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
时间:2022-12-18 10:19:00
导语: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提要经过艰苦谈判最终达成的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受到了多方的关注。本文主要从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的背景出发,对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着重分析了其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特别是对中、日、韩三国的影响。通过深入的分析,得出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给我国带来的一些启示,为我国进行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字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影响
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始于2006年2月,经过艰苦的谈判,2007年4月1日达成协定文本。最终于6月29日形成政府间协议的最终版本。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农业、工业、服务业、汽车、纺织品、开城工业园区、投资者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劳工权利和环境保护等等。这一协议开辟了韩美贸易的新时代,达到了双赢的结果。韩国将因此而朝着东北亚中心国家的目标迈进,进而跻身于“西方发达国家之列”,并在均衡地缘势力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美国则在东北亚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利益甚至是战略利益,维护了其在东亚的主导地位。同时,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也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长期受阻的原因
东北亚六国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俄罗斯。东北亚各国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相互间的合作空间和潜力也很大。具体表现在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梯度,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重组。东北亚各国地理环境具有较强的差异性,也容易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同时,各个国家地理位置上靠近,具有极强的地缘优势。各个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都积极参与经济合作,但是实际上,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进展仍然十分缓慢。东北亚区域合作长期受阻有其政治、经济及社会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政治上的冲突严重阻碍了东北亚区域性组织的发展;主权的争端是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的隐患;东北亚地区复杂的文化、宗教和不同的社会制度共存以及一体化过程中主导者的缺失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延缓了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步伐。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步伐缓慢的根本原因却是经济方面的。
东北亚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参差不齐,成梯度水平分布,大体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处于最高层次的是日本,它是区内唯一的发达国家;韩国处于第二个层次,属于新兴工业化国家;中、朝、俄、蒙四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该区域以不平等的垂直产业分工为主。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对市场开放的程度和步伐存在分歧,日本和韩国对市场的开放程度较高,而朝鲜和蒙古的开放的程度则较低。在关税和产业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取向也不同,在追求经济开放、经济合作上分歧甚至更大。各个国家首先要满足自身的经济利益,才会考虑到更广阔的经济合作。同时在各个国家参与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必然要有所放弃,而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的差异,很难达成各方都满意的合作方案。这也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合作往更深层次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的过度竞争也延缓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随着各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也在各个国家之间增添了很多的不和谐因素。
二、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的背景
(一)韩国方面的背景
首先,最近几年,由于韩国企业投资不振、消费萎缩和韩国面临的低出生率、老龄化和来自中国、印度等国的竞争挑战等原因,韩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十分缓慢。韩国希望借助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开放促发展,希望借此能在韩国形成一个更加开放和竞争有序的国内市场、扩大韩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同时引进美国先进的经营方式,提高韩国在金融服务等领域的竞争力,从而达到提升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再次实现经济腾飞的目的。
其次,虽然韩国和美国已是五十多年的盟友,但在韩美关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在诸如对待朝鲜核试验问题上,美国和韩国之间就存在着分歧。韩国希望通过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加强与美国的经济联系,起到平衡两国之间政治分歧的作用。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多的是政治和军事上的合作。
再次,韩国希望提高其在亚洲的地位。从政治角度考虑,美国在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上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签署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不仅有利于加强两国间的经济联系,还有利于加强和美国的盟友关系,从而可以提高韩国在亚洲的地位。通过对超级大国美国的依附,进一步树立了韩国在亚洲国家中的威信。同时,韩美自由贸易协定还会为韩国摆脱日本和中国的“双重夹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美国方面的背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美国更重视推动北美和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再加之亚洲区域合作进展缓慢,因此对东亚区域合作持怀疑、谨慎甚至是忽略的态度。但是,随着近年来东亚合作的不断推进,从2005年起,美国对东亚区域合作的态度大变,开始积极介入东亚。美国唯恐在东亚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时被边缘化,所以一直致力于在东亚的各项谈判。
为了尽快地加入到东北亚乃至东亚经济一体化中来,同时增强美国在亚洲事务中的话语权,保持与韩国之间的盟友关系以及应对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美国积极地参与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工作格外显得具有实际意义。美国不但从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中获得大量的经济利益,更期冀从中获得至关重要的战略利益:美国政府希望自由贸易协定能够加强美韩之间的联盟关系。
