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传统游娱竞技可持续发展研究

时间:2022-06-14 08:54:32

导语:彝族传统游娱竞技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彝族传统游娱竞技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传统游娱竞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密切相关;要继承和发扬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就要对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施行传统游娱竞技文化抢救策略,使其顽强地屹立于汹涌的文化浪潮之中,在历史长河里开出灿烂的浪花。

[关键词]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游娱竞技活动;可持续发展

彝族体育文化主要起源于古时彝族人民生产、生活劳动的需要,文化项目丰富多样、各具特色。它是彝族人民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生动地还原了彝族人民朴实、自然的生活图景,有效地传承和发扬了山地文化[1]。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游娱竞技项目包括:彝族式摔跤、射弩、彝刀、、射箭、棍术赛马、追羊、赶牛、荡磨秋、飞石索、爬油杆、掷葫芦飞雷、顶头、角力、踩跷板、绵羊拉绳等。据统计,有高达四十多种竞技性质的舞蹈流传于彝族民间,由此可见传统体育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有效渗进了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本文从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游娱竞技活动的特征进行研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娱竞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1彝族传统游娱竞技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态失范

“失范理论”由法国经验主义社会学家涂尔干最先提出,意指集体生活中的大部分领域已经超出了相应的规范与调节作用之外。而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游娱竞技文化的失范主要表现为现代社会变化和发展速度迅猛,它使得对彝族传统游娱竞技文化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的道德准则、宗教信仰和生活环境都被严重扰乱,也没有制定出一种新的价值标准来维系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种失范主要有如下表现:

1.1传统游娱竞技活动的参与群体逐渐萎缩

彝族传统游娱竞技为面向大众的一种群众性文化活动,它在集体中产生,并在集体中发展或消亡,因此彝族传统游娱竞技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以强大的群体力量作支撑,需要大众的积极参与。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近年来彝族群众体育活动群众参与程度和参与积极性逐渐降低,现今已呈现出明显的萎缩趋势,更多彝族群众开始热衷于参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体育项目。

1.2传统游娱竞技活动组织管理比较松散

彝族人本位为山寨,很多游娱竞技活动都由山寨里辈分最高的老人或精英来组织开展,活动一般也是局限于祭祀活动、节庆娱乐等形式上。这无论是从活动形式,还是活动的刺激性、娱乐性来看都难以与现代体育运动相对比,极大挫伤了青年人的参与欲望。且改革开放发展战略的推出,使很多彝族青壮年外出打工,彝族山寨平日里就呈现出明显的空心化、老龄化趋势,彝族传统竞技游娱活动缺失了群众力量支撑。

1.3传统游娱竞技活动的价值观逐渐淡化

传统彝族人主要过着“村寨”生活,极其重视家庭或自身对当地的影响。因此,在一些与村寨声誉密切相关的游娱竞技活动项目上,他们表现出了较大的参与积极性。然而,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彝族人开始走出大山,到城里工作或定居,受居住环境的影响和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以前有的传统项目由于不能满足现代的需要正在逐渐消失,或是顺应时代需求以新的形式出现。相比起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和荡磨秋等,他们更愿意选择篮球、足球和游泳等现代体育运动项目。

2彝族传统游娱竞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2.1打好扶贫攻坚战,改善彝族同胞居住生活环境

澜沧江流域的彝族人民居住环境多为山地,山地面积达到了70%以上。这些山地相对海拔较高,多在1000-2500米,以高山和中山为主,盆地、平坝、丘陵面积较少,仅占居住地面积的5%左右。澜沧江流域的彝族同胞的居住地呈现出峡谷纵横、高山林立、山川相涧的高山峡谷区。这就使得彝族同胞的居住区的耕地被高山峡谷、山川河流分割成零星小块,由于人们必须随耕地而搬迁,就形成了彝族同胞分散而居的现象。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彝族同胞经济基础脆弱,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在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这一革命性的新课题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应把区域开发和精准扶贫相结合,做好项目规划,着力改善贫困乡村和民族地区以水、电、路为主的基础设施;整合项目资金,集中精力抓好以文、教、体、卫为主的社会文化事业;结合以传统村落、中心村和特色村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逐步解决贫困乡村的脱贫发展问题,强化社会化服务平台和支撑体系建设,留住人才,使更多的彝族同胞在家乡就业,使传统竞技游娱活动的传承人和主要参与者在当地安心居住、放心就业、开心生活。

2.2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实现彝族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国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是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承的根本保证。落实民族体育职能部门和政府职责,加大彝族文化软实力建设投入,给予稳定、长期的政策扶持。投入彝族传统竞技游娱文化专项发展资金,制定系统、科学的文化发展规划,组织和发动相关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传统体育文化理论,剖析文化资源现状[3],并为传统竞技游娱文化继承、保护与抢救提供科学策略。既要保持原生态文化的基础,又要融入现代优秀体育因子,这样才能实现澜沧江流域彝族游娱竞技文化价值的继承与提升,完善其体育文化结构体系。

