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象营造与多元化体系的建构
时间:2022-03-18 11:10:08
导语:城市意象营造与多元化体系的建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城市意象构建并非各意象元素独立完成,而是在相互作用和城市规划中逐渐成型.国内城市伴随经济结构转变和全面工业化迅速膨胀,在营造城市意象时缺乏整体协调意识,只注重巨型化地标意象搭建,忽略个体与周遭环境的协调程度,影响城市美感和其可持续发展性.为避免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等物质因素产生根本性对立,需要以新的规划视野审视当下的城市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视角,审视城市的意象营造及城市的多元化发展,在宏观上执行国家生态发展策略,建构绿色生态发展机制,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微观上则要对城市意象进行规划重构,打造独特意象,强化公众参与力度,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意象营造;生态机制;公众参与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既仰仗市场的恩惠又呼唤市场的调节,这是工业革命背景下形成的根基.首先,技术、资本和信息的高度流动性促进了城市的膨胀前行,并在迁移和重建过程中形成“剥夺式积累”,部分城市在急剧发展中成为无秩序的集中场所,越来越多的空地被密集的房屋所占据,城市与自然的距离愈来愈大;其次,空气污染、水资源恶化、能源问题加剧,交通堵塞习以为常,城市发展呈畸形态势;再次,部分城市只注重独特意象数量及体量的构建,忽略城市整体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可持续发展问题已不仅是当下政府决策的中心问题,还是城市在发展进程中无法规避的重点问题,因为它既要适应人们的现代生活,又要具备审美特性.1972年,联合国在生态环境会议上开始呼吁人们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将意象营造与城市多元化发展进行关联,将两者置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探析其融合发展,能更好地审视城市运营系统,促进城市生态体系再生能力,最终让城市成为自然生态的一部分.
1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与多元化的根本基点
可持续发展在国际上广被接受的概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欧盟生态环境专家小组在《欧洲可持续发展城市》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比自然环境保护更宽泛的概念,因为涉及关注后代、健康和长远的环境整体,它同时包含对生活质量、人类平等、福祉社会和道德方面的关注.要达到可持续发展,城市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方面人们在城市进行能源消耗以完成生产与消费活动;另一方面城市承载着可持续发展的大部分内涵.例如对功能区域的规划,对自然的保护,对公共交通的布局以及对社区的管控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不仅离不开城市的有机推进,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决策等诸多方面的一体化.1.1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资本的过度积累忽略了其环境后果,在城市进行多元化拓展的同时,我国从城市整体重塑到小城镇公共空间改造,在快速实现城市现代化同时不忘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已从传统的江河湖海的水利水生态治理聚焦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文化旅游领域.“十三五”规划的颁布拉开深化城市建设的新序幕,近些年政府还推出“海绵城市”试点,力图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同时也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奠定基础.1.2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多元化城镇发展范式在面对城市建设问题上,各国先锋派建筑师们就城市化演进做出各种努力,如“广亩城市”、“光辉城市”、“田园城市”、“卫星城镇”、“带形城市”等城市规划理论的提出与尝试.每种理论和相关政策的实行都旨在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无疑是都市新区迅速扩张的最大助力.据统计,国内2006年城区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仅为57座,到2017年则达到78座[1],预计中国城市人口还会持续增长,我国还处于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扩张与转型期,当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包含3种城镇演变趋势.1.2.1创意城镇:特色小镇的智能打造.作为一种战略性人口分布计划,“特色小镇”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政策,得到兴建和发展.“特色小镇”在建设之初就应具有环境意识,需与地方政府、投资者及设计公司制定发展规划协议,将涉及其中的金融工程、环境工程、产业链接及相关市场调研工作和支撑决策过程,形成开发设想,然后与周边地区实现有效连接,转变消费方式.“特色小镇”寻求社会聚合与生态保护并举的多元化发展路线,在城市建设中具竞争性,可增加社会凝聚力及向心力,激发城市创新,打造地方特色,转向智能场所和创意性场所,疏散、重构城市网络,减缓人口向高密度城区迁徙,促进城乡有序和可持续发展.1.2.2山水城市:城市文化的系统构建.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Howard)于1898年提出了同心辐射的“花园城市”理论,试将基础设施网络像伸出的手臂一样将整个城市联系在一起[2].国内学者马岩松则提出“山水城市”的城市设想,此概念旨在将自然风景融入到城市景观,实现两者对接发展.“山水城市”不仅体现在公园在城市系统中的作用,还要在地理环境和城市扩张基础上建立一种结构关系.这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旨在达到“万物与我为一”.这种城市发展理念关注城市的自然美感塑造,注重城市艺术的内涵及可持续性挖掘,着力进行含有文化价值的城市塑造,最终实现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2.3盒子社区:城市资源的共享与组装.未来城市将是智能、便捷和关联的存在.“智慧社区”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和AI等新技术,打造低碳、生态可持续的新型社区,其智能检测体系和智慧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居民居住空间和日常生活舒适化和智能化.“共享社区”的新型居住模式针对都市单身青年而建,“盒子社区”内的房间由可移动的盒子组成,里面的各种家具可自由组装和汇集,改造成书店、服装店、咖啡吧等创意隔层,打破特定归属感的空间单元,加强居民沟通机制,营造创新氛围.这种城市模式更容易培养、召集吸引智力资源,减少城市用地面积,缓解居民租房压力,实现创意城市与组装式家庭的相互转化.现代城市的多元化发展越发分散,一座城市被划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的设施配备齐全、相互独立,这种模式看似分散,实则关联,以便实现城市高效率服务,提升经济和创新领域的战略价值.
