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新思维研究论文
时间:2022-09-02 08:10:00
导语: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新思维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常规的基建工程概预算审计手段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更趋激烈、工程造价控制更趋复杂的现实面前,已经成为非常基础而原始的方法。
大型建设项目一方面作为企业为谋取更大的利润,站在战略发展高度,对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投入,另一方面又是投资大、建设期限长,造价的不确定性因素贯穿整个建设过程的风险。这便注定了今天的企业投资控制在激烈市场中的竞争,并不只是业主们在工程发包、压低价格上的比赛,而是有组织地在远见、胆识、决策与竞争能力上的竞争。因而,也注定了今天的工程项目内部审计不再是禁锢在传统的概预算审查框架内的循规蹈矩,就事论事,人云亦云…
近年来,中国的企业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适应自身发展的控制投资的造价管理模式,管理者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发现:这种贯穿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模式取决于技术与经济相渗透的程度。实现管理控制循环的核心问题,是工程造价控制各个环节循环的有效性和协调性问题。因而效益审计的对象已不单是项目后评估所体现的投入产出之效益,实实在在的效益早已潜伏在项目的决策、筹资、设计、招标、施工、核算…的全过程,每个环节无一不体现着投入产出之关系,技术经济之渗透。
笔者的确是从这里看到了开拓内部审计新领域的生机,因而仅以在国有企业直接主持并从事大型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财务及相关专业管理的实践,对大型建设项目内部审计中的主要问题提供思路:
(一)决策阶段——关注“立足自身力量”问题
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策略应在保证先进、适用、可靠和满足工期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国内设计和合作的制造范围。内部审计关注:国内已掌握的技术设备并经实践考验、质量符合使用要求的技术是否实事求是地扩大了设备的国产化,以求节约外汇和降低项目投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在最近实施的大型轧机项目中,除少数关键设备引进外,80%的设备由国内实力较强的设备制造厂家按照我方交付的图纸资料及购买的专有技术承担配套件的制作,业主跟踪制作过程,加强监制。这些厂家在消化国外先进设计形成实体产品的同时,开辟占领了国内市场,同时降低了业主造价,并为项目投产后仍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生产出一流的产品,成材率、能耗、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入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提供了保证,形成设备选型阶段的“双赢”合同,使占项目总投资比例70%的设备造价有效控制在业主制定的目标值内。
(二)、筹资阶段——关注“运用财务杠杆”问题
资金的筹集成本以往不被人们所重视,而随着筹资成本在整个造价控制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的现状,审计部门需将其纳入评价范围之内。审计关注的要点:一是正确选择资金来源,利用国外资金应优先选用政府贷款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利用国内资金则应首先选取利用国家政策中的贴息贷款,这两种贷款方式是降低筹资成本的财务杠杆。如武钢目前正在实施的炼铁厂“烟煤喷吹”项目,二炼钢“铁水脱硫”项目,就是采用这一方式。其次利用国内银行贷款则应选择约束条件尽可能少的银行,大型建设项目往往可以凭借国企信用等级直接贷款,而避开常规的财产抵押、资产评估等程序所需的费用和工作量。再次,是资金到位极有讲究,到位过早,用不到项目上,且利息是按天计息,到位过晚又无法保证资金的需要,因此,在资金到位上控制造价的方法是以“及时到位”为目标原则。最后是在支付过程中应合理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在支付方式上降低造价。
(三)、设计阶段——关注“限额设计”的问题
大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是设计阶段。当前推行的限额设计有两个误区必须突破:一是设计单位往往将所设计项目的造价水平去贴近批准的总投资,按照这个总投资进行费用分解,大量实事证明,这个投资额受传统定额、计价依据、估算深度、决策者知识面和经验的局限性以及设计单位自身利益影响,离真正的优化设计有相当大的距离和水分。缩短差距的措施:一是应对类似工程进行深入剖析,以解决价值过剩的问题,业主若能在该阶段提供类似工程要素造价上的经验教训,将会使剖析更加有效。二是业主对缩短这种差距的额度,实施对设计单位的激励政策和风险机制。第二个误区是设计保守,照抄的比例大于理论规定。因此限额设计对设计单位而言必须摆脱对已批投资的迷信,树立零基设计的思路,对业主而言则应配备强有力的设计审查班子,这样才能设计出最佳方案,并进行方案的比选。精确的限额设计,不但在设计阶段为造价控制设置了一道天然防线,而且大大降低业主在建安工程标底中对未可预见费的不确定性。使业主在确定合同价款时掌握主动权。
(四)建设阶段——关注“技术与经济结合”的问题
