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科技元素
时间:2022-07-12 03:10:40
导语:新农村建设科技元素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农村建设是在中共十六大五中全会上被提上了日程,成为了我国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古话告诉人们,要想成大事必须要从基层做起,循序渐进才能迎来以后的高速发展。而当今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愈发巨大,主要表现在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上。农村还存在着许多相对于城市较为“原始”的劳动方式存在,所以,我国首先要做的便是将农村提升到现代化的平台上,让其最大限度地去发展经济,以此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方式。
1建设新农村的背景
由于我国受封建长久统治,地主专制使全国粮食大量短缺,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首先进行了,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来控制人口迁移,保证土地充分利用。万事皆有利弊,这一项决策在带来充裕粮食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化解的城乡分割体制。同样是国民,农村人口却要低城市人口一头,除此之外,城市的各项水平都远超于农村水平,而农村却一步一步地落后。后来在农民不断劳作的努力下,全国的粮食等基本需求已经从供不应求发展到了供大于求的地步,只是农村收人逐渐减少,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做苦力。这样使得本来就少的农村人口更加分散,而城市人口却大幅度地增加,拥挤不堪,以助长了许多不应有的坏风气。我国政府也逐渐地将视角转入到农村,城乡分割体制已经经过了最高超的时期,步入了衰落的阶段,在中共十六大五中全会上,主席将农村的任务从原来的提高农业生产,扩大到了提高各项水平之上,已达到城乡一体化,实现全国平等。而发展城乡一体化中,科技的份量是相当高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里科技高,那里就富有,所以将科技引入农村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2科技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
2.1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的基础设施长期过于落后,尤其是医疗设施相当贫瘠,这使得村里人不能够及时就医,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还有公路问题,许多农村还没有平坦的公路直达市区,这也使路上耗费的时间更加长了,修路一直是农民殷切希望的。当然除了这些,还有最基本的服务,就是用电、用水等,这些在城里人看似很平常的事情,在农村却很难。而科技强国的今天,以往的困难慢慢都能够解决了,而由科技支撑的未来将会更加现代化。
2.2增加人力资源
科技的引进,使得农民不得不接触新事物,这也增加了农民的知识圈,使农民了解的知识愈发多起来,并且都是些能够运用的、实际的知识。因此大力培养科技人才,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人力资源匮乏这一问题。而且发展的都是本村本乡守着自己土地的农民们,都是社会的最底层、人类粮食来源的总源头。当这里的素质水平提高了,那么我国的整体水平肯定只增不减。
2.3减少资源浪费
农村中有许多生活垃圾,像是人畜的粪便和农作物的枝叶茎等,没有办法处理就只能变成影响居住环境的罪魁祸首。这些垃圾也使得印象中空气良好的农村变得臭气熏天。与此同时,这些垃圾在未变成垃圾之前还是有很大的用处的,只是由于农村的科技水平低,无法将其利用起来罢了。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等都是利用一些无用的垃圾转化成的。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都是利用的自然界的力量发明的,本来这些只是像空气一样,都认为是自有的东西,但现在却被利用了起来。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其成本都是要低于发电机的,这样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更加能够为国民减少经济支出。除了以上四项以外,还有目前最热门的生物质能,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沼气,它是借用于人畜的粪便和生活垃圾产生的气体进行燃烧,既可用来烧水做饭,也可用来冬日取暖。由此减少了煤炭的使用量,既省去了这些生活垃圾随意摆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又减少了处理这些生活垃圾的资金。因此沼气应用是当今农村必不可少的一项科技技术。如森林里砍伐所残留的树枝、树叶和零散木材,农地里除粮食果实外所剩下的秸秆、壳等废弃物都可用于生产生物质能,秸秆发电和秸秆气化也都是利用这些生活垃圾所发明出来的,专属于农耕地区的科技发明。
2.4促进农村产业化
农村最开始是以小农经济为生,很少有副业存在,只是单纯的种植和养殖。但与种植和养殖有关联的产业有很多,完全不需要只拘泥于基础的种植养殖模式,农民自己就可以创建一种模式,集种植养殖、生产、销售于一体。这样既可以能省去中间可观的利润,还可以使农民的利润最大化,这样农村经济想不提高也难了。当然这些都是需要科技作为基础,没有科技,只靠双手的话,想要形成一体化经营还是很有难度的,所以科技在促进农村产业化方面必不可少。
3科技在建设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阻碍
3.1外在阻碍
农村人口一直专注于经营农业,对其他方面并不怎么涉及。以至于科技的突然进入使他们措手不及,对于科技农民显然不能很好的适应。原因主要表现在:农民素质低,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小,获得信息的途径狭窄。
(1)农民的素质不高,抑制科技在农村的发展速度。纵观美国、法国、荷兰、德国等发达国家现代化农业腾飞的历程,无不把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民职业培训、以知识替代资源摆在十分重要和突出的地位。农民素质的低下,使得科技在农村的传播力度减弱,农民对科技的吸收能力较弱,影响了科技发展的速度。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较小,上不起学的人也不少见,导致整个农村的知识水平低下,思维空间狭隘,阻碍科技创新能力。农民素质的问题是现阶段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解决农民素质问题迫在眉睫。为使新农村快速崛起,新型农民不可或缺,将培养农村人才列为重中之重的目标是目前的关键所在。
