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时间:2022-04-24 10:28:23
导语:“三位一体”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以共青科教城与赣江新区经济协同发展为例,分析了双方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本课题研究成果、查阅相关政策文件、借鉴已有的经验成果,提出双方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其机制构建方案。
在高校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研究中,主要理论有人力资本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后发优势理论、协同发展理论等。本课题组成员认为,在后发优势理论和协同发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共青科教城与赣江新区经济共建将会达到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根据课题的研究成果发现,双方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双方加强交流与合作,才会真正达到协同双向发展。本文拟构建“三位一体”模式助推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一、共青科教城与赣江新区经济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校园主体已搭建,但配套建设仍欠缺。通过走访共青科教城的五所高校发现,高校教工住宿还在初建中,给教工的教学、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目前,高校教工主要以高校公共大巴为主要交通工具往返于南昌和共青校区两地之间。具体情况如下:路上往返时间很长,精力消耗过大,对老师上课状态及积极性有较大影响;部分高校以学校招待所来满足不返回南昌、留住共青校区老师的住宿需求,但是招待所的房间和住宿条件明显无法满足教工住宿的全部需求。2.学校周边交通设施较少,各高校资料共享有障碍。五所高校组成的共青科教城,目标是实现高校之间教学资料共享、体育场馆共用,形成“集约化”办学,提高办学效率和办学质量。如高校之间开设了跨校选课学分互认机制,学生可以通过网上选课到其他周边院校听取不同的课堂教学,目的旨在让学生接触更多、更广的教学资源。但由于公共交通的不便利,学生跨校选课听课的阻力较大,部分学生因为交通问题而打退堂鼓。3.共青科教城与赣江新区经济之间的协同构建尚未完善。在高校建设以及赣江新区产业园建设、人才招聘等过程中,双方渗透、交流较少,几乎都是独立完成。根据赣江新区的产业布局、项目落实情况,以及新区建设的人才需求经验来看,未来的3~5年,中高级管理人才和“蓝领”技术工人将成为赣江新区经济带企业发展的两大类紧缺人才。但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新区经济带人才需求问题上,双方并未实现有效的沟通、交流。究其原因,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需要经历四个阶段:起始—沉寂—规划—实操。共青科教城最早入驻的高校第一批次招生是2016年,从这个现实情况出发,共青科教城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就目前情况而言,共青科教城教育管理的重心主要偏向高校内部管理、学生安全、教工教学质量把控等方面,导致共青科教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能力偏弱,高校发展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尚处适应和磨合期。在此时代背景下,针对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青科教城应抓住赣江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狠抓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适应赣江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助推新区经济发展。同时,赣江新区经济发展应进一步助推共青科教城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实现双方长效、有利的协同发展。
二、共青科教城与赣江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
1.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应系统地规划与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政府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共青科教城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鼓励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突出类型特点,强化职业教育属性,积极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建立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企业、职业教育机构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供需信息平台,引导共青科教城高校科学合理设置对应专业。3.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共青科教城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不断创新合作内容和形式。4.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抓住赣江新区产业发展、产业升级的新机遇,主动参与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实质推进校企协同育人。鼓励并支持新区企业和共青科教城高校联合建设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联合开展招工招生、专业建设、实习实训、质量评价、科研攻关等工作。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符合职教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趋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5.建设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政府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充分调动赣江区政府、企业、科教城高校和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三、共青科教城与赣江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构建
在总体思路的指导下,本课题构建了共青科教城与赣江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相关机制。一是建立沟通互动机制。加强共青科教城与赣江新区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沟通学习,互通有无。二是人才输送机制。发挥共青科教城在协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强化共青科教城特色高等教育,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培育“订单班”校企合作模式等方式;积极重构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内涵;努力培养适合赣江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完成共青科教城的基本办学功能,提高服务赣江新区经济发展的能力。三是建立利益导向机制。一方面赣江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提升区域内人民生活水平,必将加大对高等教育产出的期望,最终促使共青科教城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与改革创新,学校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共青科教城的科研成果应借助赣江新区经济创新平台与相关载体向赣江新区内部进行扩散与转化。另外,共青科教城还要协同新区企业实现科技成果突破展品与样品的初级阶段,实现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变。为此,在双方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持续提升区域内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通过机制的构建以及具体措施的实行,使共青科教城与赣江新区经济的发展模式融合在一起,实现双方协同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在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时期,共青科教城高校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办学目标。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转向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兼具职业教育属性。二是共青科教城高校与赣江新区企业一定要加强双向沟通,互搭互建平台和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双方共赢的局面。三是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政府政策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应形成政府、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作者:王芬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 上一篇:现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与策略
- 下一篇:区域经济发展培养财会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