美国积极签订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目的如下:
首先是维护美国在东亚的主导地位,防止任何可能挑战其领导地位的国家或集团的出现。目前,随着中国与东亚经济联盟的日益崛起,美国担心东亚主导权旁落,根本性地动摇以美国为中心的亚洲秩序。因此,美国开始全面恢复并加强同亚洲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而签订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则是美国积极开展与东亚自由贸易协定的首选。一方面,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将为韩国、美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美国通过与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合作也避免了东亚大型集团的出现。美国希望韩美自由贸易协定能够加强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存在,弱化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强的影响力。美国希望通过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牵制韩国融入中国经济圈,加强自身同东亚市场的联系。
其次是确保东亚的安全与稳定,保护美国在东亚的政治、经济、安全和战略利益。恐怖活动的频繁出现以及朝核问题都一直困扰着美国。美国同东亚的相互依存越来越深,它只有积极支持东亚的区域化进程,促进这个地区改善政治经济关系,才有助于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亚太地区的繁荣和稳定。因此,美国希望通过韩美自由贸易协定达到巩固韩美同盟关系,加强与亚洲市场的联系,并巩固自己在亚洲的存在,提高自己在亚洲事务中的话语权的目的。
再者,近年来朝鲜半岛局势始终动荡不定,朝核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美国十分倚重东北亚国家特别是韩国在这个问题上的配合。确保韩美军事同盟关系的稳定,是美国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基础。韩国作为美国在这个地区最重要的军事和政治合作伙伴之一,与美国签署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将从经济上加强双方的纽带联系,巩固政治和军事同盟关系。
三、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
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农业、工业、服务业、汽车、纺织品、开城工业园区、投资者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劳工权利和环境保护等等。
(一)农业
在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中,农业成为最敏感领域,也是韩美双方谈判的难点。在最终达成的协议中,韩美双方均做了妥协。美方同意在协定中将大米排除在开放领域之外,韩国也承诺恢复美国的牛肉进口。
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将通过取消和逐步取消关税和多数产品的配额,逐步开放农产品市场。根据协定,价值十亿多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可以立即免关税出口到韩国,大部分保留的关税和配额将在协定生效的头十年里逐步取消。
(二)工业和服务业
根据协定,接近95%的双边贸易中的消费品和工业品将在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的三年之内享受免关税待遇,大部分保留的关税将在十年内取消。
在服务业方面,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将扩大包括电信和电子商务在内的诸多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和投资机会。该协定也将扩大美国的视听产品在韩国的市场机会。
(三)汽车
汽车也是韩美双方谈判的敏感领域。在最后达成的协定中,韩美将立即取消客车的关税,其他汽车的关税将在三年内逐步取消;卡车进口关税也将在十年内逐步取消。
韩美自由贸易协定还将取消基于发动机排量而设置的歧视性关税。同时该协定还包括一个特殊的“争端解决机制”,以解决汽车方面的争端。
(四)纺织品
由于协定中包括“纱源头原产地规则”,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将为韩国的服装产品提供优先进入美国市场的权利;同时也将增加美国面料、纱线的出口以及这些行业的工作机会。
两国的纺织和服装企业将受益于特别的纺织保护和有力的海关执法要求。关于美国担心的迂回出口(中国和东南亚产等低价产品通过韩国出口到美国)问题,双方决定通过加强两国间的合作予以杜绝。
(五)开城工业园区
开城工业园区是一个重要分歧点。协定生效后仍要讨论开城工业园区(位于朝鲜境内,地处朝韩边境,由朝韩双方共同开发)的问题。
韩国要说服美国将开城工业园区的产品也作为韩国产品对待,但是美国坚持自由贸易协定将只适用在韩国境内生产的产品。
在最终达成的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中,韩美双方决定通过协定生效后再进行讨论的“内置”方式,对其他南北经济合作地区生产的产品也适用与开城工业园区相同的标准。
协定具体给出了相关依据,使两国可以设置“韩半岛域外加工地区委员会”。而且如果满足韩半岛无核化进展等条件,那么包括开城园区在内的南北经济合作地区都可认定为“域外加工地区”,在该地区生产出的产品可以作为韩国产品出口美国。
(六)投资者和知识产权保护
在投资者保护方面,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确保在韩国的美国投资者享有与韩国本国投资者相同的权利;这些权利将通过一个稳定的、透明的法律框架予以支持。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该协定提供了对包括商标、版权和专利等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和执行的高标准要求,而这些标准与美国的标准一致。
(七)劳工权利和环境保护
韩美自由贸易协定要求美国和韩国都要执行自己的劳工法和环境法,确保能够通过法律机制使这些法规得到贯彻实施。
协定还要求建立一个合作机制,以提高两国在保护劳工权利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
四、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对东北亚的影响
(一)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
1.为东北亚签订多边贸易协定作了很好的铺垫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多边贸易谈判止步不前的情况下,自由贸易协定在亚洲区域性经济一体化步伐中扮演重要角色。若要使东亚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东亚合作的首要任务则是签订三个国家以上的多边协议,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累积到一定程度、数量变得越来越多之后,对整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程度是有帮助的。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整个东北亚国家都有一定的震撼力,促使各个国家主动朝着双边合作的目标迈进,进而为多边的贸易协定的签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重建了东北亚经济秩序
此番美国与韩国达成韩美自由贸易协定最大的一个连带效应就是拉近了两国关系,同时也提升了两国在东北亚乃至东亚地区政治、经济的影响力。通过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美国在亚洲的地位更加巩固,更加容易地介入东亚区域的经济等事务。美国通过韩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也可加入到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大潮中为美国产品进一步拓展亚洲市场、扩大美国在亚洲的经济影响服务。美国的介入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中韩之间的贸易合作,削弱了中国在韩国经贸的地位,在短期内对中国出口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与此同时,与美国的密切联系,可以提高韩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东亚的经济秩序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次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完全改变了美国在亚洲地区贸易合作上的被动局面,并促使日本及其他亚洲国家更加主动地寻求与美国达成更密切的贸易关系。美国与韩国的联盟可以从政治、军事领域深化到经济贸易领域,并达到牵制中国的目的。
