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教学模式
时间:2022-05-17 11:44:58
导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教学模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前,仍有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依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训教学欠缺。通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进而从构建实训模块、合理安排实训课程时间、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升教学师资队伍以及专业竞赛等方面提出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构建及实施路径,完善创新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训教学环节。
[关键词]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教学;教学模式
2014年,国家明确提出要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应用型教育成为我国600多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应用经济学下属的一门学科,综合应用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国际贸易应用型技能的基本途经。从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反馈来看,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不高。毕业生应聘管理类职位,能力不敌重点高校学生,应聘动手操作类职位,竞争不过高职院校学生。因此,要改变目前这种就业形势,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尝试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增加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以徐州工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剖析该专业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构建实训教学模式及实施路径,从而对实训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实训教学水平。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需调整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实训课程基本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进行,时间安排主要是基于学生已经学完一些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但这种安排也有弊端。首先,大四时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要复习考研,有的请假外出找工作,课堂的出勤率不高,影响了应该达到的教学效果。而且,理论课和实训课开设的时间不衔接,不在同一学期开课,学习理论课的时候,没有得到实践操作的锻炼,而开设实训课时,之前学过的基础知识容易被遗忘,没有很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影响了学生综合知识的掌握[1]。
(二)实训教学有待完善
实训教学有待完善,实训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生运用软件模拟国际贸易流程来了解进出口业务。目前学校国际贸易实训室的电脑主要安装TMT和SimTrad两款软件,TMT软件用于训练学生的出易的技能,能让学生熟悉出口业务的整个流程。但软件购买时间较久,更新需要时间和费用,与真实的贸易现状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SimTrade与TMT相比,更接近现实的贸易环境,但现实贸易中的布展、推介会等流程是无法通过虚拟仿真得到锻炼的[2]。
(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加强
徐州工程学院很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训基地。但基于外贸企业的性质,比较大规模的外贸企业很少,接纳学生实习实训的能力受限,很难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而且,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生产安全和商业机密的考虑,一些外贸企业不愿意接收实习学生,更不愿意让实习学生接触客户资源、生意谈判、进出口货物单证等商业机密,学生真正参与的业务并不多,动手操作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3]。
(四)师资队伍的实训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师都是博士或者硕士毕业,他们的学历较高,专业知识扎实,科研能力较强,专业外语水平较高,但普遍缺少企业工作经验,实训教学能力还需提高。
(五)实训教学课堂管理需要规范
加强规范管理对于提高实训教学效果至关重要,但实训教学管理要比课堂教学管理复杂很多。实训教学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亲手操作完成实训任务。但参加实训的学生人数多,而指导教师严重不足,会疏于学生管理。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构建及实施路径
(一)构建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按照专业课程性质以及课程之间的联系,把课程分门别类,对每一类课程实行不同的实训模式,制定有差异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第一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等课程,这类课程的系统性较强,理论与实务并重,可尝试采取软件模拟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教学模拟软件,对学生进行分组,在指导教师的示范操作下,在虚拟的外贸环境中,系统地完成整个业务操作流程。在操作的过程中,指导教师管理跟进每一组学生的实训进度,由系统自动给予分组学生实验评价。在整个实训完成之后,再进行答辩,最后根据答辩成绩和系统自动评价成绩来评定总的实训成绩。此外,可以邀请具有丰富外贸经验的企业人员来校举办讲座,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加深学生对该专业的感性认识。第二类,报检业务、进出口单证操作、国际货运等课程,这类课程的操作性较强,可以采取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先通过校内实训课,掌握报关、报检、国际货运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业务单证的制作方法。教学管理主要由指导教师督促学生完成单证填制任务,按照单证填制的合格率来评定成绩。之后到校外实训基地在外贸企业人员指导下,学习并共同完成一笔货物的出口或者进口。第三类,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谈判等语言类较强的课程,学校可以寻找合适的外贸企业,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定期协助学校建立校内模拟交易会,让学生在真实的交易环境中掌握语言沟通和人际交往技巧,亲身体验到交易磋商环节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5]。
(二)合理安排实训课程时间,与理论课程形成有机整体
建议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系列实训课程与相关的理论课安排在同一个学期进行,可以将理论课安排在前八周进行,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接着在第九到十八周再安排实训课程,这样,理论课和实训课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巩固,形成了有机的闭环,提高了学生的实训效果。
(三)增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校内的实训课程形成互补
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外实习教育基地。本着“校企联合,资源共享”的原则,校内外指导教师各司其职,共同参与实习过程管理。共同制定实习实训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大三、大四学生每年都要进行为期1个月的校外实习,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提供产品和实习基地,校内教师主要负责监督、企业外贸人员授课,实习结束后,学生要交一份完整的实习报告,按照学生在具体业务中的参与程度和操作熟练度来给他们评分,评价实训效果。通过实习实训,既训练了学生的报关单、单证制作、国际货运等动手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其团队合作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理论+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定期培训和国内外访学的机会,使其随时关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前沿动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理论知识,保证本专业教师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安排他们到外贸企业调研学习或一年以上的挂职锻炼,还可以请国内经验丰富的专家来学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打造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学校在培养本校教师的同时还应积极聘请具有丰富外贸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实践导师,为学生指导实践课,给学生传授宝贵的工作经验。此外,学校还可以不定期地邀请外贸企业、银行精英进学校进行进出口业务、银行清算业务的讲座或培训[6]。
(五)通过参加国际贸易专业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的竞赛活动,如职业技能大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比赛等。徐州工程学院2020版大学生手册明确规定每个学生参加校级、省级和国家级专业竞赛获奖的可获得奖励学分。通过现场比赛,既可以考核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通过参与比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操作技能,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对以后的职业生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学校还创造条件在校内组织系列竞赛,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比赛当中,提高学生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这完全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要求[7]。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仅要依托校内实训课程,同时要将校外实习实训课程与专业竞赛等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多维度的学习,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知识深厚,动手操作能力过硬、深受用人单位青睐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8]。
[参考文献]
[1]葛秋颖,等.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实训课程设计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6(48):126-129.
[2]成喜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对外经贸,2018(4):128-130.
[3]邵柏春,易成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4):157-159.
[4]张文进,李用俊.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课程实验实训模式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33(6):149-151.
[5]沈树明.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8(12):176-177.
[6]朱世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1):136-137.
[7]张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4(8):356-357.
[8]侯学娟,傅炜.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5):180-182.
作者:刘艳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商学院
- 上一篇:宏观经济波动与产业结构分析
- 下一篇:经济贸易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