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兴县精准扶贫异地搬迁思考
时间:2022-08-22 11:05:55
导语:山西省兴县精准扶贫异地搬迁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异地搬迁是解决生态脆弱地区贫困问题的有效手段。要使异地搬迁更好地发挥扶贫的作用,需要在通观全局的基础上区分地域不同特性,从而真正做到精准识别、精准解决。兴县是山西省精准扶贫中异地搬迁项目的主要示范点,做好异地搬迁工作意义重大。分析了兴县异地搬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兴县精准扶贫异地搬迁现状
1.1兴县概况
兴县地处于山西省西北部,吕梁市北端,东接岢岚县,南邻方山县,西与陕西省神木县隔黄河而划,北邻保德县。在地理位置上可称之为“秦晋交界、黄河之滨”。全县国土总面积为3168km2,居山西省各县、市(区)之首,这也为异地搬迁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全县现辖7镇10乡,372个行政村,822个自然村,总人口30万人。受于自然环境及历史因素影响,兴县是资源大县、生态脆弱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县、革命老区和发展新区。兴县整体地形起伏较大,地下水富集区少且地表水内含沙量较大,且当地降水量较少水资源也匮乏,农业发展受土质及气候干旱影响较大,很难进行规模化的农业种植发展。而与其贫困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县域内已经探明的矿种有煤炭、铝土矿、煤气层等23类矿产资源,且大多数矿种品质优良,方便开采。其中煤炭、铝土矿属于优势矿种。兴县煤田是河东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储煤分布面积约为2000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60%以上,总储量461.54亿t,已探明储量93.99亿t。而铝土矿则是山西省五大铝土矿区之一,分布面积约为183km2,已经探明储量2.79亿t,据专家预测其远景储量大于5亿t。
1.2兴县异地扶贫实施情况
兴县将异地搬迁扶贫工程作为精准扶贫中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通过把移民搬迁同产业扶贫、综合服务配套起来,坚持搬迁与脱贫同步的原则,让移民搬迁户不仅能够搬得出,而且稳得住,能致富。2016年该县易地扶贫搬迁1200人,搬迁对象主要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2017年兴县第一号文件《兴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调整“十三五”异地扶贫搬迁对象范围的紧急通知》中,提出异地扶贫搬迁对象范围及搬迁要求:如对于户籍人口在300人以下、实际居住达不到150人自然村和居住在山庄窝铺不易解决水电路的贫困村等尽量实施整村搬迁;对生存环境条件恶劣、绝大部分人口已经常年外出居住或定居,目前尚有零星分散居住的贫困人口的自然村,要求整自然村搬迁。而在2017年4月兴县第八号文件:转发《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十三五”期间异地扶贫搬迁有关事项统计摸底工作》中则是明确了补助范围和标准:首先是增加补助标准,对省“十三五”规划内确需同步搬迁人口,在省级补助1.2万元基础上,再增加5000元补助,达到每人1.7万元。其次,建立拆除旧房奖励资金,即搬迁户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并按期完成拆除的,按人均1万元给予旧房拆除奖励。最后,建立旧宅基地复垦奖励,对签订复垦协议并自行完成旧宅基地复垦的,经当地政府委托第三方验收合格后,按人均0.3万元进行奖励。在兑现上述所有奖励后,确需同步搬迁人口最高领取限额可达3万元/人。充分满足了异地扶贫中难以解决的资金问题。
2兴县异地搬迁存在的问题
2.1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
在异地搬迁资金来源渠道较多,资金供给充足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来源资金如何进行匹配使用的问题。据调研了解,兴县有部分单位为加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将建设任务安排的较为提前,由此导致资金需求也提前,但是有部分资金,如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等仍按原计划发放资金,这就使得项目资金经常不能足额、及时的到位,进而影响异地搬迁的效果。另一方面,根据国家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有关规定,搬迁户实施搬迁后原居住地的山林和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仍然属于自身,这从政策上认可了搬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山林承包经营权的存在,但在实践中,由于承包经营山地和土地的相关确权工作滞后,以及部分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对原住民资产与村级公共财产缺乏一定管理,导致大量搬迁后土地处于荒芜状态,由此造成了土地与山林等资源浪费。
2.2搬迁户自身限制方面