2意象营造:城市多元化发展的规划新视野
意象的产生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双向互动过程,通过标志性图案、建筑等都可能加强居民意象刺激和意象转换.林奇在《城市意象》中对环境意象划分为个性、结构和意蕴,具体意象元素形态又可分为道路、标志物、边界、节点和区域五种类型[3].这些类型相互组合构成城市意象整体结构.2.1城市意象要素和意象强化.根据格式塔原理,整体不等于且大于部分之和.对局部的控制能作用于城市的整体发展形态,所以对城市意象的营造需要进行整体布局,也就是对个体意象元素进行提前规划整合,积累城市集体符号资本.2.1.1优化个体元素.城市凝聚形态的构成离不开城市的个体元素,城市可持续化发展离不开对单独元素的优化与规划.以城市街道为例,需对当下网格化、单一化道路体系进行合理优化.首先,通力合作,多元参与.采用精细化、人性化设计,改进供给方式,激发街道活力.在实施过程中统筹各相关元素,与街道管理者、规划师、市民等群体,明确规划整体修整概念,合理布局城市功能设施、步行与活动区域、附属功能措施及沿街建筑等,实现多元参与;其次,加强交通衔接,提供优质空间.一方面,对于城市核心区域,划分好功能单位,重点加强地下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的有效衔接,实现密集型慢行路线与高质量慢行环境的无缝转接;另一方面,在居住区设定好慢行线路,与公共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线实现紧密连接,方便居民日常生活;再次,平衡道路使用时间,实现资源整合.国内有很多将废弃工厂改造为创意产业园或博物馆的成功案例.对于这种区域,应鼓励这些地区与城市居住、文化扩散等城市功能进行有机结合,推进产业园向产业社区过渡,并平衡不同时间段的道路使用强度.通过以上有机统筹与更新优化城市街道,拓展道路的延展性、方向性以及可测量性,分析街道层级功能及特征来组织建筑物的密度,使观察者能够通过道路布局获得城市连贯清晰的印象.2.1.2优化公众意象.每座城市都有诸多人意象复合而成的公众意象,或者说是一系列的公共意象或群体意象.城市作为大的空间结构,其物质形态会形成一种群体意象.无论是公共空间、绿化植被、道路走向还是标志性建筑,都可以成为城市的可意向性物质载体.所以在进行意象元素整合时,一方面要调动所有可感可知的元素参与其中,通过形状、颜色或是布局创造结构鲜明、高度协调统一的环境视觉意象,实现意象元素的“可读性”和“可见性”,并换起观察者强烈的意象特性;另一方面需打造一些战略性焦点,这种焦点分为内外区域,将城市的道路系统、公园景观、城市水系统、广场等主要节点进行分析、比对、总结及有序连接,动、静态结合,引导观察者的视觉连接,在相互联系中打造城市均衡性共生体系,推动城市整体意象的立体化、一体式以及可持续发展.2.1.3提炼潜在内涵.城市意象的营造需要合乎城市具象化的逻辑,需具备一定的辨识性,利于居民对其筛选、组织并赋予意义.目前城市内部意象性元素越发复杂,所以需要对城市环境进行提前布局,尤其是涉及一些纪念性建筑时.首先在制定视觉规划之前对当地居民进行走访调查、收集资料,提取关键性公众意象,如鼓楼和博物馆等代表性建筑,凝练其文化结构和个性内涵,组建公共意象实体,使其具有明显识别特征;其次,赋予其文化意蕴.城市的各种物质形态一旦拥有历史和文化符号意义,尤其是具备地域性特色、文化内涵的建筑,其地位会得到提升甚至成为城市地标.设计师制定相应视觉规划时,需对文化意象元素进行有意识划分,统筹新旧元素的叠加或更迭,丰富并统一视觉层次性、连续性.规划还需把控好分区划定、功能设置、文化建筑设计评审、节点控制等流程;再次,针对意象规划提出城市设计的原则.