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发展特点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时间:2022-06-03 02:53:30

导语:蔬菜发展特点及可持续发展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蔬菜发展特点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摘要:近几年,南京的设施农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为满足和提升南京市民的“菜篮子”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在充分认识和分析设施蔬菜发展的优势及发展中暴露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南京的区域优势,探讨今后南京地区设施蔬菜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关键词:南京;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南京地处我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海,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长三角及华东唯一的特大城市。独特的地理、气候、人文条件给南京的农业注入了勃勃生机,南京地区设施蔬菜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快速发展。本文在充分认识和分析南京设施蔬菜发展特点、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南京的区域优势,提出了南京地区设施蔬菜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对策,为南京地区设施蔬菜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南京设施蔬菜发展优势

1.1市场需求优势。南京市户籍人口达800多万,其中市区680万以上,人口城市化水平高达86%,再加上超过120万的外来人口,使得南京成为农产品消费的一个巨大市场。并且,随着居民收入增加以及消费水平的提升,设施农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1.2科技支撑优势。设施农业对科技水平要求较高,发展设施农产品需要具有较好的研发和推广作为基础。南京是省会城市,是江苏省的文化、教育中心,目前已经建立了健全的农业推广体系,再加上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众多国内一流的农业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持,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产生、发展、聚集和应用提供了良好条件,为发展设施农业提供了绝佳科技支撑。1.3交通区位优势。南京位于东部沿海城市的中部,对于全国物流行业,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物流行业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优势,这给设施农产品区内的快速周转与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南京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特大城市群的三极之一,区际交通也高度发达,便于设施农产品的市场辐射和出口贸易拓展。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就是一个典型的被发达交通网络紧密联系起来的城市群落,人口总量达2600万,便捷的交通为设施农产品的区外辐射打下了良好基础[1]。1.4自然条件优势。南京市日照充足、自然灾害相对较少;土地类型多样,有富饶的河谷平原、秀丽的低山丘陵,也有水质肥沃的淡水水域,适宜开展农产品的种植、牲畜的养殖等;有较大的耕地资源,人均耕地资源超过0.05hm2,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通过适当的土地流转即可实现农地的规模经营,这些优势条件都为南京市发展设施农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基础[2]。

2南京设施蔬菜发展存在的问题

2.1重视规模扩张,忽视质量效益。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设施蔬菜行业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前2个是在1984年和1998年,这2个阶段是由粮食大丰收后出现的“谷贱伤农”现象引发的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带动的,第3个阶段则是由中央发展现代农业和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决策催生的。这3轮设施蔬菜大发展,一般是通过上级政府压指标、发放补贴和抓考核三策并举的方式强力推动,但这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为了争补贴、抢进度、出政绩等表面工程,导致设施蔬菜面积迅速扩张,但配套服务不能及时跟进,从而导致实际效益并不理想。而这种重产量、轻质量的错误理念,往往导致设施蔬菜品质不高,难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最终会造成卖菜难、卖好价钱更难的局面,制约了设施蔬菜的可持续发展[3]。2.2设施结构不规范、合理性较差。近几年来,8332型大棚被地方政府主推,但依然有不少的简易设施,这些简易设施空间小、性能差;保温层覆盖多、材料笨重,折旧费用昂贵;操作不便,劳动成本增大,费工,产出率低。这些弊端的存在,使得一些简易设施在投入上较大,但不能得到相应收益作为回报。2.3蔬菜种植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不高。、生产产地竞争激烈对于广大种植户来说,一些蔬菜新品种、新技术以及新成果不能及时被推广和应用,导致农户在栽培蔬菜种类方面较为薄弱和单一,以种植大众化的茄果类蔬菜为主,而高档蔬菜、花卉品种相对较少。设施蔬菜种植的管理模式多以传统技术为主,操作手段以手工作业为主,而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环境调控等现代科技含量较高的技能还有待大面积推广,蔬菜种植的设施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利用,尤其是到了夏季,通常会有部分大棚设施资源闲置,利用率不高,由此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再者,设施种植的蔬菜产品具有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和季节性过剩的特点,可能造成整体效益有所降低。目前,物流的迅速发展,使得全国各地的蔬菜有了一个大的流通,在蔬菜淡季时,山东日光温室蔬菜可以大量南下,南部海南省等生产的蔬菜可以北上,而南京正处于这种南北夹攻的状态下。因此,在蔬菜品种构成和生产周期上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过剩,造成经济效益下滑,亟需探讨相关对策来应对这种情况[4,5]。2.4环境因素制约设施蔬菜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随着设施蔬菜的连年种植,设施蔬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问题。连作障碍主要是由于设施农业中大量使用尿素、复合肥等化学肥料,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导致土壤板结和透气性差,土壤熟化程度降低。同时,大棚内以人为浇水为主,自然雨水淋洗较少,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即:土壤表层水分受高温影响,不断蒸发,下层水分通过毛细管作用往上移,水去盐留,使深层土壤盐分被带到表层。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出现不同程度的盐害,减产幅度逐年增大[5]。大棚内以人工操作翻挖为主,深度不够,耕层变浅,影响根系的伸展,抑制植株生长,而成为设施蔬菜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另外,南京的气候条件也给设施农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南京地区气候条件特点表现为:冬春阴雨为主,光照不足,而6、7月有近20d的梅雨天气,并且夏季多台风和雷暴雨。因此,如果没有耐弱光、抗病虫类型的专用品种,将很大程度地制约设施蔬菜的种植。南京降雨较多,地下水位较高,使土壤长期处于淹水状态,形成内涝,可能导致设施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

