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合作在高质量发展的稳致远

时间:2022-12-08 09:18:54

导语:经贸合作在高质量发展的稳致远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经贸合作在高质量发展的稳致远

摘要:中俄双边经贸合作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赋予了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的内涵。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肺炎疫情交织叠加、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规则体系遭受严重冲击的背景下,中俄双边贸易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为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和信心。展望未来,双边政治互信继续巩固提升,经贸合作也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继续行稳致远,为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增添动力。

关键词:中俄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开放合作

经贸合作是中俄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20年来中俄双方在“世代友好”理念下,不断巩固和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有力促进了两国的现代化进程,为国际社会树立了以互信促安全、以互利促合作的良好范例。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贸合作发展环境更趋复杂多变,中俄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地缘政治稳定的关键力量,正在以实现0亿美元贸易目标为主线,积极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为不断丰富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而作出新的时代抉择。

一、中俄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

(一)中俄双边贸易效能不断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保持高频次互访互动,为推进两国更加密切的双边关系定向指航,以实际行动塑造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在政治互信的基础上,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效显著。从贸易增速看,12—0年,双边贸易额从58.6亿美元增长到77.7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1%。从规模看,5年以来双边贸易额不断提升,8年首次突破00亿美元,此后连续2年保持在千亿美元以上,即使在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0年,双边贸易增速也仅出现了微弱下滑(见图1)。截至0年,中国已连续11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1年以来,双边经贸关系继续稳中向好,前4个月,中俄贸易额累积达到402.07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中国对俄罗斯出口.亿美元,增长38.7%;中国自俄罗斯进口.17亿美元,增长7.7%。

(二)政府间经贸合作机制日趋完善

0年12月,中俄总理第二十五次定期会晤的联合公报表示,将在中俄贸易畅通工作组框架下加强合作,进一步推动解决双边贸易投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8年5月,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各成员国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确立了联合委员会合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中俄双方在技术法规、贸易救济、海关、投资等方面的合作。在政府间合作机制的有力支持下,两国企业间的合作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能源资源领域,在高新技术、医药、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的合作也呈现出进展积极、步伐加快的态势。与此同时,双边经贸合作的平台载体也为中俄之间贸易、投资和人文交流等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俄罗斯展区充分展示了工业、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发展潜力以及中俄两国富有前景的合作项目。此外,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已成为两国在政治、经贸、科技、人文等重点领域务实合作和全面交流的重要平台;俄罗斯东方经济论坛已成为中俄在俄远东地区发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已成为交流思想、凝聚智慧、共谋合作的重要平台。中俄双方还通过相互举办“俄罗斯年”和“中国年”等交流活动,有力促进了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增进了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携手共进”的信心。

(三)俄罗斯不断加强引资软硬环境建设

一是着力改善营商环境。世界银行《0年营商环境报告》表明,俄罗斯在简化纳税要求、保护小型投资者的权益等方面改进明显。二是实施市场准入分类办法,明确鼓励外资对其传统行业,如石油、天然气等领域进行投资,而对于赌博业、人寿保险等行业明确禁止外资进入。三是通过设立经济特区、超前经济发展区,以及自由港等开发开放平台载体,以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税收优惠和海关便利化措施来吸引外资。例如,投资者在经济特区的项目成本比在俄罗斯其他地区的平均成本低30%。四是为促进特定产业行业发展制定产业政策,如旨在刺激俄罗斯工业生产投资、支持在俄罗斯实施大型工业项目的特别投资合同(SPIC)优惠政策。引资环境的改善使俄罗斯成为中国的重要投资目的国,投资存量与占比均处于靠前位置。截至年底,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存量中,俄罗斯居第三位,仅次于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中国在俄罗斯设立的境外企业超过00家,居中国在全球主要国家(地区)设立境外企业数的第五位。从行业分布变化情况来看,采矿业成为中国在俄罗斯的最大投资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投资比重近年来明显提升,我国在俄罗斯投资的产业结构正在优化升级。

(四)贸易新增长点不断涌现

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两国务实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范围最广的领域。俄罗斯在继续巩固能源出口优势的同时,农业也逐步成长为其经济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对其出口拉动作用更加显现。从中俄农业合作和贸易情况来看,一方面,中国企业近年来不断加大在俄投资力度,中国资金、技术与俄罗斯的土地、农产品等深度融合。年6月,中俄两国签署《关于深化中俄大豆合作的发展规划》,支持两国企业开展大豆等农作物的全产业链合作。另一方面,得益于两国积极扩大农产品和食品相互市场准入,①俄罗斯对华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0年中俄农产品贸易额创历史新高,中国跃升为俄罗斯农产品和肉类第一大出口市场。与此同时,疫情冲击使双边贸易涌现出新的增长点。“宅经济”拉动中国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对俄出口快速增长。此外,双方在人文科教、5G、云服务、智慧出行等领域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年俄罗斯食品官方旗舰店在中国电商平台开业,跨境电商等合作新业态、新模式陆续显现。

(五)地方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近年来,中俄地方合作蓬勃发展并不断走深走实。双方不仅建立了“长江—伏尔加河”“东北—远东”两大区域性合作机制,缔结了0多对友好城市及友好省州,成功举办了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活动,而且通过积极落实《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8—4年)》和《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农业发展规划》,推动两国地方和企业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深度合作。目前,中国稳居俄罗斯远东地区主要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外资来源国地位,黑龙江省通过“向北开放”实现了对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6—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实现3841.1亿元,年均增长27.%。其中,对俄进出口份额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以上,占全国对俄贸易总额的20%左右。同期,黑龙江省对俄直接投资居全国前列,其中8年对俄直接投资占全国的34.6%。截至年底,全省实际对俄投资23.4亿美元,现存备案对俄投资企业33家。