2.3以现代旅游形式带动彝族传统游娱竞技文化发展

心理学将竞技游娱活动定义为让参与者与观赏者均获得审美享受和休闲愉悦。传统游娱竞技活动在保全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能从经济学和心理学视域下对活动带给旅游者的审美享受作出探讨和要求。如在彝族火把节期间、彝族年期间、“十一”黄金周期间鼓励游娱者亲身体验彝族的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到游娱竞技活动中去,让游客领悟和感受彝族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利于提高对彝族游娱竞技文化的认同度。斗牛、赛马、斗羊等可让游娱者获得视觉上的满足和刺激,荡磨秋则带给游娱者参与之乐。将游娱者的身心引领到活动之中,感受活动带来的活力、生机与愉悦,有利于实现彝族传统竞技游娱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做好整体规划,保护地区文化的原生态。

2.4实现彝族传统游娱竞技活动、本地群众与体育学校体育的有机结合

广大各族人民是传统游娱竞技活动的创造主体,因此该活动呈现出群众性的特点。在发展竞技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这一特点,积极发挥其锻炼身心的作用。大力推广一些规则简单,操作方便,受器材或场地限制较小的项目,如赛马、摔跤、射箭等,这样容易提高群众的接受程度。此外,突破传统彝族体育文化的局限,将活动对象面向各民族人民,欢迎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当然,体育活动推广要紧密联系全民健身,将活动的普及性、健身性、灵活性和娱乐性充分发挥出来。例如,可以定期开展群众竞技活动大赛,并成立专门的群众体育协会,组织和监督竞技活动的开展情况。适当在健身俱乐部中增设一些具有较强健身性、娱乐性的彝族体育项目。在公共场所,包括学校、小区、公园等地方引进一些彝族传统体育项目器材,如荡磨秋、爬油杆等,促使传统体育文化真正融进该区域民众的生活中去。学校可以作为重要载体传承和发展体育文化,是实现原始体育形态的科学化、普及化和规范化的必由之路。以学校教育作为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中介,发挥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才能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保全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改造与完善,使其有利于开展教育与训练活动和体育竞赛[4]。当前,我国不断对学校体育教学体制进行深化变革,很有必要在这一环节中融进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但在传统与现代体育文化融合过程中,应该坚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育理念,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彝族体育项目及其相关的背景、规则、历史等内容,将愉悦身心、强身健体、传承彝族体育文化摆在第一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采用这一方法,一方面使得民族地区的学校体育经费、体育设备紧缺情况得到有效缓解,另一方面又利于增强民族地区学生体质,更好地普及彝族传统竞技游娱文化,为培养彝族体育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推进彝族传统竞技游娱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5利用相关新农村建设政策,促进其科学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对澜沧江流域彝族的民族传统竞技游娱文化进行细分,加快地方性行政和民事法规、综合性和单项性法规的立法工作;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基地”、“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基地”、“民族生态文化区”的规划与建设[5]。加强当地文化站建设,充分发挥社会指导员的服务职能,调动各级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来做好文化保护工作,建立一个完善与实效的长效机制来保护和传承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竞技游娱文化。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下,澜沧江流域的少数民族一定要结合当地的有利资源,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传承和保护[6]。

3结束语

澜沧江流域的彝族传统游娱竞技文化源远流长、活动项目丰富多彩,有效构建和完善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和珍惜它,深入挖掘其价值,对挖掘好的资料进行整理、传承与推广。为切实保证彝族传统游娱竞技文化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应当收集彝族传统竞技文化相关资料和信息,汲取前人研究的精华,发现其不足之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进行深度挖掘,探讨其价值功能及文化内涵。对目前逐渐走向消亡的部分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好相关的抢救策略;对开展情况较好的项目,有效借鉴其成熟经验。从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三个层面出发,扫除发展障碍,找准可持续发展的关节点,制定传承和发扬彝族传统游娱竞技文化的长远发展计划。

作者:杨绍昌 胡 俊 单位:保山学院

参考文献:

[1]徐缙.腊罗巴文化在彝族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与传承中的作用[D].西南大学,2012.

[2]潘文斌.多元文化视角下四川彝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3.

[3]宋晓琳,王亚琼.文化软实力与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14(7):85~88.

[4]杨绍昌,胡俊,易长江,等.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竞技游娱文化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11(6):59~63.

[5]孙德朝.彝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构建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4):12~14.

[6]杨绍昌.新农村建设下澜沧江流域民族体育保护的思考[J].科技风,2015(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