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
时间:2022-04-05 09:46:31
导语:广场舞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广场舞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广场舞矛盾纠纷问题,使广场舞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界讨论到热点。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对我国广场舞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制约广场舞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广场舞建设可持续发展路径,促进我国广场舞运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广场舞;制约因素;可持续发展
广场舞作为社会文化重要表现形式,成为城市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随着《全民健身纲要》的实施和全国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广场舞如雨后春笋一样呈现着蓬勃发展之势,活跃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但令人担忧的是,广场舞在增强群众体质、促进交流的同时,也产生的了多方面的社会问题,部分广场舞爱好者于自身权利行使中的越界行为和周围居民不正当维护公共环境和自身权利行为的冲突在国内各城市中屡见不鲜,反映出如今广场舞可持续发展的困境,阻碍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和社会的和谐。文章利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对现阶段我国广场舞发展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广场舞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针对现阶段广场舞存在的问题提出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广场舞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现阶段我国广场舞发展特点
1.1参与性强,开放性随意性突出
广场舞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1],是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在广场、公园、空地上开展的以健身、娱乐交流为目的、配合有节奏的韵律进行的群众性的健身娱乐活动。[2]首先,它来源于生产劳动,是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舞蹈形式,音乐动感,动作简单,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众都能驾驭,具有参与性强的特点;其次,广场舞都是以集体表演的形式出现,对人数没有固定的限制,对参与者没有要求,具有很强的开发性和随意性。
1.2内容丰富,贴近时代潮流
内容形式丰富是广场舞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原因之一。从广场舞种类上,广场舞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每个时期的表演形式不相同,如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霹雳舞、交谊舞以及后来的街舞等;[3]在音乐的选择上,从世界名曲到流行歌曲,从乡村音乐到爵士、拉丁,以及时下流行的朗朗上口的“神曲”,组成了广场舞丰富的音乐素材;在动作编排和学习上,许多广场舞队伍不仅能够挑选歌曲创编适合本队伍风格和特点的舞蹈,群众也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和交流,广场舞运动呈现出内容形式丰富多彩,贴近时代潮流的特点。
1.3参与群体的年轻化趋势
通常观念认为,中老年人民群众是广场舞活动从主要参与者,这是由于广场舞自身特点以及中老年人职业特性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健身观念的增强,以及广场舞贴近时代潮流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广场舞活动的热潮中来。在舞种和音乐的选择以及动作的编排,也更趋向年轻化。
1.4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
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广场舞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南方广场舞蹈更多表现阴柔细腻,而北方广场舞舞蹈表现阳刚粗犷,各地广场舞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各地区各民族根据各地区舞蹈的特点,我国逐渐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广场舞。
2广场舞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2.1场地设施缺乏与群众健身需要之间的矛盾
公共体育设施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体育活动空间及运动的需求。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进行了6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据国家体育总局官网显示,截止到2015年底,人均体育场馆平均达到1.5m2。虽然,群众人均体育场馆面积逐渐增大,但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普遍表现为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持续高涨的健身需求;其次,在快速增长的城市建设中,物质、资源、公共空间、价值分配的差异,城市体育运动场地空间设计缺乏人性化,都制约着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人民群众缺乏足够的休闲空间,基本体育运动场地得不到满足,这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很容易引发广场舞练习者与周边居民的矛盾,首先表现在广场舞健身场所的选择上的矛盾。归根到底,是场地设施缺乏与群众健身需要的矛盾。
