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村建设做法借鉴论文

时间:2022-06-28 04:26:00

导语:信息化村建设做法借鉴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信息化村建设做法借鉴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对韩国发展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加快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采集和开发利用水平,推进信息化村示范工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论文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发展中国韩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主导作用开发利用信息采集

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农业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于2009年8月中下旬受韩国农林水产信息中心邀请,前往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韩国农林水产信息中心、首尔可乐洞农水产品批发市场和部分信息化村,考察了韩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情况。韩国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推进信息化村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等做法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一、韩国发展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做法

韩国的农业信息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实现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韩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韩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促进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韩国政府即制定了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组织机构建设,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和改造传统农业。一是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国家财力不断增强。韩国政府大幅度增加对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仅1986年一年就投资20亿美元用于通讯设施建设,占当年政府投资总额的7.7%。1989年信息通讯部制定并了通讯市场自由化的多项措施.鼓励私人企业和民营企业投资,大大促进了通讯基础设施(包括信息网络)的建设。农村的信息主干网由政府投资建设:从主干网到中心局的管道由韩国三大民营电信企业投资:从中心局到用户的网络,由民营电信企业建设,政府给予经费补助。目前,韩国所有农村都用上了宽带网.并已实现了全国各地随处上网。二是制定优惠措施扶持农业信息化工作。为方便和鼓励农民上网.韩国制定了优惠措施,农民白天上网的费用比城市便宜30%,晚上比城市便宜51%。并且将农林水产信息网免费提供给农民使用。政府还无偿帮助农民开办网站或主页.在网上销售自己种植的农产品。三是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培训。韩国政府建立了一套健全的农业信息技术培训体系。向所有愿意参加学习的农民提供免费培训。通过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开展演示教学,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四是加强农业信息公益性机构建设。韩国政府始终坚持农业信息化及农业信息服务的公益性原则,政府主导.各级组织和企业共同参与,形成了从中央、道、市郡、邑四级信息服务组织体系。中央一级的农林水产信息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院等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人员和项目建设、运行、维护等各项费用均由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经费保障充足。

(二)高度震视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开发利用

韩国政府于1991年成立了农业观测委员会,开始了农业信息监测工作(图1)。

1999年农村经济研究院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农业观测信息中心.下设蔬菜、水果和果菜、畜牧和谷物、农业信息化四个观测组,目前监测品种已扩展至5大类、29个细类。农业观测信息中心定期预测信息,在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指导农业生产、引导农产品购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韩国农业信息监测程序严谨,共分为五个步骤。一是制定监测品种计划。每年年初制定各品种监测工作计划.观测中心内部审查后报农林水产食品部.经部长审批后组织实施。二是信息调查。既通过农林水产食品部、统计局等相关部门收集生产和市场信息,也采用对样本农户、消费者和运销商户电话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信息。除了采用E—mail、SMS(手机短信息)、电话网络调查等传统方式外,已开始应用卫星监测对水稻生长及灾害情况的信息进行采集。三是信息分析。利用分析模型对农、畜产品进行分析预测,形成内容翔实、分析准确的报告。分析报告经中央专家咨询会议审定后.以地方专家咨询会议的方式充分征求地方专家、农协、经营者等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修改完善。四是分析报告。韩国农业信息监测分为短期监测、中期监测及长期监测。短期监测主要是预测展望农、畜产品供求价格,预测成果以月报或季报的形式:中期监测主要是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动向的预测,预测结果以季报形式:长期监测主要通过召开一年一度的农业展望大会,对国内外农业经济的发展动向作5~10年的中长期展望,于每年1月下旬。韩国农业信息分析预测成果定期通过政府网站、E-mail、SMS、报纸、杂志、电视媒体等多种途径对外公开。五是监测应用评价。分析报告l个月后,针对市场的实际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第二个年度工作计划。

农业观测委员会十分注重对外有关农产品播种面积、收成、消费、进出口、价格、库存等的监测结果,以抑制生产过剩、稳定农产品供求和价格,提高农民收入。农业观测委员会还可直接向有关社会团体交涉,发出警示,引导和协调产销自律活动。10多年来,农业监测工作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据统计,仅2007年一年通过农业监测工作就增加了经济效益1lxl06亿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66.69韩元,2010),占当年农业生产总额的1.1%。

