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消费论文:当前农民消费的战略解析

时间:2022-02-06 03:57:19

导语:经济消费论文:当前农民消费的战略解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经济消费论文:当前农民消费的战略解析

本文作者:张文明工作单位:焦作大学

转变政府职能

地方政府要根据农村市场经济的要求,切实转变自身职能,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为农服务的原则,履行好作为国家宏观政策调控者的职责,实行人性化管理,处理好党群、干群等各方面关系,为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尽心尽责。因此,只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才能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得财政支出真正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减少浪费等;同时,党中央、国务院等国家高层决策机构,要狠下决心,加大改革力度,把县、乡(镇)两级政府及其下属单位富余人员尽快撤改掉,或把一些人口小乡(镇)该合并的合并。只有这样,农民负担才能够减下来,从而有利于居民收入的增加,以此来带动消费。另外,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已不适合市场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扩权强县”、“省管县”应当是发展的趋势。因此,应借鉴浙江等地经验,逐步推行省管县改革。这有利于减少管理层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缓解县级财政困难。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建立基本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制定城乡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办法。保障农民的养老金能在不同的地区之间进行有效流转,能在不同的保障方式之间进行有效接转,且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现资源的保值增值。二是公共财政要全过程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降低农民参保门槛,提高保障水平。在面向农民的筹资上,要降低门槛,坚持政府组织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以政府投资为主,低水平起步,建立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三是坚持政府统一管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建立动态缴费增长机制,缴费标准随着预期领取的养老金标准的变化而调整,参保人员预期领取的最低养老金水平可与农村低保水平衔接。

提高农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提高农业收入第一,提高粮食保护价。2008年,粮食保护价同比上涨9%-10%,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幅度超过30%,这样的保护价不仅不能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反而是一个打击。政府必须加快重新调整粮食保护价,最低标准是保证种粮比较效益不下降,以激励农民在下个生产季节扩大粮食生产面积和复种指数。第二,遵循经济规律,提高市场粮价。2007年和2008年初,国际大米等粮食价格上涨了200%多,而国内同产品价格却基本稳定,这是宏观调控和“价格管制”的结果。短期看,这有利于改善消费品价格指数状况,对当下经济基本面的改善有利;但长期看,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必然会产生不良后果,导致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受挫、粮食产量的回落,为下年的粮食价格暴涨埋下隐患,引发下一轮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三,控制和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政府要采取金融、财政、税收等综合性措施,控制和稳定生产资料价格,严厉打击垄断性涨价。同时,加大粮食生产的财政补贴力度和金融支农力度。第四,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支持的力度。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幅度有所加强,但还没有赶上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加上对三农投入的基础低,按照比例增加对三农投入是不够的,要加大对三农的支出。另外,还要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走优质农业生产模式。焦作市是我国黄河以北地区第一个吨粮市和全国第一个小麦千斤市。从2001年起,焦作市积极调整小麦发展战略,由注重高产转向注重优质高效,并确定了大力实施小麦种子产业化、优质小麦工程和发展出口小麦的思路。2008年,焦作市农民仅优质小麦一项就增收3600万元。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增加收入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不仅要依靠农业收入的增长,还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来增加收入,才能使农民收入更快增长。如偃师市岳滩镇通过发展摩托车配件,使其产品几乎覆盖全国的农村市场;而固始县依托在外的50万劳务大军,实现了把劳务资源转化成资本回归,近年来,由外出务工者返乡创办的企业达500多家,吸纳近10万人就业,支撑起了县域经济半边天。又如孟州市桑坡村,皮毛产业是该村的支柱产业。14年来,桑坡村树立“做大、做强、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思想,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羊剪绒加工集散地。如今,“桑坡毛皮之都”享誉全国,皮毛产业成为孟州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该村年创产值25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辐射带动周边15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工就业河南有2100万农民工,其中每年输出到省外的有1100多万人,另外900多万人留在省内。河南省劳动保障部门调查,今年春节前,全省提早返乡的农民工已达950多万人,预计节后有近300万人难以继续外出就业。如果他们节后不能顺利就业,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收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因此,河南各地政府都在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他们就业。河南各地因地制宜,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有经验、有资金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进一步以创业带动就业。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基层政府不得以任何形式和手段侵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这一权利,否则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并予以严惩。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增强“统”的服务功能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广大农村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家庭经营是被实践证明适合我国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比较有效的经营方式;它不仅适合传统农业,也是适合现代农业。因此,我们要长期坚持,但要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切不可不顾实际,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搞一刀切(如江浙一带经济发展较快,农村就出现了较多的经济合作组织,农村经济大多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这就必然要求这种分散的粗放型家庭经营方式向集约型联合经营方式转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就要切实履行好这一职能,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和国家其他经济服务组织或部门一起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保护好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收益权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活动要遵从农民的意愿和利益,脱离基层政府的行政干预;依法禁止任何组织(包括基层政府)或个人以任何手段干预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依法保障农民拥有长期充分的承包经营权承包制界定为物权,其内涵就应该包括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转让权、抵押权、收益权、入股权、继承权等权利。国家应把这些权利和集体所有权一起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农民拥有长期而充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利。实践证明,赋予农民更长期、更充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利,便于减少既定土地产权关系中的不稳定性,便于增强国家对农民产权的保护,便于农民形成长期稳定的预期,同时也便于发挥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便于农业的和谐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建立顺畅完善的农地流转机制农村土地流转要顺畅就必须有科学、完善的流转机制,包括:(1)依法确立土地流转的程序和方式,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2)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估价体系。杜绝土地价格确定的随意性,以防集体土地资产流失。(3)成立土地交易的中介组织和场所以及监督机构。保证土地交易的公正、合理,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其间也离不开基层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专门化服务和监管,但必须以保护农民利益为最高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