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时间:2022-02-19 03:19:35

导语:民办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办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迅速发展的民办博物馆面临着生存压力。很多民办博物馆运营困难,不能可持续发展。特色景区化是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可行之路。本文首先给出了民办博物馆特色景区化的含义,最后给出了民办博物馆特色景区化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博物馆;民办博物馆;特色景区化;文化博览产业

盛世玩收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民间收藏也越来越热。民办博物馆与民间收藏热相伴而生。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民办博物馆发展进入了一个爆发期,大大小小的民办博物馆雨后春笋般出现。国家文物局2013年度博物馆年检备案情况,截至2013年底,全国博物馆共计4165家,其中民办博物馆增速显著达811家,占总数的19.5%。尽管民办博物馆的投资主体不是国家,但却已成为国有博物馆的有益补充。民办博物馆丰富了博物馆的种类,填补了国有博物馆的一些空白,在文化传承、传播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民办博物馆特色景区化的含义

(一)业态分布好

业态分多是指从博物馆提供的参观服务向以博物馆为依托的衍生品开发拓展,向住宿、餐饮、演艺娱乐拓展,向咨询、鉴定、培训等增值服务拓展。

(二)基础设施硬

民办博物馆特色景区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产业化的过程。任何一个产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都离不开基础设施完善。民办博物馆特色景区化也一样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

(三)景点设置精

从消费者心理看,游客走进博物馆就想从游览参观中有所收获。或者开阔眼界,或者获取新知,或者满足审美,总之在游览参观之后,要给游客留下“不虚此行”的感受。民办博物馆在收集展示藏品方面要仔细考究,让游客走进博物馆就有“不一样”的获得感。

二、民办博物馆特色景区化的好处

(一)特色景区化增加民办博物馆的收入来源

作为一个景点,门票是民办博物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由于知名度不高,藏品特色不够,门票收入并不理想。国有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很多人更倾向去国有博物馆游览,民办博物馆的门票收入进一步下降,对民办博物馆形成了较大冲击。民办博物馆特色景区化之后,对门票的依赖性会减弱。

(二)特色景区化增加了民办博物馆的客流量

无论是景点,还是景区,要生存发展的更好,必然离不开游客数量的增加。作为景点的民办博物馆之所以运营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客流量少。一些民办博物馆的创办者认为通过提高门票价格可以弥补客流量少引起的收入损失。

(三)特色景区化容易使民办博物馆获得政府扶持

由于国有博物馆是非营利的公共文化机构,提起“博物馆”就容易让人想起博物馆的“非营利性”。因而,在很多地方,民办博物馆就被视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公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更多的是通过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提供,政府财力更倾向于国有文化事业单位。

三、民办博物馆如何实现特色景区化

(一)改变传统思维

“博物馆是非营利机构”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一些民办博物馆创办人甚至也有这样的思维。他们创办博物馆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基于个人爱好。没有经营意识,一旦博物馆投入运营,入不敷出也就在所难免。民办博物馆特色景区化,必须改变传统思维,把博物馆看作可以盈利的产业单位,是社会资本利用自有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依法设立的文化产业机构。

(二)主动对接政府部门

民办博物馆实现特色景区化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博物馆的创办者从建馆之初就要同政府部门主动对接,从用地、规划、税收、资金、工商、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

(三)做好宣传推广

市场竞争的存在,让“酒香不怕巷子深”成为过去。做好宣传推广是民办博物馆实现特色景区化必要条件。具体宣传推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民办博物馆自行进行商业推广,另一种是借助政府力量推广。

(四)大力引进人才

人才是民办博物馆景区化的重要支撑。现在很多民办博物馆运行不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人才。民办博物馆要实现特色景区化必须留住两类人才。一类是技术型的专业人才,另一类是经营型的管理人才。

(五)坚持自身特色

民办博物馆特色景区化,重点不在“景区”,而在“特色”。没有特色,景区再大,也难以避免同质化的窠臼。有特色才有看点,才有竞争力,才有了健康运营的基础。“特色”是民办博物馆特色景区化的核心和关键。打造特色切忌为特而特、以丑为美、以俗代雅。“特色”必须紧紧围绕民办博物馆藏品特色进行,紧扣博物馆的主题,而不能偏离博物馆的主题。整个景区围绕博物馆展示的主题进行拓展,展示特色。

参考文献:

[1]李雪峰.浅议民间博物馆发展的外部环境构建——以上海为例[J].博物馆研究,2010(4):38~44.

[2]范星盛.民营博物馆事业发展初探——以西安民营博物馆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2(14):259~260.

作者:王丹 单位:吉林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