3南京设施蔬菜发展的保障措施

3.1加强管理和引导,为设施蔬菜更好地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其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设施农业系统进行评价[6~8]。对于南京市而言,虽然设施蔬菜的兴起较晚,但就目前形势来看,设施蔬菜产业扩张较快,而高品质蔬菜领域发展较为缓慢。针对以上现状,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现有设施农业的监管力度,通过现场观摩、媒体宣传和举办培训班等不同举措对设施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进行宣传,引导种植户对设施蔬菜树立全新的认识,逐步使种植户由种植大众蔬菜向高端蔬菜转变,由粗放式生产经营向科学生产转变,促进设施蔬菜更好发展的同时,更有效地提高蔬菜生产的品质[9]。政府除引导以外,还应发挥其调控职能,通过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努力,为设施蔬菜的发展构建良好的物质保障,真正地为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出谋划策[10]。在明确设施蔬菜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应当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具体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①制订关于扶持高端设施农业发展的相应政策,提高设施农业的补助门槛;②加大高端农业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作用;③保障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在项目实施中,坚持先建后奖、先建后补、先建后帮的原则,同时积极探索贷款贴息的方式,鼓励农民发展高端设施蔬菜。3.2优化设施结构,提升设施蔬菜的机械化水平。在农用设施方面,应通过促进科研院所和生产基地的密切交流,根据南京地区实际生产条件、目的,进一步优化设施结构,改进现有或研制新型大棚构架,使设施结构更加符合南京地域特点,着重推广宽8m,高3m,钢管直径为32mm的8332型大棚和宽6m,高2.8m,钢管直径为25mm的新型高肩塑料大棚(针对南京地区冬天下雪不易积雪),提高建造大棚的补贴,减轻农民负担,逐步取缔简易设施。通过与当地农技推广部门的通力合作,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加快“产学研”的实施进程,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为理论依托,以政府部门为协调的“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系[11]。推广应用棚室各类机械,如起垄覆膜机、气压式精密播种机、蔬菜移栽机、叶菜收获机、蔬菜秸秆收割机以及水肥灌溉设备等,同时制定部分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要求,让农民能真正快速合理有效地使用农业机械,不断提升设施蔬菜的机械化水平,解放人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3.3加大服务和推广力度,引导设施蔬菜健康发展。各职能部门应加强市场调研与分析,及时整理和公布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状况以及农产品价格涨跌信息,有效地引导农民围绕市场制定生产方案,最大程度地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生产活动始终沿着市场需求这条主线运行,避免盲目发展。要突出搞好产品销售服务,把产品销售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加强销售网络建设,组织好适销对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建立产品直销点,把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连结起来[12]。要引导、支持广大农民发展各种类型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服务组织,在供需之间牵线搭桥,扩大农产品销售。政府要做好设施农业的服务和推广工作,应该做到以下3点:一是在指导思想和思想观念上,对于全市主要的六大支柱产业,在做大规模的同时,必须围绕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科技含量等每一个过程环节,实现田间地头—销售市场—餐桌的全面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使得效益最大化;二是加强对地区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发展“企业(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户”“专业市场+基地+农户”等经营形式,在公司创收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民增收;三是产品推广方面应当加强对流通领域的开拓,可以通过培育更多的农民经纪人,促进全市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11,13]。3.4加强科技研发能力,健全设施蔬菜生产保障体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设施蔬菜连作障碍不断加剧,为了缓解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造成的经济损失,为设施蔬菜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应当组织一线技术人员技能培训,鼓励科研人员到生产一线具体指导,加大对设施蔬菜种植的培训力度,研发优良且适合的作物品种,提出合理科学的施肥等具体措施,不断提升设施农业种植的科技含量。在加强科研投入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健全全市设施蔬菜生产的技术和财产保障体系,从技术和生产两方面保证南京地区设施蔬菜的可持续发展,具体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生产技术和财产保障等方面的宣传力度,并给予相应的支持;二是利用先进的媒体宣传技术,如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平台等,建立南京市农业技术服务专家体系,为设施蔬菜生产提供技术、信息、政策等方面的保障;三是抓紧建立设施蔬菜的风险补偿机制,通过研究制定相应的农业政策来有效地预防和降低农业风险,使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14]。

作者:戎茸 刘静波 黄忠阳 李伟明 吴旭东 刘庆叶 陈莉莉 王东升 单位:1.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2.南京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