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监管问题研究论文

时间:2022-07-27 08:43:00

导语:审计监管问题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审计监管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企业财务报告舞弊在对社会、国家及投资者个人造成极大伤害的同时,也可能导致社会公众对上市企业、中介机构乃至整个资本市场信心的丧失。由此可见,审计工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了解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审计现状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审计监管;会计舞弊;内部治理

1引言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舞弊是一个敏感而沉重的话题,它像一块毒瘤,时刻危害着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良性发展。同时舞弊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美国联邦调查局将舞弊列为发展最为迅猛的犯罪行为,舞弊问题的严重程度使得联邦调查局每年需要投入约24%的经费来进行反舞弊的工作,在反舞弊的措施中最主要的就是进行审计。此报告主要是分析企业财务报告中的审计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促进经济更好发展。

2我国企业中的舞弊现象

(1)向财税部门和银行提供的财务报告不一致。目前这种现象比较普遍,企业为谋求财政补贴或减免税收而向财税部门提供的财务报告和欲向银行谋求贷款提供的财务报告,所反映的销售收入、利润、存货、应收(付)账款等数据就会大相径庭。

(2)编造虚假利润,骗取上市资格,以欺骗投资者,进行圈钱。企业欲取得上市资格,不惜在财务报告上做手脚。如据成都某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案例反映,成都某企业在股票发行上市申报材料中称1996年度盈利5400万元。经查实,该企业通过虚构产品销售、虚增产品库存和违规账务处理等手段,虚报利润15700万元,1996年实际亏损10300万元。

(3)虚报盈利,夸大业绩。在国有企业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某些管理层受功利心驱使,为提高自身政绩、声誉和影响,授意编制虚假财务报告,骗取名利。

3财务会计舞弊的动因及对审计工作的启示

3.1利益驱动导致了会计舞弊

从己经揭露的上市公司舞弊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舞弊动机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谋求上市资格,争取高价发行。公司准备上市之前,进行会计舞弊,以使会计指标达到上市要求,根据证券法规的规定,发行股票和股票上市的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但在前几年经济效益整体滑坡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连续三年盈利的企业很少。于是,许多企业便过各种舞弊手段进行会计处理,以确保公司连续三年盈利。如四川红光在股票发行上市时,将1996年的1.23亿元亏损做成盈利4522万元。

(2)保持或获取增发新股、配股资格。增发股票及实施配股无疑是一种低成本的融资手段,而且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不断融资再融资。因而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也往往围绕增发和配股资格进行。1999年以前,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上市公司配股,在其申请配股的前三年,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必须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不低于6%。为了满足该要求,以保持可能的配股资格,上市公司就会在会计年度行将结束时,测算本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否达到10%。如达不到,则会采取各种“创造”利润的舞弊手段来提高本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

(3)避免ST、PT或退市。中国因申请上市受到严格控制,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壳资源”,因而保住上市资格,就可以待价而沽,有利可图,因此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千方百计避免ST、PT,一旦已经成为ST、PT的则煞费苦心的避免退市。业绩不佳,主营业务无法创造利润,管理层回天无术时,往往就采用巨额准备计提与冲销的舞弊手段。当年多计提部分准备,来年转回,仅须制造微利,就可以轻松避免3年连续亏损的厄运。

(4)大股东谋利。中国上市公司有别与国外公司的重要一点是大股东控制,即有国企改制形成的一股独大现象,也有民营企业通过股权置换等等方式,取得控制权,成为大股东。无论何种方式形成的,共同的一点是将上市公司当作提款机,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频繁发生关联交易,疯狂牟利。国企改制上市之时,往往以优良资产单独包装,美化经营业绩,轻装上阵,以求达到3年盈利,发行股票上市的要求,遗留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和沉重的包袱给母公司,上市之后为追求业绩指标,母公司往往采用关联交易的手段为上市公司创造利润,久而久之,窟窿越来越大。支撑不下去了,必然形成了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中国资本市场顽疾。

(5)职务升迁动机。我国上市公司中很多的董事长、总经理都是由主管部门任命并带有一定行政级别,政府对上市公司的参与度极高,往往作为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来抓,主管部门对公司的关注决定了公司经营业绩对这些管理人员的政治前途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上市公司总经理、董事长的持股比例和年度报酬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高低几乎不受业绩影响,年报公开披露的盈利公司高管收入大大低于亏损公司的并不鲜见。虽然目前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已开始建立以年薪制为主要形式的激励机制,但相对职务消费等与业绩不挂钩的隐形收入而言,可能不会产生太大的吸引力。在“官本位”主导的思想下,更多的高管人员可能更看中,通过业绩增加自身的政治资本,提升公司的级别和自己的地位,因此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相比国外上市公司而言调高收益的会计舞弊动机,带有更多的政治性。

3.2内部治理不完善为会计舞弊创造了机会

一方面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不能有效发挥监督功能,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也制约着内部审计履行职责的能力。内部审计部门已经成为安置企业闲置人员的部门,内部审计人员缺乏资格认证,缺乏履行职责要求的知识和能力,不能对会计进行有效监督,更不能对企业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2002年证监会建议上市公司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并未作强制要求。大多数上市公司即使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也往往是在董事会或总经理的领导之下,没有相应的权力,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功能。根据程新生和张宜(2005)的调查,至2002年4月,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总计524家(含钢铁、汽车、化工、机械、电子、家电、纺织等行业),其中342家公司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占65.27%;有102家未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占19.46%;另外80家上市公司未填写发出的调查表,占15.27%。在设立内部审计的342家上市公司中,由董事会领导的内部审计和由总经理领导的内部审计占总数的70%,由财务部和财务总监领导的占23%,由监事会领导的仅占7%。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明显较差,受财务部和财务总监领导的内部审计对财务的监督作用被消弱,即使是由总经理和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在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和副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较多且普遍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在揭露管理层舞弊方面也显得苍白无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解决好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独立审计中的审计主体(外因力量)和审计客体(内因力量)更好地相互配合实现企业振兴,独立审计不断壮大,我国的经济高速健康发展,社会公众才能真正地信赖独立审计,支持独立审计,投身于独立审计工作,使独立审计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赵丽丽.我国独立审计监管制度的分析及建议[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8).

[2]曹宇,赵莹.审计监管与审计质量[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3).

[3]李传军,戚中伟,王鹏举.美国审计监管对我国的启示[J].中州审计,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