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2-10-22 09:17:15
导语: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廊坊区域经济的特点及人才需求情况
当前高校中的外语教学模式大多雷同,培养出的多是“哑巴”外语,并且大多只为学外语而学外语,不具备其他专业的知识。这就形成了高校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相脱节的现象,不能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反而造成失业率上升,拖累地区经济的局面。如何让高校培养的人才既可以服务于区域经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促进高校的就业率,让地方经济反哺高校,进一步提高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与廊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接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方法与思路
1.进行专业发展的战略性调整
从企业的职业结构、从业岗位、知能结构和就业形势入手,对外语专业的发展与设置进行战略性调整,摒弃不适应当前需求的专业和教学方法。目前,许多高校外语教学还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课堂精讲、语音室听说、课后作业的模式。没有对当前企业的职业结构、从业岗位、知能结构和就业形势进行调研,与区域经济脱节。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应服务地区经济,针对廊坊地区经济特点,培养外向型具有专业知识的应用型外语人才,这就要求专业的设置和发展有针对性,对接区域经济需求,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廊坊不属于核心大都市,但是廊坊具有发展都市型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全面地发展产业竞争不过北京和天津,但可以重点发展某一产业的某一区段,某一产业的某一环节,与京津配套,构建产业集群。从最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制造业、物流及文化产业对具有专业知识的外语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就业情况较好,在这一个方面要加大专业设置和培养力度。对一些市场需求小,就业难度大的专业应减少投入并逐步取消此专业。让市场需求来决定专业的发展,提高高校外语人才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外语专业的发展与设置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首先,根据区域经济的需求设置相关热门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的原则。廊坊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制造业、物流及文化产业等近几年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已成为廊坊地区经济的主要支柱。在外语专业设置时应把一些过时的、就业形式不好的专业淘汰,设置一些人才紧缺、就业形式好的专业。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为地区经济提供了助力。其次,校企合作,产学对接,协同发展的原则。与用人单位进行对接,双向介入,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与编写教材,实现定单式培养模式,协同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
2.加快真实和模拟工作情境的教学设施建设
以专业新的结构为依据加快真实的、模拟的工作情境的教学设施建设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条件性工作,切实进行对应教学模式改革的教材创新开发。对目前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变教室-语音室-作业的传统教学方法。廊坊师范学院近几年在外语教学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立了英美文学课程的“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基础英语的“多维立体”教学模式,语言学课程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阅读课的“技巧训练+文化嵌入”的教学模式,以及口语课的“双师授课”模式。但这些改革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新形势下对于外语人才培养的需求,外语教学应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景教学。打破传统“哑巴英语”的授课学习方式,采取情景教学、视频讲解、字幕释疑、分组讨论、现场演练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提升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了解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相关术语。高校应加大投入,加快真实和模拟工作情境的教学设施建设,聘请相关专家进行实情实景教学,并进行相关教材的编写。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知识、技能、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真实和模拟工作情境的教学设施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大型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此平台应包括高清的教学显示系统、计算机教学系统、会议发言系统、教学摄像系统、扩音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等。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真实地模拟工作环境和语言环境,对企业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处理,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高清显示系统和扩音系统可以让不参加实景模拟的同学进行观摩,会议发言系统可以让学生进行发言及讨论,摄像系统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信息反馈系统可以让教师和企业专家也参与进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次,建立实习基地。在学校和企业分别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每学期提供实习的机会,教师和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听说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教材选取方面,应与对口企业进行一对一的合作方式。聘请企业相关专家对相关专业进行认证,突出专业的特点,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合力编写有针对性的专业教材。这既体现了所设专业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也体现了校企联合的办学理念,学以致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3.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高校的外语教学应服务于地区经济,为企业提供合格的外语人才。外语教学应摒弃传统的“象牙塔”式教学模式,应该与企业结成一对一式教学,即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把企业作为高校的实习基地,高校培养的人才服务于企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促进高校的就业率,地方经济反哺高校,进一步提高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工学结合是产学合作的主要途径,工学结合的难点在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能否找到共同的目标、利益及动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的建立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模式。首先,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即“紧紧抓住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这条线”的模式。再次,校企双向介入模式,即“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双向介入,把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的模式。校企深度融合,产教对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是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抓手。大学输出人才、输出智慧、输出技能,服务社会,回馈社会,这样的合作才有生命力。
三、结语
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涉及到企业、高校、政府和人才个体等诸多方面,是多系统参与,一条龙培养的完整体系。真正实现“产、学、研的密切联合”,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以区域经济的需求为导向,校企联合为手段,增加教改的力度,以“服务区域经济,提高就业”为目的,这样才能建立起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体系。
作者:杜文娟 赵丽娅 单位:廊坊师范学院
- 上一篇:学习为人民服务个人心得体会9篇
- 下一篇: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