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对获取审计证据影响论文
时间:2022-09-11 08:08:00
导语:公允价值计量对获取审计证据影响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我国的会计计量产生了新的要求,于是财政部在企业新会计准则中提出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又随着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决策的相关性要求越来越高,审计工作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于是审计结论的奠基石—审计证据就变得尤为重要。文章正是在此变化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计量对获取审计证据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公允价值;审计证据;影响
为适应现代经济的新变化,2006年2月15日,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正式。随同新会计准则颁布的还有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它对审计过程中用到的审计证据作了更具体的要求。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和审计证据方面,相关学者作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思想,然而就公允价值对获取审计证据的影响方面,还没有进行太深入的探讨。本文正是对此进行进一步研究。
一、公允价值和审计证据的内涵
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告中是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由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双方,能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并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我国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在1998年出现于“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后因实际运行中出现很多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而在2001年修订后的准则中被取消了,这次又被重新应用。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使用前提和应用范围时,充分地考虑了中国经济的客观环境和发展特点。可见,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的,只要按准则要求行使,公允价值就可能做到真正的公允,并获得成功。
新独立审计准则所称的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新审计准则对审计证据进行了关注,并对其作了严格的要求。
二、公允价值计量对获取审计证据的影响
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审计证据的基本属性,所以任何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审计证据的获得,从而影响审计质量。下面我们就对公允价值计量对获取审计证据的影响进行研究。
(一)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对获取审计证据的人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是历史成本计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资产或负债按取得时的原始成本计量,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有固定的、确定的原始资料可循,从而可采取固定的审计程序,而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基础,它所衡量的价值随市场的波动而上下变动,且极易受交易双方意愿的影响,有的还不存在活跃的市场,需依靠相关的判断、评价确定,这无形中对取证的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公允价值是公平交易中,双方自愿进行交易的金额,然而仔细考虑,这种“自愿”有多大的公允性?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母子公司之间的交易都可能是自愿的,而这种带有利益关系的自愿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是公允的。这就在更大程度上要求注册会计师保持谨慎态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公允价值计量下,企业更容易操纵利润,客观上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公允价值计量对取证所依据的审计假设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而注册会计师取证所进行的审计程序、采取的审计方法及对审计证据的判断评价等,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审计假设基础之上的。
因此,任何事物都是环境的产物,审计证据也不例外。一旦环境变化,其依据的条件必然变化,因此我们要以新的条件作为出发点,去修正已有的审计假设、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得出适应环境变化的新的审计证据来得出审计结论。
(三)公允价值对取证方法的影响
收集审计证据是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有三种可行的方法,即“账面入手”、“账户入手”和“业务入手”三种。“账面入手”审计方法是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会计资料为审计对象,通过对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审查,从财务信息中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方法。在公允价值包含很多财务信息之外存在的问题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显然是不太适当的。“账户入手”审计方法是以被审计单位银行账户设立的情况以及银行账户资金的变动情况作为审计重点,从中获得审计证据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不能抓住资金事项之外的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而公允价值计量下,这种有价值的东西越来越多,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和风险也越来越大,所以,这种方法应作为配合方法,协助其他两种方法。“业务入手”审计方法要求审计人员既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也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业务信息,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运用这种方法不仅关注业务活动的结果,而且关注业务活动的过程。
(四)公允价值对取证程序的影响
在取证程序上,不论是账面价值计量还是公允价值计量,一般的审计程序都是必不可少的,新审计准则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只不过在公允价值计量下,对这些程序的使用要更加谨慎,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更多的使用准则中新使用的名词——分析程序。97年颁布的《审计分析准则》中将分析程序称为分析性复核,为与国际惯例接轨,06年颁布的新准则中才称为“分析程序”,当然,它与分析性复核不完全相同,它是在分析性复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适合现代审计要求的取证程序,它形成的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自己创造的,之前并不存在,这就与公允价值计量下没有固定的历史记录可循、更多地依赖于分析判断相符合。如:通过分析相关资产计量的公允价值与市价或类似资产价值的比较判断,提供其计量是否公允的证据。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只有严格审计程序,才能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保证审计质量。
三、从以下几个方面降低公允价值计量给审计证据带来的影响
(一)提高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素质
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需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除了具有丰富的会计理论与实务能力,还需要了解评估、金融、资本市场等相关知识。
对审计人员,不仅应具备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而且应遵守行业职业道德,并具备一定的团队精神,这样才有利于审计全面质量管理。主要体现在严格控制录用阶段的人员选拔,审计人员的后续业务培训等方面。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还要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严格执行审计准则和操作规程,提高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二)从审计证据收集的方法和程序上提高
在审计证据的搜集方法上,不同类型的审计证据要采取不同的方法。采取业务入手的方法,应综合考虑审计涉及到的各个过程和因素,针对具体的审计项目选用相关的审计技术来获取证据,防止审计资源的浪费和审计效率的下降。还要严格审计程序,重视检查、观察、函证、分析程序等的各个环节,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保证审计证据的质量。要对不同的取证要求,收集不同的审计证据,并分别加以证明规定,以规范审计取证行为。
(三)要明确审计取证的责任
取证的责任包括审计人员和审计组组长两个层次的责任。审计人员应当对其违规操作而导致收集的审计证据严重失实,或者隐匿、篡改、毁弃审计证据的行为承担责任。审计组组长应当对重要审计事
项收集审计证据,或者审计人员根据不足以支持审计结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承担责任。
(四)要明确审计证据的转化方式
公允价值计量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审计环境,审计人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收集审计证据,如:可以采取文字记录、摘录、复印、拍照、专储、下载等方式取得审计证据。审计人员要能明确原始资料、实物、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资料如何转化为其他便于收集的审计证据形式,既能保证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又能减轻审计人员审计中的工作量,提高审计取证的效率。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计量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取证工作造成影响,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我们应该完善审计监督,通过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维逻辑,使获取的审计证据由潜在证明力转化为现实证明力,增强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保证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晓坤,李金莲.我国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应用研究[J].水利经济,2006,(11).
[2]黄学敏,公允价值:理论内涵与准则运用[J].会计研究,2004,(6).
[3]于永生,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研究[J].财经论丛,2005,(5).
- 上一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 下一篇: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策略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