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甘肃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时间:2022-05-09 11:06:00
导语:小议甘肃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议内容摘要:甘肃省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西部省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最佳的选择。本文阐释了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分析了甘肃省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行甘肃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发展循环经济对策
资源的稀缺日益影响经济的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出资源枯竭与环境威胁的困境,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现实和亟待研究的重点经济问题。甘肃省由于历史等原因,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现象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要走出一条新的经济发展道路,最佳的选择就是走循环经济的道路。
甘肃省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才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达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才能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种经济发展模式
从资源流程和对环境影响的角度看,人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三种模式,即传统经济模式、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
传统经济模式。这是一种由“资源—生产—消费”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生产过程,是一种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三高一低”,即“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的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和一次性的,它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必然导致资源的短缺和枯竭,并酿成灾难性环境污染的后果,其严重程度已危及人类的生存。
过程末端治理模式。这是一种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繁荣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先污染、后治理,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时期,就采取这种模式。这种经济模式的进步表现在于,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但由于重在强调生产过程的末端治理污染,导致治理成本太高,技术上难以支撑,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把大量有用的资源当作废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在浪费资源的同时使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循环经济模式。这是一种“资源—生产—消费—资源再生”的物质循环流动生产过程,它把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在环境方面表现为低污染排放,甚至零污染排放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其主要特征是“三低一高”,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以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其和谐纳入自然生态的物质能量循环过程,以达到产品洁净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物高效回收的目的。这样可最大限度的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使资源在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不但要求人们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经济新思维,还要求在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倡导新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著名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甘肃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
甘肃在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伴随着资源的低效率利用。甘肃省是一个人均能源占有量相对不足的省份。目前省内煤炭探明保有储量86亿吨,人均贮量仅有400吨左右;石油资源贮量人均仅10吨,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金昌、白银、嘉峪关、玉门、窑街等重点资源型城市(矿区),现在都面临着资源日益枯竭的严峻形势。与此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影响着甘肃省经济的全面发展。甘肃省煤炭资源的综合开采回收率仅为30%,而现阶段我国重点煤矿的回采率平均为6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也只有37%。而甘肃省内矿产资源开采中,乱挖滥采、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资源的加工利用基本上仍是“资源—产品—废弃物”一次性单向粗放型利用方式。
(二)能源消耗增长速度过快
甘肃省1999年至2003年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分别为3.98%、3.23%、1.88%、4.36%、11.82%;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分别为9.90%、8.70%、9.40%、9.40%、10.10%。逐年能源消耗呈递增趋势,尤其是2003年能源消耗增长速度超过经济的增长速度1.72%。这种以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加重了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而且造成资源严重的浪费以及资源的低效率利用。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
(三)能源消耗和废物产出量偏高
在长期形成的国内分工格局中,甘肃省“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占很大比重,其中大多数传统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既造成能源的高消耗,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2003年,甘肃省GDP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国的1.11%和0.85%,但甘肃省能源消耗总量是3375.08万吨标准煤、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是2073万吨、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是20899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是4033亿标立方米,分别占全国的2.01%、2.06%、0.98%、和2.03%,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甘肃省在资源高消耗的同时,伴随着废弃物高排放。甘肃省万元工业总产值废物产生量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甘肃省内万元工业总产值排放的污染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要比东部地区高出1~5倍。资源高消耗和废物的高产出,必然导致资源枯竭、草地退化、水土流失、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使甘肃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四)能源的消费结构不合理
甘肃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占相当大的比重。甘肃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储量比较贫乏,再施以过度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会造成能源的严重短缺,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甘肃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为主,而且根据甘肃的能源禀赋条件,这种结构今后20年不可能有太大变化。这对甘肃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将造成压力。
甘肃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对策
(一)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
推进循环经济是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要通过教育宣传,让全社会懂得什么是循环经济,认清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提高公众的资源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为发展循环经济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要特别加强对青少年的环境资源意识教育,使他们树立起循环经济的意识,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回收、绿色生活方式等与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活动逐步变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二)加快立法工作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资源的利用涉及社会、经济、环境各个方面,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进行科学的管理,保障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已经起步,但至今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框架。为了有效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甘肃省除了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之外,还必须加快地方性循环经济的立法工作,形成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明确政府、企业、社区和公民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确保法律的有效性和严肃性,为保障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建立循环型社会提供良好的法规和政策环境。
(三)推广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与传统的末端治理污染相比,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清洁生产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传统的末端治理污染与生产过程相脱节,即“先污染,后治理”,重在“治”;清洁生产则要求在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工艺流程、废物利用改进等各个环节,不断加强管理和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重在“防”。二是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集约型增长方式。传统的末端治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上;清洁生产则是走内涵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实行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企业要积极主动防治工业污染,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使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逐步实现零排放,从而达到治理污染和改善环境的目的,收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效果。
(四)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
循环经济的技术载体就是环境无害化技术,主要包括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大力发展甘肃省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重点在以下方面:科研管理部门要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作为甘肃省科研工作的重要领域,重大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要优先列入科技计划,政策上予以引导,投入上予以倾斜;明确科研重点和科研方向,针对目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要矛盾,近几年内应重点将工业废水、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作为重点攻关项目;建立开放型的科研体制,通过降低门槛,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科研力量和技术;积极鼓励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帮助企业解决资源综合利用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中的具体技术问题。
(五)加快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
目前,甘肃省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大都以追求GDP及GDP增长率为目标,导致片面追求GDP,无视资源环境成本的投入和消耗。在GDP高速增长的背后,往往掩盖着资源存量和生态环境的巨大赤字。因此,对于甘肃这样一个生态基础和环境都比较脆弱而对资源依赖程度又很大的地区而言,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显得更为重要。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水平考核方式,即在重视GDP增长水平的同时,加强对经济效率以及单位GDP的资源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污染排放量等指标的考核,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从而将循环经济发展指标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考核体系。通过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实施,促使社会各部门抛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2.吴季松.循环经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3.孙国强.循环经济的新范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王晓光.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与对策研究[J].软科学,2003(1)
5.齐振宏,齐振彪.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3(9)
- 上一篇:校园白色污染现状调研汇报材料
- 下一篇:粮食局局长履职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