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与防范探讨

时间:2022-12-09 10:17:23

导语: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与防范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与防范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不断推进,相关政府部门加大了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力度。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面、深入开展背景下,由于内外界因素而导致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也逐渐凸显出来。那么,如何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和管理措施,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水平与质量成为了我国各级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文章就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与防范做了详细探讨,简单概述了经济责任审计及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常见的审计风险及导致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提出了几点防范策略。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规范实效性、审计内容目的性、审计对象特殊性及审计工作规范性等鲜明特点,使得具体的审计过程伴随较大的审计风险。而在我国经济迈向新常态发展阶段的市场背景下,经济责任审计内部、外部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基于此,要想充分保障审计工作公开透明、真实有效,审计人员需要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风险成因做深入分析,这样才能制定出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概念阐述

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负责,并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与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和经济合同等要求,对具体经济责任关系主体的经济责任履行和完成情况做全面监督、审查、评估等工作,则为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其审计结果为人事管理部门任命干部、调整岗位、组织考核等工作提供参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某些领导干部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个人利益的情况发生,对提高我国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有效性及透明、公正性发挥着有效监督作用。在审计过程中,分离经营管理权和财产所有权对保障财产完整、安全,会计资料可靠真是,从而进一步明确财产经营管理者责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广义层面上分析经济责任审计,则包含一切审计内容。从狭义层面上分析经济责任审计:明确国家机关、国有企事单位领导人、各级管理者经济责任的审计活动,简单来讲就是任期、离职经济责任审计。国家机关、国有企事单位配合落实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其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监督和保护国有资产,保障资产的安全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目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客观、全面的评估国家机关、国有企事单位领导班子与管理干部任期间具体经济行为,经营业绩等情况,从而有效避免管理层短期行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健康、有序开展,规范领导干部经济行为,有效防范、规避各种贪腐腐败、违法乱纪行为有着较强的管理作用。通过分析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及作用可知,国家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对保障单位长远、健康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审计部门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几点原则:第一,遵循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主要指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必须依据国家政策及法律规定,审计程序、审计范围和方法均要符合审计政策要求,才能对单位主体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第二,遵循效益性原则。明确审计目标,在控制好合理的审计成本基础上对经济责任主体开展审计工作。第三,遵循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审计原则,不仅要重视审计结果的科学性,还要关注审计过程的实效性,保证审计结果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第四,遵循客观性原则。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目标是客观评价被审计主体的经济行为,这就需要审计手段与流程都要保持客观性,避免主观意见的掺杂。

二、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主要风险识别

(一)错评、漏评审计风险。在《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中明确规定了审计范围:审计必须涵盖各个方面,包括国有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及节能环保相关收费权等内容,都需要纳入到经济审计范围中。但实际上,相关审计单位及审计人员审计范围只停留在了领导决策、财务收支是否合规合法的审计上,与全覆盖审计范围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而增加了漏评审计风险。此外,审计部门在具体的经济责任审计活动中也有着倾向性问题,规定审计内容时只依据权力实际情况,没有细分党委及政府其他负责人经济责任。加上我国处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转轨期,这种不稳定的政策背景下,各政府单位和机构履行职责时常发生缺位、越位、错位情况,实际的审计内容没有真实反映出责任缺失情况。(二)弱化风险。审计部门由于政策执行审计力度不够,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没有获取有效的评价指标和相关数据,因此很多经济责任审计的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力度不够,而政策执行力度在完善经济政策中起着较大的影响价值,这就导致了弱化风险的发生。

三、各级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国家相关法律不完善。我国基层经济责任审计部门在开展审计工作时,由于审计工作耗费的时间非常长,而在国家相关法律及政策制度不断优化调整的背景下,就会导致审计结果不一致问题。此外,我国审计机关的工作量持续增多,但审计质量要求及标准越来越高,这使得审计工作内容不断增大,审计人员评价经济责任执行情况上存在一定难度。(二)资料信息来源不完整。审计人员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由于规定的审计工作时间与审计任务之间存在矛盾问题,审计任务繁重,大部分审计所需要的资料都是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内部资料,因此可能会存在提供的审计资料信息来源不完整,虚假经济信息的问题,这极大增加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三)缺乏高素质、综合型的审计团队。我国各级经济责任审计综合素质人才的缺失也是导致高审计风险的原因。一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范围不断增大,难度不断提高情况下,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与审计能力却没有跟进审计发展力度。审计人员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但这种综合性的审计人员又非常缺乏,因此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及质量也就难以保障。另外,审计人员队伍中,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缺乏的审计人员普遍存在,当遇到一些特殊、复杂性审计问题时,这些审计人员的错误判断就会带来一定的审计风险。

四、经济责任风险的有效防范措施

(一)拓展审计范围,提升审计内容。首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拓展审计范围:一是提高审计层次,在融合财务、机制、财务风险控制审计内容时,将原有第一责任人的审计拓展为多层次管理层人员的审计方面上。二是创新审计方法,传统单一的结果导向审计方法已经无法使用现代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审计人员可以积极创新审计方法,并通过结合审计数据、剖析活动过程及分析动机内容,拓展审计范围,对降低经济责任审计漏评风险有着一定的作用。其次,提升审计内容,降低错评风险。一是采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以被审计对象经济决策和投资项目过程中问题的具体责任承担情况、执行廉政纪律情况等审计内容为辅的审计方法,进一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高度和深度,在有效制约甚至避免审计对象权力寻租问题上有着积极意义。(二)构建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降低风险。弱化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因政策执行审计力度不足导致的。因此,要想降低弱化风险,关键就在于构建并完善政策执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依托国有政党机关、企事单位审计主体,建立起相应的政策落实情况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等,对提高审计力度,弱化审计风险有着集集中作用。(三)规范各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是促进经济责任审计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首先,相关政府单位应积极完善审计法律法规,规范各级经济责任审计行为。深入剖析审计风险类型,优化审计内容和流程,落实审计职责权限划分工作,统一评价标准,使各级审计单位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各级经济责任审计部门还要在国家法律基础上不断优化创新自身的审计制度,细化审计要求,改善以往经济责任审计有法难依的实际问题。(四)培养现代审计高素质人才。高素质审计人才的培养是规避审计风险的重要基础,更是进一步提高审计水平的重要方式。我国各大高校要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具体需求,在人才培养中融入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及心理学等知识内容。还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控与评估列为独立的专业,专门培养现代化审计人才。另外,审计部门也要重视起现有审计人员的再教育工作,在不断培养和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构建起一支审计人才队伍,从而为审计单位开展更高水平、更加科学规范的审计工作奠定人才基础。

五、结语

总而言之,文章主要探讨了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防范建议:审计部门应提升审计层次,创新审计方法,拓展审计范围,降低漏评审计风险;国家层面必须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规范各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审计部门及高校要重视审计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为提高未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瑞先.浅析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与防范[J].首席财务官,2019,15(01):91-93.

[2]周佳莹.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审计风险与防范[J].智富时代,2018(04):48.

[3]杨玲燕.论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与防范[J].环球市场,2018(11):80+120.

[4]赵莹.论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与防范[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02):38.

[5]袁崇双.浅析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与防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20):89-90.

作者:薛欣 单位:烟台市牟平区经济责任审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