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农民收入途径分析论文
时间:2022-02-22 03:07:00
导语:增加农民收入途径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农民收入相关概念分析
(一)农民收入的本质
收入问题实质是生产关系中的分配问题,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过程。根据经济学理论,收入的初次分配问题就是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理论,主要取决定于劳动者的“劳动力、资金、土地”的数量及质量。而这三个方面又是生产力的主要构成部分,所以可以说劳动者的收入主要决定于生产力。再分配主要是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个过程,如转移性财政收入就是属于这一范畴,而这一分配过程主要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①]这就肯定了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也参与收入分配。
从上面的分配理论可以看出,收入分配的多少和性质主要取决于生产力要素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主要是指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而生产关系主要体现在当时的制度安排。所以农民收入的本质是指农民在一定的生产条件即生产关系下,通过投入自己的生产力要素(劳动力、资金、土地等)所作的贡献而得到的相应报酬。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农民收入的三个最基本的本质特征:1.农民收入主要取决于农民所拥有的生产力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及所处的生产关系的性质。2.农民的劳动力素质、资金和土地的数量决定了他们的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主要部分;农民的劳动力素质决定了他们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农民拥有的财产的多少决定了他们的财产性收入;当时的分配制度对农民的转移性支付收入的影响非常的大。3.农民的部分收入也要通过市场的交换才能够实现。
(二)农民收入构成的一些概念的界定
农民收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既包括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产品或者货币收入,又包括从事非农产业活动所获得的收入,还包括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农民收入构成,按收入来源的性质划分为:工资性收入(劳动者报酬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按收入的形态可划分为:实物收入和现金收入。[②]
1.工资性收入(劳动者报酬收入):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受雇于单位和个人,*出卖劳动而获得的报酬收入。包括在乡村集体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报酬收入、在企业劳动得到的报酬收入和其他单一位劳动得到的报酬收入。
2.家庭经营收入:主要用来反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收入水平、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情况。它是农村住户从事各项生产的收入,包括种植业收入、林业收入、牧业收入、渔业收入、运输业收入、生产性劳务收入、商业收入、饮食业收入、服务业收入和其他家庭经营收入。家庭经营产品的计价:凡是出售部分,按实际出售价格计算;非出售部分(包括自用的和结存的)按出售该产品的市场综合平均价计算。
2.财产性收入:指拥有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农村住户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包括利息收入、股息收入、租金收入、出让特许权收入、集体财产收入、其他财产收入。
3.转移性收入: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无须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资产所有权等。包括在外人口寄回和带回、农村以外亲友赠送的收入、保险赔款、救济金、救灾款、退休金、抚恤金、五保户的供给、奖励收入、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和其他转移性收入。
(三)农民收入的衡量指标体系
1.总收入:它是指农村住户从各种来源得到的全部实际收入的总和,其中未扣除为获得收入所发生的支出(生产费用)和生活消费支出。按收入来源的性质来划分,总收入可以分为:工资性总收入、家庭经营总收入、财产性总收入和转移性总收入。这一指标能够反映出农民的总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做的贡献的大小。
2.农民家庭纯收入:从农村常住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集体提留和摊派、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部分收入。包括农村居民全年从事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经营收入,在外人口寄回、带回和国家财政救济、各种补贴等非经营性收入;既包括货币收入,又包括自产自用的实物收入。但不包括向银行、信用社以及向亲友借款等属于储蓄、借贷性的收入。这一指标能够反映出农民生产力投入和产出效率的水平。它主要包括:工资性纯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纯收入和转移性纯收入。
3.农民可支配收入:它的计算公式是农村住户可支配收入=农村住户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财产支出-转移性支出。这一指标能够反映出农民真实生活水平的高低。它主要包括:工资性可支配收入、家庭经营可支配收入、财产性可支配收入和转移性可支配收入。[③]
二.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重要原因
(一)农业生产方面
1.耕地资源极度稀缺制约了农产品产量增长,劳动生产率降低,从而影响农民收入增长。
我国属于人均耕地资源极度稀缺的国家,实际上是以占世界耕地的9%养活了占世界总人口的21%的人口。干旱地区和东北地区,制约因素较多,开垦利用的难度较大。我国粮食单产水平已经很高。因此,近期粮食产量增加的空间有限,受粮食产量的制约,畜牧业不可能持续快速发展。牧区受草场生产能力的制约,农区受饲料粮的制约,畜产品产量的增长想快也快不起来。而农民的第一大收入来源是农业,粮食及农产品产量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影响很大。从耕地资源看,我国农产品总量己经达到极限,很大程度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
