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沿海化布局规律
时间:2022-07-26 09:58:07
导语:区域经济沿海化布局规律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我国沿海经济空间布局的现实背景
1.海岸带自然地理基础我国拥有的海岸线长度为18000多千米。从资质构造基础看,主要欧亚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作用下形成的北东———南西向新华夏系构造系控制,形成了一系列沿海隆起和沉降带,在河流沉积和与洋流等综合作用下,形成了沉积型海岸与基岩海岸交错的格局。其中长江口以南以基岩海岸为主,以北除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以外,以沉降型海岸为主。这样的海岸带自然地理基础提供了沿海港口、产业和城市布局的基础,形成了诸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城市———工业群,也支持了大连、青岛、厦门等基岩海岸线港口及其产业的形成与集聚。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区域整体位于世界最大的环太平洋地震带,近年来不断加剧的海洋及地质灾害不仅提醒我国沿海区域空间容量的整体限制,而且加剧了沿海产业布局的自然环境安全隐患的影响。
2.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升级近年来沿海省市区纷纷提出和实施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空间资源利用的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而且多数已上升为国家级发展战略。相应的规划、建设等一系列涉海重大工程,在国家层面上存在较为严重的产业布局同构现象,同时造成对海岸带宝贵空间资源的占用,对沿海生态环境形成巨大的压力。根据国家海洋局《海域使用管理公报》数据显示,我国“十一•五”期间累计确权填海面积6.7万公顷,其中建设用地6.4万公顷,农业用地0.3万公顷。而且随着近年全国沿海省市区国家级发展战略的陆续出台,涉海产业规划及其用海规模出现大幅度和快速的增长。其中,津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国务院批准填海造地规划200平方公里,涉及8个产业功能区;河北曹妃甸工业区规划用海面积340平方公里,其中填海造地面积240平方公里,依托矿石码头和首钢搬迁,大力建设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发展大型船舶、港口机械、发电设备、石油钻井机械、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大型重型装备制造业。江苏省规划了18个围海造地区,计划围海造地总面积400平方公里,规划到2015年,将江苏省打造成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新能源和临港产业基地、农业和海洋特色产业基地、重要的旅游和生态功能区。浙江省滩涂围垦总体规划中7市32县区的造地面积为1747平方公里。福建省2005—2020年规划13个港湾158个项目,围填海572平方公里。上海市2010—2020年规划填海造地767平方公里。
3.陆地与海洋空间规划差距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长期以陆地经济发展为主,沿海产业的布局也形成了“陆强海弱”、“陆先海后”的陆地经济思维模式。与此相对应,我国的海陆经济发展与空间规划尚未采取国际较为普及的海岸带空间规划(CoastalSpatialPlanning)模式。而沿海产业涉海重大工程的空间布局将影响海陆统筹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工程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国务院于2010年12月的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涵盖陆地和海洋国土,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但是依然以陆地空间规划为主导,并且迫使更多土地开发导向围填海。
海洋既是目前我国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未来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国家海洋局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已开展《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将依据沿海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发强度和开发潜力,从科学开发的角度,统筹考虑海域资源环境、海域开发利用程度、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依托陆域的经济实力和城镇化格局、海洋科技支撑能力以及国家战略的牵引力等要素,按照内水与领海、海岛、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分区,将管辖海域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区,以合理规划海洋空间布局。
二、我国沿海经济发展与布局的历史回顾
我国海陆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沿海经济发展及涉海产业工程建设,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存在着密切关系。海岸带的经济发展受陆域经济外向化发展(对外出口、海外投资)和海外经济进入(古代海外袭扰、近代殖民等)的影响。沿海工程设施在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上升时期成为支持和推进经济外向发展的桥头堡;在内部纷争和外部袭扰时期又成为国际冲突的“挡箭牌”和“牺牲品”。
三、解放后我国沿海经济布局动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美国对我国实行军事和经济的海上封锁。而旧中国作为半殖民地经济,其近代工业设施的70%集中在沿海一带。工业过于集中于东部沿海一隅,不仅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对于国家的经济安全也是极为不利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中,中国政府把苏联援建的工程和其他限额以上项目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摆在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内地。将东北地区确定为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基地。这使我国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1959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销对华援助。1959年至1961年连续三年发生大规模饥荒,称为“三年困难时期”。“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了“三线”建设。①“三线”建设虽然对于促进内地经济发展、改善经济布局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无论在纵向上与建国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比,还是在横向上与同时期的东部地区比,都是当时国际、国内形势下的无奈之举,其低下的经济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建国后的这段时期,我国的沿海产业布局并没有成为国家的重点,致使“上(海)青(岛)天(津)”等近代港口工商业中心城市“蜕变”为全国轻纺工业城市。同时,沿海防卫设施和工程(包括海防林等)的建设,客观上对沿海岸线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此阶段的涉海工程,在围填海方面以潮滩造田、建设海防设施等为主,建设规模和增加幅度并不太大。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从根本上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重心向沿海区域的战略转移。