(二)对东北亚各主要国家的影响
1.对日本的影响
韩美自由贸易协定是从经济方面突破美日亚洲轴心的尝试,让日本感受到韩美关系超越美日的潜在危机。韩美先于日本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这对日本来说,确实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同时,日本政府也认识到了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不积极这一事实。日本没有和韩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是日本的一大损失。
韩美之间达成的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对日本触动很大。日本多次表态,将积极推动日韩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其实,日韩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始于2003年年底,在2003年10月的曼谷亚太经合峰会期间,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韩国总统卢武铉同意,最迟在2003年年底就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展开正式谈判,当时预期整个谈判预期将在2005年完成。但双方由于无法在农产品市场准入以及一系列关键产品(例如齿轮、烟草等)的关税上达成一致,双方不得不于2004年年底将谈判搁置。同时,韩日在诸如汽车、电子产品等产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任何涉及相关利益的谈判,都会遭到这些产业公司的抗议。虽然日本方面态度积极,但是韩国对此却十分冷淡。日韩之间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重新启动有待关注。美日企业支持两国政府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呼声日益高涨。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表示日本与美国展开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是未来贸易谈判的最重要议题。
2.对韩国的影响
虽然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韩国农业等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它却是摆脱韩国国内经济困境、拓展对外关系的一项重要举措。首先,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促进了韩国经济的增长,促进韩国企业的投资,增加韩国国内的消费,抵制了日本和中国的竞争。它的签订,会大大提高大多数国民的生活质量。如果质优价廉的商品、服务、外国直接投资(FDI)进入国内,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就会下降,有利于低收入阶层,同时海外消费的增加状况也会有所缓和,从而减少服务收支逆差,工作岗位和投资也会增加。
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功签订,使得韩国对自由贸易协定更加信心十足。韩国正在筹备同欧盟的贸易谈判。因为欧盟是继美国之后,韩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韩国也在积极筹备与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的贸易谈判。
当然,韩国在签署了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后,为抢占东亚地区经济贸易合作的桥头堡,又致力于推动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这给中韩经贸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韩美、中韩自由贸易区全部建立以后,不仅会有益于中国、韩国、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提高韩国的国际地位,而且还会大力推动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其意义会远远超出经济范畴,有助于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3.对中国的影响
中韩都是外向型经济体,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使得韩国挤占了中国对美国的一部分出口市场。此外,由于中国一直酝酿建立包括朝鲜半岛在内的“环黄海经济圈”,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这一计划是个冲击。
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会给中国企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因为中国向韩国出口的份额会由于美国产品的替代而减小,同时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则由于韩国商品的充斥而损失很大。那么总体来说,在短期内,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的出口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所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阻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
中国和韩国在很多商品的出口上存在竞争,韩国产品历来是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使得中国的部分出口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被韩国商品挤占。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关税的取消和逐步废除对本来就颇具竞争力的韩国商品来说更是如虎添翼,增添了抢夺美国市场的筹码。韩国产品在美国的竞争力相对于其他国家都会大大增强,特别是相对于中国来说。同时,低廉的美国农产品将抢占韩国大量市场份额,势必影响到中国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
其次,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削弱了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地位。
防范并牵制中国是美国与韩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日渐增强,美国在亚洲的经济影响力受到了影响。因此,美国希望通过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牵制韩国进入中国经济圈,削弱中国对东亚政治、经济的影响力,加强自身同东亚市场的联系。
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加强了韩美之间的经济合作,有利于两国更快实现经济融合。在成功地让日本实施了“脱亚入欧”战略之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目标转向了韩国。目前韩美两国已经建立了军事同盟,自由贸易协定则为韩美经济融合拉开了序幕。分析人士认为,韩美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后,中国在东北亚地区面临的压力陡然增加,同时地位也有所下降。
再次,中国在投资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冲击。
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使得日本和欧盟企业为了享受对美出口零关税的优惠政策,纷纷到韩国投资建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中国吸引外资的步伐。据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KIEP)预测,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外国人的直接投资年增长将超过30亿美元。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日本和欧盟国家对华的投资战略。
