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的高职教育发展对策
时间:2022-02-28 09:19:00
导语:区域经济的高职教育发展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也强调要求:高职院校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根据人才需求情况和就业状况,把专业建设成为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品牌、特色专业”。高职专业设置与规模的区域性发展策略是把握高职教育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推动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江苏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状况及分析
1.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规模的基本情况
据江苏省2007年高校招生计划统计显示,70所高职院校计划招生规模近14万人,专业设置及招生规模总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专业设置覆盖面广。2007年江苏省70所高职院校招生计划中专业设置覆盖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中的所有19个专业大类,除师范、公安等专科学校外,计划招生的275个高职专业(包括目录中没有的新专业)约占《目录》中的70%。
二是专业设置及规模总体顺应江苏省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形势。2007年江苏省高职招生计划规模位居前五位的专业大类依次是制造、电子信息、财经、文化教育和土建,其计划招生数约占高职招生计划总数的73%。同年江苏省经济发展情况统计数据显示,分行业地区生产总值构成中前五位的行业依次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和金融业,其规模比例占全省生产总值的73.5%(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局网站)。而当年应届高校毕业生需求前十位的专业类别依次是机械与仪表类、化工与制药类、信息与电子类、管理类、教育类、计算机与应用类、营销类、土建类、医疗卫生类和外语类(数据来源:江苏省人事局网站)。由此可以看出,江苏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及规模总体上与全省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状况相符。当然,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是动态的,存在各种变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其人才培养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更应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的趋势,如此才能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三是专业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众所周知,江苏省经济发展状况存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域上的差距。如2007年江苏省13个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总值的比例达到两位数的依次为22.3%的苏州、15.1%的无锡和12.9%的南京,三个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约占全省的50.3%。而同年招生规模排名前三位的依然是南京、苏州和无锡,三个地区的招生计划约占全省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51.1%(详见表1、表2)。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创造了条件,职业教育促进了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一斑。
2.专业设置及规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专业设置较为集中且重复率较高。如表3所示,按专业重复设置的院校数进行统计,排名前10位的专业招生规模约占总量的30%;按招生规模统计,排名前10位的专业招生规模约占总量的32%。专业设置较高的集中度和重复率产生的最突出问题是造成人才培养的供大于求,而就业竞争的加剧必然影响和制约专业建设的规模、特色和发展空间。二是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结构存在一定差距。江苏省2007年招生计划显示,一方面,位居招生规模前五位的专业大类覆盖了几乎全省13个地级市,专业设置的盲目性、趋同性问题比较突出,导致诸如数控、计算机、外语等专业就业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专业布局与本地区产业特点结合不够。例如,全省共有4所“农”字头的高职院校,而占全省2007年第一产业生产总值40.8%的盐城市、徐州市和南通市三个地区中,开设“农林牧渔大类”专业的仅有南通市。又如,扬州市近年重点发展“三新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光源),而本市却无一家高职院校开设“材料与能源大类”专业。
其实,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早就提出,全面推进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线、沿海等区域发展。其中,沿江产业带发展装备制造、石化、冶金、物流等基础产业集群,注重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沿沪宁线产业带重点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为主,重点发展资源加工、机械、化工、医药等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沿海产业带重点发展新能源、化工、造船、林纸、物流等临港产业,培育临港产业群;沿大运河长江以北区域和沿灌河区域重点发展生态产业、观光旅游业及符合环保要求的加工产业。
因此,适时调整专业布局,适应地区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特点,紧贴地区人才需求,是高职教育打造人才培养特色的关键。
二、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及规模的区域性发展思路
专业设置是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纽带,是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效率、推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所谓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区域性,就是指专业设置的客观依据,其内涵包括区域内专业布局相对地方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专业设置相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专业规模相对地方行业或企业的需求性等。制定科学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规模的区域性发展策略,涉及对政府发展规划等政策的理解与把握、信息的来源与分析、资源的配置与利用等因素,仅凭高职院校自身难以实现,需要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1.加强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一是政策上要宏观引导。教育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权威优势,通过职教研究中心、教育指导委员会、人事劳动部门等专门机构,联合需求信息、调研结果,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提供依据,引导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合理布局,紧贴地方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特点。在区域经济上,形成与苏北的农业资源优势、苏中的沿江开发优势、苏南的科技与制造业优势相适应的专业布局;在产业结构上,形成与“以高新技术为主导、高效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相匹配的专业结构与层次。
二是方法上要统筹兼顾。在专业规模上,高度重视现代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保持制造业人才培养的适度规模,加强新材料、新能源方面新专业的开发(2007年材料与能源大类专业招生规模比例仅为0.4%),加大公共事业等服务业人才培养规模,适当压缩文化教育类专业规模。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及行业企业的定向培养、定点培养、定单培养与高职院校自主培养相结合的形式,使专业设置与规模与全省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地方需求相适应,避免盲目设置专业、盲目扩大规模,造成招生竞争、就业竞争的加剧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是手段上要完善机制。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可通过专业设置与规模的审批,加强宏观调控。第二,建立和完善专业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将专业设置是否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专业规模是否满足地方人才需求等纳入指标体系,从制度上对高职专业设置与规模加以规范和引导。第三,教育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开展由人事劳动部门、行业协会、教育指导委员会、高职院校校长等参加的论坛、研讨、讲座及成果展示等活动,加强信息交流,加快观念更新,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推动高职教育立足区域、形成具有地方产业或行业特色的优势专业与专业集群。
2.重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规模的区域调研,形成差异化的区域性优势
实现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规模区域性发展的主体是高职院校。
首先,地方区域性经济发展特点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应在地方发展规划、教育主管部门宏观政策的框架下,对所处地方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人才需求及未来变化趋势做充分的调研,以此做为专业设置、培养规模的依据,围绕行业、企业发展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需求变化,确定适合的专业方向和拓展领域。例如,根据江苏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基础材料与新材料、现代轻纺等产业及相关区域上做文章,构建具有产业特点的区域性专业优势。
其次,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资源、发展目标和方向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关键。例如,江苏省以化工类专业为主体的高职院校有4所,分别地处南京、常州、扬州和徐州,4所院校根据所处地域上的差异,结合自身的办学资源,围绕“宁扬石油化工基地”建设,在同类专业的方向上各有侧重,形成了具有专业互补、特色各异的区域优势,避免了宏观上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因此,高职院校在确定专业设置与专业规模时,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身的办学历史和业已形成的专业结构及教学能力的特点进行分析,重视长期办学在教学、实践、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和就业等方面所形成的优势与积淀;必须对未来一段时期可能出现的专业调整、需求变化、师资结构以及专业建设所必备的实验实训条件做充分的预测和评估;必须注意与同类院校同类专业的设置、方向、规模及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打造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寻求差异化的区域竞争优势。
- 上一篇:土地调查资源清查方案
-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财务整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