2.我国农业生产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现阶段的农业生产除了受土地资源的约束外,水、森林、草场、生态环境等资源也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目前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匀,水危机威胁严重。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水量仅居世界第88位农业常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约有8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长江以北耕地占全国耕地的640,6,而地上水资源仅占17%。其中粮食增长潜力最大的黄淮海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2%,而地上水资源的占有量小到全国的6%。森林覆盖率远远低于31.3%的世界平均水平,草场面积也小于世界人均的1/3。[④]不少地力一由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化、碱化、盐渍化加剧,土壤侵蚀面积占国土总而积的38%,沙化面积每年以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推进。
(二)农业结构方面
近年来我国农业中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农民收入和生产积极性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农业的发展由资源约束转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我国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1.农产品品种结构雷同、品质低劣
从农产品品种结构上看,大路品种多,优质品种少,大量积压的农产品多属普通型的农产品,而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依然十分紧缺。就粮食来说,大量种植的杂交稻、早稻口感差,营养低,几角钱1公斤也难以卖出,而优质大米的价格为4元多1公斤。杂交稻、早稻只能作为饲料消费,但与玉米等优质饲料相比,其经济效益较低,且转化率不高。国内栽培的小麦品种基本上为几十年一贯制,且品质呈下降态势,导致小麦大量积压,而饼干粉、面包粉等专用小麦却长期依*大量进口。大面积种植的玉米,氨基酸、赖氨酸含量很低,作为食用,口感不好;作为饲料,比较效益较低;作为油用、淀粉用等特种用途,质量又差。[⑤]粮食系统库存大量增加。
就水果而言,品种雷同,品质较差,产期和上市期集中,烂市“烂”价的情况也很突出。近十年来苹果、梨等大路货水果严重滞销,出现果*于菜。而各种优质水果、小品种水果则很畅销,进口水果价格比国产水果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却仍有销路。据统计,我国每年生产的5000多万吨的水果中,优果率只有5%,且产品大多不注意外包装,销路不畅。出口部分只能在国外地摊出售,形成一级果品,二级包装,三级价格。因此,目前的农产品市场饱和只是过去一定时期内品质、品种结构趋同的结果,是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基础上的低层次饱和。
2.大宗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
从全国农作物生产布局来看,玉米主要集中在东北,大米主要集中在两湖、两广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小麦缺口长期依赖于国际市场。目前,农产品的区域布局与农林牧渔业的协调发展并不一致。南方各省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玉米作为饲料,自产的粮食用做饲料转化效率较低,养猪经济效益较差,而从东北调运玉米,质量较低,运输成本又很高。要解决这一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应根据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分布,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产品区域种植结构,尽可能减少初级农产品长距离运转所形成的质量和效益损失。
3.产业加工链较短,农产品附加值低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仍停留在鲜活原料产品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形式上,加工水平很低,并且加工再加工率很低,农产品加工增值幅度很小。绝大多数产品不采取品质保鲜和外包装等措施,优劣不分,参差不齐,良莠混杂,优质产品也变成大路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产品的整体质量,造成农产品低价滞销。发展经验表明,初级农产品经过精深加工以后,不仅其质量大幅度提高,而且价值可以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
(三)农产品市场方面
1.市场风险体制约束
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目前集投资者、生产经营决策者、管理者、销售者等多重角色为一身,这显然不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对角色多元化、权能分解化、组织层极化的要求,从而难以容纳现代化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使农民进入市场较茫然、被动、无力。就农村农产品市场而论,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完全竞争性市场结构,农民是价格的接受者,价格对农民引导,除了具有滞后性外,主要的是农民对价格反映不灵敏。一种让人困惑的现象是,粮食价格下降了,为什么粮食产量难下降,农民亏本也要种植粮食。
2.农村市场体制的不完善增加了农民收入增长的风险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需求量增长空间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农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人们对其的消费具有生理界限,受恩格尔定律的佐使其需求量的收入弹性很少[⑥],在生活水平还没有达到温饱水平前,农产品需求的扩张很迫切,扩张速度也非常的快,但一旦超过温饱标准,需求的扩张与消费习惯的变化有更大的联系,因而扩张速度也会变慢。如果城市化加快,农产品的需求量有可能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国内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会改善,农产品价格不跌的趋势会改变,对农民增收有利。但由于受农产品供给的限制,农民也不一定会从事市场容量的扩张中获得好处,因为国家从保护消费者利益角度考虑会选择增加进口策略。
(2)市场交易环境不对称制约农民收入增长。
首先农产品的交易双方力量不对称,目前是70%的农民生产的产品与30%的城市人口进行交易,因而农产品销售市场中农业生产经营之间的压价竞争在难免。其次农民面对强大的市场风险。中国农村目前还是一家一户式的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生产成本降不下来,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差,而与此同时,现阶段市场信息网络不完善,价格信号扭曲,基层政府服务不到位,使农民无法依据对市场行情及时准确的掌握及对未来变动情况的科学预测进行生产决策。这种市场风险致使农民力求保险,因此思想保守,不敢采用新技术、新品种,严重制约农民收入增长。
