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融人区域创新体系探析论文

时间:2022-07-08 03:15:00

导语:高校融人区域创新体系探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融人区域创新体系探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高校高新技术产业

论文摘要:从分析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人手,提出高校应融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校融人区域经济创新体系过程中又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因而必须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应对措施。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引领文化的重要使命,努力将自身融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利用学科和科技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然而,高校在融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进程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需要深人研究和探讨,以利在高校与区域之间建立一种互动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对高校创新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与区域唇齿相依,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地方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支撑。高校应当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地方高校还是中央部委所属的高校,只有与地方有机结合并承载其发展的烙印才能更加凸显出特色。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间事实上存在如下关系。

(一)高校的原始性创新是保持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高校是创新知识的产出核心,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高校不仅要依靠高水平的科学家群体、先进的科研设备、巨大的科技信息资源,而且还要充分利用产学研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成为持续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知识创新源。高校还通过承担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影响的重大科技计划、科研课题,不断发现新的科学事实,探索新的科学规律,建立新的科学理论,提出新的科学思想和新的科学方法。高校是高新技术的重要来源。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是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资金投人、创新收益、创新活动和创新需求的主体,应该是技术创新的核心行为主体,但高校也是一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高校在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基础雄厚、学术氛围宽松、科研资源聚集、科技信息灵捷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可使其能通过各种方式成为新技术的提供者。我国目前企业因技术创新力量比较薄弱,未能发挥出技术创新核心主体作用。而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能够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知识基础、人才支撑和技术成果,促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二)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l世纪,区域经济竞争的浪潮形成了创新性人才的巨大需求。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谁就拥有持续的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竞争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靠高校。高校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浩大的科技资源环境中培养出各类人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三)高校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挥孵化器作用

产业集群能够产生区域竞争力.但产业集群产生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集群创新优势。高校作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孵化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孵化高新技术业。高校通过佼办企业、产业集团承担起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使最新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辐射和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通过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高新技术迅速实现产业化。高校与区域经济各类产业之问通过科技园区这个纽带为高校高新技术成果迅速商品化、产业化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三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例如,以斯坦福大学为主发展起来的“硅谷”,分布着3000多家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大学与产业界互相依托,互相促进,使产学研协调发展,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应用获得有机整合,产生了巨大能量l3。

二、影响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区域内高校创新体系虽说已经具备了一体化建设的初步基础,但距离建成能为区城创新体系提供一个知识和技术强力支撑点的高校创新体系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如下。

(一)高校创新供给与企业创新需求错位

一些高校的科研活动多以出科研成果为导向,以争取科研经费、政府奖励、、出版著作为主要目标,离市场化应用有一定距离,而企业需求的创新成果则是能运用于生产过程并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高新技术。高校科研活动通常以申报硕士点、博:上点和学科建设为主要目标,难以按统一的科技创新目标凝聚和集成相关创新活动,以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为日标的区域集成创新能力不足。

(二)区域协调机制尚不完善

各高校之间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体系尚未彤成,各高校的优势与科技创新资源难以:有效集成高校的科研项目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少,高校之问的科研项目合作也不多。没有形成统一的符合市场要求的能将整个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有效合在一起并向区域内所有高校提供所需科研设备、科技文献资源等方面服务的区域协调机制。

(三)科技创新资源使用效率低

科技创新资源总量不足与大量闲置并存是一个突出问题。区域内各高校的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资源、专业技术资源等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和闲置现象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各单位各自为阵,封闭使用。这就导致一方面.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许多创新资源闲置,派不上用场。各高校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的建设缺乏统一布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突出。

(四)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严重匮乏

区域内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在科学研究领域,有重大影响和在国际国内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不多,科技队伍的总量不足,尤其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环保产业等高技术领域的人才紧缺,不能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且高层次人才流失的现象未从根本上解决。

三、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高校的跨越式发展使区域内高校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逐步建立起高度开放、功能完善、内外协调、运作有效、特色突出、成果显著的区域高校创新体系迫在眉睫。具体来说。主要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搭建平台

建立高校与区域企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集群区域产业,培育学习与合作竞争的集群创新文化,大力推动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嗣绕区域产业集群和关联企业的政策,高校必须搭建四个平台。

1.科技创新平台。高校是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的双重核心行为主体,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行为主体,是区域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创新源。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使区域内高校的创新资源投人到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和潜在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建造一个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区域的核心经济增长点。

2.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协同创新平台。创造高校与其它创新行为主体的新型互动模式。加强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在重大科技项目上的联合攻关,建立能整合区域内所有创新资源的协同创新平台。通过政策支持,鼓励部分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部分或全部进人高校,与高校现有资源重组,增强高校的创新力量。

3.创新人才平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发、引进的力度,形成一个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平台。

4.高校创新文化平台。创新文化是区域科技创新的母体。要弘扬创新文化,培育良好的高校创新环境,形成一个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海纳百川、人才荟萃的高校创新文化平台。

(二)建立配套机制

1.构建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与运作机制。制度与体制创新是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动力,区域内所有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与优化配置都必须靠制度与体制的创新、运作来实现。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高校内部的体制改革,在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以及创新成果评价机制、风险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制度和体制创新,构建好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与运作机制。建立一个能整合区域内各高校创新资源、打破高校各自为阵的创新制度体系,政府牵头引导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立资本投人、行为管理、成果评估的制度体系;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的制度体系。

2.实施高校跨越式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各区域内高校实力发展不平衡,因此,高校要面对现实,冷静分析,寻找差距,制定与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建立能适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

3.加快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依托高校聚集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以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含量高,资源条件好的重点业务为发展方向,把大学科技园做大做强,将之建设成技术水平高,产业规模大,特色鲜明,后势强劲,管理先进的在地区优势明显的新型高科技产业园区,成为区域乃至高校的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基地、高新技术企业辐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