进行搬迁的前提是要“摸清底细”,如果农户自身不愿意搬,只是政府单方面地忙里忙外,通过异地扶贫来解决贫困问题是难以完成的。尽管在多数村民仍有顾虑时,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不断争取,但受自身思想限制越贫穷越害怕失去现状,因此仍有许多不搬、甚至反悔的现象出现。在异地扶贫的实施过程中,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感觉故土难离,更担心自身由于文化程度相对降低,且没有一技之长,因此难以适应陌生环境,这也导致移民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困难很大。受搬迁户自身受教育程度影响,兴县政府主导针对搬迁户所开展的技能培训主要以农业技术为主,虽然降低了学习难度,但这与现代企业的用人要求不符合,严重影响了搬迁户的就业机会与收入水平。
2.3搬迁户生活保障方面
对于整村搬迁来说,原来的村集体组织已经不复存在,而零散安置的搬迁户则更是远离了原来的生产及生活地。搬迁后的农户不同程度上都出现了生产资料、社会关系、生活保证等方面的缺失,而搬迁户一时难以适应移民区生活习惯也导致了异地搬迁之后问题的多发。享受异地搬迁政策之后的农户能否得到充分社会保障及稳定收入来源是关乎搬迁户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是检验异地扶贫能否“搬得出,稳得住,逐渐能致富”的重要标准。由于兴县地形起伏较大,山多地少,现在异地搬迁主要是以县域内搬迁为主,至此使得一些异地搬迁安置区域,搬迁户自身的就业问题更为凸显。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支持下,异地搬迁已经不同于过去简单的规模移民,而是一项综合系数较高,涉及范围较广的系统工程,也是当前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体系的新变革。
3做好兴县异地搬迁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3.1行之有效的资金使用模式
针对异地搬迁中资金使用不灵活的问题,可以通过PPP(公私合营)模式的运用,适当引进社会资本进入扶贫工作。如企业在搬迁地开办大学生创业平台、农产品电商平台等扶贫项目时,政府给予相应政策支持,让企业在搬迁地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再者,可以设立企业对口扶贫村,既能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又能有效利用劳动力。政府也应该在资金协调匹配方面发挥好桥梁作用,更好地保障多渠道来源资金更为合理、有效地使用。兴县搬迁户在享受异地搬迁之后,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宅基地和山林等资源大部分被用于退耕还林、生态建设等公共服务。但依据调研的实际情况,享受生态补贴的范围并没有被详细测量计算,应该在计算自身生态服务价值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数额的增加,可以将土地价值转换形式后发挥出来,也能减轻搬迁户自身所受经济压力,从而帮助他们在搬迁之后更好融入搬迁地生产与生活当中。
3.2自身发展破除限制条件
异地搬迁中不应该局限于解决搬迁户自身居住的问题,更应该从多方面提升搬迁户的综合素质。只有移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提高了,他们才有能力更好地适应环境。搬迁户对是否有意愿进行搬迁也是进行异地搬迁的一项重大影响因素,如若出于多方面考虑自身不想搬迁却“不得不搬迁”,这不仅占用了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异地搬迁之后的相关程序也并不好开展,所以一定要在充分尊重搬迁户自身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异地搬迁的扶贫手段。同时也要不断加大劳务培训与输转力度,将搬迁户作为当下劳动力培训的重点对象,通过集中培训或个别指导的方式,使搬迁户能增强自身就业本领并掌握一技之长。也可以通过如鼓励开展自主创业、介绍工作等方式帮助搬迁户进行就业,在转变搬迁户自身就业渠道的同时促进搬迁地经济发展。异地搬迁只有尊重农户意愿、充分了解其多方面诉求,才能使得精准扶贫能真正“精准”。
3.3精准提供稳定生活保障
异地搬迁并不会自然解决现有贫困问题,在实行异地搬迁之后,仍需对搬迁户进行多方位的精准措施,提供更为稳定的生活保障。生计问题是搬迁户能否适应搬迁地的验证标准之一,只有解决了搬迁户自身生计问题,异地搬迁才真正具有精准扶贫成效。可以根据搬迁户自身不同属性区分帮扶措施,如针对无劳动能力的搬迁户设立日间照料中心,通过集中供养的方式解决其搬迁后的生活保障等问题。不仅要保障搬迁户基本生活问题,使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也要注意到搬迁后的社会问题。搬迁户进行异地搬迁,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位移,更多的还有搬迁后的生产、生活保障等问题。针对此,则可以引入社区管理新机制,对搬迁户形成据点的搬迁地建立新的管理机构,实行属地管辖,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日常生活管理等多方面工作。
作者:贾璟琪 丁雪瑞 李富忠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董红琴.生态修复视域下吕梁发展路径探讨——以兴县为例[J].前进,2015(4):29-31.
[2]张智勇.山西地方电力有限公司电网发展规划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1.
[3]朱显岳.相对贫困农户异地搬迁扶贫研究——以浙江省丽水市异地搬迁扶贫为例[J].丽水学院学报,2015(4):78—82.
[4]刘兴斌.陕南大移民的难点解析[J].新西部,2015(5):9—10.
- 上一篇:边疆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对策建议
- 下一篇: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