3.农产品成本上涨过快,农业竞争力不强
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涨势过猛,是加大农业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全面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粮食等农产品涨价得到的好处。此外,不少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虽然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如美国农业不仅单位面积产量远比我国高,而且美国的氮、磷、钾肥料的施用量也比我国少。仅就粮食的单产和化肥的施用量来进行比较,美国的单位粮食生产成本比中国至少低20%。农产品成本上涨过快,使国内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不断攀升,已超过国际市场价格,农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弱化。
4.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交易成本偏高
尽管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严格地说,日前我国农业市场的发育还很不成熟,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从农产品自身来讲,流通不畅和市场缺位就会使产品向商品的跨越出现障碍,要么无法实现生产的价值,要么价不符值,农业增产却难以增收。我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制约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而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关键是农户规模小,没有能力承担起实现商品流通的重任。农民生产规模较小,交易规模往往更小,导致交易规模十分不经济,无形中增加了运销成本。与生产相比,农产品经销队伍成长相对较慢,发育很不成熟,对本地农产品的运销能力明显不足,农产品的运销半径过小。由于环节增加,流通费用高、损耗大、效率低。
四、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一)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加工流通企业为依托,以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对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所形成的一种较为完整的产业系统。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农业、农村经济经营方式和组织制度的创新,同时又是一种建立在各参与主体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运行机制。[⑦]
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对现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进行新的组合,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依*市场机制运行的生产经营体系。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本身就是农业经济体制转轨的具体体现。另外,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强化科技支撑为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其本身又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体现着农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农业体制转轨和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结合点和突破口。
(二)调整农业结构
针对目前农产品总体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市场对优质化、多样化农产品需求的状况,必须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引导农户面向市场,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这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1.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就会发生变化,由植物性蛋白为主的摄入转向肉、蛋、奶的更多摄入。从农林牧渔业的构成看,农业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牧渔业所占份额不断上升,林业变化不大。在今后的结构调整中,应该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牧渔业,注重品种改良,提高农民收益。
我国农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是明显的,就是种植业比重相对下降,牧渔业比重相对上升。农林牧渔业结构变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是农业结构升级的表现,尤其是畜牧业生产,逐步成为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必将推动牧渔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如何避免盲目性是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大问题。近年来,虽然种植业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份额有所下降,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而粮食在种植业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我国粮食价格不仅受供给的影响,还受需求的影响,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更多地受市场需求调节。由于近几年农业收成较好,农村非农经济迅猛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多数农民向小康迈进,加之国内经济发展平稳,国际环境相对有利,温饱问题己经基本解决,因此,存粮备荒的观念变得淡薄,生产的粮食除留足家庭一年的消费需要外,基本上不再大量储存,其余的粮食全部进入流通领域。粮食加工企业和粮店也是如此,基本上是随用随调,城市消费者基本上是随吃随买。这样就造成了一种严重后果:粮食主产区的购、储企业和国家粮库不堪重负,存量结构严重失调。正确认识当前农产品供求形势的特点,是科学调整农业结构的前提。
2.积极调整种植业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
