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时间:2022-01-09 09:36:33
导语:试议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模型
1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地方政府通过颁布地方性法律法规、组织信息服务沟通平台、提供发展规划、项目评估、政策指导、执法监督、合理安排财政拨款等必要行政手段,以为教育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为目的对教育进行宏观层次的管理,从而协调地方高校与政企的沟通,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应逐步打破地区发展不平衡局面,缓和高校在地域分布上不均匀导致的各种矛盾与问题,实现同步协调、有序有力发展。政府应增强宏观调控在高校间的影响程度和对高校发展的支持力度,协助不同专业优势、不同教学水平的地方高校准确定位,帮助高校拟定符合自身特点的未来发展蓝图,从而减少目标过度重复而导致的资源浪费以及降低各个高校因争夺同类优势资源而产生的无谓竞争的可能。政府要积极促成企业与高校交流互动,切实发挥协调作用,建立起各方的联系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帮助高校解决研发资金短缺、研发方向与实际不相符等问题,改变部分高校脱离实际需求、“重理论轻实践”所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增强高校关注社会、贴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地方政府的合理规划下,高校间应整合资源,形成具有独特科目优势的科研开发互动交流体系。高校和企业之间要搭建人才供需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政府应定期举办相关产业高校与企业合作洽谈会,鼓励高校对地方企业实行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合作模式,鼓励高校和企业参与大学城、大学科技园以及科技孵化器等的建设。在增加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的同时,减轻高校就业工作压力,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缓解社会人才供需的矛盾。
2优化高校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经济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多元化行业的繁荣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强烈需求为高校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众多的机遇,高校应紧紧抓住这个时机,在保证优质的前提下利用自己强大的学科、专业、人才优势扩大自身供给量,努力适应当前社会对人力资源供不应求的形势,使高校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坚实的知识之盾和持续不断的发展之矛。高校定位不仅指办学思想、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定位,还应该扩大到社会需求的层次上,即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的角度也应做好规划。根据自身的服务能力,包括基础、特色、优势等来选择服务对象、范围、措施,并制定出具体工作计划,从而突出服务重点,提高服务质量。高校应提升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对社会经济的服务意识,把简单的职能化基础型服务模式发展成多层次的管理化综合型服务模式,将松散型被动适应服务模式转化为紧密型主动引导服务模式,最终与企业形成积极合作伙伴关系和双向作用的服务体系。高校对社会经济的服务应立足于区域特色,坚持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发现那些重大的、具有前沿性和共性的热点现实问题。人才资本的积累是争取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关键,高校人才培养核心在于创新性和实践性,重点是一定要突出自身独特优势,只有当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育人模式定位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接轨时,才能进一步提高对所在地方科技转化度和经济贡献值。
3企业在政府指导下与高校建立广泛合作。
为了增强高校教育及其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度,地方企业应该配合政府调度,与高校成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为高校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环节提供帮助,如企业建立起能够让在校生落实所学专业知识的实践基地,并提供与专业相符的实习岗位,联合高校对学生实习阶段的表现做出指导和评价。如此,在夯实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的同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还提高了学生的时间能力、个人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享受到政府给予的一定的鼓励性质的优惠政策,并从优秀的实习生中选择聘用正式员工,从而减少员工法人培训费用,此外企业通过高校间的项目合作掌握新的核心技术,并能提高企业自身的形象、扩大品牌影响力。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系统,其快速发展离不开三个主体——地方政府、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的协调合作。政府发挥自身领导作用,高校改进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大力发展人才培养科研开发部门。只有三方相互配合,使产——学——研模式顺利运行起来,才能为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孙鸿飞李雨玲单位:东北电力大学
- 上一篇:司法局反腐倡廉工作计划
- 下一篇:司法局理论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