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财政支出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2-06-21 02:59:42

导语:科技财政支出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技财政支出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

摘要:当前,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确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将科技创新视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而近年来我国科技财政支出的主体已经从中央政府转为地方政府,本文中用2007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对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对创新发展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能够促进地区的专利申请授权量和技术市场成交额,促进地方创新能力提升。

关键词: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科技发展;回归分析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动力,科技水平的提升迅速集聚生产要素资源,迅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产业组织、城市战略和国家战略。今天,科学技术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种科学技术活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同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工艺技术创新可以直接推动业务发展开发,而基础研究由于其强大的外部效应对企业发展有间接影响。企业的逐利性意味着企业倾向于投资具有短资金周期和直接收益的应用类型,而避免向基础科学技术活动和公共技术研究进行资本投入。政府财政拨款不同于企业,政府更多地会考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对科技创新发展和公共技术强化的支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不断推进,财政科技支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由2008年的2611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8326.65亿元,10年间增长了3.14倍。政府财政支出工具的合理使用是促进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之间经济实力、科技投入和科技发展水平千差万别,从长期来看各地区之间过大的差异性会不利于均衡发展,同时会制约我国科技实力的提升。

二、我国科技财政支出现状

以创新为基础的发展战略的建立,将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资机制,将财政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增强科技投资的总量和强度。另一方面,它也积极利用减税和公共采购措施来扩大科技融资的投资渠道,并优化科技融资的支出结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能也应转换为以创新驱动[1]。科技财政的主要公共支出主体可以分为中央政府科技财政和地方政府科技财政。财政政策在结构调节和提高质量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它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将日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2]。随着我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全国专利申请授权数由2007年的351782件增加到2018年的2447460件,增长了近7倍。财政科技支出是驱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3]。但是只从总量上看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不准确的,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目前仍存在质量不高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我国现有技术多为国外引进而非创新,缺乏基础性原创,经济高质量发展缺乏科技创新的支撑,容易导致产能过剩而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4]。政府科技财政支出的主体可以分为中央政府科技财政与地方政府科技财政。科技创新资本的投入除了政府财政支持外还有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如图1所示,近10多年来我国财政科技支出总量迅速增加,同时地方政府科学技术支出占比逐渐增加,从2012年开始地方科技财政支出成为我国科技财政支出的主要来源。财政科技支出与地方创新能力紧密相关,一个地区突出的创新能力带动地方经济迅速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能够为科技财政经费提供政府资金保障。同时地方政府科技财政支出促进了当地创新要素资源的聚集,科研团队的建立、科研水平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发展,对当地的创新能力提供支撑保障,促进了当地的创新发展能力。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强国。专利授权数量以及新产品产值逐年攀升[5]。从省域层面来看,各地区地方财政支出差距明显,2018年极差达到了1026.59亿元,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绝对额最高的广东省是支出最低的西藏自治区的127.4倍,同时,无论是地方科技财政支出的总量还是科技财政支出强度(地方科技财政支出占总支出比)都呈现出东、中、西部地区递减状态,这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国区域创新发展水平差距显著,发达省份创新能力具有突出优势,同时地方科技财政支持力度强。2018年广东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总量和强度都是最大的,支出总额达1034.71亿元,地方科技财政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6.58%。我国科技财政支出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各级政府科技支出占比呈现比较平稳的趋势,2007~2018年间中央科技财政支出占比呈现先缓慢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维持在8%~12%之间。地方科技财政支出占比呈现平稳态势,以微小幅度增长,基本保持在2%左右。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在对科技财政支出的安排上基本没有变化,且支持强度小于中央政府,从地方政府各项财政支出总量来看,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地方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地方财政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占据了地方财政支出的4成左右。

三、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及数据来源

被解释变量是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用地区城市专利申请授权量表示,解释变量有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控制变量有每十万人口外商直接投资额、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纯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化率。本文主要采用了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因西藏数据缺失较多不采用)2007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二)模型设定

专利申请授权量和技术市场成交额直接表示一个地区的创新发展能力的强弱,用patent表示某地区专利申请授权数,tech表示技术市场成交额,用scal表示地方科技财政投入水平。设定考察地方科技财政投入对地方创新发展能力的分析模型如下建立双对数回归模型(1)和(2)。Lnpatentit=αi+βiLnscalit+εit   (1)Lntechit=αi+βiLnscalit+εit  (2)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为了消除数据异方差对结果的影响文中采用各变量的对数值进行回归分析,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在回归分析之前为了排除单位根存在出现回归模型的伪回归现象,首先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如下表2所示,进行了相同单位根检验和不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变量是零阶单整I(0)和一阶单整I(1),说明变量不存在单位根,证明了数据是平稳数据,可进行OLS回归。回归结果如下表3所示,结果显示检验方程显著性的F统计量之P值为0.000,方程(2)中,常数项P值0.083,仍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0%的显著性检验,两个回归方程的R2分别为0.867和0.7,说明模型拟合优度良好。从系数来看,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对当地的创新发展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该地区的专利申请授权数和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增加1.22和1.21个单位。