成功的造价管理不再是造价部门孤军作战的运作,而是涉及众多相关部门协同作战的系统工程。它提出了技术与经济相渗透,投资、设计、施工、财务、物资、法律…等方面的管理同造价管理密切结合的迫切要求。审计之所以关注这一问题,是因为这种专业的沟通和渗透将极大的降低管理成本,使各部门在造价控制中协调起来,在工程多次性计价的过程中及管理的接口部位形成联手。国企大型建设工程技术含量高,工期要求严,以往那种对造价控制形成风险的“三边工程”在实践中正被一种“合理交叉的施工方式”所取代,这种苛刻的“效益工期”更加要求投资管理部门与技术部门的协作。通过与设计的结合,投资部门掌握的类似工程及后评估计价资料将能动影响设计,而设计又形成全过程的造价控制的主旋律;与工程材料管理的结合,能成功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准确把握不同造价特征的新型材料替代对造价的影响,同时,在采用甲供材料供货方式中,共同防范利用价差超领或少领工程材料的投机行为;与监理的结合,则对于措施费,设计变更,不可抗力、费用索赔的费用确认做到不重不漏及加强前瞻性;与财务结算结合,又会减少盲目支付增加资金成本的损失…
(五)、招标阶段——关注“全面引入竞争”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竞争包括设计方案竞选、工程施工、设备、材料及保险在内的所有招标项目。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大型建设项目的施工招标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审计的高度重视,一是标段的划分应按照项目结构的技术说明为依据,宜粗不宜细,以做到资源共享、降低招标成本并减少人为干预因素,二是应淡化标底。通过竞争及答辩,尤其是在答辩过程中,乙方对其低于甲方实际成本的工程价格的澄清,往往是技术进步、新材料替代、强化管理在降低成本方面的重大突破,这种合理的低价正是甲乙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对于量大、价高的工程材料业主应进行招标,考虑到对乙方的合理让利,也可与乙方共同招标,以确定质优价廉的工程材料;对于保险招标,大型建设项目正在打破保险业费率垄断的局面,引入竞争机制,武钢在最近办理的进口设备运输险(即从长江内河至武汉指定仓库的运输)及建筑工程一切险的招标中,通过竞争即转移了风险,又降低了保险费率。
招标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业主对市场价的掌握深度,这又成为反击、防范串标等违规行为的有力武器。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还将使内部施工企业熟悉国际惯例、掌握投标策略、报价技巧及索赔方法,严格履行合同,培育竞争力。
(六)、确定合同价阶段——关注“多种形式合同定价”问题
不同的合同定价方式确定了风险的分担程度,大型建设项目采取多种形式的定价显然比采用单纯的一种方式控制造价更有优势。在当前实行实物量清单报价的方式中,我们关注:对于设计深度明朗的厂房结构、设备基础可采取总价包干形式,以减少工程开口的风险;对于安装工程也可采取总价包干形式,这是由于安装工程量仅与人工、辅材有关,而与设备的重量、牌坊的吨位无关。对于总量暂不确定的分部分项工程,如电缆、桥架的铺设,可采取单价包干形式,一旦图纸出来即可包死。在合同定价中,一般业主有较大的主动权,应按国际惯例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凡乙方未报出清单的项目,视同已包含在其他价款中。对于确实无法防范的造价风险,应按排除法的方式注明:除××情况开口外,其余一律不予补偿,这种条款远比列举法对造价的控制风险要小。
同时在合同报价中,要特别留意乙方采取的不平衡报价及各类保函的到位情况,这里的净现值决不可以掉以轻心。
(七)、工程成本核算阶段——关注“定额缺项”问题
合同签订以后,并不意味着最终造价的确定。我们形象地把施工企业在合同签订、合同执行及工程结算的过程描述为“写我所做的,做我所写的,认我所做的”三部曲,这里,“认我所做的”强调造价人员应跟踪现场对工程造价进行确定,因为固定资产的单件性决定了其成本核算及造价的个别性,不少的定额缺项对投资控制极为不利。审计应关注定额缺项带来的问题,如果概预算定额缺项的审查与财务结算体现的成本核算相结合,只需在财务核算上设置四级科目,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并按人、材、机分别核算,那么,以往那种单纯依靠定额测定部门耗费大量精力编制的分部分项工程直接费单价在这里就成为举手之劳。这一工作的深远意义不仅是掌握了该项工程的决算的主动权,而是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水到渠成形成该大型建设项目的专项定额,是日后对其技术改造、日常大中修的真实准确的造价资料。
(八)、管理手段创新――关注“信息处理”问题
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带来的挑战,瞬息万变的工程市场竞争一方面体现为工程造价部门间捕捉真实信息与识别误导信息的较量,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内部维护正常管理的规则秩序。内部审计要求信息的收集具有最大的相关性,尤其对于那些会使项目面临机会和风险的信息应格外关注,信息量和范围一定要扩大到概预算界限以外,定性定量信息及不确定信息都是工程造价的支持信息,信息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到决策的风险。另外,在当前没有实现无纸化办公的情况下,预算书在部门间的层层传递和手工审批,极易在部门管理的接口部位产生欺诈和舞弊,这是内部审计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造价管理人员只有摆脱手工劳动,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管理上,因为造价控制的模式=人+方法+手段的自动化。
综上所述,是笔者对大型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方法上提出的一些新的思维。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是时代赋予从事内部审计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各个建设项目都有自身的特点,不可千篇一律照搬照套,笔者希望抛砖引玉,为开拓这一新的领域提供思路。
- 上一篇: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论文
- 下一篇:外资金舞弊手段及审计方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