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育探微
时间:2022-01-19 09:24:39
导语: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育探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目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与不足
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才的分类亦不同,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分,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应用型人才不同于理论型、学术型人才,它强调的是知识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基础性与应用性的科学结合,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落伍。由于部分高校在培养模式上未能很好地突出应用性,导致培养的人才专业知识不全面,特长不突出,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不适应”:
(一)教育理念与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要求高校构建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教育体系,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然而长期的精英教育模式以及高等教育的统一体制,使部分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内涵的理解出现偏差,培养体系仍然沿用了传统的培养模式,更没有考虑市场需求与地方经济的特点,在人才培养上忽视分层分类的特征。有的高校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偏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忽视学生应用与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有的高校又简单地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高职高专的培养模式等同,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是研究型人才,也不是技能型人才,更不是二者兼而有之的复合型人才,不符合社会发展对“一专多能”人才的需要,客观上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处处碰壁。
(二)学科专业设置不适应高校应该为经济发展储备足够多的劳动力资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强劲动力。然而,部分高校的教育体系建设与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相适应。一方面,在学科专业上设置不完善,部分专业重复设置现象较为严重,优势学科建设滞后,加上专业分割过细,知识之间缺乏交叉融合,对学生缺乏发散性思维、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知识不全面、特色不突出、实践能力不强,不能胜任实际工作,就业困难也就不难理解;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应用性学科专业建设薄弱,课程设置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结合不密切,未能突出应用性教学的内容,从而忽视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规范性和重要性,忽视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建设。产学研结合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成熟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
(三)师资队伍建设不适应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形势不相适应。由于扩招导致师资数量不足,生师比过高,教师工作量过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师资结构不合理,水平参差不齐,学科带头人少,具有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素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薄弱,导致技能型人才培养受到严重限制。此外,培养环境封闭,教学方法传统。教师大多仍采取以“照本宣科”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课堂互动与课外实践,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知识运用能力与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践教学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导致校外实习成效不高。
二、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高校如何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要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率,高校必须明确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的目标定位,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和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明确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的目标定位,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为突破口”,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合理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业道德以及个性化培养。尤其是加大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力度,在学科布局、培养体系等方面向应用型领域倾斜,积极开展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努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和实施体系。
(二)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优化课程设置。借鉴国内外著名大学的专业培养计划,结合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按照“厚理论基础、重应用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一方面,构建相同学科基础平台,以专业方向划分多模块课群,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相结合并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完善学分制建设,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比重,可将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科技竞赛与文体大赛、校内外实训基地实习等纳入学分制,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专门技术的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此外,积极推进企事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依据产业结构及技术发展适时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科体系与职业资质标准、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培养标准与资质认证实现有机对接,最终实现学科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相适应的目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如采用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开辟网上教学与答疑系统,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使用课程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实现师生畅通交流。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实验室的教学资源,采用参与式、案例式和演示式等多种形式,加强软件操作演示和模拟系统的实际运用,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适应培养人才的多样性要求,可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及课程学分标准化等系列模块。基础理论教学要与时俱进,内容要及时更新,反映学科发展情况,突出应用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应强调专业的“系统性、基础性、全面性和适用性”,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课程学分标准化便于课程与课程组间的相互替换,实现课程结构的机动灵活,给予学生纵向深造或横向发展的空间。课程体系的多模块化,帮助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及培养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构建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应围绕教学运行、教学效果和质量监控、考试成绩与学籍管理等各项教育教学决策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保障制度,分别出台规范的学分制改革制度、专业质量标准、学籍管理制度、教学工作实绩管理制度和教师激励制度等,构建既与现代大学教学管理理念相契合,又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把学校改革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确保学校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大学生知识能力培养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加强实验教学。积极调整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强实验室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为满足教学实验的要求,应建立门类齐全的专业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中,压缩验证性、演示性实验课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时,加大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项目,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整合相互分离的、零散的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开设综合性课程设计和综合性实验。此外,实施项目教学,形成从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贯穿全程、逐步提升的系列化项目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将不同学科知识有机联系和灵活运用,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营造能力层次化、内容多元化的学生实践平台,注重从实践环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班级、团支部、分团委、学生党总支等为载体,积极开展内容健康、形式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主题班会、社团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企业参观学习等,以活动促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培养环境,择优选择实践基地,建立数量足、层次高、专业广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群,完善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制度,提高实习教学的质量。广泛开展校企共建,整合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平台共建、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产学研”良性互动。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师资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资源,是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有“大师”才能培养精英,拥有一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过硬,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应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立足培养、积极引进、提高层次”的方式,建设“多元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导和鼓励教师坚定职业理想,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教书育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学习探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优化师资队伍,体现多元结合。一方面,要“突出重点,分类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队伍,引领学校发展;建设一支教学科研骨干队伍,支撑学校发展;培育一支青年教师队伍,确保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开放合作、多元建设”。深化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的合作,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产学结合等方式组织教师开展工程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配置均衡、有鲜明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服务。
作者:孔文静单位:梧州学院
- 上一篇: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统计模型研习
- 下一篇:电子网络商务对经济发展的价值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