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纺织行业竞争力研究

时间:2022-09-07 11:06:31

导语:“一带一路”下纺织行业竞争力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带一路”下纺织行业竞争力研究

摘要:随着高新技术逐步深入纺织领域,我国纺织业应顺应国际潮流,快速提升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非常迫切的需求。通过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纺织业的发展现状,找出阻碍我国纺织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最后根据提出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纺织业;竞争;附加值;品牌

“一带一路”倡议,其深厚的根源,可以追溯于我国与亚欧大陆带国家悠久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两千多年前,汉朝特使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创造了一条横跨东西、连接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再到秦汉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形成,成为连接亚洲和欧洲国家的一条海上之路。这两条丝绸之路,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国与亚欧国家贸易和文化交往的大通道。而以丝绸为主的纺织品贸易,成为这两条通道上绵延千年的血脉,源远流长,见证了中国曾经有过的历史辉煌。纺织业曾经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关乎民生的基础产业甚至于关乎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当前国内环境下,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紧张、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纺织业发展的瓶颈;在国际环境下,纺织业也是“背腹受敌”,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双重挤压”,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迫在眉睫。

1“一带一路”纺织业发展情况

一直以来,纺织业都是我国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纺织业作为人民生活的基础行业,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物质生活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我国纺织品出口比重逐年增加。根据国家商务部披露的数据,2017年,我国服装出口额已达2669.5亿美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53%。“一带一路”使得我国纺织业得到了高速发展,我国纺织服装品出口到“一带一路”国家的份额达到33.36%,远远超过主要传统贸易国家美国17.43%和日本7.8%的份额。比例大就意味着责任大,责任大就意味着挑战更大。目前,我国面对的国际形势不容乐观,制约纺织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国外市场产品需求较为低迷。全球经济有待进一步复苏,主要出口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旺盛需求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其次,纺织业竞争空前激烈。东南亚、非洲以及南美等一些欠发达国家成本较为低廉,正得到很多发达国家纺织业产业转移的青睐,导致纺织品订单向这些国家外移,对我国纺织业贸易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第三,纺织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近年来,纺织业原材料价格和人力成本价格持续上涨,我国劳动力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正逐渐变小。第四,暂无有效的产业经济增长点。根据目前情况来,纺织行业增长情况依旧不太乐观。面对不同的压力,我国纺织业应加快升级转型步伐,化压力为动力,充分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积极与涉及国家展开业务合作,由周边国家向中东欧国家和非洲国家延伸,有效利用合作国家的资源。最近几年,我国纺织服装前几大进口国,美国、欧盟和日本从我国进口纺织品服装份额逐年下降。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潜力巨大。判断纺织品出口市场是否有发展潜力,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预测:第一是人口,它直接决定市场规模;第二是购买力,这是决定市场需求的必要因素。“一带一路”总共涉及65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有近44亿人口,生产总值超过20万亿美元,约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30%,是正在崛起的新兴市场。从东南亚来看,目前东南亚属于我国最大的纺织业竞争对手,但也存在互惠共赢的方面。2016年,我国对东盟国家纺织服装品出口额高达333亿美元;从南亚看,我国在孟加拉国、土耳其、印度和巴基斯坦合计占到38.1%的市场份额,2015年距扩大1.4%;其中对印度出口基本持平;从其他沿线国家看,东欧国家和西亚国家进口我国纺织服装品份额逐年增加,特别是对吉尔吉斯斯坦进口额增长最为迅猛,同比增长52.3%;对俄罗斯的出口则下降了4.2%。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一带一路”涉及国家正成为我国外贸新的增长点。2016年全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高达891.5亿美元。