四、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思考从实证结果来看,地方科技财政支出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地方科技财政支出每增加1%,该地区的专利申请授权量和技术市场成交额分别增加1.22%和1.21%,可以说地方政府科技财政的支出能够显著提升该地域的科技创新能力,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地方政府的科技财政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近10多年来基本不变,维持在2%左右的水平,同时由于本文模型设定只考虑了地方财政支出总量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一个地区创新水平的发展不仅与地方财政支出的总量有关也与科技财政支出金额的结构有关,比如中央政府的科技财政支出主要以基础研究为主,社会资本投资主要以试验研究为主,主要是企业资本投入,以期望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技术层面的问题,其次对科技财政的支出主体还包括中央财政支出、本国社会资本投入、国外资本投入等,最后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还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化率、外商投资水平等因素有关,文中只单纯考虑了地方政府科技财政支出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不能很好的解释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在机理,但实证结果仍值得思考,即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水平与地方科技创新能力息息相关,政府因该重视对科技的支持,科技创新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政府的科技投入有利于实现重大科研项目的突破,对科技创新发展和经济能力的增长起到推动作用[6]。高新科技创新具有周期性,财政支出能够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良好的制度机制,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7]。同时,各地应当依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创新资源来制定本地区的创新策略并以此来提升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效率[8]。

(二)政策建议

1.建立财政科技支出稳定增长机制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科学技术投资水平密切相关,特别是在美国,日本等强大的科学技术国家,政府在欧盟投资中起着主导作用在科学技术上。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需要增加在科学和创新技术上的总支出。同时,必须在法律上建立稳定的科学技术费用来承担国家财政费用。除了将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的增长速度与普通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增长率联系起来,还要实现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应该包括在政府支出的目标中。2.根据国家战略调整金融技术支出结构毫无疑问,每个国家的财政和科学支出水平都是不同的。在现有的政府条件下,必须根据国情调整科学技术支出的结构,中国也不例外。当前,随着中国财政技术支出结构的调整,研究与开发支出在基础研究中所占的份额持续增长,因为政府必须不断增加基础研究的财政支出,促进理论发展进步。与此同时,政府已根据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适时调整了公共支出的结构,在科学技术领域以及有助于改善公共支出的自主公共创新领域资源有限。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可以投资资本的逐步投资和撤退技术领域,并且可以进行大量投资以最大化税收投资。3.完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和技术支出体系地方支出是国家支出系统的一部分。地方科学技术计划的制定和地方科学技术计划的实施取决于地方政府对科学技术的投资,但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科学技术支出上的立场不同,中央财政主要投资于基础研究,对于该国的财富研究以及科学技术具有战略意义。地方资金主要涉及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并为当地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鉴于中国幅员辽阔的客观性质和巨大的区域发展差距,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各地区重要的税收和技术支出一般项目。因此,支出项目构成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和科学支出体系,这是相互的。此外,鉴于有限的地区预算支出能力,中央政府将支持下一个地区的科技投资,促进下一个地区的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必须消除“仪表盘效应”,并塑造科学和经济发展的虚拟循环机制。在区域发展战略体系中,合理地使用财政政策来发挥政府部门在调节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通过影响金融、劳动力、信息、知识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和流动,合理调整家庭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来协调不同地区。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并可以减少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应当保持一定的延续性,一致性的财政支持力度与方向是更好地发挥调节作用的保证[9]。总之,中国目前处于经济变革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完善。财政支出比其他市场经济相对完善的发达国家更为重要。财政支出必须适当,合理和高效,以便为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做出贡献,并加强总体社会保护并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我们必须适度、合理、高效地安排好财政支出,从而使得财政支出更加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更加有利于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10]。由于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有限可以考虑通过财政贴息、投资资金等方式用财政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以达到带动当地科技资金的投入,大力支持科技发展,以科技创新带动地方企业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核心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宏,乔晓.创新模式“换角”驱动高质量经济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19(06):32-41.

[2]宋来,朱保华.财政政策的经济发展效应——基于国外文献研究的视角[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06):57-62.

[3]车德欣,吴传清,任晓怡,吴非.财政科技支出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异质性特征、宏微观机制与政府激励结构破解[J].中国软科学,2020(03):171-182.

[4]安淑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18,40(09):11-17.

[5]田园,周书俊.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如何影响创新绩效[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17):62-65.

[6]李光龙,范贤贤.财政支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实证检验[J].上海经济研究,2019(10):46-60.

[7]高新雨,王叶军.财政支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18(07):109-117.

[8]张斌,孙旭安,何艳.基于交叉效率模型的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效率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3):97-104+191.

[9]曾淑婉,刘向东,张宇.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时空效应研究——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36(01):89-94.

[10]杨瑞平,敖小波.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协整理论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4(10):21-24.

作者:孔胜雪 周桂明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