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探微

时间:2022-01-19 09:49:02

导语:医改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探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医改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探微

1中国医改经济发展关系

中国30年经济快速增长的意义和启示:¹中国近代经济衰败的首次振兴;º中国模式还是市场经济的作用。中国30年快速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¹GDP=投资+消费+出口;GDP(2011)=63%+37%+0.3%;º必然性是举国经济,国家资本主义(大而不强,准入垄断)。国家资本主义增长模式暴露的问题:¹繁荣不足的增长:投资远大于消费,国富而民不强(关系到社会稳定大局);º可持续性的问题:投资过剩,民生短缺(公地悲剧)。消费导向的经济转型(惠民生、促增长):如何转?总书记在5十七大报告6中提出:/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转型0这是按历史做出的判断。/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0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在中国经济振兴的同时,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突显出来,关于费用问题如何解决,初步判断有3个途径:¹金融保险的支付作用:疾病医疗的3大特征与个人有限支付能力的矛盾;现代金融保险手段;实现个人纵向时间、人群横向空间的资源整合,分摊风险,减轻个人负担;º市场竞争和降价作用:市场竞争规律-竞争促使费用下降,垄断推动费用上升;无论医疗市场有多特殊,垄断无疑不会更好。»全民健康行为的作用:人类医疗费用的决定因素-遗传、环境、医疗、行为。这些因素的好坏直接导致人类医疗费用的高低,不确定性大的事情应由保险投入解决。

2发挥比较优势加强政府质量监管与竞争

传统的区域卫生规划是政府优先占位,这样的局面是垄断,大而不强,既浪费又低效,市场补充剩位从而导致条件差、政策差,永远缺位。新型区域卫生规划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占位条件好、回报高的区域(亚当斯密的5国富论6),社会力量优先,尤其针对住院服务、疑难杂症、特需服务;政府机构补位条件差,回报低,作好公共卫生、科研教学、基层医疗等公益性事业。医疗市场的特点是政府监管,医疗卫生市场行政审批准入已削弱了部分医疗市场的竞争,所以准入范围内的竞争就更为重要,准入后期的监管、质量保证也更为重要。医疗市场良性竞争的关键是促进品质、供应和创新。恶性竞争:按项目支付,唯低价竞争会导致系统品质下降;资源补供方也会导致系统服务品质下降。

良性竞争:按疾病、人头、健康支付,可能促进系统品质提升,资源需补方也促进有利品质提升良性循环。简单讲就是项目支付向按病种(住院)、人头(门诊)转移。解读国家十二五医改规划提出的3项重点。¹基本(减轻经济负担):加快健全全民医保制度。保险水平在2015年达人均每年360元;管理出台有三块,即城镇职工、医保、新农合;支付手段更加健康、安全、高效,趋于最大合理化。º强基层: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政府职能明确,药物目录要精细化;质量保障体系要跟上;用药范围要合理。»建机制: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就医条件。

这其中谈到以药养医,这是市场化惹的祸吗?以药养医的表现形式是:高药占比=QRX/QM。我们分析关于药品开支部分(分子)QRX=EP#RX(P价格,RX是处方量)。药品定价的虚高或虚低直接导致药品开支的高低,这是市场的过吗?还有行医行为,价格越高,处方越多,这正常吗?再看服务开支部分(分母)QM=EP#M(P服务价格,M行医行为),医疗劳务的补偿价格过低,市场的过吗?劳动密集服务供应不足,这样高药占比肯定要高。破除以药养医,支付改革是关键。¹防止再度行政不当干预,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科学发展,按经济学要义实行供需激励相容的支付体系。º基于医疗投入的支付手段,政府实行价格调整,将公立医院补偿由三变二,即服务收费、药品加成。财政补助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药品价格机制实行成本定价、价值定价。»基于医疗产出的支付手段,按病种制定治疗价格:均次阑尾炎;均次剖腹产;均次DRG等;按人群健康价格:疾病治愈率;人群健康率;就诊满意度。

上述观点是对医改的粗浅认识和体会。中国的医改是伴随着多个领域的改革大潮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有目共睹,广大人民群众也受益匪浅。医疗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可分开。经济改革催生了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随着医改的深入进行,人民群众已经从中受益。并将得到更多的实惠,同时对业内人士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我们希望医改更趋合理、高效、便捷、安全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作者:董三俊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