使命,远景和企业理念,价值观实际上也涵盖了欧钻珠宝公司的业务领域。可以看出,欧钻珠宝公司秉承了母公司作风是一家严谨,有责任感的公司。

4.5欧钻珠宝的SWOT分析和战略定位

SWOT分析法是把企业的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内部条件的优势与劣势列在同一张表内加以对照通过组合企业内外部关键要素,以阐明企业可以做(机会),该做(约束),能做(实力),想做(偏好),敢作(魄力)的到底是什么,从中找到的战略出路。其中,优势(Strengths)是指企业优于其竞争对手的地方;劣势(Weakness)是指企业不足之处;机会(Opportunity)是指环境中对企业有利的因素;威胁(Threaten)是指环境中对企业不利的因素。

4.5.1欧钻珠宝的优势(Strengths)分析

市场资源方面:可与集团公司分享现有的全球销售渠道,在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销售分公司和办事处机构。跨国公司所特有的对国际市场的敏感和驾御能力。拥有国际市场营销经验,在全球多个国家拥有销售公司和销售点,因此视野开阔。

财务资源方面,集团公司强有力的财务支持。

人力资源和流程方面:高层管理者开放和灵活的思路,具有基本完整的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配备。市场部拥有擅长国际市场开发的人才;拥有较强的首饰设计开发的设计部门;深圳拥有全资的珠宝加工厂,样板制作,倒模,执模,镶嵌,抛光,电金等完整的生产工艺加工流程,设备先进。

原材料资源方面:稳定的钻石原料供应。拥有DTC看货商资格,集团公司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布局,在以色列拥有4家自己的钻石加工厂,与博茨瓦纳政府合作在钻石产地正建一个钻石加工厂,在中国大陆另有上海分公司,珠海在建一家钻石加工厂。并与当地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外资品牌,国人对外资品牌有迷信的心理,较容易建立信任度。

4.5.2欧钻珠宝的劣势(Weakness)分析

市场方面:欧钻珠宝成立时间短,珠宝市场经验积累少。在珠宝市场上欧钻珠宝是弱势品牌,没有自己的终端销售渠道。

财务方面:珠宝业务,特别是珠宝制造方面还没有达到盈利平衡,缺乏造血能力。运营成本无法与本地公司竞争。因不能给股东足够的信心,集团公司对珠宝产业投资仍顾虑重重,处于观望阶段。

人力资源:缺少人才储备,现有人力资源不能支持企业高速发展,并且基本上没有人力资源储备。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利用大陆廉价劳动力的水平。尚未真正认识理解到充分利用中国相对低成本的人才优势。没有成熟和上下一致融通的公司文化,使得公司国际化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运营方面:本地化程度低;订单处理;采购和物流的重点在香港。跨地区作业,无清晰的工作流程和系统。工艺灵活性和项目管理能力差。各部门本位主义,沟通障碍不仅在语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思维方式和文化水平的差异,导致高层管理者的思路难以得到基层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理解和严格执行。

公司虽有制定公司的愿景和使命,也有战略部署,却缺乏相应针对性的,系统的市场策略,运营策略,人才策略支持。

由于公司进入亚洲市场,首先香港快速发展。因此公司决策层对中国大陆的认识是通过香港来看大陆。对中国的市场和环境缺乏深刻的了解,尚未真正理解到充分利用中国市场发展机会深圳和产业集群效应的优势。

4.5.3欧钻珠宝的机遇(Opportunity)分析

钻石首饰石市场已经在中国启动,并开始流行。因为中国钻石资源稀少,国人对钻石的认识也少,体验更少。钻石这个词汇在中国更多时一种象征意义。经过DTC十余年的市场培育,国人对钻石首饰的热情已点燃,钻石市场已经在中国启动,钻石首饰在消费者和生产者心目中定位在高端首饰,稳定地占有珠宝产业大部分的市场价值。超过了中国的传统首饰如:翡翠,玉石和素金。甚至在一些大城市有了“无钻不成婚“的新习俗。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民众的消费欲望和投资欲望不断释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尚未形成,人们主要通过模仿和学习来不断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这就是的不管是消费或投资都有流行化的趋势,并且热点集中。下列出的产品的产业发展经历,可以看出中国消费和投资热点转移过程:

70年代:单车,手表,缝纫机

8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

90年代:影碟机,电脑

2000年代:房产;汽车;珠宝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首饰产业和市场快速发展,首饰有可能成为继房产,汽车之后的又一个消费热点。

中国有相对低价的人力资源。中国首饰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大量,训练有素而相对低价的技术工人。从中国人心灵手巧的生理特点,喜静好思的心理特点,以及推崇手工艺技巧的文化传统,这些都表明,中国首饰工艺理所当然应该是世界领先。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使相对低价而且高素质人才大量进入首饰行业成为可能,这给中国的首饰产业的产业升级准备了更有潜质的人力资源。

公司所在地深圳具有良好的产业环境和产业集群效应,这点在深圳珠宝产业链分析的章节已有论述。深圳的首饰产业发展完全是自由竞争的结果,目前正处于一个台阶,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事实上集群需要一段时间的竞合形成几个核心企业,再通过几个核心企业来整合资源和建立行业标准使整个产业集群整体更上一层楼;目前,整个珠宝行业还处于待规范的阶段,一些标准(如品质检验标准)尚未建立或尚未确立权威。这就给欧钻珠宝一个脱颖而出的历史性机遇。

整个犹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他们整体在钻石产业的领先优势。

4.5.4欧钻珠宝的威胁(Threat)分析

现有强势品牌排兵布阵,其他国际珠宝厂商也在中国快速扩张,迅速瓜分成熟市场的市场份额。

本土企业由于起点低,经营灵活,对中国社会和产业环境更熟悉,因而更能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社会资源以至法律的漏洞和盲点,成本低廉。中国大陆本土公司成本控制和价格优势使外资企业无可比拟。价格竞争是中国企业抢占市场的利器,也是双刃剑。

除了规模效应的驱使,劳动大量过剩和价格低廉使企业的扩张动机轻易能够实现,再加上国内外资本不断寻找新的投资热点,往往使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生产过剩,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行业利润下降。然后,导致大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被淘汰。最后形成垄断竞争的格局。这种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在中国一个普遍规律。所有开放较早的行业基本都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如: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器等家电产业,消费电子,通讯电子等电子产业,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机械产业,等等,基本上在十年左右都经过这样一个周期而划定了产业的格局。因此,宏观来讲做大做强,不光是企业家个人的梦想,也是在中国所有企业的生存之道和宿命。

另一方面,由于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最低工资起点较高,房租等经营费用较高,使在深圳经营的企业相对在中国大陆其他地方的企业成本较高。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会不断削弱在中国运营的企业的成本优势。

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自身发展受局限,除家族企业有血缘和亲戚关系维系外,普遍流动率高。另外,员工流动率高,收入偏低,而其所面对的产品有价值高,很容易诱发偷窃,职务侵占等犯罪行为。因此,职务侵占犯罪概率大,公司材料,产品失窃风险高。这是目前珠宝行业家族制企业盛行,难以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原因。

随着DTC的垄断程度不断降低和国内灰色经济流行,资源的优势可削弱,这点已在钻石产业链分析的章节中详细说明。其他宝石品种也可能对钻石首饰市场进行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