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探讨论文
时间:2022-01-11 12:52:00
导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探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建立在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农村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农村经济能否发展,农村社会能否稳定,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而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对于促进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以及农村工业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要使农村发展,就必须首先改变当前这种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为农村发展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解决广大农民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化有利于农村的繁荣稳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由于决策目标和资金的限制,政府为农村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有限,并且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多样性、高质量的要求,这既严重地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进一步延缓了工业化,也造成了农民对政府的不满和抵触,形成了国家不稳定的隐患。所以,通过优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特别是优化农民最关心的卫生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供给,可以为我国农村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同时,让农民参与到公共产品供给的选择中去,有助于实现他们的愿望,从而转变他们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态度,由在对某些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抵抗、不满走向与政府的合作,因此,这将大大有助于维护好农村繁荣稳定的大局。
(三)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突破口和关键措施
城乡二元社会体制的长期存在导致了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平衡,即城市公共产品完全由国家提供,而农村公共产品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自给自足”。这种体制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障碍。为此,党中央及时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战略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重新调整城乡利益分配格局,使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公共财政要向农村倾斜,而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突破口和关键措施就是实施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有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纳入国家公共财政的范围内,“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才能找到着力点,统筹城乡发展才能落到实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才能最终解决。也只有实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国民待遇,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从而逐渐扭转城乡利益分配格局失衡状况,改善农村生存和发展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良好的基础。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和谐的体现
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部分地满足了广大公民的要求。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背景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和谐之处还不少。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以农补工的财政政策和税制改革而形成的“财权上收,事权下放”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的总量供给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我国对农业的投入始终偏低。1978—1998年,国家对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仅占同期国民经济各行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1.5%。第二,农业科技供给不足。我国普遍存在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足,科技人员短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对农村科技软硬件的监管不到位等现象。第三,农村社会保障缺位。农民没有享有如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很多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贫的现象并不鲜见。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结构失调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仅表现为总量上严重短缺,而且还表现为供需结构的失调,即供给过剩和部分短缺现象并存。因为,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不是由乡和村内部的需求决定,而是由乡和村外部的指令决定。在政绩考核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地方政府往往热衷于一些见效快、易出成绩的短期公共项目,即对上级考核的防洪设施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及交通道路建设等“硬”的公共产品积极实施,而对于提供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及农业发展的综合规划等“软”的公共产品,则流于表面应付。其结果不仅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结构失调,而且导致供给成本较高、增长无序的现象,无形中加重了农民负担,损害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有失公平
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中的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城乡的不公平性。由于历史形成的城乡差别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显得尤为突出,城市里公共产品几乎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供给均远远低于城市。二是地区间的不公平性。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相对要较多、较好,而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供给就差一些。三是体现在公共产品成本分摊上。近几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政府已全面取消农业税,即使这样,农民公共产品成本分摊不公平的现象依然存在,因为取消的这些只是农民手中的“明税”。据有关学者估算,目前我国农民负担的直接间接税费每年至少达到7406.6亿元,其中间接税近5000亿元。这些“暗税”并没有以公共产品形式返还给农村,而是流出了农村。
(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监督管理体制缺失
在现有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下,农民由于被排斥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和管理体制之外,没有把农村公共产品受益的主体——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结果无法形成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监督和管理。由于信息不对称、预算的不完整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农村公共资源的使用过程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难以对农村公共产品资金的筹措、管理、使用进行规范的监督。因而,往往会导致农村资源和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和无序增长,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成本,造成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上要求改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实现合理、高效的供给。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转变理念,树立农村公共产品和谐供给理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树立和实现什么样的理念,将直接决定现实中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言行。因此,要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就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最重要的是要树立和谐理念。在供给过程中,以实现广大农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人与自然环境、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才能确保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
(二)合理划分事权,科学界定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
根据公共产品的特性及其外溢性的大小,科学地确定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进而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中央政府应主要从事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业环境保护、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以及与国防建设有关的民兵建设、与国民素质相关的义务教育等。效益辐射到多个村镇的公共产品,如乡村道路,由乡镇县来提供;局部受益的村级公共产品,如:机井、农村小水利等,由村民自治组织解决。
(三)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时,应公开和透明,尊重广大农民的需求意愿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水平千差万别。如果忽视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广大农民对公共产品不同需求的差异性,公共产品供给必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如何真实而准确地掌握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真实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从长远来看,必须建立一种能够准确反映农民需求的表述机制,在尊重大多数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鼓励农民参与到农村公共产品决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形成政府与农民共同决策模式,保证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就目前而言,必须针对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个体素质不高的情况,在尊重村民自治原则、切实反映广大农民的公共产品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县乡政府和村委会组织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因地制宜地为农民提供急需的公共产品。
(四)重构乡镇政府公共财政运行体制
我国农村基层政府长期处于巨大财政压力之下,这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要想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必须重构农村基层公共财政运行体制,使其具有稳定、合法、合理、充足的财力,保障其正当、合法利益和履行职能的能力。
1、建立科学的农村基层财税体制。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应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税制,逐步将农民出售的农产品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取得的收入纳入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等。在此基础上,完善地方税体系,明确地方税主体税种,保障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来源。
2、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平衡农村基层政府事权与财权。在完全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基层政府财政收入锐减,这就需要更大幅度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弥补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缺口,不仅需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省财政也必须大力支持。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一方面,根据事权与财权对等的原则计算各地的转移支付数额;另一方面,建立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如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在各地设立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账户,根据各地农村义务教育的具体情况,直接把财政转移支付款拨到专项账户上。
[论文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社会主义新农村
[论文摘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石。而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却存在着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调、供给机制有失公平以及供给监督管理体制缺失等不和谐因素。如何消除这些不和谐因素,主要应从转变供给理念,科学界定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时应尊重广大农民的需求意愿以及重构乡镇政府公共财政运行体制等方面着手。
- 上一篇:西部贫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论文
- 下一篇: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