确定现状并掌握现状对居民的影响,提取城市规划准则及规律,为后期持续性的城市景观改善提供参考,助推城市内涵式、可持续性发展.2.2地标性建筑与公众审美变迁.城市中存有很多标志物,如地标性建筑(塔、寺庙等)、河流、青山或者特色街道.其中地标性建筑作为城市物质形态的重要载体,更容易形成公众意象和城市强有力的象征.这些地标性建筑被用来识别城市身份信息和城市结构,也将当下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实现无缝连接.2.2.1优势互补.首先,地标建筑催动城市振兴.带有启迪意义的建筑与正在增长的商业利益权利相联系.如古根海姆博物馆不仅是表现主义的代表建筑,还使毕尔巴鄂这座老工业港口变成重要的旅游景点,当地的交通运输系统、新旅游点、购物中心等也随之改变,这对城市经济振兴产生催动作用.其次,地标建筑带动创意产业.创意城市是一种推动城市复兴和重生的模式[4].作为许多地标性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创意载体,如常州武进莲花馆、天津之眼摩天轮、苏州博物馆新馆等.这些地标建筑带动当地文创产业聚合发展,尤其从目前高端金融业和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城市来看,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缔造地标崛起,特色地标吸引诸多知名开发商入驻,收揽科研和创意人才前来,两者优势互补,带动区域品牌化、一体化集体建设.再次,地标建筑打造城市一站式服务.地标式一体化建设不仅为当地居民构造出独特的城市意象,还能满足居民一站式地标生活圈服务,从而带动居民活跃度,增加其凝聚力.2.2.2协调布局.对于地标建筑与城市发展,需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审视.在当下城市密度不均衡的增长背后,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问题并不是一味的创造标志性建筑,因为城市的整体品质不是由一两座地标建筑决定,还包含与其相对应的城市背景、开放空间、基础设施和商业中心等的统筹布局.如果只注重摩天大楼、高档社区及机场建设,在规划和建设进程中不遵从可持续发展准则,便会忽略目标体与周遭环境的协调,进而破坏城市整体层次.国内苏州则实现了车行交通便捷化安排和功能区合理布局,基础设施也带有一种连续感、秩序感及可识别性,城市空间在视觉上构成统一整体.2.2.3公众审美.欧洲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迷恋由建筑明星设计的地标性建筑,如巴黎埃菲尔铁塔和意大利比萨斜塔,这些地标性建筑都是当地居民视觉意义和自豪感的标识.但城市地标性建筑不会因公众品位判断和群体意志而转移,城市地标性建筑不是为个人建造,而是服务于背景、性格、职业和阶层各异的居民.城市具有非同质的社会自然属性,不同群体有不同利益,城市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是由在不同压力之下采取的众多决定产生.例如济南津浦铁路济南车站旧址,虽然当年济南市民和专家学者对其拆除表示强烈反对,但山东省济南市和国家铁路部门仍然在1992年3月落实了拆除方案.此外,公众对新奇的需要不仅扭曲了建筑,也扭曲了城市设计[5].很多城市为迎合公众审美,纷纷建立高科技建筑物,也有设计师尝试复制“毕尔巴鄂效应”.但事实证明,单纯的迎合和模仿行为容易导致文化自杀.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设计师弗兰克•盖里(FrankGehry)为西雅图设计的摇滚博物馆,在未得到公众青睐后只能转建它馆.