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港口城市,并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增辟了海南经济特区,导致海南沿海设施建设急剧升温,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我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局面。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之后,中国改变了过去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法,正式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改革掀起了新一轮的以沿海城市为重要载体的高新区和开发区建设高潮。至此,我国发展政策向沿海地区倾斜,并引发起新一轮的产业活动的“孔雀东南飞”。从具体空间格局看,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沿海工程开发与建设出现了以下特征:开发时空变化表现为80年代珠三角沿海地区为重点和热点,90年代长三角地区为重点和热点,2000年以后环渤海地区为重点和热点;临海产业区域经济功能类型划分的主要建设内容涵盖沿海城市(城区)综合开发建设、区域港口群(综合性港口、专业性港口)建设,临港工业区(临港加工出口型、内陆向海搬迁型、外资登陆桥头型、转口贸易口岸型等)建设;海岸带利用模式由临海向海岸线改造与利用、围海及填海、海岛开发及陆岛工程建设等方面扩展,海岸带开发规模和速度明显加大。
四、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格局
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启动内需刺激政策,稳定了传统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也在逐步寻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新的地区经济增长空间。海洋产业作为国家战略受到空前的重视,沿海省市区的地区发展战略逐步上升为国家级战略,使得海岸带开发与建设迎来一个空前的热潮。作为直接开发利用海岸带和海洋资源的海洋产业,在近年来实现了稳步的发展,大部分海洋产业增长率一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8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同时,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从2001年的8.58%上升至2010年的9.7%。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海洋产业活动无论总量还是增长率,都表现为环渤海地区的涉海经济活动是全国热点中的重点。当然,随着2011年浙江、广东、山东国家海洋经济先行示范区的建立,以及舟山群岛国家副省级海洋经济区、潭岛海峡两岸合作示范区等综合工程的开发建设,以国家级沿海发展战略为导引的全国新一轮沿海产业布局与城市(港口)建设已经开始。应该看到,这种沿海省市区经济发展在国家整体战略支持和推动下的能量释放,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在发展领域的白热化竞争,是我国国家经济在全球经济低迷背景下推进经济发展的难得现象,海洋资源与环境的空间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但是,我们依然需要关注沿海资源开发中海洋资源的稀缺或短缺、海洋资源环境的容量与分布不均衡,要充分考虑海洋资源利用的成本和风险、海洋生态服务的利用价值及其使用成本,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产业合理布局提供保障。
五、国际沿海经济活动历史变迁与新近动向
1.欧洲古代的涉海产业活动及沿海工程应该说,早期腓尼基人与雅利安人(其中的重要分支希腊人)在环地中海上的交流与冲突,成为欧州与西亚地区海洋经济活动的早期表现。而9世纪以来北欧维京人的沿海袭扰,客观上促成了以北德国城邦为主的汉萨同盟的形成,也扩大了波罗的海和北海的沿海港口城市及沿海贸易设施的建设。到16世纪,欧洲基本上形成了以吕贝克和汉堡的中北欧汉萨同盟航线,和以威尼斯和热那亚为中心的地中海航线等交织而成的网络,并在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和伦敦形成交汇,催生出一系列大西洋沿岸港口群。
2.欧洲地理大发现以来的沿海产业格局17世纪的荷兰利用难得的南北欧海上交通枢纽位置,形成了海运中转以及海陆(主要通过内陆河流)贸易与运输枢纽,也成为其跟随西班牙和葡萄牙开辟全球贸易口岸和从事海洋运输的桥头堡。当然,随着人口剧增和临港产业活动(尤其是造船和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的增加,其作为低地国家的沿海用地趋于紧张,这也是荷兰建设一系列涉海工程的基本动因(围填海造地解决城市、产业、港口建设需要),由此客观上促进了被殖民地区的沿海贸易口岸与城市建设。18世纪以来的英国,不仅通过与西班牙、荷兰的海上竞争,而且通过尊重自然科学和推进科技创新应用,实现了本土工业化与产业国际化的同步推进,同时通过海外殖民和海洋贸易航线建设,促进了本国沿海贸易港口和殖民地国家沿海地区的近代化过程,并为全球港口建设和后来的海洋工程建设提供了一系列典范甚至国际标准。
3.当今国际海洋空间规划动向欧盟国家、美国、澳大利亚等于21世纪初开始正式推进以海洋活动综合协调布局为主旨的海洋空间规划(MarineSpatialPlanning),积极探索涉海多部门、多区域用海的结合途径〔1〕,为我国的沿海产业发展与涉海工程合理布局提供了直接参考的典范和合作对象。其给我们带来四点主要启示:第一,建立国际、国家、沿海地方相协调的法律与政策框架体系,是实现沿海工程建设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第二,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与整合,是解决沿海工程建设重复和不合理布局的内在机制;第三,依靠科学的现代化手段,进行跨行业、跨地区规划协调,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现实工具;第四,提出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目标和战略部署方略,是引导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导向。
六、结语
我国沿海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历史经验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基本上经历了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稳步迁移的过程,沿海经济活动及产业布局压力的增加基本符合这一历史趋势,需要正确理解和对待;而且我国历史上的政治统一和经济上升过程,一般伴随着沿海、沿边经济交往的繁荣,也是沿海产业建设与布局的有利时期。我国现今的政治经济形势尽管面临不利的国际局势,但是依然可以判断为沿海产业发展与布局的上升时期。所以,必然伴生海岸带开发利用过程的空间竞争与拥挤效应,而这种过程的理性回归需要一定的时间。国际(尤其是欧洲)沿海经济活动发展与布局的漫长历史告诉我们,沿海经济发展与产业聚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对外交往过程中的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竞争与合作的结果。封闭不仅导致沿海经济衰退,而且可能导致被列强袭扰,只能带来沿海被动防御,所建设的沿海工程只能是沿海和近岸防御设施。推动沿海产业合理布局与建设的区划与规划具有必要性,我国业已开始的海洋功能区划、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包含海洋主体功能区划)等,都是直接相关的区划方案,但是与国际推行的海洋空间规划相比,我国的相关区划和规划在利益相关者关系整合、区划效果评价机制建设、区划技术手段及经济投入等方面,都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并吸取其教训。
- 上一篇:工商联与民营经济调查报告
- 下一篇:法院效能建设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