(三)信息化村庄建设成效显著

韩国政府于2001年由农林水产食品部、信息通信部、行政自治部等部门组成信息化村企划团。开始进行信息化村项目建设。自2002年5月首批确定2O多个信息化村示范点以来.信息化村建设在全国迅速推开,截至2008年已建设了358个信息化村。信息化村建设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速互联网环境建设,铺设光缆,建设安装主机设备的机房,实现宽带网人户。二是建立乡村信息中心,实现与地方行政信息网的连接。三是构建农户网络使用环境,为农户配置电脑。四是成立由村民代表、信息化指导人员、信息中心管理人员组成的运营委员会,负责运营、管理村级信息中心和建设电子商务体验网。五是开展人才培训,培养农业信息化骨干和管理人员。

韩国的信息化村建设在统筹城乡网络基础,缩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据统计,信息化村的电脑普及率已达67.3%,比建设前增加46.3%,互联网入网率增加了约60%。通过开展电子商务交易,大大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交易。2003年以来,通过信息化村庄网站实现农产品和水产品的电子商务销售量增加了7.5倍,观光体验网(tour.invil.corn)的销售在2年间实现了17倍的增长。使村级收入和农民收入获得了实质性的提高.进而提高了农村和渔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了农村和渔村的经济实力,促进了城乡地区的均衡发展。

二、韩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对中国推进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如何结合中国国情与发展基础,加速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韩国农业信息化与中国相比,基础好、起步早、成效显著,有不少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对中国农业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保证

韩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农业信息服务作为重要的公益性职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在推进农业信息化中发挥主导作用。

中国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政府必须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给予引导和扶持,加强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提高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水平。一是制定总体规划。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投资分散、重复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应由农业部门牵头,尽快制定中国农业信息化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整体设计和科学指导,突出重点,加强统筹协调,推进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国家对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农等资金中,适当安排一定份额.专项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实施村村通、光纤进村、信息村等基础工程,通过在农村试点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强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形成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投人格局。是加强农民培训。将农业信息化纳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的培训内容。通过进行网络基本知识、电子商务交易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认识网络、熟悉网络,掌握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农产品交易的本领.为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保证。四是加强农业信息化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结合乡镇机构、农技推广体系和事业单位改革.加强各级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建设.强化公益性服务职能,为农业信息化提供组织保障。充分保障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不断扩大服务的覆盖面,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综合效益。

(二)提高信息采集和开发利用水平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影响农产品市场运行的因素在增加,农产品市场波动越来越受到各方面关注。韩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开发利用,形成了一系列规范的程序和制度,保证了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当前中国农业信息采集渠道还不够宽.开发利用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必须以完善信息采集体系为基础.以提高分析预警水平为关键,以增强信息使用效果为目标,以搞好信息披露与工作为重点.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一是全面推进“金农”工程建设。以省级以上农业部门为重点,建设农业监测预警信息、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监管信息、农村市场与科技服务信息3个应用系统,开发整合国内、国际两类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一条从中央到地方的信息服务网络。二是加强信息采集工作。完善并拓宽信息采集渠道,丰富信息来源,优化信息采集手段,提高信息采集的网络化水平。三是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标准体系框架,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推动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网络化。四是提高农业信息监测的准确性。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分析工作,构建并不断完善信息分析模型,提高分析人员素质和能力。提高农产品监测预警水平.增强信息的针对性、科学性、准确性,努力为决策提供依据。五是建立健全信息制度。开辟窗口.拓宽信息渠道,提高信息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人户的途径和办法,采取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电话、农村信息员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使信息服务站点延伸到基层农村.使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送到基层农民手中。

(三)加强“信息化村示范工程”建设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抓手

中国的农业、农村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市场行业和纷繁复杂的交易主体,没有信息就像在战场上没有情报。因此,农业部部门必须承担起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政策、技术、价格乃至国际市场变化走势等信息的责任。帮助农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找准方向、持续发展。应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结合信息网络快速向农村基层延伸的实际.借鉴韩国“要建新农村,先建信息村”的做法.启动实施信息化村示范工程。一是制定建设规划。由农业部门会同工业信息、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制定信息化村示范工程建设规划.明确建设思路、示范目标、具体保障措施和责任分工等。二是明确信息化村的建设内容。示范村应设立信息服务站(点),面向村民开展信息服务。通过整合面向农村农民的培训资源,在示范村培训村、组干部,使之能经常在线获取信息.成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员和引领村民利用信息致富的带头人。通过已培训的村干部,帮助辅导其他农民通过互联网获取服务信息。三是稳步推进信息化村建设。按照“先行试点一逐步扩大一全面推开”的思路,抓好信息化村试点.发挥以点带面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建设办法,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在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信息化村示范工程建设,加快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