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分析论文

时间:2022-12-16 09:30:00

导语:内部审计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

摘要内部审计权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考察是一种财权,这种权利的配置、制衡、激励和约束对其作用的发挥有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内部审计权利的配置、制衡、激励和约束的合理安排,能有效地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益效率效果。从内部审计权的配置、制衡、激励和约束及功能创新等视角来探讨和解读内部审计的实质,通过具体的审计制度安排来加强公司财务治理。

关键词内部审计权配置制约激励和约束

1内部审计权的配置

现代公司制企业的运行造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所有者成了委托人,管理者成了人,这样便出现了委托——关系。从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出发,委托人和人具有不同的目标函数,于是产生了“人”问题——人具有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搭便车等行为。为了协调委托关系,确保委托人的权益不受侵害,做到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完善的公司财务治理成为必不可少的前提。内部审计从权利的角度来说是一种财权,是财务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在一个单位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所进行的独立评价,它由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来完成,是为了检查单位内部各项既定的政策、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企业的目标是否达到。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来认识内部审计,提高内部审计的高度,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

内部审计是一种财权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是指内部审计的管理权,即内部审计隶属于哪一个管理层,探讨内部审计权威性和独立性的基础;第二层次是指内部审计的执行权,即内部审计由哪个部门或哪类人去执行才能够很好的实现内部审计的目标,以及如何执行。

1.1目前的实践中关于内部审计的管理权有以下几种模式

(1)董事会主导的内部审计。在英美等公司治理结构较完善的国家较多使用这种模式。它以董事会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通过设独立董事、建立董事会下的财务总监负责制等实施内部审计,以提高内审独立性和治理效率。其特点包括:①董事会直接领导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由董事会一致同意确定,由其对公司会计信息、资金营运及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对经理层实施监控;②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③财务总监负责制。财务总监的人选由董事会决定,并对董事会负责,作为董事会的派出机构专门对管理层的财务活动和会计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

(2)监事会主导的内部审计。这种模式在德国最为典型。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监事会下设董事会,因此,由监事会领导的内部审计更具权威性和独立性。监事会中有相当数量的独立监事(独立于股东且不在公司内部任职的监事),以保持监事会的独立性。

(3)监事会与审计委员会并行。指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共同领导内部审计。从组织地位上讲,审计委员会低于监事会,但它不受监事会的直接领导,不对监事会负责。这种模式是对前两种模式的折衷。由于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划分比较困难,可能出现重复监控、互相推卸责任等现象,并且在二者意见出现分歧时,对于机构内其他部门来说可能出现双重指挥,由此而带来的矛盾使内部控制实际上变得无效。

1.2目前内部审计的执行权的行使模式

在单位内部组建独立的内部审计团队,对内部审计份内的事务进行监督。在单位内部由相关人员兼职执行,这种模式的效率不高。

从权利配置的效率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最优的权利配置应该是成本和效益、效率、效果相统一的配置模式。配置的模式的管理权和执行权应该结合着思考和应用。因为内部审计的特殊性,先天需要权威性和独立性,故管理权配置模式是统一领导和权责结合的权利安排模式。内部审计管理权应当隶属于公司的最高权利部门,同时独立于相应审计的执行部门。

2内部审计权的制衡

当内部审计权以一种方式配置后,如果只管权利的安排而忽视权利的制衡,其权利就存在被滥用的风险。内部审计权的制衡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内部审计的管理权和执行权的矛盾,以保证内部审计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内部审计的效益、效率、效果。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讲,内部审计权利的制衡应从其独立性的角度来思考。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应该贯穿实质独立和形式独立。实质的独立是一种制度独立,从规范的角度来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最重要的措施是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可行的模式有内部审计人员的来源和工资福利管理独立化。

从内部审计人员的来源来看,主要有两种途径:内选和外聘。实行聘用制,聘期分为定期和短期两种,定期每期为3年,短期可根据工程情况而定。内部审计人员的来源也实行从委派部门系统内部调选;如系统内无合适人选时,应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实行一次考选分批聘用的机制,考选和聘用是基本的原则,建立内部审计人才库是重要措施。

从内部审计人员的福利和工资来源看,主要有受监督部门承担和上级部门承担两种模式,前者又分为受监督部门直接承担和间接承担。内部审计人员的工资福利由管理内部审计的部门支付,不与受监督的部门经济效益挂钩。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出差费用由上级管理部门按规定标准给予报销,内部审计人员的工资由公司总部拨款,管理部门负责发放。并且内部审计人员的薪酬比照企业副职的平均年薪,结合相关规定考核后与被监督部门协商确定,每年由被监督部门上缴管理部门由管理部门统筹发放。