影响农业结构的因素很多,但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是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受耕地面积限制,一种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必须以另一种作物播种面积的减少为前提,作物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不可指望单纯*扩大面积全面发展。因此,在继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结构调整要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面向国内外市场,依*科技进步,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1)调整粮食与饲料用粮的关系,改“二元种植结构”为“三元种植结构”。长期以来,我国将饲料用粮与食用粮混为一谈。[⑧]传统农业中,粮食种植业占据绝对地位,饲养业只是作为种植业的一个附属产业,没有专门的饲料生产体系,口粮与饲料粮没有任何区别,生产者也从未认真区分什么是饲料用粮。随着畜牧业特别是耗粮型的猪、鸡的快速发展,饲料用粮急剧增长,目前饲料用粮占粮食消费总量的30%,饲料用粮不容忽视。对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而言,发展耗粮型畜牧业的路线是行不通的,除积极调整畜牧业养殖结构、更新品种外,还要积极开辟饲料来源,对饲料用地合理利用。谷物的营养成分有限,无法满足动物生产需要,因此,以成熟的谷物作为饲料是不经济的。而绿色秸秆或饲草营养成分较为全面,并且量广价廉,能有效地替代饲料用粮。利用植物绿色植株作为饲料,在国内外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据报导,在南亚热带地区,有一种多年生可多次收割的饲料甘蔗,每亩年产数十吨甚至上百吨,可以转化为数吨牛肉,作为饲料的经济价值远远高于生产粮食后再作为饲料的价值。黑麦草做优质牧草在灌浆期收割,其收获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总量都大大超过相同土地面积上的大麦。
因此,如果合理地将当前部分粮食用地改为饲料用地,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粮食,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原来用于饲料粮生产的耕地的利用效率。适应大力发展养殖业的需要,将部分粮食用地用于发展玉米、饲料稻、黑麦草等产量较高的饲料饲草作物生产,逐步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种植结构。
(2)大力调整品种结构
品种结构调整是对一些丧失市场或缺乏竞争优势的品种进行必要的压缩、淘汰或转移,对一些有市场、有效益、有竞争优势、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品种进行重点培育扶持、促其发展壮大。
(3)因地制宜,优化区域种植结构
我国农业的传统区域布局是,江南是稻米的主产区,黄、淮海平原是麦、棉主产区,山东、辽宁是苹果的主产区。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上述格局逐步被打破。稻谷的种植范围逐步北移,东北地区的播种面积和产量不断上升,成为重要的稻谷商品基地。产棉大省由黄淮地区转向新疆,这种区域布局变化,既有技术进步的促进,又有经济利益的诱导,还有政府的行政推动。[⑨]
粮食作物的调整应根据各地的需求,增加东北大豆和北方单季优质水稻的生产,以满足正在扩大的市场需求;增加南方玉米的生产,重点发展优质饲用玉米生产,配合加工需要发展高淀粉、高含油等玉米品种的生产,以降低储存和运输成本;稳定发展北方冬小麦生产,适当调减南方冬小麦面积,改良东北地区春小麦品质,大力发展加工专用小麦,以提高进口替代的能力;适当调整早稻生产,向品种优质化和用途多样化发展,以适应市场变化。
面对棉花严重供大于求的状况,应调整减少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控制新疆棉区的发展,适当减少长江流域棉区面积,大力压缩黄河流域棉区面积。工作的重点是集中力量开发连片优质、高产、高效棉田,调减分散的低产棉田,提高棉花质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瓜果蔬菜和其他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也要按照市场供求情况适时调整生产结构,提高质量,加大产后增值度。在调整中应按区位优势,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积极发展国内外市场需要的高经济价值、高生产集约化的作物,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
(4)调整蔬菜种植结构,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
随着“菜篮子”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我国蔬菜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蔬菜生产总量平衡有余,价格降幅明显,质量有所提高,内部结构调整加快,人均蔬菜占有量已达280公斤,超过世界人均占有量102公斤的水平。为引导蔬菜业的健康发展,今后应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反季菜、精细菜和深冬设施蔬菜的种植面积,积极引进、开发新品种,提高蔬菜质量,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
3.调整畜牧业结构
近些年来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牧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草食性动物牛、羊发展较快,食粮型动物猪、鸡稳步增长。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节粮为重点,增加草食性牲畜比重,坚持“稳增猪、鸡、大上牛、羊”的原则。畜牧业结构调整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三)调整农产品流通体系
1.深化流通体制改革,降低交易成本
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的载体、纽带和渠道,农业向市场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交易市场的作用。21世纪农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流通策略和市场服务方面,必要的市场条件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交易和流通效率,也能够提高产品的声誉和效益。因此,必须建立包括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专业市场、期货市场和零售网点等在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并使不同的市场之间有机衔接,功能互补,协调连动,保障农产品顺利流通。
