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途径研讨

时间:2022-05-18 09:51:00

导语:县域经济发展途径研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域经济发展途径研讨

1引言

自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县域”这个概念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了“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这里的经济一般是指国民经济,因此国民经济需要加快转变发展的方式、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那么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县域经济自然也要转变其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减小对外依存程度,通过发掘内部力量,从而实现自身县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这对我国经济转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内源型发展理论的内涵及其产生原因

2.1内源型发展理论的内涵

内源型发展理论,也有学者称之为内生性发展理论,这一理论最开始是用于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问题。对于内源型发展的概念,学术界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①VanderPloegandLong认为,内源性发展是一种动员过程,它要求本地社会将各种利益集团集合起来去追求符合本地意愿的规划和资源配置的机制,从而达到发展本地技能和资格方面能力的目的。②Garofoli认为,内源性发展包括在本地层面进行创新的几种能力:如何应对外界挑战的能力、如何转变经济社会系统的能力、如何促进社会成员学习的能力,形成符合自身社会规则形式的能力。③日本学者宫本宪一和鹤见和子对内源性发展理论也有阐述:前者归纳了内源性发展模式的要点,包括居民的学习、综合目标、产业开发和居民参与制度这几点;后者提出“内发的发展论”,指出“不同地区的人们和集团适应固有的自然生态体系,遵循文化传统,参照外来的知识、技术和制度,自觉地寻求实现发展目标的途径,创造出理想的社会形态以及养成人们自觉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学者和文件对内源型(或内生性)发展的含义解释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共性的方面,内源型发展是一种主要由地区内部来推动和利用地区自身优势和资源,尊重自身的价值和理念,探索适合自己发展道路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照搬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发展。

2.2内源型发展理论产生的原因

20世纪70~80年代后,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等发展社会学的主流理论陷入困境,寻求内源型发展的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出现,亨利•明茨伯格在《发展的反思》中提出:“无论对于国家还是领导者,是不是已经到了内源性发展的时候了?”他认为,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是内源型发展。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上,发达国家却避免让发展中国家实行内源型发展,而是借口自由贸易、全球化等原因把发展中国家引入歧途。内源型发展理论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现实发展实践的反思,随着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方面,城市的经济和生活迅速得到改善,人口以及资本不断向这些地区集聚;另一方面,处于不发达地区的乡镇发展停滞,经济落后、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传统文化丧失,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地更为明显。农村的衰弱成为很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障碍,也是引起社会贫富差距之间矛盾的根源,因此,在这以后,如何解决城乡之间的贫富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理论界也试图寻找新的理论来解决这一难题,内源型发展理论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中提出的。

3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在我国的实践及其存在问题

3.1以资源为基础的县域经济发展

资源型县域经济,是指以当地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有机体。资源型县域是我国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的一个典型,长期以来,资源型县域经济把主要力量放在发展矿产开采和加工上,形成了具有较强辐射力的中心,为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县域经济都能走这条道路,天然赋予的资源优势是发展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先决条件。发展资源型县域经济之所以行之有效,是因为资源开采和加工在一个城市产业结构中居于支柱性地位,资源型县域经济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代表,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依靠资源走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道路有其天然的制约因素,资源型县域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天然赋予的资源和国家或地方优惠的政策是其发展的有利因素,但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很多有利因素逐渐消失,甚至转化为不利因素。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储量的日渐减少以及开发成本的不断上升,没有续接产业或者替代产业出现,导致企业倒闭、工人下岗,资源型产业也由兴盛逐渐转变成衰败,严重影响了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发展。

3.2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是指除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县域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特点是国有资产投入少、少有国家大项目的支撑、市场主体不足,所以在我国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的市场主体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民营经济不仅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富民的源泉,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践中能够看到很多发展民营经济的掠影。在学者们总结的众多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比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义乌模式”等等模式中我们都可以找到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苏南模式”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是通过大力发展乡镇集体企业使县域经济得到全面进步和发展的。而“温州模式”则是通过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它代表了中国农民在经济社会条件落后、交通和公共设施不发达又缺乏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的情况下,通过自发地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例证,体现了一条以个体和私营企业为主的经济逐步壮大的发展路径。“义乌模式”和“温州模式”类似,主要是通过兴办专业市场来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这种模式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一般这样的县域在当地历史上有经商的传统,并且能够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特色从而持续发展,形成原发性的专业市场,以上这些都是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的典型的例子。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的内源型发展模式的缺陷:政府扶持不到位,缺乏外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创新的推动,导致民营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缺乏活力,发展环境不够理想,影响了县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4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的一般路径