3内部审计的激励与约束

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公司运营方面,看公司的资产是否得以保护;运用的信息是否准确、及时。内部审计必须查找风险,确保内部控制的建立,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内部审计是企业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而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促进经济管理向科学管理规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内部审计把其对象作为其“对立面”,很少以积极方式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是在出了问题后通过审计来指出问题的所在,没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并对其进行后续审计和跟踪以及在将来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在我国,企业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企业因为法律要求设置而不得以而行之,不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来规划,在观念上认为内部审计不产生经济效益而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在机构改革和重组过程中,随意撤消,精简抽调。机构设置基本上平行于或低于其他职能部门或在财务部下,使其开展工作的难度加大。有的企业片面以为内部审计就是检查企业的内部经济问题,影响职工团结,分散管理人员的精力。所以对内部审计进行激励和约束是搞好财务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内部审计的激励不足,而约束太多,导致内部审计在很多公司形同虚设。

内部审计激励和约束的措施有:

(1)合理定位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的四大职能:①监督职能。通过审计监督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揭露违法、违纪、营私、舞弊、贪污盗窃、损失浪费以及经营管理中的弊端,达到加强控制、严肃企业制度,强化企业管理的目的;②控制职能。在经营企业中,内部审计作为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控制形成相比,更具有全面性、独立性和权威性,并且内部审计独立于其他控制系统之外,是其他控制的再控制。它不从事具体业务活动,具有超脱地位,内部审计人员是代表企业决策管理层,站在企业的全局分析和考虑问题,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③评价职能。内部审计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有条件了解和评价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内外贸运转状况及资源优化配置状况。通过审计,评价企业运行效果,找出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向企业提出改进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内部审计重点要放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抓住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问题,就抓住了要害;④管理职能。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对本企业经营目标、经营方针、计划编制、组织机构、技术研发、资源分配、内控系统等方面进行审查和评价,确定经营管理的现状、水平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通过合理界定职能和安排权利,充分发挥公司内部审计的作用。

(2)提高内部审计地位。内部审计地位不高,会直接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缺失。独立性原则是内部审计区别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离开独立性,审计结果将毫无意义。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是其监督、控制和评价职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

(3)加强政府部门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力度。内部审计作为一个对企业管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极为重要作用的职能部门,但是有关内部审计的法律和规范却很少见,应当加强内部审计的政府指导,制定统一的具体的职业要求,使得内部审计得到应有的职业尊重。

(4)提高内部审计的法律地位。我国内部审计的法律地位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已颁布了关于国家审计的《审计法》,关于社会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应当颁布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使得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得到应有的重视。

(5)促进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重视。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对内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决定了他们对内部审计的态度和内部审计在公司的实际地位和实际效果。而决定企业管理者对内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又涉及到他们自身的哲学观念、品德和对公众及其他信息使用者的态度,以及他们自身对遵纪守法的认识。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自身的品德、价值观和管理水平还会影响企业其他人员对内部审计的看法。若企业管理者拥有正直的品格、良好的遵守法律法规的习惯和要求,内部审计就会得到企业其他人员广泛的支持。反之,内部审计的工作环境就会比较差,实际效果也很难让人满意,所以提高公司管理当局的水平也至关重要。

(6)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作为一名称职的内部审计人员,能否顺利、出色地完成其使命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是否具有足够的业务知识、专业技能和审计职业判断水平,是否熟悉企业经济活动,是否了解资本市场及其相关的投资、融资规则和惯例,是否具有与他人沟通的技巧等。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内部审计人员不仅学历偏低,而且知识更新较慢,基本技能不足,不能适应内部审计业务发展的需要。

(7)提高内部审计的审计方法、审计手段。目前,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还在沿用老一套的查帐方法,以帐论帐,把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作为审计的重点,忽视对企业资本运作的整体分析、资金未来效益的预测,致使审计效果较差,深度不够,内容单一,范围狭窄。在内部审计手段方面,虽然企业财务基本上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内部审计仍处于原始的手工查帐状态,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运用较少,效率较低,审计手段滞后于会计信息产生的技术手段。

(8)建立内外部审计协调的定位和良好人际关系。为减少重复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内部审计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工作中的沟通与合作。将协调定位在国家审计机关对组织实施政府审计时要求内部审计提供的合作,而应以内部审计为出发点,考虑由于审计范围可能存在重复而需要内、外审计之间的沟通。另外,内部审计活动特别强调与各方面的沟通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这对于内部审计人员获取信息,了解被审计部门的情况,并最终落实审计结论和建议具有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就是基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目的而产生的需求。

4启示

财务治理是从财务的角度来研究公司财权的配置、制衡和激励与约束。内部审计权从本质来讲是一种与财务相关的财权,通过对内部审计的权利的合理配置、权利制衡和激励与约束,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