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经济建设公共管理探讨
时间:2022-03-12 08:38:16
导语:新农村经济建设公共管理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提要]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内容,关系着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是与民生相关的社会性工程。在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事业的管理是尤为重要的改善重点,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本文重点分析公共管理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并提出公共管理事业发展建议,以便为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公共管理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公共管理;问题;对策
一、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出现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按照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的规划和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但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建设还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一)农村基层政府职能不清晰。新农村建设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的关键环节。它需要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地方政府起到辅助的作用。这就要求地方基层政府部门能够将职能进行有效划分,对新农村经济建设进行合理化的工作安排。目前,很多基层领导干部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农村公共事业不够了解,对于国家政策的指向、公共事业发展的方式都不了解,这就无法将宏观调控与地方公共管理建设的实施进行有效联系,就不能够对新农村经济建设起到促进和帮助的作用。政府对于地方基层干部有很多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地方基层干部、县级干部等对新农村建设事业高度重视,并带领农村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二)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出现城市化状态。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就是将贫困地区逐步改善成为富饶地区,也就是有一定的扶贫性质。扶贫性是公共管理功能最大的一个特征,我国农民是所有人民群众中最贫穷、最需要扶贫的人群。现如今我国农村中依然有很多人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我国对农业发展的投入逐步降低,农村事业的发展也就相对应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国家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较少,仅能保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如电网铺设、水利兴建、道路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不能满足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广大的农民并没有在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生活中享受到公共管理的成果,人们的生活条件依旧水平较低,农村的生活设施没有得到非常明显地改善,这都让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与进步。(三)我国公共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为了满足多元化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制度了公共管理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依然不能满足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还有很多政策和规定有待完善。农村的法律体系建立也有很多的缺口,在人们生活中的各利益冲突方面也没有相关的明文规定,并且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意识也不是非常强烈。同时,对农村的市场规则也缺乏监督,很多企业对农村投资没有信心,也担心投资没有任何政府部门及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和约束,让企业经营者因担心经济利益纠纷而缺乏对农村投资的信心,从而使农村的农产品缺少交易范围和市场,因各方面原因导致农村的经济一直处于发展缓慢的状态。(四)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匮乏。农村人才稀少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公共事业的发展受到了人才匮乏条件的制约。在政府提供发展帮助的时候,硬件设施虽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和改善,但在人才投入方面依然不能满足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很多农村出来的大学生都想让自己有更广阔的发展,愿意留在城市就业的人群居多,而城市的大学高校毕业生也对农村事业较为排斥,这就造成了农村高素质人才出现了严重的紧缺。
二、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如何强化公共管理事业
新农村公共管理事业发展包含科、教、文、卫、体事业的发展以及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发展。为让新农村公共管理形成完整的体系,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政府加快治理内部机构的改革。我国的新农村经济建设不仅要取得广大农村农民的支持,还要有政府部门和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与农村接触更为紧密的地方政府及领导班子。我国农村行政的基本单位就是村,村干部在工作上如果没有尽职尽责或职能不清,对工作内容不熟悉,就不能将公共事业和新农村建设进行有效发展和实现。政府对农村的基本情况不了解的状况下对农村进行改革,对其下达强制性的措施是会出现错误和纰漏的,例如计划生育的实施。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一定要有大局意识,秉承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树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并能够给群众以信任,能够带领大家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农村村干部选拔采取基层选举,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就将权力交给了农村的人们群众,让群众行使自己的选举权,这就能够保证大家选出自己心中满意的村干部,被选举的村干部也能得到人们的拥护,踏踏实实为整个村和人们谋福利。村干部也应熟悉村内的各项事务,将村里的决策和制度进行公示,让村民对村里的决策有所了解,让村民有知情权,并能够行使自身的监督权。同时,领导班子也应该不断地学习,完善领导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能够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所以在基层领导班子的建设过程中,要强化基层组织人员的思想意识和思想高度,并将财务进行公开管理,能够给工作人员提供优质的工作环境和待遇,让各级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给人们满意的公仆形象。(二)实现农村公共事业主体的多元化运行。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是因为政府的投入资源较少,农村发展思想意识落后,投入到公共事业发展的力度不足。所以,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就要强化国家对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的经济投入和政策投入,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到农村地区公共事业发展上,让农村公共财务职能能够保证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让公共设施能够真正的服务大众。同时,要加强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并实现农村经济建设多元化发展,将财政经费的大部分用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建设之中;国家也要加强宏观调控,并给予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以财政支持。农村地区较城市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薄弱,所以农村的发展是我国建设的难点与重点。只有政府加大投入,我国农村地区的建设才有经济基础,公共财产才能使每一个农民受益。(三)注重公共转移支付促进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当前,我国建立起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体系还不完善,为了使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缩小贫富差距,就需要加大力度使公共转移支付促进农村公共物品共建。这就需要政府要加大并规范一般性支付的比例,转移支付的框架,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有效的调整。并且需要政府在农业的投资上加大财务预算,使支农的资金得到保障。(四)健全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要让农村的公共管理有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管理,让法律规范能使农村的公共管理落实到实处,并发挥其最大的效果。让法律法规的实施能够帮助农村扩展经济发展道路,引进投资渠道,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及收入水平,带动整个农村的经济朝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五)加强农村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工作。因为经济及发展的限制,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由于村干部缺乏人才梯队,很多村干部的文化层次也不高,思想水平落后,再加上村领导班子成员没有年轻的血液和高等知识和管理人才的加入,让新农村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也就跟不上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所以,在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中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通过人才的培养来提高农村的整体文化素质。同时,政府还应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农村工作鼓励,引进外来人才带动农村经济建设和公共事业的发展。
三、小结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向前发展的。我国的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公共管理虽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改革也存在难度,但是通过改革措施可以快速提高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事业发展的水平。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里,公共管理能力的提升,能够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也能够让经济与公共事业共同发展。按照时代的要求,以公共事业为推力,最终实现将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希章,李富有,南士敬.民间投资运行特征及经济增长效应分析———基于区域差异视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7.
[2]坎拜尔尼沙•托乎提.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思路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5.12.
[3]姚云云,邱心凯,曹隽.资本的培育:我国农村社区多维贫困治理路径[J].江汉学术,2015.4.
作者:朱海琴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 上一篇:商业银行服务新经济探讨
- 下一篇: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