刘福刚在《县域经济要走内生性发展道路》的演讲中提出:县域经济内生性发展道路就是立足县情,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加注重资源配置能力和竞争优势,更加注重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空间布局和城乡统筹,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民生幸福,更加注重政府职能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抗风险能力,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从上述论断中可以农民、企业和政府三个方面总结出县域经济实现内源型发展的一般路径:

4.1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创新农业发展技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民在县域经济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劳动力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平都比较低,思想观念也比较传统和守旧,很难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缺少创新精神。要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在农民身上下工夫,转变他们的观念,在农村开展科技兴农的宣传,培养农民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创业的成功,这会有效促进县域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保障。在提高农民各方面的素质、鼓励农民创业的同时,也需要推进农业科技的创新,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立足县域基本情况,遵循农业科技规律,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力量,是提高农业效率、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是促进农业结构性战略调整的重要途径。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加强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建设,完善中介服务组织,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在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软件的同时,硬件也要跟上,需要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提升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和农业生产效率。此外,解决好农村土地经营问题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土地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对土地需求压力越来越大,土地作为县域经济的宝贵资源,需要合理规划使用,既要保证耕地面积不被侵占,又要充分发挥土地经营在县域经济中的关键性作用。

4.2依托工业园区,促进企业集群式发展,发展特色经济

明茨伯格从企业发展的角度例举了内生发展的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家族企业,这种企业发展方式被现代的理论家认为是传统的,但是,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很多大规模的家族企业,这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我们国家的江浙一带很多民营企业实际上都是家族制的企业。第二种是分流,即从一家企业分流出很多创造其他企业的企业家,他们成为彼此互助创办企业。还有一种方式是合作社,人们以社团的形式结合起来,把经济力量集合在一起共同发展。在现代的企业发展理论中,企业集群成为发展企业的主要方式之一。企业集群,又称产业区,是一些相关联系的企业在特定的地区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现象,既有本地自然资源因素又有社会历史根源,又受到本地企业之间竞争合作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企业集群理论发展成为新产业区理论,这些理论对于地域内的中小企业网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认为网络内的中小企业彼此间发展了高效的竞争合作关系,可以形成既灵活又专业的生产协作组织,具有极强的内生发展动力。工业园区是企业集群发展的载体,目前国内在很多县级城市都设立了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可以发挥交通地理位置的优势,节省运费和能源,同时利于企业减少中间费用,推动企业在管理和制度方面的创新。县域工业想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就需要依托工业园区,促进企业的集群式发展,发挥好企业在本地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作用。特色经济是从本地比较优势出发,根据本地在某阶段的资源禀赋结构,即经济中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比重,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建立经济增长极,形成主导产业,提高县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过分依赖资源禀赋,要将其理解为动态的过程,同时,也要努力发展特色工商业。实践证明,特色经济发展好的县域,其中小工商业的发展也比较好,从我国发达县域的发展经验看,县域中小工商企业集群发展与县域特色经济的壮大有很大的关联性,在企业集群内部,企业的合作和适度竞争可以保持企业活力,也有助于中小企业克服市场中的交易分散性和不确定性风险,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4.3发挥政府优势,整合资源,创造县域内部需求

地方政府作用的发挥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地方政府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能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县域经济的内源性发展,地方政府首先应该转变政府职能,把精力从经济建设转到社会服务上来,统筹县域城乡的全面发展。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充分整合利用县域内外的资源,积极培育县域内部市场主体,减少县域对外依存度,并通过改善和提高县域内部的相关配套设施,强化市场运行机制,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地方政府创造内部需求的途径主要是经营县城,大力发展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政府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相关制度的配套实施。以乡镇企业带动农村城镇化的典型模式是“苏南模式”,在改革初期,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政府主导企业发展,在农村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时,政府的职能应该也要相应发生转变,经济的发展可以依靠市场,但是县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民的保障制度,比如户籍、养老、医疗等方面都应该由县域政府提供。政府经营县城的另一个表现是培植县域经济增长极,政府要加大力度建设小城镇、中心镇。小城镇建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实施小城镇建设对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县域范围内,对小城镇建设可以使城镇人口增加和乡镇企业相对集中,这种极化作用使城镇周围的乡村及其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即人口、资本和资源向城镇的集聚,从而为农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收入、提高资本和技术集约程度创造必要的条件。此外,县域增长极的扩散作用会使城镇经济中资本、技术和信息向乡村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小城镇和中心镇的建设,既能有利于促进本地城镇的经济增长,又能带动县域其他乡村和集镇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