3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城市意象与多元化的多重机制建构
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其发展依附于其物质层面的载体上.既不能忽略个体元素的内在逻辑排布,也不能忽略意象形态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这是一场涉及到各方因素的持久性变革.3.1宏观协同机制建构.3.1.1总体部署.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城镇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共存.根据城市的地理功能、文化功能以及国际化的诸多决定性因素,利用城市生活集体本体性特征进行总体部署和社会整合,实现秩序、比例和实用性的空间设计,打造和谐共生的宜居环境.首先,对优势、劣势、威胁和机会架构进行分析,发掘主体,从长远角度筛选项目,采取可取的融资方案和规划标准,保障规划的高起点和高质量.注重城市功能性与景观性的结合,使游客深刻认知城市标志,形成特殊的旅游文化印象,同时构建宜居环境[6];其次,提前规划与再利用战略.在进行区域配置时规划好空间布局,打造设施齐全、与自然景观协调的绿色空间.利用已废弃的空间,如废旧工厂和港口货棚,促进固有建筑修缮与特色空间的深度融合;再次,利用城市特殊事件进行城市改造.从市场角度挖掘优势文化资源,改善城市系统的经济能力.世界展览会、奥运会、世博会等国际赛事能有效更新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利用互联网和5G技术,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意象结构[7].同时可调用社会资源,进行战略策划,实现城市可持续性的“人性化经济”发展.3.1.2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政府处于指导城市发展理念、保障城市更新质量的关键地位,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保障和政策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很难切实推行.所以需要政府注重城市的整体运作,合理处理公私搭配关系,平衡社会需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首先,规划先行.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要求对现行的政策和机制进行重新审视,将法律法规、生态环境、经济增长、土地规划、公共配套设施等进行评估和鉴定,完善信贷、财政和通信体系;其次,坚定原则,尊重城市生态环境,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具体实践活动.对城市文化遗产进行专业等级评定、定制保护目录,使居民享受到高质量的人文生态景观;再次,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加快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响应城市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快城市环境保护执法效率,提升执行力度.3.1.3健全城市生态体系.城市生态体系和其他区域形态结合在一起,其关键是处理好都市形态、支柱产业及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城市功能区域、具体意象元素的特征等,对可持续发展中的城市建筑要求开展尊重生态环境发展的准则.首先,从生态学角度强调景观的社会价值,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体系;其次,建立绿色走廊和公园体系.强化新公园体系的景观建筑与其他区域连接的协调性,使开放的空间形成全效网络体系,提升城市的整体利用效率;再次,推进城市能源革命,构建安全有效的能源体系.强化公民保护生态环境、节能减排的自觉性意识.完善公民进行绿色生产和消费的舆论导向,寻求城市环保体系和生态体系再生能力的保障.3.2微观协同机制建构.城市的重构离不开个体元素有序排列和整合.“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公民参与城市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城市意象的营造需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突破陈旧模式,对元素个体进行组装重组,打造新型城市图景,提升都市美学质量.3.2.1重构意象元素.一方面在进行城市建设或区域重构前,需要对局部区域特点进行全方位调查研究,从整合协调出发,促成多部门协作局面,然后进行重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分析意象元素的基本价值,事先确定个体元素变革和重建的困境,建立全方位评估体系,并保障其切实可操作性.这其中包含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案,重视建筑区周围居民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等.3.2.2强化公众参与.技术发展与通信系统的改善使人类趋向于一种分散式居住体系,这种体系造成市级层面克服政治和行政管理的一定障碍,居民参与城市建设力度不够.一方面基于达维多夫的多元主义理论,规划终极目标是满足更大范围的公众利益.在城市建设中,规划师须在预先协调市民和利益集团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形成合作契约;另一方面在具体法规法案落实之前,应实行信息公开、收集公众意见、专家指导、意见筛选等流程,保障公众切实参与各流程中.加大公众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邀请公共机构、社会和人民共同监管与实施.促成一种集体负责战略的承诺性传播,利用集体力量,实现居民集体身份认同,构建城市共治共享理念.3.2.3发展城市创意.城市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在重塑城市形态,创意城市要以经济、技术和景观环境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当下城市形态逐渐呈现出高密度、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创新型城市规划成为城市转型的催化剂,将城市意象元素按照艺术法则进行有序组装,形成连续协调的视觉感受.从改变建筑和广告平面产品设计理念出发,注重对地域文化的宣传,注重文化和地域色彩的结合设计[8],构建具有特色的城市图景,实现城市生态、经济以及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基于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未来多元化城市发展和营造城市意象的导向,当代城市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加上公众参与、政府扶持,城镇发展布局愈发复杂易变.有机体只有遵循大自然建筑的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健康发展;同样,城市按照人类建筑的基本原则规划和建设,才会在物质上、精神上和文化上臻于健康.聚焦于城市意象与城市的多元化价值建构,注重生态环境修复与多方群体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营造文化功能多元化、地域特色鲜明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不仅能提升居民生活和城市文化品质,还能赢得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市建设部.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1-10.
[2]阿方索•维加拉,胡安•路易斯•德拉斯里瓦斯.未来之城:卓越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M].赵振江,段继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73.
[3]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6.
[4]陈乙华,曹劲松.文化赋能城市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0(8):129-137.
[5]维托尔德•雷布琴斯基.嬗变的大都市[M].叶齐茂,倪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局,2016:135.
[6]肖先超.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2020(6):167-168.
[7]郑屹,杨俊宴,代鑫,等.数字化背景下城市意象认知模式探究与反思[J].城市规划,2020,17(5):54-58.
[8]梁晶,周玲,施爱芹.地域性色彩在城市意象营造中的有效传承与发展[J].建筑与文化,2017(6):56-57.
作者:刘飞 单位:天津城建大学城市艺术学院
- 上一篇:国有色金属矿山可持续发展探讨
- 下一篇:文化创意产业组织可持续发展动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