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经济技术论文

时间:2022-04-28 11:49:27

导语:油田开发经济技术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油田开发经济技术论文

1油田开发经济技术界限模型研究

1.1新井初始日产油界限模型

研究新井初始日产油界限的理论依据是盈亏平衡分析理论。应用盈亏平衡分析理论,通过新井固定费用、变动费用、原油产销量以及税金、利润(或净现金流量)的综合分析,确定新井初始日盈亏平衡点产油量,即新井初始日产油界限。由于原油生产自然递减的特殊规律,利润盈亏平衡分析法计算的新井盈亏平衡点产油量每年都不一样,这对油田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指导意义,因此,笔者认为油田企业不宜采用利润盈亏平衡分析法。而财务净现值盈亏平衡分析法则不同,该方法不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而且通盘考虑了新井整个评价期的经济效益,计算的盈亏平衡点产油量也是唯一的,对油田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因此,笔者建议油田企业的效益分析宜采用财务净现值盈亏平衡分析法。

1.2井网密度界限模型

井网密度是油气开发的一项重要参数,是油藏开发中后期的一项控制指标,井网越密,油气采收率越高,但油气开发的总投资及开采费用也将大大增加。因此,有必要研究采收率与投资费用的关系,找准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即经济界限井网密度。经济界限井网密度是指在一定的开发技术经济政策条件下,达到储量损失最少、开发速度合理、稳产时间较长、经济效益最佳的井网密度。即达到经济界限井网密度时所钻的最后一口加密井所增加的产出正好等于该井的全部投入。文献资料显示,有许多专家学者把经济界限井网密度定义为:油藏开发期内的总投入等于总产出时的井网密度,把本文定义的经济界限井网密度描述为经济合理井网密度。笔者认为这样的定义是欠缺的,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下,已知油藏前期新井的边际经济效益是最好的,随着井网的不断加密,新井的边际经济效益会逐渐减弱,即新井的边际经济效益是递减的。当新井的边际经济效益接近于0时,油藏经济效益达到最佳,再增加新井带来的边际经济效益必将小于0,此时,油藏经济效益开始减少,随着井网的继续加密,油藏的经济效益将继续减少,直至为0,这就是许多专家学者所说的总投入等于总产出。从这个过程不难看出,总投入等于总产出时的井网密度是一个不合理的井网密度,因此,不可能是经济界限井网密度。笔者认为,经济界限井网密度与经济合理井网密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经济界限井网密度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是一个定值,是指能使油藏开发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井网密度,而经济合理井网密度是一个范围,是指能使油藏开发获得经济效益的井网密度。研究和描述经济界限井网密度的方法很多,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方法是单位面积可采储量界限法。

1.3关停日产油量界限模型

对油井和油藏而言,存在着三个界限产油量

①经营亏损点界限产油量;

②生产亏损点界限产油量;

③关停界限产油量。经营亏损点界限产油量是指油井和油藏的销售收入扣除应纳税赋,并抵消相应生产成本后,刚好还能分担相应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时的界限产油量;生产亏损点界限产油量是指油井和油藏的销售收入扣除应纳税赋后,只能抵消相应生产成本(包括因投资而产生的折旧和摊销以及进攻性措施费用),不能分担相应期间费用时的界限产油量;关停界限产油量是指油井和油藏的总销售收入扣除应纳税赋后不能抵消因开井而必然要消耗的直接成本时的界限产油量。研究认为,当油井和油藏的产油量小于生产亏损点界限产油量时还不能马上关停。因为对于一口油井和一个油藏而言,投资是已经发生的,如果在折旧和摊销没有提足的情况下关停,那么剩下的固定资产净值将无法收回,这对企业形成损失;另外,进攻性措施费用也不是生产后期必须要发生的费用;还有职工工资与福利等费用也是必然要发生的,不因油井或油藏的关停而减少和不发生,如果关停,那么这部分人工费用必将转嫁到别的油井和油藏,增加其他井和油藏的负担。因此,从企业整体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角度考虑,只要油井和油藏的销售收入扣除应纳税赋后还能抵消因开井而必然要消耗的直接成本,就不能关停。

2结论与建议

(1)油藏从方案设计到决策执行再到关停报废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决策。不同的经济技术界限是做出上述决策的主要依据。目前,上述经济技术界限模型已广泛应用于某油田的实际生产,并取得了很好的决策效果。

(2)油藏或油井生产性亏损并不意味着关停。只有在油井和油藏的营业收入扣除应纳税赋后已不能抵消因开井而必然要消耗的直接成本时才考虑关停。

(3)研究经济技术界限的理论依据是盈亏平衡分析理论,但以往的以利润等于0为基础的盈亏平衡分析已不适合油田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笔者建议采用以财务净现值等于0为基础的盈亏平衡分析。

作者:李红昌王凯宏罗钰涵刘登科刘延宗单位: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