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应以全国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少数规范化、现代化、期货与现货并举的主要农产品期货市场为试点,以集散面大、位于交通枢纽的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以中小型、遍及城乡的农产品集贸市场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从局部来说,各地要结合本区域产业特点尽快建立起农产品批发市场。从全国来说,要注意统一规划布局,使全国各地的市场能相互协调配合,形成体系。既要加强市场硬件建设,亦要重视市场软件建设,使农产品市场尽快发育成熟。抓好已建市场的配套建设,完善功能;加强仓储、信息、管理等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批发市场是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发育程度和规范程度的关键所在。在批发市场的建设方面尤应重视选址与布局,要以当地资源为依据,以传统的市场为基础,并考虑区域间的相互协调。批发市场的建设与规范,有利于实现公平交易,而且运作效率高,有利于农产品的向外扩散。与此同时,要特别重视农产品初级市场的建设,鼓励农民进入市场交易,这样可以使众多的交易对象聚集在一起,产生“供求竞价”效应,可以最大限度保证价格合理,达到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产品流通的目的。应当继续办好集贸市场,因为集贸市场能够满足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最基本、最多样的农产品交易需求,同时也是整个市场体系发挥作用的基础和依托。
2.加快信息化建设水平
市场导向机制的完善有赖于信息网络的建设,要彻底改善信息化建设中的“城市化”倾向。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不仅要重视信息的采集和硬件建设,还要加强综合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水平;不仅要有微观的和局部的信息,还必须有宏观的和全局的信息:不仅要有现状的信息,还必须有预测未来的信息;不仅要为政府决策服务,更要为农民生产应用服务。这就需要农业信息服务部门充分联合农业技术研究、经济研究、社会研究等部门的专家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提高信息本身的科学性、应用性和有效性。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必须改变乡村是现代化信息网上的盲点的局面,使之成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的重点和亮点。而且要根本改变农村信息利用率低、服务对象偏离生产者的倾向,使农业信息的受益人由目前的管理者阶层向生产者和经营阶层转变。各个涉及农业部门的纵向信息网也要加强横向交流。尽早建立汇总信息、综合分析信息的权威部门,负责收集各种渠道的信息源,通过专家分析预测形成更高级的信息向社会主要是向生产者群体,充分利用现有媒体对农业信息的扩散作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介免费或政府出资向农民传递农产品产销信息。
3.利用现代手段
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营销手段不能为工业产品所包揽,农产品也需要利用现代手段,积极开展市场营销、促销,提高效益,如采取、中介、期货等方式,采用品牌、招标、广告宣传等手段。要积极运用现代的营销手段开拓国内外市场。应加强对现有的优质农产品的保护,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进行产品的商标注册,树立并保护名牌产品形象。当前政府出面组织协调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如河北省赵县政府组织全县梨农为雪梨注册了“赵州”牌商标,顺平县政府为本地生产的红富士苹果注册了“顺富”商标。目前我国农民的广告意识还不强,广告费用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产品的广告宣传,加之农民的个体生产规模较小,尚不具备做广告的生产规模,所以,由政府组织协调促成优质农产品的广告应是近期工作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蒋永穆:《中国农业支持体系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韩俊等:《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潘宗白:《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调查与比较》,中共中央党校出社,2000年版
4.孙振远:《中国粮食问题》,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程同顺:《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陈吉元等:《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
[①]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第144-145页
[②]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第307页
[③]严瑞珍:《中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版,第148页
[④]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版第120页。
[⑤]牛若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版,第201页
[⑥]朱善利:《微观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132页。
[⑦]宫锦华:《我国农业产业化问题初探》,《经济问题探索》,2001年第3期。
[⑧]李炳坤:《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3期。
[⑨]倪峰:《对当前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4期。
[摘要]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表明,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农民收入的有效增长是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根本保证,也是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条件。而在现阶段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出现了减缓的现象,严重地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毛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所以这一问题的研究既具有重大的理论性意义,又具有重大的实践性意义。
本文主要运用新古典理论的研究方法,把农民作为要素的所有者,即农民是自身所拥有要素的经营者,从要素收入角度进行切入,旨在分析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农民收入因素分析对策
- 上一篇:信用社办公室工作总结
- 下一篇:县粮食局办公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