2.2社区居民社会公共意识、公共理性的缺乏
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公共领域越来越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共性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不和谐的音符。城市公民公共意识缺乏、公共理性缺乏是导致广场舞中的占道行为、噪音污染以及广场舞练习者与周边居民的矛盾冲突的重要原因。表现为广场舞练习者对影响公众行为的无意识、不予理会以及周边居民在面临这些干扰和影响下的处理不当。这些问题引发的矛盾冲突不仅制约着广场舞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也阻碍的社会的和谐发展。
2.3法律政策和管理制度的缺失
健全的法律和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随着广场舞锻炼群体的不断增大,场地矛盾,噪音污染以及邻里矛盾的激发,导致了我国广场舞法律和管理制度上的缺失矛盾越发突出。首先,表现在立法不全,法规滞后,虽然我国早在1995年颁布的《体育法》就有涉及公共体育场地建设与规划的法规,但是在《体育法》中设置的法规不够具体全面,执行起来的弹性和空间太大,[4]对广场舞各方面没有明确规定,管理部门缺乏执法依据;其次,在管理体制上,由于广场舞运动的特殊性,涉及到公安、城管等多个部门,在执法权利的划分上缺乏明确的执法主体,导致各部门在管理上的盲区,出现各管理部门相互推诿的尴尬局面;最后,公民法律意识淡薄,不管是广场舞练习者非法占地和制造的噪音污染还是社区居民不正当的维权行为,这种矛盾冲突引发的纠纷,都是因为公民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
2.4健身指导管理人员的缺乏
目前,我国社区健身指导员管理人员的配置严重不足,据调查,社区广场舞队伍大部分是自发组织,都是出于热心、喜爱来义务承担这份工作;在广场舞的编排上,由于编导人才缺乏,大部分广场舞练习者是通过模仿视频进行学习,容易导致动作错误的现象;很多广场舞练习者选择练习的时间不对,练习量和练习强度不适应,盲目锻炼反而影响了人的身体健康和广场舞运动的健康发展。
3广场舞可持续发展路径建议
3.1完善法律政策,明确管理制度
从立法上,合理规划群众健身场地,规定广场舞活动时间,通过推动《体育法》的修改或者单行法律的制定来解决广场舞场地设施建设与管理、噪音污染等方面的矛盾;从管理机制上,明确责任机制,设立广场舞活动管理部门,避免管理主体“能管不管”的尴尬;在行政执法方面,明确执法部门和责任机制,加强监管力度,落实执行力,针对易发生广场舞噪音扰民的重点地区,各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大对侵占公民体育权利的执法力度,规范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教育,使人们在满足自身需要、行使个人权利时,不会妨碍损害别人的权利。
3.2完善场地设施——根源
广场舞发生非法占地、噪音矛盾的根源在于人民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没有得到保障。为解决这一根本问题,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规划的同时,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健身锻炼场地;其次,在城市建设中,政府应出台相关措施,约束开发商,要在楼盘和小区建设中保证足够的体育场地设施;政府、社区、物业以及社区成员合作形成监督机制,充分保障群众权利;城市中的大型体育场馆可以对群众进行限时免费开放,在保障群众体育锻炼的同时,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也解决了广场舞扰民的问题。
3.3培养公民公共意识和道德教育
在社区进行群众体育健康文明宣传教育,提升公民公共意识,提高个人素质;其次,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公共舆论来约束广场舞锻炼者的行为,摒弃群众锻炼中个人主义和自私行为,创建良好的群众体育锻炼环境;制定“广场舞公约”,对广场舞的场地使用、音乐音量、锻炼时限、群众体育锻炼行为进行规定和限制,建立良好的群众锻炼秩序;最后,建立广场舞锻炼活动监督机制,管理部门定期对各广场、社区中广场舞开展活动进行排查,协调各方面矛盾,保证广场舞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3.4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促进广场舞健康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改善知识结构,进行基层体育教育,发掘现有广场舞活动中优秀组织者进行再培训工作,促进广场舞运动持续发展;其次,与高等体育院校合作,鼓励专业院校培养基层群众体育锻炼的专门性人才,深入社区进行指导与推广工作,政府设立群众体育锻炼岗位,在保证群众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促进大学生就业发展;最后,建立广场舞志愿者服务队伍,政府予以补贴,激发群众参与广场舞管理的热情,共同促进广场舞健身活动持续发展。
4结语
促进广场舞健身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社会、群众的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完善个方面的法律措施,完善管理管理机制,让广场舞锻炼活动有法可依;在人民群众中宣传法律意识和公德意识,建立监督机制,约束广场舞锻炼不法行为;其次,要积极完善场地设施建设,减少矛盾纠纷,保证广场舞活动的顺利开展;最后,积极培养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与高校加强合作,鼓励志愿者参与广场舞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工作,保证广场舞运动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璐 单位: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贾振中,李艳娜,王红梅.我国广场健身舞的特征和发展前景[J].广角镜,2014(20):265.
[2]钟菊芳.关于推进广场舞文化发展的思考[J].邵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11(3):51-54.
[3]郭婷婷.广场舞健身价值及趋势发展探微[J].综述,2013(3):35.
[4]李继春,唐海军,何珂.广场舞矛盾的法律思考[J].课题成果,2015(8):12.
- 上一篇:盐务局“优服务、助发展”主题实践实施方案
- 下一篇:县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