(六)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

“一带一路”为中俄拓展共同经济发展空间、增添经贸合作内涵提供了新的抓手。围绕着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欧班列过境俄罗斯的“北线”物流大通道,以及双边能源管道建设等,近年来中俄跨境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显著提升,标志性重大项目稳步推进。联俄通欧国际物流通道极大促进了中欧班列的高质量运行。截至1年2月1日,经满洲里和绥芬河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突破万列大关,达到6列,累计发送货物1标箱。在“硬联通”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中俄双方还实现了“一带一路”倡议同俄罗斯倡议的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已生效实施。此外,中俄在境外合作区建设方面起步较早,进展也较为明显。6年双方设立了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又先后建设了俄罗斯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中俄(滨海边疆区)农业产业合作区和俄罗斯龙跃林业经贸合作区。

二、中俄经贸合作面临新挑战

(一)双边贸易结构亟待加快升级

俄罗斯的出口商品以燃料能源类为主,约占其每年出口总额的%。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产品格局与对全球的出口产品格局基本一致,0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为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矿产品,占比高达64.5%。而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产品则集中在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材料、贱金属及制品、家具玩具杂项制品等领域,占比高达66.5%。然而,半成品、零部件及消费品等作为产业链分工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之间在上述三类商品贸易中的联系较为松散,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俄双边贸易合作仍旧以小范围、低层次、低水平的贸易为主。

(二)俄罗斯营商环境仍存在短板弱项

尽管在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下,俄罗斯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外资限制指数,0年俄罗斯外资限制指数为0.2,较7年提升了0.078,在二十国集团(G20)中处于最高水平,表明俄罗斯对外资的限制进一步提升。此外,目前俄罗斯行政审批行业较多,为寻租腐败提供了空间,影响了投资环境。在疫情期间,俄罗斯纾困政策普惠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向本国企业倾斜,不利于外商企业公平竞争。同时,对于优先鼓励的产业而言,很容易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且其大多为资本密集型投资,影响了中小企业投资热情,甚至导致总投资流量的负增长。年,采矿业发生11.3亿美元的负流量,导致中国对俄罗斯投资流量为-3.7亿美元。

(三)双边贸易投资规则需进一步协调

在全球能源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俄罗斯近年来注重强化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政策导向,尤其是对“进口替代”政策的关切更为显著,不利于双方制度规则“软联通”达到应有水平。与此同时,从外资限制情况来看,中俄外资限制指数“一降一升”(见图2),加大了双方在一些市场准入领域的协同难度,使更加紧密的双多边经贸合作安排推进缓慢。例如,中国与俄罗斯的自由贸易区协定依然“不见踪影”。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阿列克谢·马斯洛夫指出,两国的投资合作目前还未达到战略伙伴应有的水平。由于无法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上作出更紧密的合作安排,产业转移和承接在中俄之间难以实现,影响了基于产业链供应链优势互补分工格局的形成,并直接或间接造成了低价值的产业间贸易继续主导双方贸易的格局。

三、中俄经贸合作行稳致远期待新举措

(一)继续深化双边疫情防控与经贸合作,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

未来中俄双方要进一步加强双边及在全球范围内的疫情防控合作,推动发展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双边或多边经贸关系。立足于不断成熟的经贸合作机制,着眼于更高经贸水平的发展目标,双方应该在继续巩固产业间贸易互补优势的同时,在相互尊重各自对外开放意愿的基础上,稳妥有序地推进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继续挖掘新贸易增长点,不断拓展经贸合作领域和范围,加强基于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间的合作,切实提升贸易结构优化水平,推动双边贸易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至4年中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路线图》早日签署,为拓展双向投资和重点项目合作,全力提升贸易效能,尽早实现双边0亿美元贸易额目标提供路线图、施工图,从而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赋予新内涵、提供新抓手。

(二)继续优化提升双边开发开放平台作用,推动地方层面合作走深走实

一是中俄双方应继续秉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商业运作、国际惯例”的原则,切实发挥俄罗斯经济特区、超前经济发展区、自由港等开发开放平台载体的积极效用,鼓励中国企业利用上述平台开展项目合作,进一步增强双方经贸合作的联通纽带作用。积极加强开发开放平台经验的交流学习,形成互学互鉴的交流机制。二是继续推进境外合作园区合作,打造中俄特色合作、优势互补合作的新样板,为更宽领域的合作先行先试。三是积极依托中俄“长江—伏尔加河”“东北—远东”等区域性合作机制,加强双边重大区域发展经贸合作的对接沟通,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平台的作用,围绕设施联通、非能源领域合作、国际物流通道、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以及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领域的深化合作,不断促进中俄沿边地区共同发展和其他地区之间的务实合作不断深化。四是立足比较优势,在《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8—4年)》等政府经贸协定中明确的地方优先合作领域继续深入开展合作,适时推动并不断拓展其他领域合作。

(三)持续推进经贸制度协调,加强多边经贸领域的协调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的生效实施标志着中国与联盟及其成员国经贸合作由项目带动进入制度引领的新阶段,“项目带动+制度推动”的双轮驱动模式将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常态。下一步,双方可以结合各自国情实际,按照不断提升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水平的目标,继续加强双边经贸规则、标准等制度协调,持续推进经贸规则的“软联通”,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关于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签署,积极为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开展先行先试。此外,中俄应加强在世界贸易组织、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框架内保持密切的沟通协调,支持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推进全球经济治理和贸易投资规则更加公正合理。

作者:聂新伟 史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