(2)农业技术转化和推广力度不够,抑制科技的传播力度。现阶段农业技术的科研与实际脱节,专家们所发明的科技成果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利用不上,这是推广所无法控制的局面,所以研究专家应将着眼实际,而非实现自己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技术少的问题。还有就是由于技术过于昂贵导致村民无钱消费,只得选择性能较低、价钱便宜的技术来运作,这也同时减慢了科技发展的速度,不能以本来该有的速度发展科技。政府对技术推广的力度较弱。由于各种原因的阻碍,致使政府认为过快、过量地将科技投入农村反而会给农村带来压力和不解,所以政府需要制定一个良好的方案,加快农民吸收速度。
(3)农村获取信息途径少,抑制科技的获取力度。农村与外界联系范围较为狭小,不能站在高处看世界,并且互联网也不普及,对外界技术的知晓只能靠乡村领导的传播,数量远不及外界那么多,政府即使收集的资料再全,也没有网络传播的多,而且没有互联网的支持,农民想要学点什么必须经由乡村领导派遣下来的技师教授,这样学习起来比较缓慢,而且资料较少,不能满足农民的求知欲。
3.2内在阻碍
(1)科技本身就带有着危险性,如若使用不当便会造成与预期相反的效果,就像当初发明化肥一样,化肥固然使得粮食增产增收,但也的确在长期使用之后破坏了土壤层,使土壤受到严重污染,抑制作物生长,产生反效果。直至后来研究学者们对化肥的使用量进行了精确调整,以最大程度减少对土壤的伤害,让土地不至于贫瘠。我国一直都是讲究人道主义的国家,但对家畜家禽没有怜悯之心。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研究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及受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两方面,其研究向浅层生态伦理和深层生态伦理发展,而以非人类为中心的深层生态伦理研究更受人关注,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挪威学者阿兰奈斯,它的“生态学纲领”与“生态智慧论”,为深层生态伦理确立了一个具有包容性的理论规范,为生态伦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它把生态伦理看作是一种生态伦理思潮和社会动力。人类中心主义在对待大自然上虽然已经比原来有大幅度的减少,但却还是存在,人类总是带有目的性地去获取,但是这不符合伦理的科技是该存还是该亡呢?一直是个争议的问题,也是阻碍科技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国外新农村建设中的经验。建设新农村不仅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样国际上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这个阶段,韩国曾经有过“新村运动”,仅用了30年时间就缩小了城乡的差距,实现了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跨越式。韩国新村运动是一场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自上而下的农村现代化运动。运动以勤勉、自助、合作为基本精神,以振兴国家为动力,通过政府支援、农民自主的方式,设计实施了一系列开发项目,带动农民自发开展家乡建设活动。新村运动在农村率先开展后,迅速波及工厂、学校及城市,逐步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泛国民运动,对促进韩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奠定了韩国国民的时代精神、国家伦理、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文明秩序。韩国“新村运动”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注重对农民价值观念的改造;二是注意对村级新村领导人的选拔和培训;三是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的自立相结合。韩国政府实施新村运动,主要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政府培育、社会跟进的发展模式与国民主导型发展模式等三大模式。美国为推广和发展农业事业主要是依靠颁布法令来实行的。首先是1862年的《增地学院法案》,将一部分国有土地分配给国会参、众两议的议员,每人3万英亩。并将拍卖后所的基金设立为每州的州立大学。其次是1887年的《农业试验站法案》,规定在州立大学农学院领导下建立农业试验站,运用植物学和动物学的原则,从事独创性的研究。然后就是。1914年,《合作农业推广法案》,规定农业部在每一个州立大学或州农学院共同建立合作性的教育实体,向那些对农业和相关科目有兴趣的美国人提供非正式教育,通过田间示范、出版物和其他形式向校外农民提供农业和家政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3)如何保障科技在新农村建设顺利实施。由于现在建设新农村正处于起点位置,自身还不能良好地去完现,不仅需要其自身的力量,更要求国家各方面的支持。首先,就是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是我国维系社会的大组织,要使得全国人民都对新农村建设重视起来,为其发展作贡献,必然少不了政府的力量支撑。政府应建立起专门应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班子,将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抓住并衔接起来,促使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避免少走冤枉路,绕远而行。当然,建设新农村不是口头上的事情,除了人力的支持还需要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援助,现在什么都是需要金钱来购买的,想要改善农村科技现状,必然要购买许多先进的仪器设备完成一项任务。所以财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还可以对外集资,让大型企业驻入农村,为农村带来良好效益和新的资金来源,以此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度,作新农村建设成功。其次,需要法律的保障。法律是制约我国国民的一项强制性的武器,人人在它面前都不得违反,只有法律的介入,才能使建设新农村中的各项措施都得到维护与保障,避免有贪图名利的小人趁虚而入,破坏建设新农村的风气。
- 上一篇:医疗机构市民评议工作方案
- 下一篇:卫生局法制宣传和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