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经济监督形式分析
时间:2022-06-07 10:52:37
导语:审计经济监督形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审计是由独立的机构和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及其财政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公允性和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鉴证和评价的经济监督活动。国家审计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经济监督形式,对国务院各级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情况、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做出公正的评价,并提出审计报告。我国的经济监督具有多样性,除审计监督之外,还主要包括财政、金融证券、税务、工商行政管理、信贷等各专业经济监督形式。两者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国家审计和其他各专业经济监督密不可分,相互作用,形成我国国家治理经济监督的子系统。从监督的范围上来讲,我国的国家审计监督不涉及特定的经济业务,被审计对象相对比较广泛,对国民经济中有关经济事项均可进行综合监督。而财政、税务、金融证券、工商行政管理、信贷等专业经济监督可对国家审计涉及不到的细枝末节做出具体的政策规定以及行业规定,从而弥补国家审计监督的不足。(二)从监督的层次来看:审计监督更是一种独立的、综合的、高层次的经济监督,对各专业经济监督具有再监督的作用。而国家审计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的决定,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收支、重大投资项目等进行审计监督。国家审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人民和政府的利益。(三)从监督的目标来看:国家审计和各专业经济监督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审计只是一种会计检查活动,继而不断演变成一种独立的监督活动。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论认为在国家治理中,国家审计具有预防、揭露和抵御三大职能,能够保证国家财产物资以及宝贵的人力、物力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而以财政、税务、金融证券等为代表的专业经济监督也不断发挥着经济监督子系统的作用,二者各谋其职、各司其政,共同维护国家治理大系统下经济监督子系统的健康运行和发展。
2我国国家审计与各专业经济监督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来讲,我国国家审计监督与财政、金融证券、税务等专业经济监督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从而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运行。但自成立以来,国家监督也与各专业经济监督存在着不够协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缺乏整体观念,职责权限不明确首先,由于我国审计领导体制上的问题,使得审计监督受到多方面的干扰,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每个经济监督部门或多或少会受到监督范围和业务活动的限制,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大多都着眼于专业本身,缺少系统科学的计划和约束。比如国家审计和各专业经济监督可能同时对某一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审计监督,就会出现重复监督的问题,导致分工不清、侧重点不明确。(二)缺少必要的沟通协调由于各专业经济监督部门的上级领导不同,专业领域不同,所以常常造成每个部门为了本部门、本地方的利益,执行业务发生交叉的时候往往缺少沟通和协调,甚至以各自部门规章规定为理由封锁各自的信息和资料,对经济活动的系统监督和管理不配合、不协调,不利于各经济监督部门的合力,阻碍了我国经济监督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三)未能彻底实现监督与被监督的制约关系首先,国家审计的性质和地位就决定了它是一种高层次的经济监督,其审计监督的重点应该是对各专业经济监督部门的再监督,通过这种再监督促使各专业经济监管部门强化其专业监督职能,而不能利用其综合性去干预专业监管机构的基层监督,甚至忽视其再监督作用。其次,由于我国国家审计是单向审计,国家审计的独立性也未能充分发挥。因此,我国国家审计和各专业经济监督形式缺乏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制约关系。
3我国国家审计与其他经济监督形式的协调——以金融审计为例
从职能作用的发挥来讲,当各专业经济监督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时,国家审计的职责将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国家审计在一个更宏观的层面监控着我国经济部门的有序运行,而各专业经济监督作为子系统,在微观的层面监控各业务领域的发展。国家审计宏观职能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各专业经济监督的职责更分明,整个监督框架和结构更合理。同时,在国家治理层面考虑,国家审计监督和各专业经济的职能和作用也有部分的融合,他们的宏观目标一致,监督手段大同小异,只在具体的业务目标和业务执行上存在差别,这种交集的存在使得国家审计和专业经济监督存在融合协调的空间,以金融监督为例,它与国家审计的融合便形成了金融审计。金融审计是相对于传统的政府金融审计而言的,它增加了审计的主体和客体,形成了大金融观的概念。由于我国传统的政府金融审计业务范围过于狭隘,因此单单凭借政府审计本身,无法使金融审计成为国家金融体系的“免疫系统”。因此,需要将民间金融审计和金融内部审计包括进来,形成大金融观的金融审计。金融审计的业务范围将演变为既审计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机关,又监督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既反映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又揭示金融行业的系统风险,充分调动各金融机构内部、中介机构、国家审计部门的积极作用,从而达到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实现金融健康发展的目标。
4加强国家审计与其他经济监督在国家治理实务中的协调
要加强国家审计与各专业经济监督的协调,减少工作中的矛盾,促进各司其职,协同作战,提高经济监督的整体效力。(一)在政策上相互咨询,厘清政策和法规界限。从《审计法》到各专业经济监督管理法律再到各部门规章条例等,我国经济监督方面的法规多而杂,且专业的国家审计监督部门难以做到通晓各专业监督的行业规定和政策界限,因此在开展审计工作、做出重大的审计结论和处理时,一定要向专业监督管理部门咨询,以界定合理的界限,统一对问题的看法和认识,以避免处理不当或者标准不统一。(二)发挥各自主力优势,必要时采取各经济监督部门联合审计、协同办案。在涉及一些重大的违规违纪行为案件时,为搞清状况、抓住线索,有必要采取各执法检察监督部门联合办案,尤其是在分析研究、汇报执行的环节。对于一些跨部门、跨行业带有明显综合性的案件时,要充分发挥国家审计与各监督形式的协调。(三)明确各自分工,界定各自的职责范围,确保监督不重不漏。对于一些带有较强行业性、综合性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高层次的监督和再监督作用。对于一些跨行业或跨监管部门、职责范围有交叉的事件的监督,要做好责任归属,做到不重不漏,防止一些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被争相检查,而对问题棘手的企事业单位踢皮球的现象。(四)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给我国经济监督子系统的有效执行带来法律上的保障,也使国家审计与各专业监督部门的协调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当此“免疫系统”的任一环节出现问题时能迅速地找到问题的根源,并严格查处,明确各部门应承担的相应责任,以及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和补救措施,做到权责一致,提高经济监督的威慑力和法律保障,从而对各项经济事务进行控制和管理,确保国家安全、捍卫国家权益、维护人民利益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实现国家治理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英来.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2008(5).
[2]谭劲松,宋顺林.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J].审计研究,2012(2).
作者:祝琳 单位:山东女子学院
- 上一篇: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措施
- 下一篇: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研究
精品范文
4审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