最后,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中国安全造成了威胁。
随着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达成,不仅会增进韩美间经济纽带关系,甚至有望成为进一步加强双方军事安保同盟的催化剂,并使包括经济、外交、安保领域在内的韩美同盟关系发展到更高层次。这也无疑对中国的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威胁。不仅如此,这份协定还为朝鲜半岛统一增添了更多不确定因素,未来的形势对中国更加不利。美国在东亚地区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其经济利益,而为了自身经济利益的极大化就必须有效地控制东亚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在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中有一条规定韩国在朝鲜的经济园区如开城工业园区也被视为“自由贸易区”,这些经济园区制造的产品可以标注为“韩国制造”,从而能顺利出口美国。这可能是美国拉拢朝鲜的一个重要伏笔。美国国会研究处也通2007年1月末向国会提交的有关推进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修改报告书表示,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不仅能增进韩美两国贸易关系,而且还是牵制“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的中国”的战略性铺垫。
五、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给中国带来的启示
韩美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利弊兼而有之,重要的是认真分析,采取对策,减少负面影响,充分抓住有利时机,推动东北亚地区合作的发展,使东北亚各国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中国针对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减少不利影响,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在东北亚范围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中国今后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积极组建中韩自由贸易区
中国与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很多的有利条件和因素。
韩国企业界、学术界,政界都有同中国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诉求。中韩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双边合作关系不断加强,相互依赖不断加深。中韩人员往来、旅游合作也迅速发展。中韩在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上的共同利益远远多于它们各自同其他地区经贸伙伴的共同利益。两国都将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当作实现自己国家战略的重要条件和手段。通过中韩的合作,一方面加强和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地区经济一体化扩大周边市场,减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两国经济发展的制约。目前,中韩建立自贸区已进入官产学联合研究等实质阶段,而且进展顺利。中韩两国相关政府部门已经完成中韩关于投资保护协定的工作。两国相关经贸合作的目标,通过2007年4月总理的成功访韩也已经明确。在这种有利的大环境下,乘着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东风,组建中韩自由贸易区必将实现两个国家的双赢目标。
(二)积极组建中日自由贸易区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的两个经济大国,对东亚区域经济、区域政治和区域安全有着巨大影响力。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日本的优势主要在资金和技术方面;而中国的优势则在于它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廉价的劳动力。两种优势相加,对于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扩大、产业的升级和防范金融风险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两国联手才能支撑东北亚的区域合作,因此需要中日两国作为“双引擎”。中日两国如果能在各自具有优势的领域为东北亚合作做出最大的贡献,那么,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可以说,没有中日两国的自由贸易,就没有东亚自由贸易区,也就没有东亚共同体。面临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发展的历史潮流,中日两国应该以双边合作促进区域合作,在相互合作中解决双边矛盾,共同推动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的进程。
(三)积极调整中国产品的出口贸易地理方向,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由于中国的产品大多都相对集中地出口到欧盟、美国、日本、香港、东盟、韩国、台湾、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而且在这十大贸易伙伴中,内部的分配也不尽合理。欧盟是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韩美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后,由于向美国和韩国的市场出口受阻,因此我国的企业应该加大对欧盟、东盟、香港、台湾、俄罗斯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而不应该被动地接受美国和韩国市场份额纷纷减少的厄运。同时,为了降低出口风险,我国应该与其他更多的国家建立更加密切的经贸联系,实现出口多元化,从而摆脱受制于人的状态。
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是扩大出口的一个前提条件。因此,我国企业在通过引进国外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消化、吸收。通过消化吸收,并在其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使得我国产品的竞争优势凸现,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李哲: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技术与市场》,2007年第1期。
孙增艳: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前景分析,《理论界》,2006年第1期。
龚克瑜: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难点和解决思路,《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1期。
李向阳: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非传统收益,《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第5期。
王丰、柏童: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新发展、主要难题及对策,《台声》,2006年第1期。
段霞: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和出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6期。
欧阳晓璇:韩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国经贸》,2006年第8期。
朱颖:美韩经贸关系及双边FTA的前景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吕进军、马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与展望,《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 下一篇: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处基金科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