2阻碍我国纺织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国纺织服装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较低,即使出口额非常大,但是产品附加值并不是很高。中国的纺织品和原材料出口的占比一直很高,产品性质直接导致价值的高低。最近几年,中国服装纺织品出口和服装出口比例逐年增加,但服装品的产品附加值仍然较低,还不到世界平均价格的一半,远远低于国际和国内市场平均零售价。欧洲发达国家如法国和意大利,出口量远远低于中国,出口价格要比中国高至少3倍。在服装品增值方面中国表现更是很不理想,中国在服装领域很少出口装饰和工业用纺织品,产品结构和国际高附加值产品需求匹配,纺织服装品的出口收入和国际竞争都差强人意。导致上述问题归根到底主要由四种因素造成:首先,产品生产技术落后,工艺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其次,品牌影响力较差,未形成品牌效应;再次,设计水平较低,缺少具有高水准的设计师;最后,加工贸易占比较大,约占出口总额的42%,面料出口占比60%,低附加值产品使中国在出口效益上的国际竞争力较低。最近几年的趋势是,我国人力资源成本快速增长,与东南亚以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这些国家的人力资源成本增长较为缓慢,使得很多纺织服装企业进行了产业转移。比如,印度的人力成本价格竟然还不足中国的40%,而我们的友好邻邦巴基斯坦也仅为我国的60%。中国在纺织服装人才培养方面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在纺织服装的科研资金投入以及营销策略建设上,中国都难以与之匹敌,竞争力疲软。另一方面,许多纺织服装企业观念较为落后,重视生产而且缺乏营销经验,对于国际环境和国外政策缺乏清楚的认识,缺乏运用在世界贸易中保护自己的经验。目前我国也有一些大型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年出口额在10亿美元以上,但是这些企业与发达国家同类企业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欧洲、美国和日本有很多大规模企业,比如,优衣库,H&M等大型服装企业,在国际上属于寡头垄断。而我国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服装跨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国际竞争力不强。

3“一带一路”策略提升纺织业竞争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纺织业正处于产业升级和优化的关键节点。随着“十三五”国家的利好政策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一带一路”涉及国家将成为我国纺织品贸易的新增长点,纺织业企业必须顺应这股潮流,提前做好市场规划和未来贸易布局。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一定要在市场布局上下功夫。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虽然份额下降但仍然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要在质量上大幅提升,做到以中高端产品为主;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根据现有业务和产品,进一步开拓东南亚和东欧市场,实现以低价格策略换取市场。通过对不同国家实施不同策略,从而实现我国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产品更新的速度很快,人们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和产品质量的需求与日俱增,数量需求逐渐降低,质量需求却在逐渐提高,个性化产品更是得到了市场青睐,使得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于中高档产品的追求热度持续增加,企业必须改变原有生产模式,更新生产设备,改变落后的生产工艺,以创新来获取客户青睐,牢牢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发展机遇,完成转型升级。再次,要精心做好每一件产品。在纺织业竞争日益严峻的今天,为了使我国纺织品企业处于优势地位,纺织业企业要为客户提供最好和最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不断促进纺织品企业的质量和舒适度的改进。只有使企业利润获得持续增加,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虽然价格低廉,但也不能因为其需求档次低,就下降产品质量,从而毁了我们的产品形象。第四,创造自己的品牌。在国际纺织品市场,名牌产品几乎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我们国家的企业无法通过差异化来获得竞争优势,做好自身的品牌建设,深入到国际消费者心中,成为世界知名品牌。纺织品没有品牌效应,就无法获得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建立品牌,不仅能够保护自己产品不受知识产权侵犯,又能与同类产品在竞争中获得明显的区分,形成鲜明个性,进而代表和体现产品的竞争优势。最后,一定要注入文化的元素。在“一带一路”上,我们可以通过产品与各国进行文化交流。过去,我们的丝绸之所以成为各国追崇的奢侈品,因为它既凝聚了价值观念、审美标准等精神象征,也展现那个时代的时尚品位、技术质量等特点,让消费者满意,产生认同和眷顾。我们的纺织品服装,既要善于用我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来影响人,也要善于用我们的文明发展和技术成果来感染人,让不同的生活方式融入共同的文明中,成为共同的向往和爱好。

4结语

“一带一路”的提出和推进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以及沿线国家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纺织服装业,尤其是对于大量的纺织服装企业而言带来了诸多的机遇。我国纺织业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海外投资与并购对国际优质资源进行整合,如原材料、产品设计、品牌效应和市场渠道等进行产业链垂直延伸,从而提高纺织业的产品附加值。另外,发挥“一带一路”涉及国家和地区与我国纺织业的互惠互利,实现共享和共赢。为了纺织业的长远发展,使纺织品出口额可能逐年扩大,需要对“一带一路”具有深入的理解,对内部发展模式进行深入探求和挖掘,充分发挥其应用空间,提升纺织业竞争力,大胆利用“走出去”策略来布局全球市场,整合国际资源,是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岳佳彬.“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纺织业发展的相关思考[J].纺织报告,2018(3):43-44.

[2]李桂付,曹林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纺织服装业的价值提升———基于江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J].纺织导报,2015(12):28-30.

[3]王俊帆,刘松涛.纺织业调整对我国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5(16):134-135.

[4]彭羽.中国纺织工业竞争力结构提升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

[5]刘静,李福金.对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9):35.

[6]廖铮.中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6.

作者:丁杰 单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